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成死對頭的迷弟[電競]、綠茶作精的千層套路[電競]、那山的宿靈人、[綜]白花花被雄英開除之后、劍至虛空、厲害了我的鏟屎官[寵物系統]、霸總穿成棄夫之后[穿書]、完美人設、[綜英美]金星女神、明明是你笨!
知縣王勁松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卻基本上無動于衷,原因很簡單,自從他到陽城赴任之后,根本就沒能實際控制過陽城縣南部的地域,雖然當年他新官上任的時候,也燒過三把火,組織了當地的鄉勇,又從澤州請來了一批官軍,打算將縣南一帶的趙大同、肖長山等巨盜給一網打盡。 但是結果是幾仗打下來之后,這幾個巨盜倒是沒被剿滅,他派出去的官軍鄉勇們卻被這些巨盜們打的是丟盔卸甲,屢戰屢敗的逃回了縣城之中。 而數次剿匪,不但沒有解決匪患的問題,負責進剿的官軍鄉勇們比起那些巨盜們,也好不到哪兒去,沿途也同樣是對當地百姓燒殺搶掠,再加上他們經常性的殺良冒功,以至于民心大失,原本支持官府剿匪的老百姓看到官軍如此行事,于是干脆轉向幫助那些巨盜們通風報信,使得官府的剿匪越剿越不利,幾次都中了桿子的埋伏,被打得一塌糊涂的逃回了縣城。 吃了大虧的王知縣先是求告山西巡撫增派兵力來剿,但是因為山西各地的桿子也都多如牛毛,每個州縣都有這樣類似的桿子存在,山西布政司就那點可用的兵力,幾乎可以說是剿無可剿,所以也根本沒搭理王勁松的請求,只是回復讓他自己想辦法。 求不來大批官軍,王勁松也就老實了下來,既然這些巨盜在此盤踞時間不短了,他何苦要費勁巴拉的去剿滅他們呢?剿又剿不了,還要損兵折將,鄉勇和官兵出去做事死的話是需要給撫恤的,幾仗下來,他就欠了不少的債,于是他便沒興趣繼續干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反正所有地方都有這種情況存在,他陽城縣更是地形復雜,接著剿匪也沒有把握,所以王勁松干脆就睜只眼閉只眼,任由趙大同和肖屠戶這樣的巨盜在陽城界內存在下去了。 只要這些桿子沒事別鬧騰的太大,來打他的陽城縣城,那么他們在山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這一次聽說有桿子在縣南火并,殺了趙大同和肖屠戶,王勁松也只是冷笑了幾聲,頗有些粗俗的說道:“讓他們打吧!打出狗腦子才好!黑吃黑的事情咱們不管,只要他們別來襲擾縣城,愛干什么干什么去!” 有王勁松這個基調,主管地方武力的巡檢自然也沒打算去管這事兒,眾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思,來看待這個問題,只是王勁松最后還是考慮了一下,安排主管地方武備的巡檢,派人去查探一下具體的情況,看看這路殺了趙大同和肖長山的桿子的來歷,也好做到心中有數,將情況匯總一下,呈報給澤州知州。 但是當他們派出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之后,王勁松有些緊張了起來,因為被派去的人回來說這路殺了趙大同和肖長山的桿子似乎是陜西人很多,應該是從陜西過來的流民,人數大致有兩千人左右,是分做幾路進入到陽城地界的。 “陜西?這怎么可能?咱們這里離陜西有千里之遙,他們怎么可能會渡過黃河,又不聲不響的潛入到這里呢?沿途的官府都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能讓他們如此長驅直入,跑到這里呢?”王勁松當即便糊涂了,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連續問了幾遍之后,派出去的細作都說這件事假不了,確實是陜西的桿子。 王勁松這才有些相信了,于是琢磨了一下之后,立即提筆親自寫了一封信,派人呈送到澤州知州那里,具體要怎么做,是否派兵剿撫,便由澤州知州來決定,反正以他陽城的實力,是沒法對付這么一支大桿子的。 如此一來,等于是對刑天軍的進占陽城縣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而王勁松在將這件事稟報給了澤州后,澤州知州根本就沒相信,這件事是真的,還以為這又是陽城知縣王勁松在聳人聽聞,想要讓他調派兵馬去陽城縣剿匪罷了。 而以前幾次他聽了王勁松的話,幾次派兵入陽城縣境內剿匪,結果都落得鎩羽而歸,現在一提起陽城縣,他就有些頭疼,于是索性就把王勁松呈送給他的文牒給壓在了案頭,根本沒有理會王勁松的呈報。 而另一邊在縣城外的陽城縣南部區域的各鄉之中,此時刑天軍的安民告示張貼出去之后,這股逃難潮于是便出現了緩解,雖然當地老百姓還不太相信,新來的這股強人到底會不會如同他們所說的那樣行事,但是仔細想想,如果僅僅是因為懼怕,就離開他們賴以為生無數代人的故土,許多人心中還是不太舍得,于是抱著走著瞧的心思,老百姓們開始安穩了下來,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等待著觀察這路強人的行動。 雖然名義上刑天軍已經在陽城縣找到了立足點,但是這對肖天健來說,還只是第一步,一切還都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要面臨的事情可以說是多如牛毛。 他手下的這幫兵將們,經過這近一年來的錘煉之后,行軍打仗上陣拼命已經都不是問題了,但是讓他們去處理民事,便真是為難他們了,在占領了趙大同和肖屠戶原來的控制區域之后,為了盡快在此站定腳跟,肖天健一刻不敢休息,立即便派出手下,在當地他們控制區進行了一次普查。 幾天之后,他總算是將他們的控制區的情況搞明白了個大概,陽城縣地處太行山西支、中條山東支和中條山東支三山匯集之處,而他們目前控制的區域之中,大致集中在縣南山區一帶,以護澤河為界,基本上屬于他們時機控制范圍,面積大致有數百平方公里左右,表面上來看,應該是不小了。 但是因為這里多為山地,主要的農田都集中在中東部一帶,而刑天軍眼下時機控制的地域基本上都是在陽城縣南部,絕大多數都是山地,許多地方并不適于耕作,所以生活在這一帶的百姓以前主要的生計一部分為務農,而還有不少人都是獵戶,靠著行獵為生,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靠著采礦為生,在陽城縣境內,最不缺的就是煤礦,除此之外,就是東冶鎮一帶的鐵礦,也有部分人是靠著在這些礦點采礦,換取生存資源的,人群構成可以說是相當復雜,也正是因為這里的獵戶眾多,更使得當地匪患眾多。 (小小的慶祝一下,今天下午再更一章!明天就要下榜了,哪位朋友如果還沒有收藏的話,煩勞注冊一個,收藏起來,以備以后你再想起來看這本書的時候,方便查找!也不算麻煩?。?/br> 第二十八章 長久之計 (第三章到,求幾張紅票?。?/br> 當地因為連年的匪患的禍害,加上前年山西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早已是民生凋敝,原來生活在這一帶的老百姓們基本上可以說已經是十不存三,不是被殺就是被餓死了,要么就是為了求活,遠走他鄉另謀生路去了,加上趙大同和肖屠戶們在當地搶大戶,殺了不少地主人家,又逼得一些地主不得不收拾細軟逃入陽城縣抑或是它地,使得當地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大批的土地撂荒。 不過相對這樣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雖然當地可耕土地不算多,但是眼下大部分已經撂荒,成為了無主之地,經過粗略的統計之后,此處即便是絕大多數土地為山地,可供耕作的土地也有數萬畝之多,而就在他們控制區域之內的老百姓數量也不足兩萬人,這些土地養活這些百姓,還是綽綽有余的,如果充分利用的話,加上獵戶在山區中狩獵,單單他們目前控制的地域,養活個五六萬人,也是有可能的。 搞清楚了這些情況之后,肖天健也就心中有底了,當即將手下召集到了一起商議了起來。 肖天健坐在蓮花寨原本是寺院大殿之中,這里本來供奉的是一尊佛像,但是早在肖屠戶搶占這座寺廟之后,便將這里的佛像給砸掉,清理了出去,使之成為了聚義廳,不過眼下卻正好便宜了刑天軍,成了肖天健的臨時總部,比起他們以前在天龍寨時候的聚義廳,要威風寬敞的太多了。 在肖天健的下手,刑天軍的諸將還有付德明、羅穎杰等人都分坐兩側,聽著肖天健的吩咐。 “諸位今天都在,暫時咱們已經在此地初步站定了腳跟,想必大家伙都肯定是松了口氣吧!不過我今天要提醒一下諸位,先不要高興的太早,這對我們來說,才剛剛只是一個開始,以后要做的事情將會多的是,這段時間我等恐怕會非常之忙,大家伙就先不要想著休息了! 至于那個馮白臉,眼下既然他沒有來招惹咱們,咱們也先不去對付他,回頭接觸接觸,最好讓他能識相一些,要么接受咱們的整編,要么就讓他換地方離開本地,眼下我們重要的是先穩住本地的民心。 我有不少的事情今天要安排下去,羅穎杰記錄一下,然后轉交給付先生來整理發文,以后便照此行事!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軍紀問題,以后我們將以此地為根據地,逐步擴張實力,故此為獲得民心,軍紀尤為重要,絕不可馬虎! 先前發布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以后依然有效,另外加上幾條,但凡臨時征用所需物資,必須要先打借條,用后確保無損歸還百姓,令付給租金,如果需要長期征用的物資,則按市價付給銀錢,公平買賣,決不許強買強賣,違者重責! 不得jian、yin婦女,更不得欺男霸女,但是可以從此之后,可以允許將士婚配, 眼下首要之務,就是先把周圍各處的可耕田地的數量弄清楚,并對我們可控制范圍的鄉民進行登記造冊,然后將我們控制區域內的田地分配給周邊的鄉民們! 原則上是按照田地的厚薄以及可灌溉的難易程度,每個成年人不分男女可分得五到十畝田地供其耕作,原來有私田者,不在其列,已有私田數量不足規定可以另外補齊,但是要給他們說清楚,這些土地原則上還是歸于我們刑天軍所有,他們擁有的是耕作的權利,頭一年時間,可以免除所有的租稅,但是從后年開始,他們要交給我們兩成的收成!第三年之后,遞增到三成!從此之后,便以三成為限,不再提高田賦! 但凡是以后每家每戶添丁,不管男女,只要身高到了四尺,都可以獲得新的田地配給,但是如果他們不細心耕作只是土地撂荒的話,抑或是到了該繳納田賦的時候,隱瞞拒交的話,我們有權可以收回他們的田地,重新分配給老實的農戶! 另外周邊的每個村子,我打算實行保甲制,說簡單一些,就是以戶為單位,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十保為一鄉,設甲長、保長、鄉長來管理!甲長由其十戶人家自行推選,由我們登記造冊備查,而保長則由我軍中傷殘兵將充任,原來的戶籍暫且不變,原來的農戶、獵戶、匠戶各自保持。 獵戶方面,暫時不分配土地,可準其自由入山行獵,所獲之物繳納兩成為限,剩余的部分由他們自行處置,賣給我們也行,自己留用也行,公平買賣,絕不虧欠他們! 而匠戶方面,我準備成立咱們的匠作營,匠戶皆入匠作營做事,匠作營負責其飲食起居之用,另每人每月再發給糧食三斗,鹽半斤,不要這些東西者,折銀一兩半,做事勤懇有功者,另加賞銀,匠戶家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可以入營學藝,出承擔食宿,每人每月令發放糧食兩斗,鹽半斤! 再者,現在我們可控制的周邊區域之中,不少村落都已經荒廢,一些村地廣人稀,也有一些村人稠地少,如此一來,我打算利用此次分田的機會,將各村該合并的合并,該打散的打散,以土地多寡來決定村子大小,先使得當地原來的百姓聚集起來,以保甲管理他們,盡量集中墾荒種田,騰出更多的土地,準備吸納外面更多的老百姓來此地耕種! 至于那些趙大同的手下還有肖天成的手下,將他們先綁縛到外面公示,讓周圍的百姓們來甄別,凡是屬于趙大同和肖長山手下為惡多端、罪大惡極之輩,絕不手軟,殺!對于那些被脅從入伙,罪責較輕的發至煤礦和鐵礦去采礦一到兩年時間,以此恕罪,事畢之后可以還他們自由身,愿意留下繼續當礦工的,可以有償做工,不愿意當礦工的,可以分給土地去務農,而對于那些無大惡可言的,而又有家人的,令其家人領回,分田給他們耕作! 至于原來各個礦點的那些礦工,依舊留用,充入匠作營代管,待遇等同工匠,管食宿,另外暫時先保證每人每月發給糧食兩斗,或折銀一兩,確保使他們家人也可以維生,干得好的每月還可以另加賞錢! 暫時我想到的就這么多,諸位看看還有什么沒有想到的沒有!可以提出來一并商議!” 眾人目瞪口呆的聽著肖天健一下子拋出了這么一攬子的計劃,雖然粗糙,只能算是一個大綱,但是卻思路很是清晰,不少人聽罷之后都覺得腦子似乎有些不夠用了,他們沒想到肖天健居然在如此之短的時間,便想出了這么多事情,這里面基本上涵蓋了對于他們控制區內的所有民政的事務,大致上讓所有人都納入到了他們刑天軍管理的范圍之內。 就連自詡才智過人的付德明,也心中暗自吃驚,這些事他也正在考慮,許多事情他尚未想清楚到底如何推行,而肖天健卻已經提前想到了,而且這其中的保甲制,很是實用,基本上可以確保他們轄地之內的百姓都在刑天軍的掌握之內,只要按照肖天健的計劃實施之后,此地他們控制區外人再想混進來都很難,還有他提出的對土地的分配問題,現在無地的老百姓到處都是,許多老百姓窮盡幾代人的奮斗,攢下點錢,就為了能置辦一些田產,而刑天軍當下卻什么都不要,便分給他們田地,此法只要一出,想必當地的老百姓定會為之瘋狂不可,細想一下之后,付德明更是心驚,老百姓有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土地之后,肖天健等于把所有人的心一下子都收買了過來,那以后還不鐵了心要跟著刑天軍走到黑呀!以后再有人來剿刑天軍,這幫老百姓們,還不拼了命跟他拼呀! 另外肖天健提出的這個保甲制,也稱不上什么新意,崇禎三年的時候,朝廷便出臺了保甲法,崇禎帝便著令在各地推行,只是因為各地官府辦事不利,許多地方并未真正實施,而肖天健提出的保甲制,其實也就是在原來朝廷的保甲法上稍作修改,但是能考慮到這一點,說明肖天健對于如何控制轄地內的民眾,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 而且刑天軍以傷殘軍士派出充任保長一職,等于也解決了刑天軍傷殘兵將的問題,使得軍眾將士無后顧之憂,上陣死了倒好說,即便是有朝一日殘了也不必擔心生計問題,如此一來,不但控制了民事,也安了軍心,可謂是一箭雙雕的好辦法,連付德明聽罷之后,都不由得想要拍案叫絕了。 雖然肖天健說出的這些事情,大多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想法,許多地方還需要完善細化,但是只要起個頭,付德明馬上便能想清楚接下來細節該如何做了,結果是肖天健說完之后,付德明心里面也開始形成了一個清晰詳細的腹案,這讓付德明對肖天健的能力就更是刮目相看了許多。 這些事絕不是一個武夫可以想出來的事情,很顯然肖天健在來到這里之前,便早就做好了各種打算,提前想好了該如何行事,這一點讓付德明非常的佩服,在肖天健面前,他更加不敢自詡有才托大半分了。 羅穎杰伏在一張書案旁邊,一邊聽肖天健說話,一邊奮筆疾書,將肖天健的話一一的記錄下來,這速記的本事倒是也相當了得,雖然羅穎杰個人能力不強,但是給肖天健充當一個秘書倒是也相當稱職。 (明天周一,弟兄們別忘了給我留幾張紅票呀!多謝?。?/br> 第二十九章 轉變 (今天周一,先向大家伙求幾張紅票,拜托拜托?。?/br> 聽罷了肖天健的話之后,眾人都先是楞了一陣,消化了消化這么突如其來拋出的各種政策,作為肖天健手下第一智將的閻重喜便發現了問題,對肖天健問道:“將軍今日說的辦法倒是不錯,眼下可是以我們現有的儲糧,卻根本不足以負擔起如此多人的吃喝,而眼下正是冬季,當地百姓手中存糧也很少,我們即便是想要用錢在當地購糧,恐怕也絕難買到這么多糧食呀!” 肖天健馬山點點頭說道:“閻兄說的不錯,一下便點到問題關鍵了!這就是為何剛才我沒有說咱們兵將的事情的原因!我們能否在這個冬季在此地站穩腳跟,其實很大程度上還要靠你們這些武將! 大家別忘了,我們是干什么的吧!如果單靠我們的那點存糧的話,即便是加上從肖屠戶手中獲取來的這些糧食,別說是供應匠作營那么多工匠還有礦工吃喝用度,即便是只供應咱們刑天軍的兵將們吃,恐怕也難以維持到過年前了! 所以我在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根本就沒打算憑借著咱們那點儲糧過活!大家可以想一下,這里西面出山便是號稱山西糧倉之稱的解州一帶,雖然前年曾經遭過各路義軍的洗掠,但是據我所知,當初義軍也僅僅是在少量地界上作亂,而像解州、聞喜、絳州、絳縣、曲沃、翼城等地,豪紳眾多,這些大戶家皆藏有大量糧食,今冬明春我們如果想要安然在此渡過的話,那么便唯有出山去搶一途了!呵呵! 所以大家恐怕年前這段時間,也閑不住了!我可是全靠你們這幫家伙們給我搶糧回來過日子了!我不管你們搶誰,但是只要不是陽城地界的,不是窮頭百姓,你們出去之后不管是搶糧還是綁票,只要給我弄回來足夠咱們用的糧食便成!” 諸將聽罷之后,頓時都哈哈大笑了起來,肖天健說的不錯,他們本來就是桿子出身,雖然行事有別于普通的桿子,但是本質上目前他們還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他們這么近一年下來,之所以發展到這種地步,不全靠的是搶富戶,才發展如斯嗎?剛才肖天健一說不許在當地搶掠百姓,這幫家伙們便陷入到了思維怪圈之中,居然忘了他們本身的行當,肖天健可是說不許在當地禍害百姓,可沒說過不許他們出陽城縣到外面洗掠有錢人家,被肖天健這么一提醒,大家便明白接下來他們該做什么了。 想當初肖長山和趙大同他們盤居于此,不也是主要靠著到外面搶劫來維持他們在本地的開銷,要是只靠著在本地搜刮老百姓的那點東西的話,估摸著他們也不可能每人手下養著那么多的嘍啰了。 刑天軍初到此地,在沒有解決自給自足之前,顯然這條生計還不能放,起碼在明年夏收之前,他們還是要靠著這種辦法生存下去。 “將軍!假如我們都出去打糧的話,那么此地的守御又該有誰負責呢?畢竟咱們只敲掉了趙大同和肖屠戶這兩股當地的大桿子,此地還有馮天成和不少小股的桿子在各處盤踞,我們都出去打糧的話,保不準他們會趁虛而入,那樣的話咱們豈不白忙活了嗎?”趙二驢接著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件事好辦,我們現在加上新兵,可用兵將兵力基本上接近兩千左右,這么多人不可能都派出去打糧,你們分做兩路人馬,一路留守本地,一路出外打糧,總之這里要保持一半的兵力,輪流出去,一可以讓弟兄們輪流休息,二又不讓當地的桿子趁虛而入! 當然了,留在家的人也不會都閑著,石冉的斥候隊暫且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你和司徒帶著配合出外打糧的弟兄們,在外面為咱們的打糧隊提供情報,剩下的一部分斥候,交給李凌風在本地活動,盡快查清周邊各股勢力,然后告訴他們,要么他們離開此地,另謀出路,要么就干脆投靠咱們,接受整編!否則的話!哼哼!你們以為我會留著他們還在這兒當地為禍嗎?” 所有人都立即聽明白了,肖天健這是要將當地的各種桿子勢力連根拔起,徹底控制住陽城縣一帶,看來這一下那馮天成和那些小股桿子們的舒坦日子算是要過到頭了! 當看到眾人已經沒有什么疑問之后,肖天健接著說道:“諸位跟著我肖某一路跋山涉水的好不容易走到了這里,我肖某也沒有什么好報答弟兄們的! 自刑天軍成軍以來,弟兄們便跟著我出生入死,以前圖的不過只是有飯吃,能活命,但是僅有此卻還不成,眼下大家伙還都是光棍漢,這還好說,以后我們會在此生活下去,大家伙都會逐漸有家事,總不能只管大家吃飽肚皮! 所以我打算給軍中每個弟兄名下先記下二十畝良田,待到今后條件成熟之后,咱們也有了更大的地盤,大家伙都有了老婆之后,再劃撥給弟兄們,讓弟兄們有家有地,再也不是什么窮小子們了!我記得孟子有云,有恒產者有恒心,人無恒產則無恒心,大家伙跟著我就是要圖活的好一些,只要大家努力,我肖某絕不會虧待弟兄們的!” 諸將聽罷之后,頓時又都大喜過望,說實在的,剛才肖天健要給當地無地的老百姓分田的時候,有些人心中便有些酸溜溜的感覺,他們中大多數人也都是農民出身,對于土地的渴望同樣也十分強烈,刑天軍自成軍以來,也沒有發餉之說,每個人只能憑著戰功獲賞,才積累一些錢財,但是以前他們都一直顛沛流離,跟著肖天健南征北戰,現如今他們好不容易終于找到了一塊落腳之地,眼看著有了地,卻要都分給老百姓,他們卻沒有份,難保一些將士不會有意見。 而現在肖天健說出這番話,顯然是對他們這些刑天軍的兵將們也早有考慮了,那么他們也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看來這以后跟著肖天健的日子,確實有奔頭了,他們遲早也會分得土地,成家立業,這一點肖天健的話讓所有人都又有了希望。 當然,肖天健之所以現在不給手下人分田分地,也是有原因的,他眼下手下的這些兵將們,基本上都是光棍漢,一旦將土地分給他們的話,都忙活著去照料他們自己的田地去了,誰還跟著他出去征殺呀! 所以眼下他暫時還不能給這幫兵將們分什么田地,供他們耕作,只有等到他占據更多的地盤,控制更多的屬民之后,足以讓他從民眾中選兵之后,他才可能給這些兵將們分田地,到時候他便不用擔心無兵可用的問題了,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他才可以取兵于民,建立更強的軍隊。 但是眼下他還是要依靠著手頭這幫弟兄們為他做事,軍餉暫且他還是不會發,這幫家伙如果想要在此地娶妻生子的話,那么就只有靠著軍功來獲取賞金,而先拋出這個承諾,便是要穩定手下人的軍心,每人暫定二十畝良田,已經遠超過普通老百姓的待遇了,雖然眼下還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但是卻也讓兵將們安心了,起碼這已經讓他們有了奔頭,以后他們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看著手下諸將們一個個笑逐顏開的樣子,肖天健也就放心了下來,開始分派起了任務。 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刑天軍兵將們暫時分成了兩隊人馬,一隊暫時由閻重喜率領,佐以趙二驢、李栓柱,調配給他們戰兵六百,新兵四百,另外調給他們輜兵四百,炮隊配以虎蹲炮五門弗朗機炮兩門,成立專職打糧隊,外出打糧,時間為一個月,到時之后回來休整。 馮狗子和羅立、劉寶等將留下,在當地留守,負責蕩平附近各路小股的桿子,同時也負責維持分田之事,為新成立的匠作營提供保護。 分田之事則交由付德明負責,羅穎杰以及眼下刑天軍之中識文斷字能寫會算的十幾個書吏輔佐,在當地開始分田以及對人口登記造冊之事。 新成立的匠作營,則交給了張朝負責,本來張朝就是輜兵營的主官,他一直都在監管隨軍工匠,所以這件事便交給了他負責,匠作營的地點,就設在了東冶鎮原來趙大同的大寨之中,那里雖然已經被馮天成率眾洗掠一空,也放火燒了一次,但是基礎設施還是比較健全的,而且那里還有一條流向當地蟒河的支流,又距離東冶鎮幾處鐵礦礦點還有煤礦礦點比較近,在那里建立匠作營有地理上的優勢。 第三十章 公審大會 (求紅票咯!幫忙頂起呀?。?/br> 崇禎七年末,對于山西的許多老百姓來說,這年的冬天很是難過,眼看要過年了,可是他們家的存糧卻基本上就要告罄了,大多數人為了使存糧多堅持一段時間,只得在雜合面里面兌上麩皮甚至是把榆樹皮剝下來,磨成面拍成餅來艱難度日維持生存,有甚者更是不得不拖家帶口的離家出走,踏上了乞討的道路。 但是這一切對于陽城縣南部的地方的老百姓來說,卻又是另一番場景,這里的人各個臉上都洋溢著一種喜色,好像是提前過年了一般,因為就在這路新到的桿子占據他們這一帶之后不久,便在當地發布了一個令當地老百姓打死都想不到的好消息,那就是這支刑天軍突然間宣布,要將他們所轄一帶的農田重新分配,分發給當地的無地的農戶,供他們以后耕作之用,以每個勞力不論男女都可以計算人頭,再按照農田的厚薄每個勞力可以獲得五到十畝農田。 這個消息剛剛公布,便在陽城縣南部地區引發了一場地震,當即把當地所有人都給震暈了,這些老百姓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們中許多人以前都沒有屬于他們的土地,而現在突然之間,從外面跑到他們這里的桿子居然大發善心,要給他們分田分地,這讓許多人都不敢相信,于是便有人試著前去刑天軍設在東冶鎮和蓮花山打聽消息。 結果是在他們找到了刑天軍的人之后,果真從刑天軍那里領到了劃給他們的田地,刑天軍專門派出了一些人,到各鄉各村的地頭上,丈量土地,對當地人口登記造冊,將這些撂荒地畫成塊,分給了前去領用土地的村民。 這一下當地的村民可就相信這件事是真的了,雖然刑天軍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支桿子,發下的地契對于官府的地契來說,根本沒有效力可言,但是這會兒誰還管刑天軍發的地契是不是官府承認呢! 對于這些對土地極其渴望的百姓來說,官府已經有數年時間對于當地都處于失去了控制的狀態了,而實質上這一帶的民務,基本上都由占據當地的桿子說了算,誰占據了這一帶,誰就是草頭王,誰說的話就算數。 這支刑天軍初到此地,很短時間內,便干掉了常年盤踞與此的趙大同和肖屠戶,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當地百姓已經看到,這支桿子確實不似以前的趙大同以及肖屠戶之輩,他們張榜安民,聲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經過這些天下來,當地的老百姓切切實實的看出來他們這路桿子確實說到做到了這一點。 自從刑天軍干掉了趙大同和肖長山之后,他們便接收了趙大同和肖長山的地盤,全軍移駐入了這兩個寨子之中,雖然趙大同的寨子已經被馮天成縱火燒掉了不少屋舍,但是刑天軍占領了這里之后,立即便開始就地重建,砍伐了不少的木材,在趙大同的山寨之中構建起了一排排簡易但是卻實用的營舍,住入到了其中,總算是結束了他們持續數月時間的風餐露宿的生活,根本沒有去sao擾周邊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