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成死對頭的迷弟[電競]、綠茶作精的千層套路[電競]、那山的宿靈人、[綜]白花花被雄英開除之后、劍至虛空、厲害了我的鏟屎官[寵物系統]、霸總穿成棄夫之后[穿書]、完美人設、[綜英美]金星女神、明明是你笨!
他這段時間一直很好奇,在他覆滅了大明王朝之后,還會不會出現南明政權,這段時間他雖然在北方處理各種事物,但是卻一直也在關注著南方的局勢發展,并且令留守南京李進德和付德明等人,不斷的派出能言善辯的使臣,南下到南方諸省去規勸那些南方諸省的明朝官員投降大中朝。 從前段時間初步反饋回來的消息來看,自從南方得知了崇禎皇帝已經自縊身亡的消息之后,便已經是徹底亂了手腳,再加上后來又聽聞說太子朱慈烺和二位皇子都落在了大中軍手中,而且朱慈烺還在肖天健的“脅迫”之下,以大明太子的身份在北京城宣布了大明王朝就此終結,并且禪位給肖天健,讓肖天健執掌天下!更可氣的是三位皇子和兩個公主殿下居然還認賊作父,成了肖天健的義子義女。 于是南方諸省的明朝官員們頓時哀聲一片,不少地方的明朝官吏,當即便同意了前往勸降的大中朝使臣的要求,宣布接受大中朝的統治,舉城投降大中朝。 短時間之內江西全境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基本上全部投降了大中朝,而坐鎮南京的諸部也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接收大員前往了江西各地接受投降,留鎮南直隸的石冉也立即派兵南下,接防了江西的防務,并且接受了當地的明軍的投降,對這些明軍進行了整編。 八月之中,浙江南部各地也紛紛宣布投降大中朝,并且迅速的被南京各部和大中軍接了過來,進而臨近四川和湖廣的貴州巡撫,也宣布了投降大中朝,按照事先的劃分,羅汝才立即率兵進入了貴州,接受了貴州的投降,同樣南京各部也馬上朝貴州派出了接收大員。 肖天健本來以為如此下去,應該很快便可以解決南方諸省的問題,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只等兩廣、云南、福建四省也宣布投降,下一步再解決了李自成之后,他便可以一統天下,騰出精力來一邊恢復國內的經濟,一邊籌集兵馬北上,全力解決建奴這個大麻煩了。 可是讓肖天健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南方還是出了麻煩,使得肖天健也顧不得陜西的和李自成的決戰了,授命閻重喜和劉寶全權負責清剿李自成大順軍之事,并將手頭北方的事務暫時交代給了盧象升和羅立等人之后,便立即開始南下,趕往了南京。 肖天健之所以忽然間放下清剿李自成之事飛速南下,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八月間,南方諸省在得知京師被大中軍所克,大明崇禎皇帝已經殉難,而且皇太子朱慈烺宣布禪位給肖天健,宣告從今以后再不謀登臨天下,同時也宣告了大明王朝終亡。 南方諸省官府以及官軍聞之立即大亂了起來,臨近大中軍控制區的江西、貴州、浙江等省隨即便放棄了繼續跟大中朝為敵,朝南京遞降表宣布投降大中朝。 本來肖天健以為,南方的事情應該可以相對比較容易解決了,歷史上的南明朝廷很可能不會再出現了,可是讓肖天健沒有料到的是最終事情并沒有像他預料的那樣發展。 福建、廣東、廣西以及云南四省卻并未像他想象的那樣輕易就放棄了抵抗,歸服于大中朝的統治,相反在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后,南方還是在明朝舊吏們的推舉之下搞出了南明朝廷,以朱家皇室子嗣繼承大明王朝的衣缽,宣布要繼續和大中朝對抗下去。 不過讓肖天健萬沒有想到的是,與歷史上大為不同的是南方這一次居然同時出現了兩個皇帝。 隨著臨時在南京主持政務的付德明和李進德的一封奏疏,肖天健這才在北京得知,先是廣西巡撫翟式耜以及大學士丁魁楚以及兩廣總督朱治澗等人,在廣東肇慶府擁立明神宗之孫朱由榔稱帝,改元永歷,宣稱繼承大明王朝,要行復明之舉。 可笑的是就在朱由榔在肇慶府稱帝的同時,福建巡撫張肯唐以及福建總兵鄭芝龍卻在福建漳州府,將唐王朱聿鍵之弟朱聿鐭扶了出來,在漳州府稱帝,改元紹武。 這一下南方可就熱鬧了!小小的南方諸省,居然同時出現了兩個皇帝,不管是自稱永歷皇帝的朱由榔,還是自稱紹武皇帝的朱聿鐭,都宣稱他們才能繼承大統,是合法的大明皇帝,而且兩方各自都因為自己的利益,都互相不承認對方的合法性。 于是這倆新登基的南明新皇,在登基之后,各自都組建了一個班底,分別設立了全套的官員,成立了他們的小朝廷。 這倆小朝廷成立之后,并沒有立即集結兵力北上對大中控制區發動進攻,抑或是做好防守的準備,相反為了爭奪這個名分,倒是兩方相互之間,各自調動兵馬,開始攻打起了對方。 這一下把大中朝這邊給搞糊涂了,不管是付德明還是李進德,抑或是牛金星等大中朝的重臣,都為此面面相覷,又對此是哭笑不得。 于是以付德明為首的諸臣,趕忙將這件事寫成奏章,派人八百里加急報送往了北京,肖天健這才在北京得知了消息。 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肖天健最擔心的并不是李自成的問題,說起來李自成在陜西蹦跶的挺歡,號稱擁兵四十萬,但是肖天健已經從田見秀那里了解到了李自成那四十萬大順軍都是什么貨色,所以有第一鎮軍和第二鎮軍配合入陜對李自成的大順軍進行進剿,以其現有的兵力和素質,干掉大順軍根本就不在話下。 但是肖天健最擔心的卻還是南方諸省的問題,要知道歷史上清兵入關之后,南明在南方堅持了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云南、廣西、福建山林眾多,而且少數民族也相當多,很不容易將其剿滅。 特別是鄭氏集團,他們陸上戰斗力雖然不強,但是卻控制著大海的海路,其麾下的水師相當厲害,一旦福建不保,他們還可以退守臺灣,歷史上清朝收復臺灣,就已經是康熙二十三年的事情了,那距現在已經是四十多年之后了! 四十多年呀!肖天健自己都沒信心能活到那個時候,這四十多年對于中華來說,是何其寶貴的四十多年,等到四十多年之后,這世界各地早就被西方國家給瓜分的差不多了,中華到那個時候再進入大海,黃瓜菜都涼了! (這些天為了準備新書,搞得失眠頭疼,有時候想干脆也去寫玄幻拉倒,寫歷史類的太累了!一不小心還出力不討好,但是仔細想想,卻又舍不得看書的弟兄們!今天要特別鳴謝風沐春江老朋友的打賞,為這個月又開了一個好頭!謝謝?。?/br>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手 所以別看肖天健領兵北伐,但是對于福建一帶的鄭氏集團的關注卻從未放松過,在他剛剛拿下南京,并且立國稱帝的時候,肖天健已經開始安排大量的特情處的細作南下進入到了福建以及兩廣等地,開始搜集那邊的情報,并且開始了暗中分化鄭氏集團的力量,怕的就是鄭氏集團不肯投降他大中朝,今后利用他們的海上優勢力量,和大中朝作對。 現如今鄭芝龍卻還是在福建扶植起了一個朱家后裔,看來最起碼現在鄭氏集團沒有打算要投順他大中朝了,這件事就麻煩大了。 所以肖天健在得知了消息之后,一刻都沒敢休息,立即將北方的事情安排了一下之后,馬上便帶上劉耀本的近衛第二師離開了北京城,趕往通州在那里分批坐船,順大運河南下趕往了他的大中朝臨都南京。 不過為了保證北方的軍力不會因為近衛第二師南下被大幅削弱,肖天健臨行之前,命令劉耀本將近衛第二師的大部分火器裝備也留在了京師,移交給了羅立,用以充實北方戰區的新編兵馬,至于近衛第二師的裝備好說,南下之后,很快便可以在南京一帶重新武裝起來,如此還省去了不少運輸的麻煩。 對于北方戰區來說,因為大中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的擊敗了明朝的殘余兵力,并且干凈利落的干掉了南下的大批建奴軍,所以令京輔之地除了個別的地方之外,沒有再遭受太重的兵禍,特別是輕松拿下的京師,保存了京城內的不少原來明朝兵仗局的工坊也沒有破壞,大批京城內的工匠還留在京城,這些工匠可是眼下的國寶,其中手藝高明的工匠起碼有兩千人以上,肖天健入京之后第一時間,便下旨厚待這些兵仗局工匠,包括管理兵仗局的一些太監也予以了保護,在京城內局勢剛剛穩定下來,便下旨將京師兵仗局改為了大中北方軍工廠,并且下旨撥銀,開始恢復生產,原兵仗局下的工匠,每個人先發給五兩銀子和部分糧食,讓這些工匠們安心下來,開始轉而為大中朝做事。 同時下旨將原來各地的匠作營,全部劃歸于工部之下,并且將其改稱為軍工廠,在工部之下,成立起了一個軍工部,統管各地的的軍工生產,滿足各地軍隊的需求,軍隊自身今后不得控制兵器生產,而是要按照兵部下設的總后勤部統一調撥,如此一來,更加強了對各地軍隊的控制,另一方面也理順了各部的管理關系。 經過肖天健的調整之后,大中朝形成了軍隊需要武器,先是由諸軍提出要求,遞交給總后勤部審批,總后勤部審批之后,交給兵部列出計劃,然后提交給肖天健批閱,然后交戶部下撥資金,再交給工部進行生產,最后交付給總后勤部,如此一來,各地諸軍想要私自擴兵,除了要接受戶部的監察之外,武器也無法自行解決,這就防止了諸軍大將擁兵自重,出現地方軍閥的情況。 所以經過調整之后,北方的兵工生產很快便會上軌道,短時間之內,便基本上可以保證北方軍隊建設的需要,不再繼續依靠南方各地的物資支持了,這也為今后大中朝發動遼東之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肖天健在劉澤清投降之后,還沒有忘記派出了使臣,攜帶上了他一道密旨前往登州乘船出海,潛至朝鮮登陸,想辦法暗中聯絡朝鮮的王公大臣,傳旨給朝鮮國王,告知其大明已亡,今后中國將是大中朝來統治,令其今后不得再聽命于建奴的役使,調派朝鮮兵幫助建奴侵犯大中朝,同時安撫高麗國王,大中朝在做好準備之后,便會出兵朝鮮,幫助朝鮮國王將建奴逐出朝鮮,并且對朝鮮提供保護,但是眼下如果朝鮮無法和建奴對抗的話,也需先對其虛以委蛇,盡量減少對建奴提供各種物資幫助,等候下一步大中朝的行動。 當然肖天健也沒忘記那些蒙古諸部,在結束了山海關之戰以后,他便立即下詔,徹底封閉張家口,停止一切對關外的互市,并且下旨抓捕了一大批這些年暗通關外建奴和蒙古人的商賈,徹底抄沒其家產,并且下旨處斬了一大批私通建奴的商賈,徹底斷掉對關外一切的貨物交易。 但是同時肖天健又令李信和馮衛漢,在俘虜的蒙古兵將之中,挑選出一批愿意投降大中朝的蒙古族人,厚待他們,然后將他們分批派回到蒙古草原之中,去聯絡蒙古諸部,告知蒙古諸部,大中朝愿意跟他們和平共處,只要他們今后不再聽命于建奴的調遣,不再給建奴當狗腿子,那么大中朝今后可以優待他們,在大同府一帶,為他們開放互市,放開茶葉和食鹽以及糧食的限制,令其以馬匹、牛羊等物以易貨形勢,和大中朝進行交易,同時大中朝也以“公平”的價錢,來與之互通有無。 其實肖天健在到了這個時代之后,通過收集各方的情況,已經基本上了解了明末邊患日重的一個潛在的原因,那就是明朝晚期的時候,錯誤的采取了對待北方諸部的政策,關閉互市,不許向關外輸出茶葉和食鹽等物,這種政策對于游牧民族來說,無疑是非常重的打擊,茶葉對于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太重要了,明朝停止朝他們輸出茶葉,等于是要了他們的命,所以蒙古人才會大舉跟著建奴襲擾大明邊境,這也是深層次的原因之一。 所以肖天健這一次在攻占了大明京師,穩定住了北方形勢之后,當然不會忘了朝鮮和蒙古人眼下這建奴的兩大幫兇,對于這兩個幫兇,肖天健短時間之內,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對付他們,所以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建奴內部進行分化他們,讓蒙古諸部今后不再聽從建奴的使喚,充當建奴的狗腿子,另外也迫使朝鮮國王,今后不再聽從建奴的使喚,從建奴的東西兩面,先給建奴制造出一些麻煩,省的這兩年時間,建奴在遼東又重新復振,抑或是吃飽了之后,又南下給大中朝找麻煩。 當然他之所以能這么做,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手中有足夠的武力威懾,通州和山海關兩戰之后,大中軍向建奴展示出了他們強大的戰斗力,這兩戰下來,損失最大的還是蒙古諸部,而且通過這兩場大戰,也讓蒙古人和朝鮮人徹底嘗到了大中軍的厲害,了解到了其實建奴并不算什么,別看他建奴可以欺負欺負大明王朝,但是碰上了大中朝,他們絕對沒有便宜可占。 既然跟著建奴主子,已經沒有便宜可占了,誰還會跟著建奴再賣命呢?更何況建奴吃了這么大的虧,跑回遼東之后,這次買賣虧空太大,又沒法再南下找漢人報銷,回去之后,肯定要轉嫁損失,加強對蒙古諸部和朝鮮的盤剝,如此一來,肖天健相信,拋出這些誘餌之后,不管是朝鮮人還是蒙古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所以別看眼下他沒空去收拾建奴,但是起碼也可以讓建奴這兩年過不上安穩日子了。 所以說肖天健在聽聞南方的事情之后,這才敢將精銳的近衛第二師從北方抽調出來,揮師南下,有了這兩個月時間在北方鋪墊的這些事情之后,他相信短時間之內,建奴是已經沒有能力再給他大中朝填麻煩了。 (抱歉,昨天到今天斷網,好像是貓被雷劈了!換了個貓臨時湊合一下才上來!先傳上來一章!昨天真真領教到了牙醫的厲害,拔了顆大牙,真格的抄榔頭硬給敲下來的,麻藥過去之后,疼的差點啥都招了!到現在還疼的頭暈!下午看看情況如何,如果可以的話,再更新一章! 另外今天要鳴謝yys1990和一醉人二位兄弟的打賞?。?/br> 第一百三十章 重返南京 肖天健離京之后,沿運河南下,一路看到隨著大明的覆亡之后,運河沿線的局勢也在迅速的安定下來,而且在沿線大中軍加大清剿之后,運河上的航運安全也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了。 另外沿途先前被淤塞的一些河段,各地的大中軍官員們也正在召集民夫進行清淤疏浚,如此一來,使得運河航運恢復很快,一路南下,可以見到大批南方的漕船首尾相連,正在沿著運河北上,將大量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入到了北方,就連一些江淮一帶的商賈,也從中看到了商機,開始著手雇船,將一些南方的物資朝著北方販賣,以此來獲取利潤,這對于肖天健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雖然這些年來,肖天健沒少搶jie一些商賈,甚至于抄家滅門的也不在少數,但是肖天健卻并沒有想過,就此將天下富商以及地主一網打盡,一個國家的興榮,單憑小農經濟是不成的,商業對于國家的繁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雖然他在起兵造反的時候,搶過不少的商賈,可是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畢竟他要維持那么多兵馬的運轉,先期不靠著搶jie,也無法生存下來,更何況他搶一些大商賈的時候,也沒有什么罪惡感,在這個時代大商賈的背后,無不站著一個甚至是一群的達官貴人,他們的財富積累起來可以說是通過的罪惡手段才完成的,現如今肖天健拿來造反,所以并不算過分。 但是對于小商小販,他卻還是盡可能的給予保護的,凡是他每下一城之后,搶jie基本上都是有目標有組織的,很少出現對于普通百姓抑或是小商小販的事件,而且每下一城只要稍微穩定下來之后,他都要鼓勵商販立即恢復經營,并且還盡量的給予一些扶植,讓商業和手工業恢復的快一些。 而這個時代決不能小看這些小商小販的能力,他們之中一些聰明人往往能抓住機會,迅速的撈到第一桶金壯大起來,這些人的能力不容小覷,他們可以加大各地的物資的流轉,并且通過他們的經營,將手工業也同時帶動起來,將一些社會上的閑散勞力給吸納掉,除了可以讓大中朝收取稅金之外,隱性的收獲更大,那就是可以盡快的使一些失去土地的閑散人員,找到吃飯的門路,徹底的安穩下來。 而且肖天健從最初發展起來的時候,便很注意土地的政策,一方面他通過抄沒達官貴人以及皇親國戚的土地,來將這些社會的蛀蟲社會的身體上除掉,使得土地可以回轉到普通百姓手中,這樣除了獲取了民心之外,還安置了大量失地的農民,使之回到了土地上,重新固定下來,控制住了他們的流動性,恢復了社會安定,同時也使得各地遭受天災戰禍而受到重創的農業經濟可以得以快速的恢復,因為戰禍而撂荒的土地迅速的被復耕,為人們提供越來越充足的糧食供應。 這一點從他控制河南之后的這三四年年時間便可以看出來,雖然小冰川時期的氣候影響還存在,河南還是會時不時的出現旱災抑或是澇災,可是在他的治理之下,河南卻基本上再也沒有出現大亂抑或是餓殍遍地的情況,原來大面積撂荒的土地,被迅速的通過各種方式,發放到了因為天災人禍流離失所的農民手中,于是整個河南境內各地的農業都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再加上高產量的地瓜和高產耐旱玉米的推廣種植,特別是自從去年之后,河南所產的糧食不但滿足了河南境內百姓的所需,還開始產生出了大批盈余,大大的支持了前刑天軍的需要。 而湖廣更不用說了,本來湖廣就受到小冰川時期的影響比較小,土地相對于河南要肥沃許多,再加上氣候也算是比較風調雨順,人口也相對于比較密集,所以自從兩年前大中軍控制了湖廣之后,湖廣的農業恢復比起河南更是好的許多,這一次大中軍北伐,所耗費的糧食,便主要出自湖廣一帶,要不是湖廣的話,大中軍這一次如此規模的北伐行動,根本就無法成行,而且這還不算,湖廣河南所富裕出的糧食,不但滿足了大中軍的需要,另外還大批北運,緩解了飽受戰禍的北方糧荒,對于肖天健拿下北京之后,得以迅速恢復北方安定,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南直隸一帶也本來就相當富庶,糧食產量也相當不低,只要社會稍微安定下來之后,中國那些勤懇到了極點的農民們,便會立即煥發出巨大的生產力,不用怎么去鼓動他們,他們便會自發的迅速的投身到屬于他們的農田之中,所以別看南直隸肖天健控制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南直隸一帶的農業經濟恢復的速度,卻比起河南還要快出幾倍,從今年夏收開始,糧食便恢復了自給自足,不再需要湖廣一帶的支持了。 至于去年末大中軍控制的浙江北部,自不用說了,那里本來就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遭受戰禍也相對于河南、湖廣、南直隸以及北方諸省都要少的多,再加上大中軍攻占浙江北部的時候,官軍沒有做堅決抵抗,使得戰禍對于這一帶的破壞被壓到了最低的程度,所以根本談不上什么恢復,只要當地百姓正常的生產,就不會出現太多的問題。 所以肖天健這一路上乘船順運河南下,雖然走的很急,可是還是看到了運河兩岸,正在以一種飛一般的速度,從戰亂之中恢復過來,而且沿途他還得知,進入九月之后,山東全境在刁正率軍的進攻之下,已經全部被大中朝控制,也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整個北方除了關外以外,已經全部被大中朝控制,肖天健已經基本上對于北方沒有后顧之憂了。 而且刁正在完成對山東全境的控制之后,也已率麾下部分精銳部返回河南,準備要跟隨劉寶進入陜西對李自成進剿了。 肖天健得知消息之后,立即下旨對刁正進行了一番嘉勉,以資鼓勵。 就這么肖天健一路順運河南下,終于在半個月之后,率領著羽林衛和劉耀本的近衛第二師回到了他出發時候的南京城中。 南京各部諸臣提前得知了肖天健奏凱回師的消息,文武百官匯聚在了南京城北的碼頭,隆重的將肖天健迎入到了南京城之中。 隨著這一次北伐戰事的落幕,肖天健這個大中開國皇帝的聲望可以說是如日中天一般,耀眼的讓人不敢仰視,他身為大中皇帝,不辭勞苦冒著巨大的風險,親自率軍御駕親征,不但一舉將大明王朝覆滅,而且還成功的將建奴堵回到了關外,僅僅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便平定了北方,如此武功,雖然不敢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是也足矣彪炳于世了。 所以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現如今對于他們的這個肖大皇帝無不佩服的是五體投地,同時大中朝的屬民,也無不到處傳誦著肖天健的功績。 如果肖天健這一次僅僅是覆亡了大明王朝的話,那么對于他來說,恐怕還不至于讓天下人為之側目,但是肖天健這一次北伐,最主要的功績,卻是在山海關徹底擊敗了建奴大軍,這對于這些曾經的大明子民們來說,才是真正讓他們開始對大中朝歸心的動因。 這天下百姓,這么多年來,為了北方的建奴,承受了沉重的負擔,大明為了對付建奴,不斷的又是加遼餉,又是加練餉,令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最終也導致了大明王朝的覆亡,可是現如今大中朝新立尚不足一年時間,皇帝肖天健御駕親征之下,居然一舉便扭轉了幾十年來,漢人拿建奴毫無辦法的劣勢,一舉將兇頑的建奴給打了個落花流水。 這是何等的功勞呀!雖然這一次北伐的些仗基本上都是大中軍諸軍兵將們打的,但是老百姓們才不會這么想呢!在老百姓眼中,這一次大中軍北伐能打的這么漂亮,肯定都是皇上的功勞,所以在肖天健乘船返回南京城的時候,不但文武百官在碼頭上列隊相迎,就連南京城一帶的數萬百姓們和士紳商賈們,也都聞訊紛紛趕到了南京城北一帶,在大道兩旁夾道歡迎肖天健這個武功天下的新皇和跟隨他出戰的將士們,徹底的讓肖天健和隨行兵將們體驗到了什么才叫簞食壺漿。 隨著肖天健下船之后,以呂維祺為首的禮部官員,主持了一次宏大的慶祝儀式,并且為肖天健準備了一輛六匹馬拉的黃金色龍輦,請肖天健乘坐龍輦回南京城中。 肖天健雖然不喜奢華,但是對于禮部的這番安排,卻從善如流,完成了儀式之后,便在諸臣的簇擁之下,走上了這輛龍輦。 中國古代重禮,禮是分等級的,同時也是身份的象征,呂維祺為首的禮部為肖天健準備這樣的禮儀,也是為了肖天健的身份著想,現如今肖天健的身份已經不是當初的土匪頭子了,而是已經成了登臨天下的一國之君,自然不能馬虎,特別是這種禮儀,也是彰顯肖天健功績的一種宣傳,在這個時候,肖天健即便是再怎么不在乎,也不能拂了諸臣的一番心意。 而且這一次他返回南京城,也正又是一次宣揚他功德的時機,下一步他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不能在民間和朝中建立起足夠的威嚴,恐怕會對他下一步要做的許多事情造成一些困擾,所以肖天健當然也不會浪費這樣的機會,大步走上了這輛象征著皇帝身份才能乘坐的龍輦,一揮手道:“回城!” 數百羽林衛這一次也沒有再像以前那樣低調,這一次禮部為肖天健準備了全套的皇帝儀仗,所以羽林衛們在碼頭上臨時全部更換了全新儀仗,本來以禮部的意見,還為這些羽林衛準備了全新的衣甲,但是肖天健卻沒有同意讓羽林衛更換全新的衣甲,就穿著他們這半年來,一直穿著的那些衣甲,隨同他一同回城。 諸臣都是聰明人,馬上便明白了肖天健的意思,立即撤掉了那些為羽林衛們準備好的衣甲,就讓羽林衛穿著這些飽經風霜的衣甲,打著全套的儀仗,氣氛隆重的護送著肖天健的龍輦,緩緩的朝著南京城走去。 路旁的百姓們,被警戒的官兵們攔在了道路兩旁,當看到旗幡招展的皇帝儀仗出現在眼前的時候,無數百姓都一眼便看到了這些身穿著陳舊甚至有些破爛的衣甲的羽林衛們,同時也看到了這些走在前面開道的羽林衛們,一個個都帶著滿臉的風霜,但是每個人身上,卻都散發著一種彪悍的氣息,作為肖天健的羽林衛,無不是從軍中千挑百選出來的精銳之士,每個人可以說都飽經戰火歷練,才能成為肖天健的近衛,所以當這些羽林衛們身著這些破舊的衣甲,以肅穆的姿態展現在百姓面前的時候,所帶給老百姓的沖擊,絕對要遠超過他們換上一身新衣新甲時候的那種感覺。 這也令所有前來迎接肖天健的百姓們明白了一件事,他們的皇帝陛下絕非是做做樣子,舒舒服服的去北方走了一遭的,單從這些羽林衛身上的衣甲便可以看出,他們這一次北伐遭了多大的罪,吃了多少的苦,甚至于有人還在個別羽林衛身上的甲胄上,看到了一些刀槍的痕跡。 于是老百姓們更是震驚了,連羽林衛身上都有這樣的傷痕,那么不用想,他們的皇帝陛下肯定也是身先士卒的親臨了最危險的戰場,于是無數百姓立即感動了起來,想想他們的這個皇帝,為了天下蒼生,能做到這一點,他們今后還愁過不上安穩日子嗎? 于是無數百姓在看到肖天健的龍輦出現在羽林衛后面的時候,無不誠心誠意的呼啦啦的跪在了地上,紛紛開始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肖天健端坐于半敞開的龍輦之中,同樣他也沒有換上禮部為他準備的新制的龍袍,而是繼續穿著他從北方回來路上穿的那套短打扮的黃色繡著團龍圖案的勁裝,腰間還習慣性的懸著一把寶刀,實在可以說是威風八面,不怒自威,令所有人都在看到他之后,都不得不連連發出由衷的慨嘆,有此皇帝,天下太平必將就在眼前了! (整個人都因為牙床傷口的劇痛,有點暈乎乎的,這一章碼的很沒有感覺!抱歉了?。?/br> 第一百三十一章 愧對家人 看著眼前跪在殿門前的這三個少婦,肖天健不由得再一次激動了起來,在他率軍北伐之前,因為范雨桐和蝶兒二人,都剛剛在洛陽生育完,因為孩子太小,加上她們身體虛弱,以目前的交通條件之下不易長途跋涉,所以在肖天健率軍北伐之前,僅有范靈兒自己先行抵達了南京,故此肖天健自從崇禎十三年發動南直隸之戰以后,便再也沒有見過范雨桐,更沒有見過兩個剛出生不久的兒女。 所以這一次肖天健返回南京,是這一年多來,第一次見到范雨桐以及蝶兒,所以肖天健在完成了奏捷還師的儀式之后,并沒有立即便召集諸臣議事,而是馬上先返回了后宮之中,來見一下思念依舊的愛人和孩子們。 自從陽城立足之后,肖天健日益將精力都轉移到了征戰沙場方面,也少了獵艷的心思,故此這么多年來,雖然他有無數機會,可以再納無數美女成為他的女人,但是肖天健都刻意的回避了這些機會,哪怕是有人專門贈送美女給他,他也都斷然拒絕了。 因為他很清楚美色對于一個健全男人的誘惑力之大,他不敢自稱為圣人,面對鶯鶯燕燕環繞身邊的美人,他自以為免疫力并不強,一旦要是納美女太多的話,他生怕自己沉湎于女色之中,失去了銳意進取的勁頭,所以這么多年來,他才如同苦行僧一般的專注于軍務和政事,始終沒有再納新寵。 也正是因為肖天健這種作風,使得他的那些手下的文臣武將,無不對肖天健欽佩有加,控制和減少了軍中大將的奢侈之風,使得大中軍始終保持著優良的傳統和銳意進取的精神。 歷朝歷代其實農民起義的事情都并不少,但是真正有結果的卻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之前唯有朱元璋才算是成功者,至于其它的那些農民起義,基本上最終領導者都因為勢力壯大之后,迅速的開始陷入到驕奢yin、逸之中,而且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手下的大將們也很快都會有樣學樣,喪失了最初的動力,最終往往是造成功虧一簣,不能最終成就大業,就連歷史上的李自成也是一樣,畢竟他們的出身注定了他們的眼光要短淺一些。 肖天健可不會再重蹈這些人的覆轍,所以自從他起事之后,便一直都很重視對于手下軍政長官們的廉潔教育,所以才使得時下他麾下的大中軍擁有旺盛的戰斗力,這并不單單只是大中軍裝備上的優勢造成的,相比之下,明軍以前對建奴軍的裝備優勢也非常大,但是不照樣被建奴軍打的屁滾尿流嗎? 看著眼前闊別已久的這三個愛人,肖天健也難以掩飾心中的興奮,從前殿回來的路上,肖天健便甩開大步,可以說是一路疾行朝著后殿跑,讓那些近衛們忙不迭的跟在后面急追,要不是鐵頭攔著的話,這些近衛保不準會傻乎乎的跟著肖天健也跑到后殿里面。 當踏入后殿之后,肖天健一眼便看到了范雨桐帶著范靈兒和蝶兒三人,一身盛裝的跪在殿門處迎候他的到來,肖天健二話不說,三步并作兩步來到他們面前,激動的伸手,趕緊將范雨桐從地上攙扶了起來,接著揮手讓范靈兒和蝶兒也都站起來,這才拉著范雨桐的手,開始上下仔細打量起了范雨桐。 一年多不見之后,范雨桐依舊是容顏不減,也許是因為生了孩子,使得范雨桐的身體顯得稍微豐盈了一些,更加擁有了少婦的風韻,再穿上這身盛裝,更顯得是風韻極佳,臉色也看上去不錯。 而范雨桐此時早已是激動的兩眼含淚,櫻唇微顫,看著肖天健顫聲說道:“臣妾恭賀圣上得勝還朝!臣妾不能侍奉圣上左右,還望圣上恕罪!……” 肖天健一把將范雨桐用力的擁入懷中,不管不顧的將大嘴覆在了范雨桐的櫻唇之上,一下堵住了范雨桐的小嘴,將她沒有說完的話給堵在了她的嘴中,用力的親吻起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