第393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成死對頭的迷弟[電競]、綠茶作精的千層套路[電競]、那山的宿靈人、[綜]白花花被雄英開除之后、劍至虛空、厲害了我的鏟屎官[寵物系統]、霸總穿成棄夫之后[穿書]、完美人設、[綜英美]金星女神、明明是你笨!
這兩個地點一個是土倫,也就是后世越南的峴港,另一個就是金蘭,也就是著名的金蘭灣。 肖天健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地方,作為大中朝的補給基地,原因無他,正是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是天然良港,而且自古以來,這兩個地方都是中國海商下南洋的時候,必經之地,也被他們當做避風港使用,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另外一個就是肖天健因為后世的原因,天然的帶有對越南的敵視態度,在他眼中,這個越南也是舊時空后世中國的一個心腹之患,必須要給予徹底的消滅,使之重歸于大中朝的版圖之內,徹底的消除掉這個未來中國的隱患。 現在正是對付他們的最佳時機,因為黎朝現在本身就處于南北分裂狀態,北方是由黎朝鄭氏集團控制,而南方則是阮氏集團控制,作為黎朝的皇室,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傀儡,南北鄭氏和阮氏之間爭斗不停,而且大中朝有足夠的理由來收拾他們。 不管是阮氏還是鄭氏,為了獲取利益,都大肆勾結海盜,對海盜授官,充當他們的所謂的海師,然后和這些海盜分取搶、劫過往的中國人的商船所獲的財貨。 海貿集團成立之后,已經多次和這些依附于后黎朝的海盜發生過交手,所以大中朝有足夠的理由,來修理他們,而奪占土倫和金蘭灣,就等于在后黎朝的腰眼里面插了兩把刀,等解決了馬六甲海峽的事情之后,回過頭來,大中朝完全可以從陸上和海上兩路出擊,一舉將這后黎朝給滅了,重新恢復交趾省,將其并回到大中朝的版圖之中,如此一來,東有交趾省,西有呂宋省,再占領了馬六甲海峽之后,整個南中國海,便徹底成為了中國人的內海,今后不管誰想要進入亞洲,便都要看、中國人的臉色行事。 聽罷了肖天健的意見之后,兵部立即便同意了他的建議,將占領金蘭灣和土倫港納入到了這次遠征馬六甲的行動計劃之中,作為主要作戰計劃之中的兩個小項另外進行安排。 至于在進攻馬六甲海峽之前最后的落腳休整之地,鄭芝龍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可以聯絡現如今在馬六甲海峽東南入口處的柔佛蘇丹,在廖內群島取得一個前出基地。 肖天健聽罷之后,立即相信詢問了柔佛蘇丹的事情,于是鄭芝龍便詳細的將他所知的情況稟告給了肖天健。 原來這個現在的柔佛蘇丹,其實就是當年馬六甲王的后代,馬六甲在被葡萄牙人侵占之后,馬六甲王求援無效,于是便逃到了廖內群島上的民丹島上,繼續和葡萄牙人作對,并且改稱為柔佛蘇丹,占據著廖內群島中最大的民丹島,另外還控制著附近的巴淡島,在西面幾十里之外,便是獅城,可以完全控制住馬六甲海峽的東南入口一帶。 以鄭芝龍的意思,大中朝可以聯絡一下這個現任的柔佛蘇丹,告知他之前大明坐視不管的事情,現如今大中朝愿意幫助柔佛蘇丹收回馬六甲,重新讓他坐上馬六甲王的位置,但是前提就是柔佛蘇丹,要在巴淡島和民丹島提供兩個基地,作為大中朝舟師的休整之地,另外柔佛蘇丹要為大中軍提供后勤保障,特別是淡水和食物的供給,并且派出向導帶領大中朝舟師攻打馬六甲。 肖天健聽罷了鄭芝龍的話之后,立即便點頭肯定了他的這個建議,這是目前來說,最好的辦法,只要能在民丹島取得一個前出基地,作為大中朝舟師的休整之地,那么對于下一步攻打馬六甲控制整個馬六甲海峽將會是一個極大的幫助,另外還可以通過柔佛蘇丹給大中朝提供一部分補給,這樣對于大中朝來說,免去了很多麻煩。 于是根據眾人商議的結果,海軍部門開始最后休整制定整個南下馬六甲的作戰計劃,同時交給了內閣審批通過,肖天健御筆朱批了這份作戰計劃。 隨即海貿集團便派人和船只從廣州出發,以商人的身份,開始了前期對于航線的勘察,另外也前往民丹島找尋柔佛蘇丹聯絡,談判未來合作的事宜。 經過大半年的緊張準備之后,海貿集團公司帶回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柔佛蘇丹在得知大中朝愿意幫其復國之后,立即便答應下了大中朝所提出的一切條件,柔佛蘇丹并且表示,今后永世都愿意做大中朝的藩屬國,世代接受大中朝的冊封,永不背叛大中朝。 得到了這樣的保證之后,大中朝的遠征行動隨即便開始啟動,這半年來,海軍方面和海貿集團公司合作,早已經將土倫港和金蘭灣一帶的航道、地形以及當地的后黎朝軍隊的情況打探的一清二楚。 后黎朝的阮氏集團,對于這兩個地方控制力并不強,兵力也很少,當地黎朝百姓日子過的非常之苦,另外當地還有一些華人,對當地情況非常熟悉,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占領這兩處地方,黎朝的阮氏集團可能不會答應,但是只要大中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這兩處地方建立起一座堅固的橋頭堡,料想即便是阮氏集團不答應,也無力再將大中軍逐離。 而且這兩個地方不需要派駐太多兵力,各有一個營左右的兵力駐守,便足以對付當地阮氏集團的軍隊反撲,控制住這一帶。 于是在天元九年秋季,先期打前站的船隊便在廣州再次楊帆出航,這些船只上面除了裝載了兩個海兵營之外,還裝載了不少的火炮作為他們屯駐之用,另外還派出了兩個精干的工兵營,準備了充足的建筑工具,一同出發前往土倫和金蘭灣。 這支船隊在經過半個多月的航行之后,突然間便出現在了土倫和金蘭灣兩地,當地的阮氏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而大中軍方面也以要在這兩個地方修建一個供商船避風之地為由,在兩地先后靠岸登陸。 隨船的海兵營立即登岸設立臨時營寨將這兩個海灣給控制了起來,隨行的工兵部隊馬上卸下大量的建筑工具,并且在當地出大價錢招募當地的百姓,幫著他們營建堡壘。 僅僅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兩座堅固的棱堡便出現在了土倫和金蘭灣之中,雖然這兩座棱堡還沒有最后完善,但是炮臺卻最先修成,將大炮架設在了炮臺之上,具備了抵御當地黎朝軍隊進攻的能力。 黎朝的阮氏集團得知消息,反應十分遲鈍,在得知這些中國人居然在這兩地修筑起了城堡的時候,才意識到事情有點出乎了他們的預料,于是派官員前往土倫和金蘭灣一帶,找當地的大中軍駐軍,要求大中軍拆毀城堡撤離此地。 但是黎朝的要求馬上便被當地主官拒絕,并且拿出了錢財賄賂了這些前來的黎朝官員,這些人見錢眼開,拿人手短,回去之后謊稱中國人只是建立了一個小寨子,并未有長期盤踞的跡象,如此居然也糊弄了過去,黎朝的阮氏聽罷之后,居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大中軍的出現,卻威脅到了當地海盜的利益,海盜看黎朝人沒有動作,于是他們自行糾集了一兩千海盜,對土倫堡發動了一次進攻,想要將盤踞在這里的大中軍給趕走。 結果自然很慘,海盜豈能是大中軍的對手,非但他們沒有能攻克土倫堡,反倒被當地守軍來了個反包圍,幾乎全部將其殲滅在了土倫港之中,還俘獲了八百多海盜,殺了頭目之后,其余的全部關到了勞役營之中,給當地的駐軍充當勞役使用,一下又讓土倫堡多了八百多免費的勞工。 在土倫堡和金蘭堡建成之后,一部分工兵部隊便再次乘船南下,留下一部分人繼續帶領勞工修筑碼頭棧橋,其余的則立即前往了民丹島。 在接洽了當地的柔佛蘇丹之后,大中軍工兵部隊馬上便在巴淡港擇地開始修筑堡壘,柔佛蘇丹也募集了大批當地土著,幫助大中軍修筑港口碼頭以及棧橋。 經過近半年準備之后,作為此次遠征馬六甲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上全部完成,一批批物資船隊也開始出航,將大批作戰用物資提前運往了巴淡港城堡,儲備起來,作為未來開戰補充之用,另外在土倫堡和金蘭堡也開始提前囤積糧食,并且召集了不少漁船,先期前往這兩地在海上進行捕魚,以備為船隊隨時提供新鮮漁獲,保證讓船隊沿途可以獲取足夠的rou類,供船上的人員食用。 這樣的準備行動,讓時間進入到了天元十年之中,在得知前期準備工作完成之后,肖天健立即下令早已籌備集結完畢的遠征軍開始行動。 (今天特別鳴謝yys1990、一醉人、skydiou三位朋友的打賞?。?/br>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下北進 就在大中朝緊鑼密鼓準備遠征馬六甲的同時,在天元十年開春之后,遼東軍第一支遠東巡邏隊也組建完成,按照既定計劃,大中朝將整個遠東全部歸入到大中朝版圖之中,成為中國的正式領土,雖然在這個時代,大中朝不可能大批朝著遠東移民,進行實際控制,但是前期巡邏隊卻必須要派出去,對整個遠東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巡邏,繪制地圖,建立主權標志物,宣布中國對這片極北之地的實際控制權。 遠東巡邏隊由兩千二百人組成,這些人全部都是自愿報名,基本上都是近年來吸收的遼東漢人,也有一些是少數民族的年輕人,他們之中既有不少是講武堂學員兵出身,也有不少具備勘測繪制地圖的人員,更有彪悍的獵手,都是一些不怕死的人,具備極強了抗寒能力和在野外生存的能力。 編制完成之后,遼東軍區還對他們進行了長達一年時間的訓練,并且給他們裝備了最好的御寒之物,和大量耐寒的馱馬以及各種彈藥物資,并且為他們準備了大量高熱量的rou干、糖、奶片、茶磚以及傷藥等物,隨行還有幾名醫官,來保證他們的健康。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之后,這支大中遠東巡邏隊終于在天元十年的時候,踏上了他們遠征的征程,羅立更是親自作為遼東軍區最高長官,將他們送到了黑龍江畔,才目送他們朝北行去。 這些人之中,也許有很多人從此再也不可能返回遼東,他們很可能會長眠于遠東的不毛之地,但是作為大中朝向北發展的先驅者,這是必須的犧牲,今后這樣的巡邏隊還將每年都派出,不斷的朝更北方巡邏,直至抵達烏拉爾山東側,將大中朝的界碑樹立在那里。 所以在巡邏隊出發之前,肖天健還親自御筆為他們題詞,派人送往遼東,交給巡邏隊的首任指揮官,作為對他們的褒獎和鼓勵。 巡邏隊成員拿到了肖天健的親筆題詞之后,一個個都激動的熱淚盈眶,肖天健這個他們崇敬的皇帝陛下,一直都在關注著他們,強烈的使命感充滿了他們的胸膛,讓這些人滿懷著熱情,踏上了征程。 與此同時西北軍區也沒有停滯他們的行動,在閻重喜的指揮下,西北軍區的軍隊也不斷的在朝著西方進行擴張,一座座兵站,一座座寨堡開始出現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 隨著大中朝的崛起,西北方向的韃靼土默特部、吐魯番部的大汗和首領們也都意識到了大中朝的強大,在于大中朝的軍隊發生幾次沖突之后,發現此時的漢人,早已不像當年大明朝那樣容易對付了。 數次小規模的交手,讓他們看到,現如今的大中朝軍隊,遠比當年大明的軍隊要強悍兇厲許多,特別是在軍隊的組織性和火器的運用上,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大中軍的官兵,好戰而且善戰,兵將們臨戰基本上各個悍不畏死。 更可怕的是他們手中那些火器,往往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便成片的殺死他們的勇士,而不給他們任何還手的機會。 而且大中軍對他們也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態勢,只要他們稍有異動,哪怕僅僅是搶、劫殺傷幾個漢人邊民,大中軍也會立即調兵興師問罪,甚至于滅族的方式,報復那些敢于襲殺漢人邊民的部落。 這種表現在之前的大明王朝,是十分罕見的,這也令這些西域一帶的部落首領們意識到,時代已經變了,大中朝已經盯上了他們的領地,這讓他們面臨著一個抉擇,那就是或戰或降。 戰!這話好說不好辦,通過幾次試探之后,他們各個在兇悍的大中軍面前,碰的是頭破血流,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大中軍還在不斷的向邊界集結,打是打不過的!這一點他們已經明白,如果非要死戰到底的話,他們很清楚對于他們是什么樣的結局。 既然戰不行,那么也只有降了!大中朝使臣已經表明了他們的態度,只要他們接受大中朝的統治,那么大中朝可以保留他們的地位和財產,一定程度上給予他們自治的權力,當然像以前那樣,繼續擁兵自重和大中朝對抗是不行的,那樣做的結果只有被大中軍徹底摧毀,將他們家族從此徹底抹去。 在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之下,這些西北的部落首領們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紛紛向大中朝呈遞順表,向大中朝表示臣服,并且派出使團前往北京朝貢,接受大中朝的冊封。 而大中朝很友善的接受了他們的順表,并且給予了他們冊封,但是有一條肖天健卻非常堅持,那就是大中朝必須掌握在當地駐軍的權力,并且派出大中朝的官員對他們所在的地域進行實際的管理。 總之在天元十年的時間里,大中朝的疆域面積在不斷的朝著四面八方延伸,勢力的觸角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一點讓所有朝臣和軍方成員感到非常自豪,自大漢之后,大中朝的領域面積已經隱隱間開始再現盛唐時期的領土面積,成為了歷史上漢唐之后,漢人政權掌控國土面積最大的時代,而且這種領土的擴張勢頭,現如今還剛剛開始,今后隨著軍隊的行動,中國的領域面積只能越來越大,至于今后會發展到什么程度,連那些內閣大臣們都有點不敢妄自猜測。 但是有一點全中國人都必須承認,那就是在肖天健的治理之下,大中朝現在可謂是如日中天,放眼天下真沒有什么敵手了。 就連蒙古諸部,在這些年來,也變得老實消停了下來,被大中朝壓制的服服帖帖,使得一座又一座的城市,開始朝著漠北發展,一個接著一個不肯降服的蒙古部落,在大中軍西北軍和遼東軍的夾擊下,灰飛煙滅,讓蒙古諸部,徹底的認識到,他們除了老老實實臣服在大中朝的統治之下,再也沒有其他道路可以選擇。 而隨著一場接著一場的勝利以及大捷的消息,在中華月報上被刊發出來之后,也使得肖天健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聲望更是如日中天…… 鄭森手扶著船舷,極目朝著大海的遠處望去,入目的除了蔚藍的大海之外,便是片片帆影。 在他的腳下,是一條由旅順造船廠年初剛剛交付海軍使用的五桅大型改良型蓋倫船,這艘船排水量達到了一千二百噸,超出了目前所有海軍的船只,躍升為大中朝眼下最大的戰船。 這條船也是仿西式的蓋倫船船型,在建造上,除了應用了大量密集的肋骨之外,造船廠考慮到這條船是作為純戰斗艦使用,不用考慮船只的內部空間和裝載量的問題,更多的是考慮船只的抗沉性,所以在底艙之中也就是吃水線一下的艙室,使用了中式的水密隔艙技術,使得這條船的抗沉性能超出了普通西式蓋倫船許多,但是同時在中間和上層甲板,還是采用了通甲板,這樣就不影響戰船上船舷炮的布置。 而且這條船的長寬比也被刻意的拉長,比起原來的蓋倫船的船型,更為修長,船尾也是方形的,這樣便更利于高速航行,使得在同樣的帆面積的情況下,航速更快。 還有就是此船采取了可升降雙舵布置,大大加強了船只在海上航行的可cao縱性和安全性,即便是一個船舵受損,船只還可以保持一定的可cao縱性,不會喪失機動能力。 此船更是采用了五桅布置,使得船上的船帆面積更大,雖然受風效率有所降低,但是整體上卻還是提高了風帆動力性能,使得這條船航速超出了其它蓋倫船不少。 這條船船身是用一千五百棵產自遼東的櫟木所造,船板厚度達到了一尺有余,異常的堅固耐用,雖然可能還比不上歐洲的橡木那么堅硬,但是也相當的不錯了。 在武器配置上,這條船左右兩舷,上下兩層甲板一共布置了八十門火炮,其中下層甲板安排的是三十六磅重型加農炮,上層甲板上布置的是二十四磅加農炮,在船首和船尾,另外還布置有數門輕型火炮,船舷上還安裝有十幾門裝填方便的輕型佛朗機炮,作為防止敵船跳幫的最后屏障。 而這些炮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新鑄造出來的火炮,使用了大中朝新式的各種機械,炮膛更是用鏜床銑削加工出來,炮身采用了鐵范鑄炮法,另外還使用了內部水冷降溫鑄造法,使得炮身堅固,制造工藝統一而且非常精湛。 包括那些新造的弗朗機炮,也都是使用機械加工出來的,雖然還不可能解決泄氣的固有缺陷,但是也因為制造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子銃和母銃之間的間隙達到了非常小的程度,泄氣的問題也就不那么明顯了,所以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都遠超出之前的舊式佛朗機炮許多,裝填速度也又提升了許多,雖然不是重炮,但是在近距離接舷戰發生的時候,這些船舷上固定的輕型弗朗機炮,還是可以以極快的射速,大量殺傷敵船上的人員。 所以說這條船代表了目前大中朝最高的造船水平,雖然不敢說一定能超出西方國家眼下最好的造船水平,起碼放眼亞洲沿海,即便是荷蘭人和英國人,也拿不出比這條船更厲害的戰艦了。 但是相對來說,這條船雖然非常厲害,可是造價也相當可觀,每條船的造價達到了空前的四萬大龍幣,還不算船上的武器裝備,加上這近百門火炮的話,下來總體造價超出了五萬大龍幣,即便是大中朝現在財政情況相當不錯,也有點架不住,所以也限制了它的建造數量。 故此這種船在天元九年的時候,海軍總共只訂購了七條,其中兩條交給了北方艦隊,剩下的五條全部都交付給了南方艦隊。 而鄭森因為近兩三年來,在數次海軍行動之中,表現優異,現如今已經是南方艦隊之中地位顯赫的大將了。 這一次遠征馬六甲,肖天健更是親自點名,讓他這個年輕的將領來當艦隊司令官,負責全權指揮此次遠征馬六甲的行動。 所以鄭森才有幸獲得了這么一條新式戰艦,作為他的旗艦使用,成為了整個艦隊的核心。 鄭森志得意滿的掃視了周邊海面上了一遍,四周全部都是此次跟隨他出戰馬六甲的船只,這個艦隊除了擁有四十余條排水量在五百噸以上的船只之外,還擁有二十余條排水量在八百至一千噸的戰船,另外還有幾十條輕型快帆船,充作各種其他只用,一些船作為巡邏船負責前出偵查,一些船作為水船,負責沿途為船隊提供淡水保障,還有一些船作為隨隊漁船,沿途捕撈海魚,不斷為船隊提供新鮮的海鮮,讓船隊的人員可以改善伙食,省的天天都吃一些咸rou或者枯燥的食品,讓大家倒了胃口。 鄭森對于能指揮這樣的一支艦隊,當然是滿意的不得了,他現在能走到這一步,雖說有一定的鄭氏集團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他自身的努力,他從一個船上的槍炮長做起,到現在成為一個艦隊的司令長官,也是靠著拼命,才打出來的。 當然這里面也跟當今皇帝對他的眷顧也有著分不開的關系,這一點鄭森能夠感受得到,從他們鄭家投順朝廷之后,皇帝陛下便多次召見過他,并且多次親自過問過有關他的情況,在他立功之際,更是親自為他授勛,這一點誰都可以看得出來,皇帝陛下很器重他,否則的話,他即便是有這些戰功在身,也不見得能這么快榮升艦隊司令長官。 所以鄭森對當今陛下非常感激,他的理想便是縱橫大海,雖說他們鄭家現在為大中朝cao持著海上貿易集團公司,但是他希望過的日子,還是真正的海師,而不是指揮商船遠航,這也是他投入海軍的主要原因。 現如今似乎他的夢想已經實現了,短短幾年時間里,他便掌握了一支這么大型的船隊,雖然暗自竊喜是免不了的,但是同時他也感到肩膀上壓力很大。 他通過近些年來,皇帝陛下推動的海軍建設,看得出來,現在的這個皇帝陛下野心非常之大,在他還在海軍講武堂學習的時候,皇帝就親自到他們講武堂為他們講過世界地理。 當時他和許多人都一樣,在聽罷了皇帝陛下講的世界地理之后,才對他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明晰的認識,才知道他們原來是生活在一個球上,這個球叫地球。 而他們所處的位置,僅僅是這個地球上的一角,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地方,是他們沒有去過,甚至于聽都沒有聽說過的。 他還記得,當初皇帝陛下說的那些話,其中有一句話讓他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那就是皇帝當時說,只要這個地球上擁有的陸地,今后都必須要有中國人的足跡,你們海軍便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急先鋒,替中華民族去到大海上開疆拓土,將大中朝的龍旗,插到世界各地!讓太平洋今后成為中國人的大洋! 這句話幾乎成了他們海軍講武堂出身的學員們的座右銘,每個人都渴望著能有朝一日去大海更深處探索未知的土地,將大龍旗插遍這個世上所有的土地。 這幾年來,海軍更是明晰的看到,皇帝的目光開始放的越來越遠,先是收復臺灣島,接著便是控制琉球國,驅逐了占領琉球王國的日本人,進而又拿下了呂宋。 現在他們就要前往馬六甲,去拿下馬六甲海峽,那么未來呢?拿下馬六甲海峽之后,他們海軍又要朝什么地方進兵呢? 是遙遠的東面的美洲?還是更南方的澳洲呢?抑或是進兵印度洋,在印度登陸?還是會前往非洲和那些西洋人爭奪非洲殖民地呢? 鄭森有點想不出來,下一步皇帝會將目光落在什么地方,但是有一點他可以確定,那就是馬六甲海峽,并不是皇帝的最終目標,在拿下了這里之后,他們海軍肯定還會有更遠的地方要去。 一想到這一點,他就有點興奮,他不在乎能率領多少船只,多大的艦隊,他在乎的是不要停下腳步,能不停的朝著大海的更深處去探索,哪怕是只給他一條船,讓他現在去美洲抑或是傳說中的澳洲,他也愿意。 正在這個時候,值星官跑到他的面前,并足立正,大聲叫道:“啟稟司令長官!前面便要進入馬六甲海峽了!斥候船已經發回信號,發現了敵人的巡邏船!請司令長官指示!” 鄭森的思路頓時被打斷,被拉回到了現實之中,他深吸一口氣,心道總算是快到了!于是他立即挺胸大聲下令道:“船隊集合,準備按照既定順序進入海峽,發信號彈,通知前方斥候船,擊沉對方的巡邏船!各船做好接戰和登陸準備……” 第二百一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 馬六甲城的荷蘭人其實已經事先對大中朝的行動有所察覺了,這一年來,大中朝的船只經常出現在馬六甲海峽之中,這些船并不是大中朝海上貿易集團的船只,看上去更像是一些偵察船。 另外他們還得到消息,大中朝在巴淡島,半年前忽然間建起了一座城堡,另外還在巴淡港建起了一個大型的碼頭和十幾條大型棧橋。 除此之外,還有消息說大中朝在越南控制了土倫和金蘭兩處海灣,建立起了城堡以及碼頭,各種跡象都說明,大中朝已經不再滿足于攻取馬尼拉,下一步他們的目標很可能就是他們荷蘭人的巴達維亞了,這些中國土著的胃口也太大了點了! 在巴達維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總部上下人等都開始緊張了起來,他們已經通過臺灣之戰,徹底見識到了一個東方巨國的覺醒,同時也見識到了中國人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