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錦歡秉著無所謂的態度,只陸老夫人的兒媳吳氏卻過意不去,她對婆母的做法無法置喙,只能盡力去彌補。 吳氏跟錦歡說了一下,先叫下人將清嘉帶去了她女兒的院子,那邊有很多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在,又有女兒招待,挺合適的。 錦歡當然沒有不同意的,她跟吳氏這間關系還是不錯的。 因著大人的事,兩孩子之間也很有一些交情,知道能去找小伙伴玩了,清嘉歡欣雀躍、匆匆跟娘親告別就毫不留戀地轉投向了小伙伴的懷抱。 錦歡:“……” 吳氏畢竟是宴會的主家,跟錦歡待了一會兒,又去忙著布置宴席去了。 好在錦歡這幾年也交了幾個說得上話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說說八卦、聊聊兒女,時間很快就打發過去了。 及至宴會散去,錦歡帶著閨女翩然離去。 *** 一天的宴會下來,陸老夫人的兒媳吳氏累得不行,但她卻沒立刻去休息,反而去了女兒院子里找女兒說了會兒話。 今天陸家來了很多跟著長輩一道赴宴的孩子,都是吳氏的閨女陸婉婉幫著招待的,又熱鬧又好玩,小姑娘這會兒是且累且滿足。 吳氏就問女兒今兒跟誰聊得特別投緣???有沒有交到新朋友??? 小姑娘歪著腦袋說了幾個,最后想了想還是拍著胸脯誠懇地說:“當然,我還是跟清嘉最好,我們是最好最好的朋友,別人都比不上的?!?/br> 小姑娘的世界真的是一點兒不簡單,瞧,在她們心里朋友也是不一樣的,最好的,次要好的,那都是分得清清楚楚的。 吳氏聽了挺滿意,摸了摸她的腦袋,說是喜歡就多往來,以后要是想找清嘉玩就給她下帖子。 京城里的小姑娘算是從八歲起就要正式邁入社交圈子,由家里長輩帶出去見人,好叫人知道家里有這么個閨女,方便之后的婚嫁。 當然,要是交好的人家,小姑娘之間單獨來往也是可以的,吳氏才有這話。 婉婉先是“哇”了一聲,高興地直拍手,后面她神情又沮喪下來,蔫蔫地道: “可是,清嘉今天跟我說她要回老家玩,起碼得有兩個月不在京城,就是我給她下帖子她也沒法來啊?!?/br> 不等吳氏多問,婉婉又弱弱地補充了一句:“而且,而且……我覺得祖母可能不大喜歡清嘉……不想我們在一點兒玩……” 祖母一見到她跟清嘉一起,眉頭總是不自覺地擰巴。婉婉瞧見了好幾次,心里就有了猜測。 對此,吳氏也很無奈。 婆婆性子一向高傲,娘家是世家大族,又嫁了個位高權重的夫婿,她得意了大半輩子,當然看不上時遷一家的出身。 早些年還好,起碼婆婆還顧忌著給些面子情,可是隨著時遷的步步高升,尤其是自從時遷進了大理寺之后,她性子就越發左了。 要知道公公曾經是大理寺的一把手,權勢煊赫,所以在外很多人都捧著婆婆。 但是公公去年從大理寺退了出來,被認命為正二品的太子少傅,負責掌奉皇太子以觀三公的道德而教諭等事。明面上官位升了,實際上也就名聲好聽,一點兒實權都沒有。 沒實權就罷了,可現在連太子都壓根還沒立呢?。?! 沒有太子的太子少傅,呵呵,公公每日清閑的不行,自家相公又還在戶部一點點熬著。 對婆婆來說,夫婿兒子都不能給她長面子。 偏偏她向來看不上的時遷這幾年步步高升,從戶部員外郎至戶部郎中、年前更是跳過從四品、直接升任大理寺少卿,妥妥的正四品。 這不,婆婆心里可不就憋屈了,心里頭的優越感沒了,如今行事那是一點兒不顧著兩家的情分,叫她也無可奈何。 吳氏心里氣婆婆添亂,如今公公退下來,而時遷卻是前途光明,她自然是想能夠交好時家,好為相公提供助力。 因此,她跟婉婉叮囑道:“你祖母那邊我會看著辦的,總之,你們小孩子一起好好玩,該怎么樣怎么樣,你祖母那邊有我跟你爹幫你呢!” 端看文國公府的老夫人今兒那態度,叫婉婉跟清嘉一起就沒壞處,吳氏心里想道。 *** 不單吳氏記著今兒老國公夫人那奇怪的表現,就是錦歡心里也放不下,一會去就找時遷說了。 相較于錦歡的心急火燎,時遷聽了后倒是不驕不躁的,還給媳婦倒了杯清茶潤潤口,等錦歡心情平靜一些他才給她簡單解釋了下這里面的內情。 “近日朝臣中有消息說皇上有意要立太子了?!?/br> 只這一句,錦歡便明白了。 隨著宮里皇子一個一個降生、長成,朝中大臣又或主動或被動分成了好幾個派別。文國公府是宮里淑妃的娘家,也就是大皇子的外家,自然是大皇子一脈的。 所以,這是大皇子一脈急了? 對大皇子一脈的人來說,若是天子選的太子是大皇子那自然是好,若不是,那么,自然要有人上書反對。 如時遷這般在天子跟前比較說得上話的人,當然就要花心思拉攏了。 什么樣的拉攏最靠譜?那當然是聯姻了。 怕媳婦擔心,時遷攬著媳婦保證道:“你放心吧,咱們閨女的婚事誰都算計不了,我在陛下面前這點兒臉面還是有的?!?/br> 錦歡抽了抽嘴角,心說憑你這么些年從宮里“順”回來的那些東西,糕點、首飾、茶葉等等,連宮里最得寵的妃嬪都沒你這份體面,我是見鬼了才擔心這個。 “光明正大打主意的,那我肯定不怕,可我這不是怕人暗中使壞嘛!” 時遷沉吟一瞬,也怕萬一。 忽而一想,不對啊,這不是要回鄉了嘛,那就沒事了。 “所以你這會兒帶著爹娘孩子回鄉倒是好事了,正好避一避這個風口,等你回來事情也就差不多結束了?!睍r遷慶幸道。 錦歡聽到最后一句,明顯覺得怪怪的,忽而她腦中靈光一閃,問時遷:“所以,陛下是真的打算要立太子嗎?” 朝中盛傳的消息究竟是從哪里傳出來的呢?以及,又是誰傳的呢? 聞言,時遷眸中閃過一絲贊賞,卻對錦歡的問題并未給出答案。 錦歡心里便有了猜測,且十之八九是正確的。甚至,再往里猜,更多更深的東西都將浮出水面,但她很果斷地停下了。 *** 陸家的壽宴過后,一家人就正式要回鄉了。 因著兩孩子也要一起回去,先生這邊就給兩人請了假,等回來之后再繼續。 東西收拾的差不多了,明明已經盡量輕車簡行了,但還是有一車的行禮。 再加上人也多,除了時父時母老兩口、錦歡和兩個孩子外,馮婆子一家三口也跟著了。馮婆子也得跟著照應生活,馮婆子老伴得跟著駕車,杏丫要跟著阿九。 然后忽地發現……嗯,家里好似人都走光了,就剩了時遷一個。 嗯——就莫名有些可憐! 時遷表情有些哀怨,跟爹娘說過話后,就一聲聲地交代媳婦早些回來。 這會兒還沒走呢,時遷就這樣了,清嘉在旁邊兩手捂著腮幫子,表示酸的牙疼。 瑾軒也用食指戳了戳自己的臉頰,笑話他爹“羞羞臉”。 時遷一點兒都不在意孩子的笑話,只是執著地看著媳婦,仿佛她不答應他、他就不讓她走了一般。 錦歡沒奈何,當著公婆和孩子的面,紅著一張臉應下了。 時遷滿意了,然后讓開了路,馮叔架著馬車噠噠噠地載著一家人跟著鏢局出了京城,往永鄉縣前進…… *** 永鄉縣時家村,時勇在太陽落山之際苦著一張臉回了家里。 孫氏見男人回來,趕緊迎了上去,笑著問道:“當家的,怎么樣?今日可找著買家了?” 時勇臉色臭臭的:“沒有?!?/br> 孫氏臉上的笑漸漸沒了:“還是沒有?你沒跟人說咱家的田賣的便宜嗎?” 時勇:“我怎么沒說?說了,可人家要么就是銀錢不湊手,要么就是說暫時下不了決定,再想想。就是沒人買,我能怎么辦?” 孫氏心里那叫一個憋悶:“你說咱家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真是奇了怪了,平時要有人賣地那多的是人搶,偏到了咱家,遲遲賣不出去?!?/br> “好在大哥那邊也一樣?!睍r勇慶幸道。 這樣,就不擔心大哥他們家先拋下他們走了。 孫氏卻不像時勇這般寬心,她急得跟什么似的,生怕夜長夢多出岔子,就跟時勇商量道: “不然咱們不賣給村里人了,若是肯賣給別村的或者鎮上的,那肯定很多人愿意買,就是價格也能高一些?!?/br> “不行?!睍r勇一口否決了。 如今因為老三當了大官,時家村的地位那是水漲船高,很多人都想進村里。 村里的族叔跟里正對此卡得特別嚴,更不許人將村里的產業外售。 他雖然打算去京城,但是村里終究還是一條后路,他可不能就這么不管不顧地將村里人得罪了。 而且,爹娘若是知道了也決計饒不了他的。 時勇黑著一張臉低聲道:“大哥那邊也沒著急呢,再等等吧,再等等……” 第一百一十二章 …… 時勇這一等, 就等到了爹娘帶著三弟妹、侄子、侄女等一群人聲勢壯大地回了村子。 時勇傻眼了,他愣愣地望著隔壁門口站著的一堆熟悉而又陌生的人,抬起手來使勁兒地揉了揉眼睛, 好半天才試探地喊道: “爹?娘?” 時父沉著臉,深深地望了這個兒子一眼, 才輕輕應了一聲:“嗯”。 盡管心里一肚子的氣,但是身邊圍著一圈的鄉鄰, 他也不想一回來就叫外人看笑話。 打從錦歡她們乘著馬車回到村里, 消息就傳開了, 不少人跑來瞧熱鬧, 大人加孩子圍了好些。 她們看見時父時母連帶錦歡這群人都不大敢出聲。 畢竟好些年沒見了,而時父他們身上又都穿著綢緞衣裳, 打扮的光鮮亮麗,瞧著竟是比縣城里的老爺太太們還要有派頭。 尤其是幾年過去了,時遷他爹娘看著比之從前非但沒老反而還更年輕了些。時遷媳婦瞧著模樣倒是跟從前差不多的樣子, 只是周身縈繞著一股描摹不出的氣質, 叫人不敢上前驚擾。 大人不敢出聲, 連小孩子也被父母拉住不許隨意亂動。 時母從馬車上抱著孫子下來, 見二兒子喊她也沒理, 反而率先走向人群, 扯著個大嗓子個挨個地跟鄉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