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葬明在線閱讀 - 第364節

第364節

    本來混亂不堪的北方,就這么短時間之內,開始迅速的變得安穩了下來,這也就讓大中軍免去了不少的麻煩,就連匪患最重的運河沿線,在大中軍攻克北京之后,不少匪盜也迅速的消聲滅跡,使得運河變得暢通和安全了許多,如此以來也使得南方向北方轉運物資的各種船隊,更快的將物資開始運入到了嚴重缺糧的北方,迅速并且大大的緩解了北方的糧荒情況。

    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方戰區

    在大中軍三路大軍攻克北京城之后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北方形勢飛快的開始變得穩定了下來。

    不過雖然肖天健這段時間忙于處理北方的各種政務,卻并未對軍隊放松下來,在北京之戰結束之后,京畿一帶的局面逐步開始穩定下來之后,為了減少對后勤方面的壓力,在肖天健的命令下,原第一鎮的左路軍,開始撤離京畿,從居庸關返回到宣大,然后逐步回撤到山西境內。

    而第二鎮刁正所部的中路軍,也在結束了北京之戰之后不久,開始一部返回輔南一帶負責清剿輔南一帶殘余的官軍以及各地的匪患,一部則從滄州進入到山東境內,一方面前往萊州府和登州府接防,并且接過劉澤清麾下的一萬多明軍降兵,對其進行整編,同時沿山東東部南下,逐步清剿山東東部一帶的官軍殘余勢力和地方匪患。

    至于右路軍轄下的第四鎮的兵馬,則立即沿運河南下,返回到南直隸一帶,復歸入石冉麾下,做好下一步南下南方諸省的準備。

    而京畿一帶到了八月之后,便僅剩下了劉耀本麾下的近衛第二師和三千擴編的羽林衛,充當肖天健的直屬兵馬,等候下一步的行動,如此一來,便大幅度的減輕了后勤方面的保障壓力,使得北上的漕船,可以轉運更多的糧食,來緩解北方的糧荒問題。

    另外肖天健在拿下北京城之后,斟酌再三,在八月間決定,以宣大、順天府、永平府以及山海關外的寧遠,將這一帶的大中軍整合起來,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北方戰區,暫時自成一鎮,但是以戰區這個稱呼和其它各鎮軍進行區別。

    也就是說北方戰區,可能是臨時性的一個編制,今后還可能會被撤銷,原因無他,就是盡可能的統一北方長城沿線的大中軍在這一帶的指揮,一方面負責鎮守北京的京畿一帶,防備建奴軍南下入寇,一方面也防備蒙古人的襲擾,同時積攢力量,做好未來克復遼東以及收復蒙古大草原的準備。

    至于北方戰區的總都統,肖天健交給了羅立,但是卻將李凌風從第一鎮軍調整到了北方戰區,充當羅立的副手。

    北方戰區的兵力構成方面,除了李凌風麾下原第一鎮軍駐防在宣大的兩個師之外,另外還有羅立麾下駐防在寧遠一帶的超編近衛第一師,同時還將肖天健入京之前,下旨組建的近衛第三師以及吳襄麾下的山海關官軍舊部,全部納入到北方戰區統一歸羅立和李凌風調度。

    而近衛第三師,在肖天健下旨之后,李信立即便調派得力人手開始著手組建了起來,并且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就完成了征兵和組建工作,以大中軍五五編制的老習慣,新編近衛第三師下轄五個滿編戰兵營(步兵營),同時按照肖天健的旨意,又為其編入了一個兩千人規模的加強騎兵營,另外加上一個師屬重炮營和一個滿編輜重營以及一個工兵營,使得新編近衛第三師的兵力達到了一萬人左右的規模。

    而這些新兵兵員的來源,則以順天府以及永平府等地的當地民眾為主,卻并沒有收編多少投降的三大營的官兵,原因無他,這個時候的明軍官兵可以說已經是爛透了,雖然降兵之中也不乏一些精壯之士,但是這些人也都早已變成了老兵痞子,身上帶了太多的明軍之中的舊習,再想改變他們,就相當不容易了,一旦將這些兵痞子編入軍中之后,非但不利于提高戰斗力,相反還會起到很大的副作用。

    所以在肖天健的旨意下,這些大明降兵,多被就地遣散打亂安置,令其到各地務農為生,每個人在遣散的時候,還發給了二十兩遣散費和一定量的糧食,省的他們沒錢吃飯,遣散之后又落草為寇,為禍一方。

    至于新編第三師的都統,在諸將的提議之下,肖天健將原本在劉耀本手下當副都統的李定國提拔了起來,充任了近衛第三師的都統,其余的軍官也都是從諸軍之中拔擢起來的大中軍的老部下,其中以講武堂學員出身的軍官為主,撐起了近衛第三師的骨架。

    雖然從組建開始,新編近衛第三師組建的時間很短,但是有這幫干將充作骨干,第三師很快便投入到了緊張的cao練之中,短短兩個月時間,便基本上結束了大中軍新兵訓練的科目,初步擁有了一定的戰斗力,估計最多一年時間這支兵馬在這些軍官們的cao練下,肯定也能成為一支兇悍的軍隊,戰斗力會相當可觀的。

    至于鎮守山海關的那兩萬多吳襄麾下的明軍舊部,則在肖天健的指令之下,被改編為了大中軍山海關守備師,歸到了北方戰區的序列之中,暫時繼續留鎮山海關,但是要求北方戰區對其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編和重新訓練,增強山海關守備師的戰斗力,使之在半年之內,成為一支真正能堪大用的兵馬。

    但是肖天健卻將彥書亭派至了山海關,充當了吳襄的副手,另外又從各部之中抽調了二百軍官,以及剛剛在講武堂結業的五百講武堂學員也派至了山海關,充入到了這支兵馬之中,以他們重新構成了這支守備師的基層軍官和高層軍官的骨架。

    原來吳襄麾下的兩萬多官軍,也就地整編,裁撤掉了其中一批不符合大中軍要求的官兵,但是對這批官兵,畢竟他們都參與了這一次山海關大戰,所以好歹算是有功人員,所以肖天健特許沒有采取像對待一般降兵那樣的就地裁撤的辦法,而是以大中軍退役的待遇,發放給了他們一筆優厚的遣散費,并且每人補發了半年軍餉,令其返鄉。

    雖然這些官兵有點不太滿意,但是也無可奈何,更何況大中朝對他們已經算是非常寬厚了,發放的安家費也相當充足,所以值得脫下了軍服,然后離開了山海關,在裁撤不合格兵將的同時,又就地在山海關內的北方難民之中,招募起了一批新兵,充實到了守備師之中,保證了守備師兩萬兵力并沒有下降。

    如此一來,整個守備師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本上從根子上,重新將其編排了一番,也避免了這些舊官軍形成小的集團。

    吳襄因為被繼續留任都統之職,而且也見識到了大中軍的厲害,所以對于這一次的整編十分配合,并且也按照大中朝的命令,解散了麾下的家丁隊,將其編入到了麾下各營之中,一部分表現不錯的直接被派往了南京講武堂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今后將另行安排,也算是給他的家丁們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出路,對此吳襄倒是十分感激。

    并且吳襄暗中上奏肖天健,在奏疏之中提出,他以年紀大為由,表示在完成山海關守備師整編之后,他愿意辭去都統之職,回到北京城中跟家人一起養老,從此不再干軍務之事。

    吳襄其實是個非常聰明之人,他通過和閻重喜、王承平、羅立、劉耀本這些人這段時間的接觸,發現了大中軍跟明軍的最大不同之處,那就是大中軍的軍制,從根本上限定了這些大中軍兵將,不可能再像明軍那樣,讓軍將擁兵自重,形成大大小小的軍閥集團。

    而他也很清楚即便是他掌握著這兩萬多明軍舊部,今后肖天健也絕不容他擁兵自重,肯定會想辦法拆分掉他麾下的這些兵馬,徹底的杜絕他擁兵自重的可能性。

    于是弄明白這一點之后,吳襄立即便做出了選擇,畢竟他也年紀不小了,在大中軍之中即便是再混下去,也不可能混出更大的名堂,與其等著肖天健以后動他,倒還不如趁著現在肖天健對他很有好感,來一個主動的急流勇退,直接交出兵權,回家當一個富家翁,何況肖天健念在他幫著大中軍打了山海關大捷,肯定不會虧待他,于是便暗中向肖天健呈遞了這份奏疏。

    而肖天健接到了吳襄派人呈送的這份奏疏之后,也很是欣慰,他之所以暫時重用吳襄,主要還是考慮到他麾下的兩萬多最后的關寧精銳,如果直接拿掉吳襄的話,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才會暫時留用吳襄。

    但是以吳襄的身份,掌控這么大一支武力,而且其中骨干基本上還是他的舊部,今后對于大中軍來說,確實也是一個麻煩,所以他才會將彥書亭抽出,派到山海關充當吳襄的副手,現如今吳襄這么識趣,主動提出了在完成整編,穩定下來之后,回家榮養,這便解決了他的一個后顧之憂。

    于是肖天健對于吳襄這么知趣,也自然投桃報李,暗中擬了一份圣旨,給吳襄送去,大大的贊賞了一番吳襄的做法,并且再一次肯定了吳襄的功勞,同時宣布將北京城之中,原來吳襄的大宅,給吳襄保留下來,另外拿出五千兩銀子,重新將其修繕一新,再賞給吳襄兩萬兩銀子,以及保留了吳襄原來在京城外購置的三千畝田地,今后供吳家所用。

    另外將吳襄的大兒子吳三鳳送到武昌講武堂之中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一年結業之后,便將吳三鳳派至第三鎮李栓柱軍中,擔任軍職,算是解決了吳襄的一個后顧之憂。

    吳襄接旨之后頓時大喜,雖然兩萬兩銀子對他來說不算多,但是這在大中軍之中,也算是非常罕見的賞賜了,另外肖天健還特許他保留京城外三千畝田產,也屬不易,起碼今后他們吳家吃飯是沒有問題了,單單靠著這三千畝田產,他以后也可以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富家翁了,更何況肖天健還啟用了他的大兒子吳三鳳,這便說明肖天健是很有誠意給他們吳家子孫一個好出路的,于是吳襄立即叩頭謝恩,將肖天健給他的這份圣旨小心翼翼的收藏了起來,全力以赴的開始配合趕赴到山海關的彥書亭,開始對山海關一帶的兵馬進行起了大規模的整編行動。

    除了新編近衛第三師和改編的山海關加強守備師這兩個師之外,肖天健還下旨令在北方各地以各地民壯,組建起了三個預備師,下轄二十個預備營,每個預備師編制一千正規全脫產兵將,其余的則是由當地百姓青壯組成,農忙務農,農閑集中cao練,構成二線預備兵力,為未來北上遼東對建奴作戰打下基礎。

    雖然肖天健現如今通過在京城的大清洗,弄到了不少的銀子,但是肖天健也沒敢大手大腳的便揮霍這些銀子,之所以暫時組建預備師,就是因為他不敢花太多的錢,畢竟大中軍養兵的成本要遠比建奴和舊明前朝的成本要高很多,而且北方經過歷年的戰禍,人口數量也大幅度的減少,現如今雖然他平定了北方,但是第一要務卻是先要恢復北方的農業生產,如果呼啦啦一下子便招募起數萬新兵的話,便會嚴重影響到北方農業生產的恢復。

    而北方農業如果不能盡快恢復的話,那么就要依靠南方不斷的朝北方轉運糧食,來養活北方大批的兵馬,這樣做成本實在是太高,故此肖天健斟酌再三,考慮到這次建奴吃了大虧,短時間之內,已經無力南下入寇了,于是才變通了一下,組建起三個預備師,這樣一來,既可以盡可能的減少對農業恢復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提前儲備下一大批未來可以用于遼東戰場的兵馬,而養兵成本也少了很多。

    但是這么短時間之中,大中軍在北方又增添了這么多的兵馬,于是裝備上便成了問題,雖然他們繳獲了不少官軍的器甲,其中刀槍藤牌和甲胄之類的東西倒是還好說,可是大中軍引以為豪的火器,卻很是缺乏。

    京城之中三大營的神機營在投降的時候,倒是從他們手中繳獲了三千多支鳥銃和魯密銃,但是除了那兩百多桿魯密銃尚可稱之為利器之外,剩下的那些鳥銃,因為缺乏有效的保養,再加上打造的時候粗制濫造,多已不堪大用,而且口徑上和大中軍現在普遍裝備的自生火銃也就是大口徑燧發槍差異很大,威力小且不說,精度也差,而且質量堪憂,炸膛率很高,所以除了挑選出來制作精良的五六百桿暫時留下供給預備師訓練之用以外,其余的則全部淘汰回爐了。

    所以新編第三師和山海關守備師以及這幾個預備師的裝備問題,便難住了暫時主管兵務的李信,更難住了負責后勤供應的后勤部。

    大中軍這些年發展雖然迅速,而且也逐步的以陽城縣為基礎,形成了大中軍的軍工供應體系,但是眼下大中軍主要的兵工基地卻集中在晉北的陽城、平陽府、河南的汝州、湖廣的大冶、南直隸的南京等地,北方剛剛攻占下來,尚沒有形成有效的火槍生產基地。

    猛然間要重新武裝起來這么多兵馬,僅憑著后勤部從南方向北方轉運,很顯然對于剛剛立國不久的大中朝來說,壓力非常大。

    就在李信和后勤部為此頭疼的時候,肖天健的一個命令暫時解決了他們的問題,肖天健直接下旨,令撤回山西的左路軍,以及返回南直隸的第四鎮的部隊,在離開北京之前,將他們手中使用的火器以及火炮,以及一部分甲胄,都留在了北京,令他們空著手返回各自原來的駐地。

    然后肖天健下旨利用他們留下的這些火器,直接裝備給新編以及整編的部隊,如此一來,北方新編和整編的部隊便立即可以武裝起來。

    這個辦法可以說是個相當不錯的辦法,北方局勢經過這段時間的大戰之后,基本上已經底定,大中軍徹徹底底的打出了威風,雖然這么做等于是解除了后撤兵馬的武裝,但是在他們返回原駐地的路上,也沒人敢找他們的麻煩,所以他們撤裝火器,并不會影響到什么。

    而且他們各自返回原來的駐地之后,便立即可以就地重新武裝起來,如此一來便大幅減少了后勤部門運輸的壓力,節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而且他們青壯后撤,也可以加快速度,又可以毫不費力的將北方新編的軍隊給武裝起來,可以說是一舉數得,讓李信等人無不連連稱贊他們的肖大皇帝的腦子真是好使,讓肖天健為此感到倍兒有面子。

    而北方戰區至此也基本上成型,有羅立和李凌風還有李定國、彥書亭這幾員悍將坐鎮北方,肖天健也就對北方沒有了后顧之憂了,相信在他們的統御之下,最短一年時間,在北方農業恢復之后,便可以在北方關內外,形成一支擁有數萬精兵的作戰集團,為未來的遼東之戰提前做好準備,于是肖天健在九月份到來的時候,再一次將目光投向了西面。

    (今天還是五千字大章!大家接招!呵呵?。?/br>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自成的老底

    自從潼關一敗之后,李自成便不敢輕易再對潼關一帶動什么念頭了,轉而開始調集兵馬,朝著陜西西部開始進兵,意圖在肖天健騰出手對付他之前,爭取將整個陜西都控制在他的手中,為以后做好準備。

    但是陜西在經過這么多年的天災人禍之后,早已是殘破不堪到了極點,在經歷幾十年時間的亂戰之后,陜西境內的人口劇減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許多地方已經是十室九空,甚至于出現幾十里范圍內,幾乎見不到人煙的情況。

    原來陜西人口有一千多萬人,可是到了崇禎十四年這一年的時候,陜西各地人口粗略估計,已經僅剩下了幾百萬人了。

    自從李自成攻克了西安府之后,陜西明朝官府和官軍已經徹底星散,也徹底的失去了統一的領導,就連高杰也投降了大中軍,所以李自成揮師向西基本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一般,很輕松的便拿下了鞏昌府、平涼府、岷州衛、臨洮府等地。

    可是向西攻勢的順利,卻并不代表著李自成的日子就好過了,地盤大雖然有好處,但是陜西這個時候實在是太窮了,李自成這一路上幾乎將陜西境內所過之處的富戶殺了個精光,能搶的也搶了個精光,可是銀子倒是搶了過百萬之多,可是糧食卻并沒有搶到多少。

    而且李自成已經感覺到了肖天健的大中朝對他的威脅,深知肖天健這次只要北伐成功,騰出手便會揮師大舉進入到陜西境內,對他的大順動手,所以危機感始終壓迫著他和麾下的諸將,使得他們在潼關大敗之后,再一次放棄了以前想要效仿肖天健走精兵路線的策略,再一次大肆開始擴充兵力。

    隨著李自成向西發展,李自成的大順軍也滾雪球一般的將陜西的大批民眾裹挾了進去,短短幾個月時間里,便再一次如同吹氣球一般的膨脹到了近四十萬的兵馬數量上。

    但是表面上看起來這四十萬大軍兵力不少,但是其實大順軍已經恢復到了當年的那種流民軍的程度,四十萬大軍之中,老弱病殘占了近半,有一半的人連把像樣的兵器都沒有,只能掂著一些棍棒、鋤頭、鐮刀等物,充作武器,九成以上的兵卒沒有甲胄,騎兵雖然不少,號稱擁有三萬騎兵,但是這三萬騎兵之中,多是一些瘦馬,甚至連騾子和驢也濫竽充數。

    至于火器方面,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號稱擁有大炮數量不少,但是都是一些官軍丟棄的亂七八糟的各式舊炮,破爛不堪不說,火藥奇缺,而且多是一些碗口銃之類的家伙,而火銃就不用說了,李自成雖然知道火銃的厲害,在控制了漢中之后,他也曾經招募了一些工匠為他打造鳥銃,試圖通過這樣的手段,取得和大中軍對抗的手段。

    但是打造這東西,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連肖天健當初在陽城縣起家的時候,為了打造鳥銃,即便是依托著陽城豐富的鐵產量,也消耗了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步的培養起來了一批可以打造火銃的工匠,別說漢中本來鐵產量就不豐富,會打造鳥銃的鐵匠更是有限的很,所以李自成這幾年下來,通過從官軍手中繳獲和自造,僅僅是裝備了幾千支形制混亂的鳥銃,而且其中一批還是當年肖天健送給他的淘汰鳥銃,口徑不統一且不說,李自成也沒有掌握紙殼彈的秘訣,依舊是用的散裝黑火藥,而且還不是粒狀的,質量根本無法和大中軍相媲美。

    如果他用這樣的兵馬,對付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明軍的話,倒是還可以所向披靡,在肖天健暫時沒有騰出手收拾他之前,李自成的兵馬還可以在陜西橫行一段時間,但是也僅限于延安府和慶陽府以南以及陜西以西一帶,就連陜北一帶,李自成也不敢輕易去找大中軍的麻煩。

    但是雖然他們在陜西發展還算是順風順水,可是李自成也發現隨著他兵力的增加,他又回到了以前的怪圈之中,兵馬是越來越多了,可是就糧卻越來越難了,想以陜西這個窮地方,一下養活他三四十萬兵馬,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只能派人去更遠的地方搶,可是越搶陜西就越窮,他的壯大對于陜西百姓來說,非但沒有將他們救出水深火熱之中,相反卻使得更多的陜西百姓流離失所,為了活命才不得不跟著大順軍混口飯吃。

    缺乏糧食供應,成了李自成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于是李自成不得不再一次將目光盯在了富庶的湖廣一帶和四川一帶,可是四川多山,因為肖天健比他下手更早,在去年底便派出李栓柱所部攻入了四川,并且迅速的攻克了重慶和成都,進而又飛速的將川北一帶給控制在了大中軍的手中。

    李自成在五月間派出少量人馬試圖從利州試探著想要入川撈一筆,但是當看到大中軍已經嚴陣以待之后,便沒敢繼續深入,退回了漢中一帶,但是李自成實在是被逼的沒法子,還是經不住富庶的湖廣對他的誘惑,在肖天健率軍北伐的時候,又一次想要利用大中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北方,湖廣一帶兵力缺乏,派高一功率兵偷襲鄖陽,可是李自成的算盤還是落到了空出,雖然肖天健北伐,但是絲毫沒有輕視對于湖廣的防御,兵部在出發之前,早已安排趙二驢坐鎮鄖陽。

    結果高一功不但沒有攻克鄖陽,相反還被趙二驢打了個大敗而逃,退回了漢中,可是沒成想就在高一功偷襲鄖陽的時候,卻被李栓柱在保寧府瞅準了時機,派出三千精兵,突然襲入李自成賴以再次起家的漢中,一通大殺大搶,將漢中一帶攪了個底朝天,等高一功從鄖陽撤回漢中之后,卻發現漢中已經被大中軍毀的不成樣子,氣急敗壞之下的高一功集結漢中兵力追入到了保寧府,但是卻又被早已準備好的李栓柱給陰了一把,差一點就把高一功給堵在保寧府一帶的山中,結果是高一功最終不但沒有找回場子,還在保寧府再一次被大中軍打了個大敗虧輸,幾乎單人獨騎逃回了漢中。

    可以說李自成兩次想要偷襲大中軍,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非但沒有討到半點便宜,還偷雞不成蝕把米,連他的老巢漢中也被李栓柱給來了個黑虎掏心,給攪了個亂七八糟。

    所以表面上來看,李自成通過這兩年在漢中復振之后,占據了陜西大片地盤,兵力壯大到了近四十萬人,可是實質上他的實力并沒有增長太多,相反麾下的那些大將們為了爭功,搶奪糧食和財物金帛,相互之間還鬧出了不少的矛盾。

    本來李自成還期望著肖天健率軍北伐,即便是能攻下北京,但是起碼也消耗非常大,而且他在聽聞建奴趁機也揮師南下,試圖入關搶奪燕云之地的時候,這個消息幾乎讓他喜出望外,以他對肖天健的了解,肖天健肯定不會輕易將燕云之地讓給建奴,所以這個時候肖天健率軍北上,鐵定會跟建奴大軍展開一場大戰。

    而雖然李自成沒和建奴交過手,但是從這么多年來大明傾盡國力,和建奴的屢屢大戰之中敗多勝少,他認為肖天健想要戰勝建奴,雖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算他能打贏,最終也只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于是他立即下令,在鄖陽大敗之后的六月份,開始將兵力開始從陜西西部收縮,再一次開始朝著西安府一帶匯聚,并且囤積糧秣,磨刀霍霍只待肖天健在北方和建奴廝殺個兩敗俱傷之后,他便趁勢起大軍再一次兵分兩路向潼關和鄖陽進兵,趁勢一舉攻入河南和湖廣兩地,徹底扭轉時下他大順的困境。

    可是到了七月底的時候,一個消息從北方傳入到了西安府之中,讓李自成頓時如同遭了雷劈一般,驚的是目瞪口呆。

    就連他麾下的諸將聽聞此消息之后,也一個個都大驚失色,原來他們得知了肖天健先在通州殲滅入關建奴近四萬人之后,進而集結重兵前往山海關,又在山海關外和建奴大軍決戰一場,并且再一次大敗建奴大軍,兩戰下來,生生干掉了近半南下的建奴大軍,打的建奴倉皇退回到了遼東。

    這個消息不但令李自成大驚失色,而且也徹底斷絕了他想要再和肖天健一決雌雄爭霸天下的念頭,建奴的厲害,天下人可以說是盡人皆知,而肖天健據說北伐僅僅是集結了十萬大軍,不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打通了京杭大運河,一直殺之了山海關,而且以弱勢的兵力,將兇頑的建奴大軍,打了個丟盔棄甲,那么肖天健麾下的大中軍就不是他可以對抗的了。

    再想想他這半年來主動發起的潼關之戰和鄖陽之戰,兩次他的大順軍都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但是卻被大中軍打的落花流水,現如今以他的實力,如果還想和已經快要騰出手的大中軍為敵,恐怕下場會非常慘。

    于是就在得知大中軍山海關大捷的消息之后,李自成便立即將宋獻策等謀臣招至了他的“宮中”,問計于宋獻策等這些謀臣,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第一百二十五章 覲見

    宋獻策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利用精通占卜,并且利用這種手段裝神弄鬼招搖撞騙的騙子罷了,也不能說他沒有一點本事,比起常人眼光還是要強一些的,而且很會察言觀色,所以自從投靠了李自成之后,因為他巧舌如簧,深得李自成的信任,許多事情都要問計于宋獻策。

    宋獻策之所以鼓動李自成稱帝,其實說白了,還是因為他對肖天健很是不滿的緣故,本來宋獻策和牛金星相識,而且頗受牛金星的重視,為此牛金星投靠肖天健之后,私心作祟之下,為了在肖天健手下獲得更加鞏固的地位,想要拉宋獻策入伙,成為他的助力,于是曾經向肖天健舉薦宋獻策。

    但是牛金星卻沒有料到肖天健對于半身弄鬼的事情并不感興趣,他更欣賞的是堂堂正正一槍一刀的來打天下,所以對于牛金星的舉薦并未重視,結果是宋獻策巴巴的等著肖天健派人來請,期待著能進入刑天軍之中,憑著他三寸不爛之舌混個一官半職,從此之后光宗耀祖,但是沒成想等來等去,肖天健卻根本就沒有理他這個茬,在牛金星舉薦了宋獻策之后,對其視若罔聞,根本就沒有派人去請宋獻策出山。

    宋獻策得知肖天健根本就沒有興趣搭理他之后,失望之余便對肖天健心懷恨意,心道既然你姓肖的不待見老子,老子豈能吊死在你這棵歪脖樹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思量再三之后,大明朝廷肯定是不成了,至于建奴宋獻策是根本沒有考慮,這個時候天下尚有和肖天健一較高下的似乎也只有李自成了,于是干脆宋獻策便直奔漢中,在經人舉薦之后,投到了李自成門下。

    經過很短時間,宋獻策便在李自成手下脫穎而出,成為了李自成最重要的謀臣,當得知肖天健在南京稱帝建立大中朝的消息之后,宋獻策便鼓動李自成也在陜西稱帝,一是希望李自成起碼在名頭上不輸于肖天健,能在名義上跟肖天健平起平坐,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希望李自成能利用這個稱帝的身份,招募更多的兵馬于肖天健抗衡,總之宋獻策是想要給肖天健添堵,以報肖天健對他不聞不問之仇。

    但是宋獻策在鼓動李自成稱帝之后發現,這么做其實相當愚蠢,以李自成的實力,現在根本已經沒法和肖天健相抗衡了,肖天健實質上已經統治了山西、河南、湖廣、南直隸、四川以及輔南等地,甚至于連陜北一帶,也已經成了肖天健的勢力范圍,其實力已經遠超李自成十倍甚至于百倍有余,所以李自成想要和肖天健對抗,基本上毫無勝算可言。

    李自成唯一奪取天下的機會便是利用肖天健率兵北伐這個空檔,能在短時間之內攻入河南和湖廣之地,抄了肖天健的后路,但是讓宋獻策沒有想到的是大中軍的兇厲程度超出了他的預計。

    潼關和鄖陽兩戰,大順軍都是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卻反被兵力很少的大中軍給打的大敗虧輸,非但沒有能成功攻入河南和湖廣之地,相反連漢中一帶也遭到了大中軍的報復性襲擊,連他們的根基之地,也被大中軍攪了個天翻地覆。

    雖說看似李自成僅半年間,勢如破竹的拿下了陜西西部等地,獲得了不少的地盤,但是宋獻策很清楚這些地方不管是人力還是財力乃至是物力資源,都根本不足以支撐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和大中朝相對抗。

    而且他也看出來李自成對于手下那些大將并沒有像肖天健那樣的控制能力,他那些手下的大將,雖然不能說各個都是庸才,但是卻基本上都是殘暴不仁之輩,為了擴張實力,他們對于新占之地非但沒有休養民生,相反比起大明的橫征暴斂還要加一個更字,他們不斷擴兵的結果是便需要更多的糧食物資供應,陜西的百姓經過這么多年來的天災人禍,早已是苦不堪言了,有限的富戶雖然還有一些積蓄,但是大順軍所過之處,陜西的富戶幾乎被一掃而空,被殺了個干凈,單搶富戶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于是他們轉而對普通百姓下手,青壯被裹挾入軍,老弱被棄之荒野,軍紀敗壞到了極點。

    為此宋獻策還多次提醒李自成,這么一直擴軍不是辦法,而且請李自成要對控制區內采取休養民生的政策,嚴控軍紀,否則的話定會鬧得天怒人怨,最終失去民心。

    但是在這件事上,李自成卻并沒有聽宋獻策的,雖然李自成也下旨要求麾下兵將嚴格軍紀,不得禍害民眾,可是這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罷了。

    李自成一直想要盡快壯大起來,獲得和大中朝相對抗的能力,對于停止擴軍這件事,李自成并未采納宋獻策的建議,而是一意孤行,繼續不斷的擴張兵力,如此一來什么息養民生都成了空談,他們的行動幾乎徹底破壞了陜西境內的農業和商業,使得本已殘破不堪的陜西更加變得荒涼了起來,民心到了這個時候,也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對大順軍一呼百應了,甚至于一些地方的民眾為了自保,聯鄉結寨組織武裝,開始和大順軍相對抗了起來,也從根本上徹底的動搖了李自成大順政權在陜西的統治。

    現如今當聽聞肖天健領兵,先是在通州、山海關大敗建奴大軍,接著便又輕松取下了大明京師北京城,這一下宋獻策便馬上意識到,李自成已經完了!

    當李自成派人召見他的時候,宋獻策來到了李自成的“宮中”面見了李自成,聽罷了李自成的問計之后,宋獻策立即便看出了李自成已經萌生退意,已經不再幻想著和肖天健爭奪天下了。

    事已至此,宋獻策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能輔佐李自成重振實力,于是宋獻策考慮再三,給李自成提出了一個建議。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