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因著這遭,本來不太重視時遷意見的天子反倒認真考慮了起來。 本來嘛,時遷說的這個也不是什么大事兒,頂多就是多麻煩一道工序,派底下人去普通農戶百姓那邊說說朝對他們的重視。 叫百姓知曉朝廷這邊已經深入了解到他們的困難,正在想法子幫助他們,讓他們安心,不鬧事。 就是底下人麻煩了一點兒的事情。 反正沒什么弊端,天子抬抬手,就應下了。 *** 前頭天子會考慮時遷的意見,多少還是帶了些感情進去,沒真正上心。 但是很快他就開始慶幸起來。 因著他吩咐去安撫百姓的人去過之后就報上來說農戶那邊確實發生了大事。 農戶那邊因春耕不順之事心急火燎,掐架斗毆的事情發生了不少,但是這還是小事,更大的影響是京城有人在悄悄囤積米糧,導致米鋪的價格越定越高。 因米價上漲,京中底層百姓悄悄的刮起了一股小道消息,說是今年是災年,糧食肯定要減產,到時候要餓死人的,趕緊多買些米在家備用。 這卻不是空xue來風,畢竟,老天遲遲不下雨這是實情,故而更多人聽了消息都去搶米。 哪怕那米價較之平常要貴很多,還是很多人削尖腦袋去搶,其中甚至包括很多官員的家眷。 便是時母都動搖過,是不是也去搶些米在家備著? 跟時母常常一處說話的幾個老姐妹急匆匆地來找她一起去“搶購”時候,時母連框子都帶好了。 不過,等要出門時候,她遲疑了下。 另外幾個老太太正著急呢,催她快些,時母就說要跟兒媳婦說一聲。 “行吧,那快些??!” 錦歡肚子已經有八個月了,實在笨重,這會兒她在屋里午睡呢,聽婆婆說要去搶米,錦歡懵了一瞬。 “媳婦,我覺得搶些回來在家里放著安心,就是那價格貴得很了,你看能不能行?” 錦歡心知這就是她先前擔心的事情了。 見婆婆還在等著她回話,錦歡暫時收回了思緒,回婆婆說最好還是不要,不劃算。 怕婆婆堅持,錦歡還給婆婆分析了一下,說是看相公每天的狀態就知道朝廷很重視這個事情,所以百姓們擔心沒米吃是不可能的事,朝廷肯定會管。 現在去高價搶米,不劃算。 雖然時母很意動,還是她堅信兒媳的運道,所以最終還是沒跟著去槍米。 她自己沒去搶,還把兒媳的話跟那幾個老姐妹復述了一遍,勸她們也最好不要去。 哪怕要去,也別買太好。 一起來的有五個老太太呢,肯信時母的就一個,還有三個是猶猶豫豫,一方面覺得人家家里有個官老爺,見識肯定比他們多,覺得時母的話該聽。 另一方面,實在是搶購的人實在太多,人都搶她們不搶,心里難安。 最終那三個還是去搶了,還是沒買的太夸張。 還有一個姓王的老太太,平時就愛跟時母比著來,當然是比不過了,這次可叫她逮著機會了。 她覺得時母是個沒主見的,兒媳婦隨隨便便說一句就聽人家的話,后頭肯定要后悔的。 她就不啦,她娘家那邊有個叔叔是開米糧鋪子的,別人要排隊搶,她有人情在,雖然價格不能優惠,但是好歹不用排隊啊,這次算是顯本事了。 把家里的錢全部都拿去囤米去了。 人家想的也好,反正米這么貴,到時要是需要用錢,再拿米跟人換就是了,白得人情不算,說不得到時米價更貴,轉一遍手她還能賺上一筆。 然而,她高興還沒三天,晴天霹靂,米價掉了。 朝廷發現的早,立馬就派人去管理了,限制米糧的價格,又派人在各處街道貼出告示,言及朝廷備用糧充足,此次糧價上漲純屬一些不良商家惡意囤貨、散播搖言,抬高糧食價格賺黑心錢。 還有今次的春耕,朝廷也有相應的措施應對,讓大家不要恐慌,不要大量囤貨,以免造成損失。 朝廷一邊發告示告知普通百姓,一邊派專人去各處的糧食鋪子管理,不許商家惡意抬高價格、暫時限量出售,免得有人再囤貨。 這應對措施一出,大部分人安下心來,至于一些早前去搶貨搶的厲害的那就是另一番反應了。 反正那個王老太太可是哭慘了。 她兒子也抱怨她,兒媳更氣,賤價將米買了之后,換來的錢再不給王老太這個婆婆收著了。 * 像王老太家這樣的有不少。 倒是時母其余的幾個老姐妹,因為聽了時母的話,一個人是完全沒有損失,另外三個多少還是減了很多損失。 因而,幾個老太太相繼過來感謝了時母一番,還給小阿九送了雞蛋、米糕吃。 時母笑瞇瞇地跟人說不客氣,心里十分得意。 送走了人之后,時母就將老姐妹送來的雞蛋煮了給兒媳跟孫女加餐,再一次在心里阿彌陀佛了一番,對錦歡這個兒媳婦簡直滿意的不得了。 她兒媳這命、這運道、真真是好。 人又孝順。 還旺他兒子,旺這個家。 當初堅持給兒子求娶兒媳婦大概是她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了?。?! *** 再說天子經過了囤米這一遭,對春耕這個事情更加上心。 眼見著遲遲未有雨水下來,便嚴令工部在加緊趕制新的灌溉工具。 原本工部還因時遷的建議有意見,現在證明時遷的意見確實是有意義的,再加上天子的皇令,自不敢違,跟著加班趕制。 錦歡心說,等灌溉的農具做出來,那也晚了啊,只能造福以后,今年的肯定是遲了。 想到這兒,她誠心在心里祈禱,京里趕緊降下雨水。 也不知道有沒有效,反正先試試吧! 第九十九章 …… 就在工部加班加點地趕制灌溉農具時, 京城里終于飄飄揚揚灑下一場大雨。 接連兩天,京郊百姓一片歡樂。 跟著十來天,又飄了兩場小雨, 甭管是朝廷還是百姓,可算是都不用愁了。 要說唯有一處有怨念的那就是工部了。 平時多清閑的一個部門啊, 就因春耕缺雨水,于是工部從上到下齊齊加班, 就連工部尚書都不例外。 要說底下的工匠可以進行手工機械制作, 那上司留下加班干嘛呢? 天子微微一笑, 留下兩字:陪著。鼓舞士氣。 工部尚書:“……” 光這樣也就罷了, 結果整個工部忙忙碌碌這么些天,都趕制地差不多了, 突然說不用急了,有雨水了。 工部全體同僚:“……” 本來要是一直不下雨,他們工部這么努力, 皇上少不了要夸獎一下他們。 結果, 現在這算怎么回事? 你努力了但是是無用功, 追究起來你還浪費材料了, 這叫人上哪說理去? 偏生哪怕心里有怨, 你還不能抱怨出來, 誰叫老天降下的是及時雨呢! 要抱怨出聲那叫什么意思,希望百姓春耕不利, 吃不飽飯,過不了好日子? 因而,工部上下全體那叫一個憋屈。 工部的老尚書擺擺手:心力交瘁,累覺不愛……嗯,還是清閑的日子比較適合他們, 前段時間加班辛苦了,這兩日還是別忙活了,做做面上功夫……隨便去上個班,點個卯,當放假得了。 然而,不行。 時遷一本正經地當著之前那幾個不計口水噴他瞎提意見的工部官員的面給皇上又提了個建議: “臣以為,工部擔子重大,除去土木、水利、機械器物制造工程外,農業用具同樣需要重視。由此次春耕遇到的困難來講,我們會如此慌手慌腳,說到底還是在灌溉用具這方面做的不夠好—— 不單是灌溉用的農具,其它的諸如翻田、耕種、脫谷等農具若是能夠持續不斷地優化升級,那對農業的發展必然是具有極其大的幫助?!?/br> 工部的兩個左右侍郎就在時遷旁邊,眼睜睜的看著時遷的嘴巴拉巴拉往外禿嚕,沒一會兒就又個給他們找了活干。 真的是……好氣哦! 氣急的兩個工部侍郎在心里已經將時遷罵開了。 沒看出來,這時遷長得相貌堂堂、翩翩公子的模樣,實際上心眼居然這么小,不就噴了他幾句嘛,誰叫他一個戶部的主事插手他們工部的事情的。 他們不就是噴了他幾句……十幾句嘛,至于這么咬著不放? 才累死累活干了好一陣,就不能讓他們好好歇幾天嗎? 兩個左右侍郎望著時遷,眼神都要噴出火來。 時遷微笑,風度翩翩,然嘴巴繼續“噠噠噠”陳述工部成立專門的農業用具組的意義,以及設置相應的任務,多少人對應具體的改進目標。 若是完成有對應獎賞,若是消極怠工,則有懲處,務必使其保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左右侍郎:“……” 過分了啊,連具體的cao作方式都給列出來了,還給他們制定了獎懲措施,簡直混蛋,這怎么推嘛? 左侍郎硬著頭皮還是跟著否定時遷的建議,說起這個計劃的種種不可行。 時遷微笑看向天子。 天子回之時遷一個默契的笑,而后當眾答道: “準奏?!?/br> 工部眾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