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相信愛情、總裁的小甜妻、在年代文中抽獎、穿書后我把渣攻當替身、禁愛孽淵、我拒絕狗血虐戀[快穿]、太后與四個野男人、yin行東京
聽得他們臉都黑了,還不好甩臉走人。 你一甩臉,這老不要臉的就說“哎呀你不會是嫉妒了吧?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錯,不該和你說這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這么好的學生”。 不甩臉吧,憋都能給憋死了,聽得嘔血,還不能不微笑點頭。 而和張教授關系比較好的人就快樂了,雖然也羨慕,但老張主動說請客吃飯,還要把白芍芍那小姑娘一起帶上介紹給他們認識。雖然說,那丫頭現在天天跟著欒院士,估計現在也不缺老師去帶她,但能認識她也算是多了一個人脈和渠道,說不準日后這丫頭就厲害得他們都不一定能隨時見到。 想到這里,幾個老師心中不由有些復雜。 唉,大家都是在京大當老師的,甚至他們中也有人是被邀請過參加hmo集訓開設講座的人,卻都沒能有和張教授一樣的運氣,遇到白芍芍這么有天賦的孩子,看似眼高手低,張口就是證明猜測,居然還真的就說到做到了。 別的不用說,光是這一篇論文的指導老師,都夠老張他啃一輩子含金量的了吧?人比人,氣死人啊。 網上有夸白芍芍的,自然也有一些網友和那些“老拉踩人”了的記者一般,覺得她選錯了路,明明高考填報志愿時如果選擇研究數學就是康莊大道的大好前途,竟然這么任性地選了物理,這也就算了,好歹也有一片cssci,可見有天賦,也有一個很好的開頭,成了欒院士的助教并搭上人脈。 要他們說,欒院士手下那么多實驗室和項目,哪個都比這個什么“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來得要有潛力得多,偏生她就是眼瞎地進了這個項目組。 這可不是他們外行,而是物理界幾乎所有科學家都這么說,認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不是當前科技水平能掌握和使用的,研究不過是浪費時間、精力和投資。 在看到又一篇也不能說故意但確實是拉踩了向倫達他們那個bec實驗項目的通稿后,見著上面截圖和引用的許多現代物理家對bec實際應用并不看好的言論,網友們愈發群情激動地對白芍芍“怒其不爭”。 【唉,周氏理論的證明人啊,多好的開端,一手好牌硬生生打爛了,跑到自己根本不擅長的領域還不聽專業人士的的言論。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欒院士就算是院士,哪還能有沒壓錯寶的時候?何況他手里又不是只有一個實驗項目,和什么都沒有的窮學生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br> 【我記得白芍芍之前不是還申請了個什么提前畢業嗎?京大官網都掛了公告。她有這個心思,怎么就不知道挽回一下沉沒成本,早點轉專業也少損失點精力?!?/br> 【白芍芍接受采訪時說準備參加“蘆花物理杯”,團隊就是實驗室的幾個師哥、師姐。我之前沒聽說過這個比賽,特意上網搜了下,發現特別牛,比imo都牛得多的那種,可以說是競賽界的“諾貝爾物理獎”吧,是論文比賽,再結合她那個團隊的人員思考下,就能看得出來顯然是關于這個實驗的論文,等著打臉了?!?/br> ………… 一番波折,眾人的注意力從“周氏理論”到“白芍芍”,而后是他們那個實驗項目以及準備參加的“蘆花物理杯”,可謂是幾經浪騰。 白芍芍不在意,反正她本就是從學渣過來的,被嘲習慣了,又對手上的論文和團隊實力有信心,心態便無比平和,只覺專心準備論文就可以直接通過“蘆花物理杯”的認可,用實力打臉。 實驗室一眾人被她的泰然處之感染了,漸漸也對網上的一干言論不甚在意,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頭的實驗工作上,偶爾得了閑暇玩手機刷到相關推送和網友評論,不僅不會生氣,甚至忍不住笑,只覺都是無知的人給出的無知言論,等明年這個時候,估計不是灰溜溜刪帖就是尷尬道歉。 可遠在國外的和她通過imo認識,之后也時常聯系,保持了良好關系的一眾朋友不清楚她的情況,就對此非常不忿了。 他們覺得,即使是權威也不能說明一定就是對的,沒見霍金和達爾文都有犯錯的時候?雖然聽上去可能有一點對前輩不夠尊敬,但確實是那些所謂的當代物理學家都遠遠達不到霍金和達爾文的水平,怎么就敢保證自己的眼光一定是正確的? alexander便是有著這樣義憤填膺想法的其中一個人。 “他們那個實驗早就有新進度了,白芍芍和我聊天時提過的?!?/br> 去參加黎曼假設組內交流會的路上,見項目組群竟然有人轉發了那種顯然帶有幾分貶低意義的通稿鏈接,alexander實在沒忍住,當即便在群里給白芍芍據理力爭了起來。 “如果他們什么進度都沒有,卻突然說要參加‘蘆花物理杯’,那個院士怎么可能同意?一個團隊,全都是他實驗室的人,最后落得一個群嘲的境地,作為項目提出者和主持人的他難道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kaiser,也就是那個轉發的人登時特別莫名其妙:“我就是轉發一下而已,還沒說什么呢,你就著急忙慌地解釋,一副要和我吵起來的模樣,至于嗎?難道你喜歡那個華國女孩?” alexander:??? 他臉都被這話給氣紅了:“你不要侮辱我們純潔的友誼!不是誰都整天滿腦子都是談戀愛的!又不是發情期的動物!” “好好好,你不喜歡白芍芍,白芍芍選擇研究物理也不是腦子壞了。我錯了,你可千萬別生氣啊?!眐aiser心知這個alexander是個性格直接的,甚至對朋友有點一根筋的認真和護短,之前他和實驗室另一個與alexander是同學的男生有口頭爭執時就是被纏得腦袋疼,趕忙主動道了歉。 畢竟是學長,又是一個項目組的,alexander也不想關系鬧僵,便回了一個“好”,卻沒想kaiser突然私聊了他,問他能不能幫忙推一下白芍芍的聯系方式。 “為什么?”alexander不解地警惕道,頓了頓,似是從他們方才的對話中領悟到什么,意味深長地又在后面補了句,“她有男朋友?!?/br> kaiser:…… 要不是隔著個手機屏幕,自己又一貫是能不吵就不吵的與人為善的性子,他真的很想好好扭一下這個學弟的耳朵。他和白芍芍認識這么久了都沒有喜歡上人家,還是當好朋友處著,自己難不吵看上去像是個一見鐘情的戀愛腦? “不是我!”他咬牙切齒且十分用力地戳著屏幕輸入消息,“是導師!amanda導師想聯系她,邀請白芍芍進他們在的那個研究項目組!” amanda導師?! 聽kaiser這么說,alexander腦子都懵了順,正在往交流會教室走去的雙腿驟然停下,反應了兩秒,這才消化了這么大的一個消息。 或許真的是如華國那句古語所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和白芍芍、戴澤民他們玩得好,他們對素數感興趣,參加imo時就說過好幾嘴一起研究“周氏猜測”的興趣,他也對素數感興趣,上了大學后立馬就加入了只有通過層層考核才能進的一個校內精英學生集中的素數研究小組。 在這個小組中,可以隨時得到關于“素數”,比如“梅森素數”、“孿生素數”各種前沿成果的第一時間通知,包括各種講座和交流會,也都會事先約好一起去聽,回來后也要彼此交流心得和感受,算是一種有著同樣愛好且能力相差不大的人彼此提攜的小組。 顯然,這并不是什么嚴格常規意義上的項目組,賬本上所有可供使用的金錢也都是大家的集資,但他們都有著一樣的目標,就是進入正式的“素數”類研究項目組。尤其是研究“黎曼假設”這個堪稱“素數”中王者級別假設的項目組,更是成了他們心目中“圣地”一般的存在。 而amanda導師,就是他們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系教授,更是m國“黎曼假設”研討會的會員。 前不久,確定白芍芍已經證明“周氏猜測”的消息才流傳出來,現在,kaiser就說amanda導師想邀請白芍芍進她所在的“黎曼假設”項目組,原因和目的都一目了然。 alexander抿了抿唇,雖然也很為朋友開心,但羨慕這個情緒仿佛一股受重力作用的小溪,在他心間穿流而過,真的有些忍不住。 可再羨慕有什么用呢?實力確實不是一個層次的啊。 他最好的成績也不過是imo個人成績前五名,然后就是幾篇sci,白芍芍卻是在有sci的基礎上,不僅在imo獲得了雙冠,更是證明了“周氏猜測”并得到整個國際的認可,而“周氏猜測”與“素數”關系密切,顯然很大可能會對“黎曼假設”也有更多別的證明思路和理解。 越想,alexander越覺得真的不怪amanda導師想讓白芍芍進組,竟然變相毒雞湯地把自己安慰好了,便將白芍芍的聯系方式發給kaiser,讓他不要亂搞,立馬發給amanda導師,也發消息和白芍芍說了聲這件事。 amanda? 收到消息時,白芍芍剛和隊友們確定好了五稿修改思路,人還沒從會議室出來,打開瀏覽器搜了下,發現竟然是頗有名望的m國當代數學家,有不少學術成果,更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在職教授。 比她這個所謂的“21世紀最年輕也最有潛力的數學家”含金量和真實性可是高了不止一星半點。 不管別人是怎么判斷兩人的,反正白芍芍自覺差距還是很大的,一時有點拿不定,便示意藍月喬他們先回實驗室,自己則去了欒云陽的辦公室,詢問他的看法,卻沒想竟是在辦公室里看到了張教授。 意外了下,白芍芍便和他們說了alexander告訴她,amanda想邀請她加入他們研究組的事。 “amanda?”聽到這個名字,張教授愣了下,面色有些古怪,旋即“噗嗤”一笑,搖了搖頭,語氣聽起來有些無奈,“這還真的不是冤家不聚頭。老錢才拜托我來邀請你進組,amanda竟然也和他想到一塊了,兩人每次參加國際數學家會議相遇都會吵起來感情還真是一種奇怪的緣分啊?!?/br> 老錢? 幸而高中時被數學老師逼著樹過學霸人設,為之白芍芍不得不讀了很多名人傳記,順帶著也對當代數學家稍作了解,在腦中仔細搜羅了下國內數學領域的前輩,而且要是和amanda差不多地位的那種,畢竟都去參加國際數學家會議了,很快就對上號。 錢路宇數學家嗎? 腦中蹦出這個名字,白芍芍心中默默倒吸一口涼氣。 天,錢路宇先生可是高中數學書上都有名有姓的當代著名偉大數學家!提出了非常前衛的理論思想,在國際數學界也地位頗高!這樣的人,竟然也會想要邀請她這樣一條咸魚進組嗎? 其實amanda和錢路宇在學術界的地位和權威程度不相上下,但白芍芍就是覺得來自錢路宇的邀請更讓她覺得受寵若驚。 沒辦法,她就是個土生土長的華國人,從前又是真學渣,對數學家伙物理學家的了解僅限華羅庚、愛因斯坦這種級別的人,如今能知道身為當代數學家的錢路宇已經很是難得,對amanda就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大的實干,即使尊敬也不會有這般強烈的受寵若驚感。 “可是我最近有點忙,怕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做那個,結果什么都沒做好?!?/br> 盡管受寵若驚,想到自己最近光是上課、做實驗和反復修改準備參加“蘆花物理杯”競賽的那篇論文,就已經忙得仿佛一顆團團轉的陀螺,白芍芍就有點心生退意,心動猶豫了一會兒,到底還是克制住了自己心中想加入的激動的心,覺得要對科研這件事負責一點,還是婉拒道。 “傻丫頭,你在瞎著什么急?”卻沒想聽她這么說,張教授竟是笑了,“周氏猜測你可以這么快就想到辦法證明出來,這不只是你聰明,也有周氏猜測本身難度并沒有達到黎曼假設的級別。要不然,每道題都被懸賞了不只一百萬m國幣的‘世界七大數學難題’就不是黎曼假設在里面,而是周氏猜測了?!?/br> “???”白芍芍沒太濃懂張教授的言下之意,茫然應了聲。 張教授便將話說得直白了一點:“在知名度上,黎曼猜想或許不及費爾馬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但實際上它的重要性遠超后兩者,更是七大數學難題中最重要的一個,如今更是有上千條數學命題以黎曼猜想或其推廣形式的成立為前提,一旦證明黎曼假設,意義和影響可想而知?!?/br> “我說這些的意思是,黎曼假設在數學界的地位如此崇高,自然古往今來早已前仆后繼許多數學家,皆是得意而來、敗興而歸,可見難度。你即使證明了周氏猜測,又怎么可能在短短幾個月的功夫里就將之證明出來或有了新思路?老錢他們也不會急于一時,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早就過了埋頭苦索的沖動年紀?!?/br> 聽張教授這么說,白芍芍已然很是心動,但還是有些猶豫不決,擔心自己背負著期望以小小本科生的身份就進了去那樣厲害的一個項目組卻沒能做出一定成果,會讓錢教授他們失望。 系統忍無可忍:【叮!任務:證明黎曼假設。時限:5年?!?/br> 白芍芍記得系統說過會任務獎勵金幣會隨著她的影響力提升而增多,這個任務又是長期任務,屆時她身上起碼又多了“蘆花物理杯”的一個新成績……稍微在腦中計算一下,就感覺這不是任務,而是一行金字啊。 而張教授也在耳旁循循善誘著:“一旦證明黎曼假設,各國獎金累積在一起,尤其是國內會對你格外特殊待遇并提供大筆獎勵,甚至京大也會讓你成為別人付錢上學,你上學賺錢的一個存在?!?/br> 白芍芍:…… 我本來不想做的!是他們給的真的太太太多了?。?! “好,我加入?!彼劬α辆ЬУ?。 只是到底是加入錢教授的項目組還是amanda的項目組,她有些拿不定主意,便詢問張教授和欒院士的建議或看法。 張教授不是“黎曼假設”項目組的,和錢路宇雖然是朋友,倒也不至于為此就故意拐騙白芍芍,便給她現場分析了一下加入兩個組的利弊,讓她自己做選擇,欒云陽對這件事也是一樣的看法,認為這是白芍芍自己的事,也理應由她自己做決定。 即使撇開個人對amanda和錢路宇的不同觀感,單說兩個項目組的地理位置和語言溝通方面,即使白芍芍再對英語能熟練運用,不能見面交流還要特意出國,多少還是有些不方便的。 因此,幾番思考后,白芍芍給出的選擇便是:“我更想和錢教授一起研究黎曼假設?!?/br> 雖然嘴上說著讓白芍芍自己做選擇,但那是理智行為,情感上張教授和欒院士自然都偏向國內同胞,尤其還是認識的人,聞言都若有似無地松了口氣。 既然決定進錢教授的項目組了,amanda那邊的邀請自然得拒絕。白芍芍原本是打算趁著對方還沒有來得及聯系她,讓alexander幫忙私底下委婉轉述一下,免得會感覺被拒絕面子上過不去,結果一打開手機就看到了amanda的好友添加申請,又不可能拒絕,只好通過申請后,在對話框反復組織婉拒用詞,生怕被誤會。 與華國相對來說比較矜持的文化教育傾向相比,m國則更注重自由、隨性。得知白芍芍已經被錢路宇那家伙捷足先登,雖然惋惜,amanda倒也沒強求,只是客氣了下,表示她如果待了國內的“黎曼假設”項目研究組一段時間發現不合適,可以再考慮他們項目組。 第74章 二合一研討會。 所有參加“蘆花物理杯”競賽的論文, 都要在官網注冊賬號,填寫團隊信息并上傳,這樣才算是正式報名成功。競賽報名的截止時間是6月30日晚上24點整, 而在報名截止之前,報名團隊如果修改了論文, 可以隨時上網更新論文,不會有任何不適宜的地方, 但如果報名時間截止,那就不能再改了。 白芍芍所在的團隊,人人都有豐富的論文經驗, 甚至可以不夸張地說是豐富的核心期刊論文經驗,又有亂云陽院士作為論文的指導老師, 一個個參加比賽仿佛就是去自家后花園逛上一圈, 自然不會著急立馬就提交論文報名,一直改稿改到大家都滿意了,才將《多重耦合振子系統下bec與s原子融合探尋》正式上傳。 同時, 月底,她也通過郵箱收到了“黎曼假設”新一次研討會的時間地點通知。 既然決定答應錢教授的邀請, 即使說好了近期比較忙, 基本的禮貌工作還是不能缺的, 白芍芍便在張教授的帶領下去參加了趟項目組每兩個月一次的“黎曼假設”研討會。 從錢教授這種可以參加國際數學家會議的大牛都在項目組中便可看出,這個項目組成員的地位絕對個個不可小覷,因此得知研討會地點常設在首都圖書館非對外開放的會館,白芍芍也沒有覺得多驚訝。 有著遠超常人能力的人自然也能得到遠超常人的待遇。 如若有天賦又努力的人最后卻得到的是與其他人無二的結果,世上又怎么還會鼓勵別人努力的人?無論雞湯還是毒雞湯亦不復存在。 首都圖書館采用了復古設計,本身文化底蘊也頗為悠長,尤其是這棟被征用做研討會常用地的會館, 據說是建國前就已經建造完成,現今大樓的墻壁微微褪色,爬滿綠植,六月驕陽照在其上,翠欲滴人。 白芍芍到的時候,研討會還沒正式開始。 張教授并非項目組成員,將人帶到就先行離開了,留下白芍芍一人,有些無措地看了眼手中那新買的a4黑皮橫格本,深呼吸一口氣,試探地敲響會議室那兩扇式的大門。 “咚咚咚——” “進?!?/br> 屋內傳來一個稍顯蒼老的男聲。 白芍芍便用力推開了門。 “嘎吱——”一聲,微微老舊的門被推開。與此同時,和這扇門一并被推開了的,還有白芍芍徹底踏入學術界頂流層次的聲響。 “周氏猜測”是她的敲門磚,但又有誰能篤定,不會只是一個開端? 會議室內有一張圓桌,坐了七八個人,男女都有,年齡皆不輕,保守估計都在50歲往上。白芍芍來之前特意對國內當代著名數學家都了解幾番,生怕自己到時候認不出人會太尷尬,也做好了項目組里的人估計都是學術大牛的準備,卻是完全沒有料到開門后入眼就是一群在高中/大學/研究生用數學專業書上看到的“熟人”。 石水苗、顧建國、盧玉婷、張耀…… 皆是雙一流大學的教授,且自身學術成果斐然,核心期刊發得仿佛是家常便飯,更甚至可以說不是核心期刊成就他們,而是他們成就核心期刊,選擇了哪本核心期刊都是對那本期刊在學術界影響力的認可,更是無論放眼國內外數學界,他們都能稱得上一句“權威人士”而不會遭到任何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