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相信愛情、總裁的小甜妻、在年代文中抽獎、穿書后我把渣攻當替身、禁愛孽淵、我拒絕狗血虐戀[快穿]、太后與四個野男人、yin行東京
在正式看論文前,gilbert是這么想的。 只是,當他秉持作為學術編輯的責任,將論文認認真真地閱讀了下去,眼睛逐漸瞪大,呼吸凝住。 【摘要:周海中于1992年在《梅森素數的分布規律》一文中提出的猜測,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當2^(2^n) ………… 摘要干脆,思路清晰,文字流暢,這其實是任何一篇有質量的論文都能做到的基礎要求,他也并不覺得有什么意外,更別提震住眼光早已被高質量論文養刁了的在世界著名大學任職數學教授的他。 真正讓他覺得意外和不可思議的是,這篇論文的證明思路看似走了老路,而且是雜糅了許多失敗版本的老路,卻偏偏成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新的證明思路。 稍微換了個坐姿,左手肘撐在桌面上,gilbert微微正色,先是用眼睛在電腦屏幕上大致瀏覽了這個證明思路一遍,畢竟幾十年研究經驗擺在這里了,又是他擅長的領域,遇到這種論文,根本不用動筆就可以發現證明過程的不止一個漏洞。 但看著看著,gilbert的坐姿就僵住了,不是因為別的什么奇怪原因,而是單純的……忘了自己還可以動。 因為,他發現自己將整篇論文都瀏覽了下來,卻什么問題都沒有發現,甚至感覺眼前一亮,沒想到還能有這種“舊瓶裝新酒”的方式,卻是完全打開了一個新的證明思路。 傻看了半個多小時,終于,確定自己如果不動手就不可能找出這個證明里存在的問題,gilbert動了下自己因為這半個多小時一直保持著一樣的姿勢而微微發麻的身體,伸手,從一旁的筆筒里抽出一支黑色中性筆,又拿過本來是打算記錄來imo時和同行交流心得的皮殼本,竟是把這么好的本子直接當成了草稿紙在用。 他拋開自己作為普林大學數學教授的身份,又撇掉作為審核編輯的“高高在上”感,又回到了那個單純的科研者身份,像是剛剛讀大學時初出茅廬恨不得立馬就在數學界大展身手,又找到了久違的研究時的興奮感和激動。 和聽課不一樣,像這種證明論文,即使投稿者寫得再詳細、再合理,審稿人也不會完全順著他的思路就覺得證明成功了,而是會撇開論文,不看投稿人的計算,只相信自己請閉眼算的結果。這就像是考完試后的復核檢查,在驗算時可能腦子里靈光一閃,突然就意識到這個解題方式的錯誤之處。 與以往收到的每一篇證明論文一般,今天,gilbert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去檢查這篇論文提出的對“周氏猜測”的新證明思路??闪钏犎坏氖?,無論他怎么驗算,正推、逆推、甚至是直接代入到其他與“周氏猜測”相關的案例中,始終沒發現任何有疑問的地方。 這…… gilbert倒吸一口涼氣。 比起“周氏猜測”真的被證明了,他其實更傾向于是自己能力不足,才沒能將之錯漏之處證明出來。 另一方面,他又忍不住自我反駁這個傾向,畢竟連他都是“能力不足”,全球應該也沒幾個“能力足夠”的人了??蛇@個自我反駁背后意味著的那個可能,又足以讓他覺得“算了,還是承認我不行吧”。 但不論心中如何作想,他心底深處真正的期待,那個可以讓數學界如今這有些死水了的狀態活泛起來的可能,仍仿佛少女春心萌動時的激動,小鹿亂撞。 即使“周氏猜測”在國際上地位不高,但畢竟是一個難題,能被證明也是足以引起轟動的大事。gilbert自然是期待這個證明可以成功的,卻也害怕自己如果真的判斷這篇論文成功證明出了這個猜測,期刊將論文刊登出去,卻被發現錯漏之處,導致期刊的地位受到影響,在學術界成為反面教材,到時候追責就麻煩了。 這樣想著,gilbert又換了幾個不同的方式繼續驗證。 這一個堅持,不小心就熬了通宵。 在眼前驟然一黑,腦子甚至隱隱發疼,站起來甚至有點發暈旋轉后,gilbert終于意識到自己必須休息了。 年齡大了,熬不了夜了。 但他就好像是追小說上癮,興奮之意克制不住,覺得睡覺時間也不能耽誤,必須得催作者加更,看了眼時間,發現五點了,就去隔壁敲了敲門。 “cecilia!cecilia!你醒了嗎cecilia!” cecilia正在睡覺,聽到房門被敲響,擰著眉翻了個身,發現敲門的人莫名執著,一副她不開門就不走的模樣,只能趿著拖鞋過去了。 “gilbert,你最好是真的有事要和我說?!贝蜷_門,看到一大清早卻滿臉興奮的gilbert,cecilia努力壓制著自己即將爆發的起床氣道,“我可是在睡覺呢?!?/br> cecilia雖然是女性,卻也是《數學年刊》的學術編輯,和gilbert的研究方向差不多,雖然不同國籍,倒是彼此關系不錯,幾十年的老熟人了。 哼,豈止是正事,甚至是能讓她瞬間驚醒的事! “周氏猜測”好像被證明出來了! gilbert剛想這么說,轉念想到這可能會對cecilia產生一些誤導,會下意識認為這個論文的證明過程沒有什么問題,找到錯漏的概率也就會降低,便眼睛轉了一下,將到了嘴邊的話換了個說法。 “哦,是這樣的,我看了郵箱里的一篇論文,是關于周氏猜測的,發現證明方式有個漏洞,但不太容易找出來,想讓你看看,你能用多久找出來?!?/br> 一大清早被吵醒的cecilia:??? “砰!”她憤怒地將門關了上,并隔著門朝gilbert怒吼,“一大早你就是找我陪你玩大家一起來找茬的游戲?你不睡覺,我可還要睡!” 摸了摸鼻子,gilbert心虛地回房間了,但心里清楚,以cecilia那多年未消的強迫癥,有這么個“賭約”在前,大概率是睡不著的了。 嗯,那他就放心睡了。 所以,“損友”這種生物從來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 而那邊房間,憤怒地罵了gilbert一頓,cecilia重新躺到床上,卻發現自己真的一點困意都沒了,甚至滿腦子都是好奇,想知道那個難找的漏洞到底是什么。 反應過來自己應該是被gilbert套路了的cecilia:…… 靠!交友不慎! 不過,雖然反應過來gilbert應該是故意的,cecilia也只以為這人是和自己有兩年沒見面了,老頑童的性子沒有改,估計就是一時興起,但也沒想到那玄乎到有點讓人忍不住有點黑人問號的目的,尋思著再過一個多小時就能吃早飯了,便起床洗漱了下,順便打開電腦,也去看了看那篇論文。 頂了下架在鼻梁上的眼鏡,感覺有點往下滑了,琢磨著自己回國后得重新配個眼鏡架,cecilia在面前擺好了紙和筆,便開始閱讀并檢查這篇論文,稍微有一點覺得不對勁的地方就立馬提起筆,親自驗算。 可越算,她的眉頭就擰得越是緊。 證明猜測這種事,被發現錯漏才是常事,因為大家都失敗了,更何況方才gilbert也說了,這篇論文其實是存在問題的,只是問題不好找,她不認為這篇論文沒有錯,只是有些意外自己都這么認真了竟然也沒發現這篇證明論文的錯誤之處到底在哪里。 怎么可能? 擰著眉,cecilia起身給自己倒了杯水,又外放了首輕快的音樂,給自己換了個腦子,將文檔界面縮到任務欄,對著電腦桌面便憑著自己的記憶,正推完畢又逆推,再代入實際應用中去考慮那些過程是否成立。 可她還是沒找出問題所在之處。 能沉下心在學術這條路走這么多年的人,不論出于何種目的,多多少少都是對研究這件事有所沉浸和熱愛的,cecilia也不例外。 原先,她是因著睡不著了,在等早餐前順便看一看論文,打發一下時間,也是看一下gilbert這個老頑皮到底在搞什么,但現在,她則是自己沉入進了對證明思路的研究中,像是看小說到高潮,又像是打游戲到即將通關,感覺自己應該馬上就能找得到那神秘的“錯漏”,又偏偏一直找不出來,心里那叫一個抓耳撓腮。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其實是因為比武就是對戰,直白的1v1,輸了就是輸了,贏了就是贏了,但文人之間無論平日里相處得多么和諧,關系又多好,只要是研究的同一個領域,心底多多少少也是對彼此不服氣的。 cecilia現在就是這個狀態。 她和gilbert是朋友,沒有錯,但她并不認為自己的水平比gilbert差,怎么可能他找得出來的錯漏她卻連個思路都沒有? “咚咚咚——”臥室門再次被敲響。 cecilia心神一凜,以為是gilbert來催問進度了,提著一顆心去打開門,就見站在門外的是imo工作人員,來請她下樓吃午飯。 “雖然您可能正在忙,但我們發現您早上就沒有吃,如果午飯還是不吃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惫ぷ魅藛T微微躬身地禮貌提醒。 由imo在數學界的地位和含金量來看,不可能邀請一些“野雞”數學家來,受邀來參加imo的數學家們都是各國數學協會的掌中寶,又大多年齡不小了,便每人的一日三餐都會有工作人員特別關注,生怕一不小心就出了什么問題。 “都到吃午飯的時間了?”聽到工作人員的話,cecilia意外道,“我還以為沒有到吃早飯的時間?!?/br> 工作人員笑笑:“您可能是忙事情太過沉入,一不小心忘了時間?!?/br> cecilia聞言沉默。 可不就是太過沉入嘛,偏偏怎么都搞不出來一點錯漏,也不知道gilbert那家伙到底是怎么找出來的。 這樣想著,cecilia便下樓去吃飯了,碰巧和同樣下來吃飯的gilbert遇上,心差點都被嚇停了。 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她在心里瘋狂念咒。 眼見gilbert被另一個人搭了話,視線轉移開,似乎是沒注意到自己,cecilia頓時松了口氣,打算速戰速決,吃完了就立馬上去繼續研究。 但事與愿違。 飯吃到一半時,她的肩膀被人拍了拍,回頭一看,正是她最不想看到的gilbert。 “cecilia,怎么樣,你找出來那個錯誤的地方了嗎?”拉開她身旁的一把椅子坐下,gilbert側過頭,滿臉期待地看著她。 “啊……找,找到了?!被蛟S人上了年齡大多是比較好面子的,cecilia也不例外,實在不愿意承認自己比gilbert差,便硬著頭皮撒了個謊。 聞言,gilbert的眼神似乎有些灰滅,唇角牽起的笑也有些勉強的意味,但還是問了下:“是嗎?那你找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錯漏?” 毛線錯漏都沒找到的cecilia:…… 問問問問問!問個沒完!你是十萬個為什么嗎? 眼角的余光瞥到路過的byron,cecilia眼前登時一亮。 byron和她是一個國家的,兩人學術水平和社會地位都差不多,平日社交往來自然不會少,也是朋友,今年新來《數學年刊》當學術編輯,和他們的研究方向不同,主要是“l^2-上同調”、“辛幾何與辛拓撲”這類“基礎數學”方向的內容,但因為和她是朋友,多多少少也就對梅森數有所了解,甚至發表過幾篇sci。 想來,他應該也收到了這篇論文的第二輪審核稿吧。 不管了,反正不能讓gilbert知道她用了一整個上午也沒能找出那篇論文錯漏之處的事! 這樣想著,cecilia頓時打定了主意,必須拉byron下水,立馬朝他揮揮手,將人喊了過來,如法炮制今天早上gilbert和自己說的話:“……我已經找到了,但我覺得你也可以試試。這樣,等你找到了我們三個人再一起說錯漏,說不準這篇論文不止一個有錯漏的地方?!?/br> byron看了下郵箱,發現自己也收到了這篇論文,便比了個“ok”的手勢,覺得就當這幾天的消遣了,也沒覺得這件事會有多難,對自己的水平有信心,也是之前就有給別的核心期刊做學術編輯兼職的經驗。 說是這么說,但cecilia已經想好,等會兒吃過午飯回房間了,一定立馬給gilbert和byron都不認識但同樣是做sci期刊學術編輯的朋友發消息,人多力量大,肯定就能找出來錯誤了。 原本,gilbert是想著看一下cecilia能不能找到錯誤,卻沒想她不僅找到了,還讓byron也加入了這個“大家一起來找茬”的游戲,心情登時有點復雜。 明明他才是“游戲”的發起者,卻好像只有他是這個“游戲”的編外人員,什么都不知道。 卻沒想,過了幾天,晚上,臨睡前,他刷了一下幾個社交平臺,發現好友圈里的幾個朋友都發了差不多意思的消息,大意就是朋友的朋友發來一個猜測的證明思路,說是有問題,可他們都沒發現問題,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年齡大了,腦子轉不動了。 gilbert:…… 直覺告訴他,應該是他發起的那個“游戲”,而將“游戲”發揚光大的人肯定是cecilia沒得跑。 但他覺得cecilia應該不至于那么要面子,結果搞出這么大個烏龍吧?便沒有在意。 只是,imo正式結束前,他一定要找cecilia問一下。那篇證明“周氏猜測”的論文到底是哪里有問題?他是真的沒找出來??! * 17日,按理說,imo的成績要出來了,往年每屆都是這個時候。 但今年因著出了garfield的那件事,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特殊情況,稍稍往后拖延了兩天,導致19日才出分。 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作為唯一兩天都提前交卷的人,白芍芍以滿分成績給華國穩穩地拿下了今年的個人冠軍,尤其還是今年第二場比賽的那道榮升歷屆最難題的唯一做對者。 在白芍芍之后,那道題得分最多的就是幸運“作弊成功”的alexander,步驟分稍微被扣了2分,但也已經成了個人賽排名第二,其他選手就比他們倆差得多,加起來也沒80分,六百多個選手,平均分更是直接零點零幾,和滿分第一的那個成績放在一起,對比落差感簡直喪病。 第三名是k國隊的一個男選手,名叫tak,性子有點沉默,估計以后也是那種常見的宅家或者宅實驗室獨自研究的人。白芍芍和他算不上很熟悉,但兩人也有聯系方式,說好了有問題以后可以互相交流。 第四名是戴澤民,第五名是陸晨宇,都是第一天比賽時提前交卷的人之一,大家有印象,但讓人忍不住關注他們,著實是因為前五名竟然三個人都是華國隊的,這個成績有點可怕。 然后第十一也是華國的。 第二十二和三十五也是華國的。 就連本來只是墊底進國家隊的胡含笑,竟然也發揮超常,拿到了六十六名這個數字吉利的好成績。 誠然,六十六名單拎出來好像算不得多引人注目,尤其在隊友其他人全是前四十的情況下,但放在六百多人的全部參賽選手中,就是著實值得關注的好成績。 這可是imo啊,聚集的是來自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頂尖數學學霸,六百多名選手,竟然全員前百,甚至具體一點,前七十。 這是歷屆都沒有的絕佳成績! 不僅僅是個人第一,團隊賽第一也是華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