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成死對頭的迷弟[電競]、綠茶作精的千層套路[電競]、那山的宿靈人、[綜]白花花被雄英開除之后、劍至虛空、厲害了我的鏟屎官[寵物系統]、霸總穿成棄夫之后[穿書]、完美人設、[綜英美]金星女神、明明是你笨!
這一次刑天軍那邊傷亡還是很大,但是因為后面頂著一個彥書亭這個殺神,所以兵將們這一次沒有崩潰,即便是被嚇得臉色蒼白,可是兵將們還是發出著震天的吼叫聲,為自己壯膽,發足踩著倒下的袍澤們的尸體,繼續朝城門內沖去。 這時候孫應元想要再用大炮轟,就已經來不及了,急忙令麾下的兵將開火,有弓的放箭,有銃的放銃,頓時城門內便又是一片慘叫之聲。 不少刑天軍的兵將剛剛沖入城門之內,根本來不及列隊施放排槍,頓時便又被打倒了不少,可是這個時候先遣的兵將也已經被逼瘋了,殘余的那些刑天軍兵將明知后退也是個死,沖上去拼命估摸著還有一條活路,于是不管不顧的冒著官兵的彈矢繼續朝前沖去,前赴后繼的不斷的倒下,但是后面的人卻繼續朝前沖去。 看著兇悍的刑天軍部眾們悍不畏死的前赴后繼的沖入城門,孫應元不由得哀嘆了一聲,如果他麾下有這樣的一支不怕死的兵將的話,那么今天南京城可能就不會丟了,可惜的是他無法訓練處這樣的一支軍隊,接下來他知道,南京城可能要頂不住了。 可是他在這個時候,還是義無返顧的決定為朝廷盡忠,眼看弓箭手和火銃手已經無法阻擋住刑天軍的兵將的時候,振臂高高舉起了手中的那支他常用的鐵槊,大叫道:“弟兄們!殺賊……” 跟在他身邊的多是他的家丁,這些人吃他的喝他的,被他供養著,自然要效命于他,所以這些家丁們大多都沒有逃走,一個個也都露出了一臉決絕的神色,紛紛都抽出了腰刀抑或是其他兵器,齊聲大吼道:“殺賊……” 于是大致有一二百官軍在孫應元的率領之下,一個個兇悍的撲向了沖入城門之中的這些刑天軍兵將們。 初入城門的刑天軍兵將們在官軍炮火的打擊之下,根本來不及結陣,只能各自為戰,瞬間便和孫應元這些人馬撞在了一起,兩方就在城門洞內的一小塊地方廝殺了起來。 這個時候假如官軍之中斗志高一些的話,剩下的那些官兵能及時跟這孫應元撲上去的話,刑天軍先遣的這些兵將恐怕根本就無法在城門處立足,可惜的是這個時候,除了孫應元和他手下的少量家丁還有極少數忠勇的官兵沖了上去之外,其余的那些官軍這會兒早已是胸無半點斗志,眼看刑天軍已經攻入城門之中,這些鎮守定淮門官軍在這個時候,卻放棄了抵抗,一個個不管不顧的爭先恐后的朝著城中奔逃了起來。 一時間定淮門之內是一片大亂,刑天軍想要進城,少數官軍在孫應元的率領之下想要阻止他們,更多的官軍卻在朝著城內四面八方的奔逃,更多的刑天軍兵將則在城門之外擁擠著想要進城。 不得不承認孫應元是一員朝廷眼下僅存的虎將之一,雖然明知處于劣勢,但是他卻揮舞著手中的鐵槊率兵在城門內跟攻入城中的刑天軍兵將們死戰不退,一桿大鐵槊舞動開來,方圓十幾步之內幾乎無人可擋,而刑天軍強于結陣而戰,弱于單兵作戰,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個兵卒撲上去想要殺掉孫應元,可是瞬間便被孫應元的鐵槊掃飛抑或是捅死,幾乎無人是其敵手。 而跟著孫應元的那些官兵大多都是他的家丁,這些人單兵作戰能力都相當強悍,平時cao練也多,手頭上的功夫也都相當了得,這個時候也各個都抱了死志,一個個悍不畏死的和攻入城中的刑天軍部眾們廝殺在了一起,同樣是表現的相當強悍。 一時間城門內這一小塊地方被殺的是如同尸山血海一般,兩方都沒有退路可言,只有想辦法殺掉眼前的敵人才能活命,所以這一場仗可以說是都拼了老命,一批批的刑天軍兵將倒在了血泊之中,但是接著又有一批刑天軍的兵將沖入城門,加入到戰團之中,繼續和孫應元這幫官兵廝殺。 雖然孫應元帶著的這些官兵表現出了少有的悍勇,而且手頭功夫也相當不錯,可是他們畢竟也是人,雙拳難敵四手,他們雖然殺傷了不少刑天軍的兵將,但是自身也不斷的傷亡,畢竟刑天軍那邊的兵將也不是吃素的,簡單的幾招一個個都練的嫻熟無比,所以這些官兵也真就占不了太多的便宜。 刑天軍這會兒前赴后繼,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但是孫應元這邊大部分官兵已經潰逃,僅剩下的這些官兵卻得不到補充,死一個少一個,此消彼長之下,他們漸漸的便開始撐不住了,這些官兵一個接著一個的被砍殺在了地上,開始的一二百人,廝殺了一陣之后,便很快只剩下了幾十個人,一個胳膊已經被打斷的家丁哭著撲到渾身浴血的孫應元身邊,大叫到:“將軍!你還是走吧!小的們替你擋在這兒好了!” 孫應元聽罷之后慘笑了起來,叫道:“走?朝什么地方走?南京城丟了,大明也就完了,我孫某深受皇恩,今日唯有在此盡忠了!殺!殺賊呀!” 說罷之后孫應元便又一次揮舞起鐵槊,朝著前面殺去,幾個試圖阻擋他的刑天軍部眾,幾下便被他掃翻在地,但是此時孫應元的體力也已經基本耗光,身上雖然披有精甲,可是也已經負創多出,那根鐵槊變得開始無比沉重了起來,雙腿步伐也開始踉蹌。 不多會兒時間孫應元的鐵槊當啷一聲被一個刑天軍的兵卒擋了一下,頓時便脫手落在了地上,孫應元也不去再撿鐵槊,合身撲了上去,用頭上的鐵盔猛的撞向了這個刑天軍兵卒的頭,只聽咔嚓一聲,生生的將這個刑天軍兵卒的頭給撞爛,頓時暈倒在了地上。 可是轉瞬之間,又有幾個刑天軍兵卒沖了上來,一起挺槍朝著孫應元刺去,早已是油盡燈枯的孫應元這個時候剛剛伸手拔出腰刀,幾桿長槍便一下捅入到了他的身體之中,幾個刑天軍部眾一起發力,愣是將孫應元的身體插離了地面,孫應元大聲的慘呼著,徒勞的揮動手中的單刀,砍斷了兩根插在他身體上的長槍槍桿,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倒地的時候還用力的揮刀,砍在了一個刑天軍部眾的小腿上,頓時將這個刑天軍部眾的小腿砍斷,也慘呼著倒在了他的面前,孫應元一刀送去,插在了他的脖子上,這個時候幾桿槍又捅入到他的胸腹之間,死死的將他釘在了地上,孫應元這才大口的吐著血,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身體抽搐著停止了掙扎。 (上一章字數少了點,這一章便盡量補一些!希望大家看的過癮一點?。?/br>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督師 其余的那些還在頑抗的官兵們一看孫應元已經死了,再無一點斗志,于是立即都作鳥獸散,大批刑天軍的兵將這才得以突破了定淮門,涌入到了城中,并且迅速的在劉耀本的指揮下,朝著城中四面八方的沖殺了過去。 也就是城門這短暫的一戰,孫應元率軍給攻入城中的刑天軍造成了數百人的死傷,幾乎將刑天軍給阻止在了定淮門一帶,可惜的是大部分官軍斗志全失,沒有跟著孫應元在這里死戰到底,最終孫應元陣亡,定淮門也徹底失守,否則的話,他們甚至完全有可能,將定淮門再給堵上,使刑天軍這一次耗盡力氣的攻城以失敗而告終。 眼看定淮門城頭上豎起了一面刑天軍的軍旗的時候,城外大批刑天軍兵將們都齊聲歡呼了起來,士氣頓時大為提振了許多,隨即在肖天健的一聲令下,紛紛朝著定淮門之中涌了進去。 本來城中官軍數量就已經不多了,隨著刑天軍越來越多的人馬涌入到定淮門之中,南京內城的戰況也開始呈現出了一邊倒的狀態。 丁啟睿在刑天軍攻破定淮門之后,在諸將的保護下朝城中退卻,丁啟睿依舊不甘心失敗,試圖組織兵將反撲奪回定淮門,可是這個時候官軍諸將也早就沒了斗志,對丁啟睿的命令大多都不肯執行,紛紛琢磨著自己的退路,只有少量的軍將率部在城中和攻入城中的刑天軍進行巷戰,且戰且退的退往城內。 而后續的刑天軍一方面分兵朝城內攻進,一方面則派兵登上城墻,迅速的沿著城墻朝兩側進攻,去奪取更多的城門,一個個城門的守軍這個時候也都開始得知南京城已破,頓時士氣大衰,紛紛棄守了他們負責的城墻和城門,四處奔逃了起來,使得刑天軍勢如破竹一般的將幾個城門奪占了下來,隨即打開城門,放入了更多的刑天軍兵將入城。 丁啟睿在兵將的護送之下逃到了城西的秦淮河旁邊,聽著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響起喊殺聲,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出現濃煙,于是便放聲大哭了起來,跪地朝著北方連連叩頭,自陳有罪,辜負了皇上對他的信任,最終也未能保住南京城,現如今他已經是走投無路,于是轉身便要跳入秦淮河之中自盡,可惜他的手下還是將他拉住,裹著他繼續朝著城南方向逃去。 一旦南京城這座堅城一處被攻破,城中守軍的抵抗便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開始垮掉,隨著大批刑天軍兵將的涌入,官軍的抵抗開始顯得越來越微弱了下去,待到一天之后,偌大的南京城的內城基本上便被刑天軍控制在了手中。 而這一次攻打南京城之所以能夠僅僅用了這么短的時間便獲得成功,主要原因其實也就是幾條,一是到了這個時候,官軍之中的兵將們早已沒有了誓死保衛南京城的斗志,紛紛投降了刑天軍,二就是刑天軍的士氣很高,而且戰斗力十分強悍,最重要的還是肖天健對于火炮的應用,他可以說是開創了這個時代集中使用炮兵的先河,將軍中重炮集中使用,最終才轟開了定淮門這個缺口。 在后世那種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肖天健免不了會耳聞目染,知道許多關于軍隊的應用的事情,自然也就知道火炮這種戰爭之神的作用,在這個時代,他在刑天軍之中,第一個創建了專職炮兵,并且集中使用炮兵來進行作戰。 雖說那個紅毛鬼子高肅熟悉cao作火炮的方式,被后世之人譽做刑天軍炮兵之父,但是實質上高肅的作用也僅限于為肖天健成批的培養了熟悉cao作火炮的基礎兵員,真正構架起炮兵這個專職兵種以及作戰方式的還是肖天健。 南京城即便是再怎么堅固,也畢竟是死物,也不可能擋得住刑天軍集中大批重炮,對一個地方進行猛轟。 再加上肖天健在刑天軍早早的也組建起了專職的工兵部隊,在這樣的攻城戰之中,工兵部隊同樣也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利用了火炮壓制住城上守軍的機會,派出大批工兵對定淮門的甕城實施了多次爆破作業,用大量的火藥,最終炸塌了甕城,暴露出了內部的城門,使得刑天軍得以順利的攻破定淮門。 所以這座在旁人眼中,幾乎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城池,最終還是在肖天健的兵鋒之下,被他的刑天軍攻克,就此也開創了這個時代全新的攻城的方式,使得建筑城墻作為守御的時代,從此之后便逐漸的被終結,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整個南京內城的戰斗進行了兩天多的時間便基本上宣告結束了,肖天健在外城的臨時帥府之中,不斷的得到攻入城中各部的消息。 攻入城中的第二天清晨,有人送來消息,說在城中抓住了督師丁啟睿,不久丁啟睿便被五花大綁的送到了外城肖天健的臨時帥府之中。 丁啟?,F年不過四十五歲,可是當肖天健看到他的時候,卻發現丁啟睿已經是滿頭白發,身體也很是消瘦,看上去如同六七十歲的年紀一般,可見的這兩年間,丁啟睿為了對付他,可以說是耗盡了心力,不由得心中微微有些嘆息。 對于丁啟睿肖天健是知道他在原來歷史上發揮的作用的,此人稱不上是個能臣,但是卻還是比較忠誠的,雖然被朝廷重用,但是也未能力挽狂瀾于既倒,最終還是在南明被滅之后,投降了清軍,后來又因為牽扯到反清復明的事情之中,被建奴所殺。 但是現如今丁啟睿卻在南直隸一帶,給他制造了不少的麻煩,當丁啟睿被帶到他的面前的時候,肖天健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處置他好了,但是丁啟睿被帶至他面前之后,也沒有在端什么架子,雖然不肯跪下,但是卻滿臉的慚愧之色。 “肖某見過丁督師!不知丁督師現在又有何作想呢?”肖天健背著手步出了帥案之后,緩緩的走到了一臉的慚色的丁啟睿面前,微微頓了一下之后,對丁啟睿問道。 丁啟睿哀嘆了一聲,盡可能的站直了身體,搖頭道:“原來你便是那肖刑天呀!請恕丁某無法給肖大帥見禮!至于肖大帥所問,哼哼!丁某不知如何作答!只能說佩服肖大帥的能力!只可惜肖大帥身為大明臣子,一身本事卻不能為朝廷所用,實在是可惜呀!但不知你又打算如何處置在下呢?” 肖天健看到丁啟睿并沒有表現的很囂張,于是多少了解了一些他的心情,緩緩的圍著他轉了兩圈,最終又停到了丁啟睿的面前,雙眼盯著丁啟睿的眼睛,對他問道:“丁大人于我為敵,我不怪丁大人你,畢竟各為其主,你也是在盡本分而已!眼下既然丁大人已經被我所擒,如何處置卻要看丁大人您的態度! 丁大人如果想要成就一個忠名的話,肖某也可以滿足丁大人的想法,但是丁大人畢竟一身所學,這么死的話實在是太過可惜了!肖某不才,覺得丁大人如果能留下這可用之身,今后為肖某效力的話,肖某也舉雙手歡迎,何去何從大人可以自己決定!肖某靜待大人的決定就是了! 來人,給丁大人松綁,給丁大人找一個安靜干凈的地方安置,不要難為丁大人!” 肖天健也沒有跟丁啟睿多說什么,淡然的說出了他的想法之后,便令人將丁啟睿帶下去,讓他自己去考慮如何決定他的命運的事情去了。 丁啟睿被松綁之后,猶豫了一下,但是最終也沒有說話,扭頭跟著近衛走出了帥府,而肖天健轉身過來下令,為戰死在定淮門內的孫應元收殮遺體,在南京城外擇地厚葬,肖天健歷來對這樣的忠臣都是尊重的,雖說孫應元率部殺傷了不少刑天軍的部眾,可是他也贏得了刑天軍上下的一致尊重,在彥書亭攻入城中之后,彥書亭便已經先行將他的尸體收殮了起來,派人找了一個上好的棺木,將他收殮了起來,抬出了內城,現如今總算是被肖天健派人安葬了。 肖天健為此還親自提筆,為他題寫了墓碑,也算是讓孫應元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接著肖天健變得知城中戰事全部結束,所有城中官軍既沒有可能繼續抵抗,也沒有逃走的可能,于是只得都放下了武器,向刑天軍繳械投降,就連城中的皇宮,這個時候也被刑天軍控制,于是肖天健便領兵進入到了南京內城之中。 (昨天總算是安下心坐下碼字了,不過心思有點亂,重新又整理了一番思路,下一步就要考慮北上的問題了,在情節上要先花點功夫理清一下,所以寫的字數有點少,不過這也是為了以后的爆發做準備!希望后續寫的情節,能讓大家看著爽一點!今天特別鳴謝胡嚕呼嚕、仲冬之木、toby1997、luda幾位兄弟的打賞!多謝了!我接下來會努力的?。?/br> 第二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 南京城可以說是一場大明和刑天軍之間最大規模的一場會戰,加上戰前刑天軍的準備時間,歷時總共一個月的時間左右,整體上殲滅了南直隸官軍近十萬左右,其中有近八萬官軍是主動放下了武器投降了刑天軍,這些人之中近三分之一后來被刑天軍重新整編,歸入到了肖天健麾下,其余的則令其解甲歸田,遣返回原籍務農抑或是就地安置做工。 對于那些南京留守官員,其中大部最終不是被刑天軍生擒,就是直接投降了刑天軍,對于這部分官員,肖天健也擇其中有能力之人予以留用,其余的則發至各地編管。 但是也有十幾個南京留守官員,最終城破之際選擇了以身殉國,要么帶著家丁死戰被殺,要么便選擇了自盡。 至于刑天軍入城之后,在城中勛貴、豪紳、貪官家中抄沒出來的財物,就不用細表了,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起碼讓肖天健吃兩年是沒問題的,至于繳獲的甲胄、武器,自然也不是少數,起碼再武裝起來幾萬精兵也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歷史名臣史可法,他在定淮門被破的時候,坐鎮城西一帶的聚寶門,聽聞城破之后,他帶著義子史德威率兵趕往城北,試圖力挽狂瀾,將定淮門重新奪回來,但是何奈在他得到消息之后,孫應元已經戰死,大批刑天軍已經攻入城中,史德威麾下官軍在遭遇刑天軍之后,僅僅是堅持了不到一個鐘頭,便自行潰散,最終史德威被擒,史可法在回天無力之下,跳下了城墻殉國而死。 肖天健直至南京城徹底被控制之后,親自過問之下,才找到了史可法的遺體,對于史可法的死,肖天健頗為無奈,也十分痛惜,不過他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人,對于史可法這樣忠貞的大明之臣,即便是抓住了他,也很難說服他投降自己,最終他還是會選擇赴死的,這也許就是他這樣的人的命運,國傾之時,是免不了會出現這樣的事情的。 于是肖天健便下令收殮史可法的遺體,同樣也予以厚葬,同時他抽時間在下葬史可法的時候,還親自前去上香,予以紀念,算是成全了他這樣一個忠臣的忠名。 同時肖天健下令厚待史可法的家人,保護他的家人和財產不受任何sao擾,在南京城之中就地擇地安置,并且將一處沒收的院子賜給了他的家人居住,也算是給予了最高的禮遇。 而單單打下南京城,還不是南直隸之戰的結束,在肖天健控制了南京城之后,立即便派羅立劉耀本等將開始朝著四周攻略了起來。 南京城的失守,丁啟睿被俘,無疑將整個南直隸殘余的地區的指揮系統徹底破壞,使得南直隸剩下的那些官府控制的地區,都陷入到了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境地之中,同時也給南直隸乃至天下的官府乃至官軍一個最為嚴重的打擊,官軍和刑天軍的兵力在這個時候已經徹徹底底的被逆轉了過來,所以不管是在兵力上還是士氣上,南直隸各處在南京城被破之后,都已經失去了和刑天軍對抗的基礎了。 也就在南京城被破沒幾天時間的九月底,滁州便在李栓柱率部抵達城下的時候,宣布了開城投降,十月初六刑天軍水軍運送大批兵將配合劉耀本所部的主力兵抵揚州城,這個時候揚州知府任育民誓不投降,率領揚州城中近萬守軍跟劉耀本所部對抗,總兵莊子固更是率部夜間出城對劉耀本所部進行夜襲,但是因為刑天軍提前的宣傳,揚州城中的軍民倒是對刑天軍并不是很抵觸,而且南京方面在被破之后,有南京的居民到了揚州,告知揚州人刑天軍乃是仁義之師,破南京城之后,并未大掠,反倒是開倉放賑救濟城中饑民。 本來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刑天軍這樣的賊軍破城之后禍害百姓,但是聽聞這些事情之后,自然也就不會敵視刑天軍了,雖說當官的還有一些有錢人以及一些讀書人仇視刑天軍,認為大明才是正統,可是老百姓就沒這種覺悟了,天下誰來做跟他們關系不大,最關鍵的還是吃飽肚子最重要,上半年的時候江南洪水,揚州城也遭水禍,但是官府卻不思賑濟,有錢人更不肯拿錢出來賑災,反倒是許多糧商趁機閉糶,惜糧不售,導致了城內外不少人家被餓死,所以老百姓并不支持官府。 于是在劉耀本率部攻打揚州城四天之后,城中內應趁亂起事,令劉耀本所部攻入西門,揚州城也就此告破,守軍也都聽說了刑天軍優待俘虜的事情,所以城破之后抵抗并不激烈,很快便放下了武器投降了劉耀本,根本沒有像歷史上史可法在南京抵擋清軍時候,發生太過激烈的爭奪戰。 與此同時羅立領兵進抵常州府,常州府抵抗也僅僅兩天時間,城中知府因為不肯投降被手下一個官吏帶人抓了起來,隨即開城獻降,常州府當即便宣告被破。 這時候刑天軍已經完全有能力數路兵馬分兵行動,對南直隸一帶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行動,但是相較于刑天軍這邊的統一調動,南直隸各處都是在各自為戰,每每一處遭到刑天軍攻擊的時候,其它地方的官軍只考慮自保的問題,根本不予支援,所以刑天軍很容易便在局部形成優勢兵力,很快攻破城池。 官府在這個時候也已經徹底失去了民心,刑天軍只要所到之處,往往百姓都會立即舉雙手歡迎,掉頭幫著刑天軍攻城拔寨,就連一些守軍也暗中找刑天軍聯絡,刑天軍一到便馬上投降,掉頭便成了刑天軍的人,使得接下來這一個多月時間,刑天軍各部的行動非常之順利,各部分兵進擊,不讓各地官府做任何準備,便勢如破竹一般的連續攻下了滁州、揚州府、常州府、蘇州府、鎮江府、松江府等地,其中滁州、常州、鎮江等地更是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官府和城中守軍便主動開城獻降,其余的雖然進行了抵抗,但是抵抗也并不激烈,守軍之中有人倒戈一擊,頓時便宣告城破,到了十一月的時候,整個南直隸也僅剩下了東北部的淮安府和寧國府兩府尚沒有被刑天軍所破,但是只要刑天軍會師北上,這兩地估計也很難堅持多久。 南京被破的消息很快便傳至了京師之中,崇禎聽罷之后當場便哭暈了過去,朝野更是一片哀聲,那些朝臣勛貴們更是一個個如同驚弓之鳥一般惶惶不知所措,到了這個時候誰都知道,大明恐怕是要徹底完了,刑天軍攻下了南直隸之后,朝廷已經失去了最大的財政來源之地和糧食供應的基地,而朝廷可以控制的地域也僅剩下了北方京輔和山東這兩省之地,政令已經無法有效的傳遞到其余的行省,更不可能再接受到其他行省的支持了,就更不用說是重振起來,將刑天軍給滅掉了。 所以雖然崇禎哭暈過去,也無濟于事,他們只能惶惶然留在京師之中,等待著天下傾覆的這一天的到來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班底 肖天健在領兵打下了南京城之后,也不再繼續領兵對南直隸其它地方進行攻擊了,他轉而留在了南京城之中,開始將精力投注在了新的事情上。 到了這會兒,刑天軍已經將中國最富庶的地區基本上控制在了羽翼之下,問鼎天下的時機可以說已經是徹底成熟了,刑天軍文武諸臣到了這會兒,也紛紛開始進言,請肖天健立國,勸肖天健登基稱皇。 而肖天健自己也并不反對,他親親苦苦的從一個人開始,拉起隊伍起兵造反,為的是什么呢?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現如今他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還多,在政治上也已經很有必要建國,名正言順的和大明朝廷分庭抗禮,然后揮師取下這個天下。 雖然他起兵造反,是為了這個為了這個風雨搖曳之中的民族,可是登基稱皇確實也是必須的道路,以他目前的聲譽,除了他之外,誰還能坐這個天下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文武諸臣跟著他起兵造反,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他立國之后,每個人都能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出身,誰能一直背著這個賊名呀! 而且刑天軍這個稱號也不可能一直沿用下去,畢竟刑天二字本身就代表著叛逆,雖然也代表了不屈的精神,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如果他肖天健想要取代大明朝廷的話,再用刑天這二字顯然就已經不合適了。 這也是肖天健當初在準備推出貨幣的時候,沒有取名刑天幣,也沒有使用刑天圖案,而改用了中國人的圖騰龍的名字和圖案來推出中華龍幣的原因,龍才是真正中國人認同的圖騰,只有正統才能使用龍的圖案,這一點上下幾千年在中國人心目之中都是無法改變的,這也代表了肖天健今后要立國棄用刑天二字的心理,一切其實都已經在暗中鋪墊了。 所以南京城拿下來之后,這個眼下大明的另一個中樞也就已經落在了肖天健手中,各種立國的條件可以說都已經成熟了。 而刑天軍許多文武其實在請肖天健立國稱皇這件事上,也都很迫切,在很早之前,肖天健剛剛控制河南全境的時候,便已經有人提出了這件事,后來肖天健以條件不成熟為由,將這個提議擱置了起來,后來在打下武昌府的時候,又有不少人再一次提出了立國的動議,可是肖天健還是婉拒了這個提議。 但是現在肖天健在打下南京城之后,卻沒有任何理由再拒絕這種提議了,因為他是他這個利益集團的代表,他手下有太多人都期待著這一天,他不能一直就這么無限期的拖下去,而且下一步他要繼續進討大明,要奪取整個國家,那么接下來也卻是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來將大明取而代之。 于是在拿下了南京城之后,以李進德、牛金星等文官便立即上書肖天健,陳請肖天健在南京立國登基,肖天健這一次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了下來。 但是立國稱皇這件事不是一個小事,即便是肖天健想要簡單的辦了這件事,手下的人也不會答應,雖說肖天健認為這個時候鋪張奢華的搞這件事不必要,但是出于政治方面的需要,這件事也不能就這么草草了之,所以肖天健只得將這件事交給了牛金星和李進德等人共同cao辦。 另外肖天健還有一件大喜事,那就是年初返回洛陽的時候,肖天健在家留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之中,一直沒有懷上身孕的范雨桐和蝶兒兩個人,也在這一次肖天健返家的時候懷上了身孕,到了十月間的時候,兩個人也都快要生產了,這就讓肖天健很可能會得一個兒子,如此一來,對于他這個利益集團來說,也就有了更好的根基。 所以肖天健在打下南京城之后,心情是非常之好的,于是一方面他繼續坐鎮南京城之中,調動指揮各部對南直隸一帶攻伐,一邊留在南京城之中處理準備立國登基之事。 既然立國,那么就要正兒八經的組建起一個班子才行,肖天健雖然身為后世之人,也了解各種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但是這個時候,在中國推行后世乃至是西方的那種政治制度,很顯然是在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推行那樣的制度,簡直就是在找死。 建立一個全新的政治制度,對于肖天健來說,那只是以后的理想,卻絕不是現在他的需要,民主雖然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眼下卻并不是需要民主的時候,他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集權制度,來完成他的統一大業以及今后解決建奴的事情,所以只能暫時按照原有的制度,對他的班底進行組建。 而且六部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國延續數千年之久,是有著它的合理性的,六部各司一職,很顯然也是職能的有效劃分,所以現在肖天健是不能打翻它的,于是六部肯定是要組建起來。 但是肖天健在六部的設立上,卻又有新的想法,在諸臣和他商議組建六部的時候,他提出來,在原有的刑部下面,設置法院、檢察官、緝捕、司獄四個部門,初步的建立完善其類似后世的公檢法司系統,將原來官員手中的有關刑獄之事單獨劃分出來,一旦地方出現犯罪之事,這樣一來就杜絕了地方官員濫用職權草菅人命的權力,這套辦法運行的時候,跟后世類似,一旦地方有犯案之事的時候,先有設置在縣一級的緝捕處偵辦,不管是偵查還是緝捕罪犯的事情,先由緝捕來完成,然后交給州府檢察官來審核,最終起訴到法院來進行審判,到時候該殺的殺,該判罪流放的便交給司獄來負責發配到各地監獄勞作,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地方官一是不懂行亂來,另外一個就防止了地方官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大興冤獄,其實說白了就是初步來建立起一個類似后世的司法系統,為以后可能的改革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