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時夏又找了一回錦歡給她道歉,甭管她心里是如何想的,至少嘴上是非常有誠意。 先是對她從前所作不當之事認真跟錦歡說抱歉,悔過了一番,又保證再無下次,還想嫂子原諒她,再給她一個機會。 錦歡心里其實沒多少氣了。就像她之前想那樣,左右不是自己的親meimei,好與不好也不必太在意,反正她自己不會吃虧。 這回時夏來道歉,見她態度還行,她也就抬抬手放過去了。 倒不是錦歡多么寬宏大量,而是之前那幾次確實是時夏做的不對,做的不好,她不高興不搭理小姑子占在道理上,旁人也不會說她。 但是,小姑子都來認真道歉了,若是她還得理不饒人,在公婆甚至是外人的印象就不大好了。 沒辦法,小姑子這種特殊的身份就是這么麻煩。 于是,錦歡和時夏算是暫時達成了明面上的和解。 時遷不知是不是看出時夏心里頭還有些怨言,之后他特地去找了meimei一回,告訴她不用擔心嫁妝,當初娘給錦歡是出了不少聘禮,但是也不會短了她的嫁妝。 哪怕他娘那兒沒有了,他也會想辦法,她現在還小,叫她不用cao心太多。 時遷這是還記得之前跟時夏聊天的時候,時夏當時就不小心表現出了對她娘給錦歡出了很多聘禮的不滿。 那會兒時遷他沒找到抄書這個工作,全靠爹娘在養,他沒有底氣給meimei做出什么保證。所以,他那會兒什么都沒說。 現在,他有工作了,馬上也能掙錢了,立馬就來打消meimei的顧慮了。 他終究希望,家里一切都好,meimei也能放下對錦歡的芥蒂,真正打心底里接受這個嫂子…… 時夏聽了點點頭,但是也沒他三哥保證過什么,但仔細觀察,其實還是能夠發現,時夏對著錦歡的戾氣少了很多! 至于兩人什么時候真的能夠真正地關系融洽,只能說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也是要靠緣分的,她倆有沒有緣分,慢慢看吧…… * 之后,時遷就開始了正式的抄書日常。 錦歡每天也都在一旁監督著,給他磨墨,給爐子加炭火,不叫他長時間坐著,不叫他每天花太多功夫。 時遷在這過程中也會給錦歡講一些書中故事,偶爾說起歷史先賢又會帶出些當今的一些名人,或者一些朝堂政策,有褒揚也有不贊成…… 錦歡能感覺出他于朝堂政策民生一道總是很熱切…… 但是,談論過后他臉上又偶有黯然不經意間一閃而過,快得叫人抓不住,仿佛看錯一般…… 錦歡鼓勵他,許是很快就有機會了呢? 第五十三章 …… 時遷笑笑, 停下來揉揉媳婦的頭發,之后拿起筆來繼續寫字,只是, 明顯下筆力度更重了些,筆鋒比平日稍顯凌厲了些。 錦歡便不再多言。 小夫妻兩個日日這么相處, 默契也一日日增多…… * 當然,錦歡她生活也不全是這般閑適舒心。 總有那么幾個討厭的人看不得你過得太清閑。 錦歡沒進時家門之前, 就聽不少人說過, 時遷上頭兩個嫂子比較難纏, 不好相處。 那會兒她心里沒多少概念, 不怎么上心,只覺得既然不好相處, 那就少打交道一些。 剛好,她進門之前,時家已經分家, 分家了, 那就是兩家人了, 所以她覺得該沒事兒了。 事實證明, 她想錯了, 人要是臉皮厚一些, 哪怕是分了家,她照樣能上門膈應你。 這兩嫂子就是這樣。 她們前頭鬧著要分家, 本來是怕時遷一病不起拖累他們,恨不能躲的遠遠的,生怕公婆想起她們,后來就安分很多。 眼見著時遷病了,后來情況沒嚴重反而好轉, 估摸著不用麻煩她們了,趙氏和孫氏兩人又不消停了,開始往老宅這邊走動。 主要目的就是偶爾沾點兒便宜,從婆婆這邊順點兒小菜啥的,外加看看戲。 誰叫婆婆一直嫌棄她兩是攪家精呢! 婆媳本就是天敵,就不信還有婆媳能相處得融洽的? 這回沒了她們兩,這被嫌棄的也該風水輪流轉,轉到這個嬌氣的三弟妹身上了。 婆婆跟三弟妹兩人,一個霸道、一個嬌氣,這配置該能打起來,萬一能看見兩人干架現場,豈不是美滋滋! 趙氏和孫氏就帶著迫切的吃瓜心思,時不時上門來。 結果自然是慘遭打臉。 人家婆媳兩個還真就是相處地特別和睦融洽,哪怕三弟妹整天跟老三膩歪在一起,不曉得多干些活,婆婆也不說。 別說干架了,尋常連大小聲兒都聽不見。 兩人如意算盤落了空,自然心里不爽。 從前頭幾件事就能看出這兩人心眼兒都不大,拿針尖比一點兒沒夸張。同是兒媳婦,兩人發現這差別待遇,沒意見就怪了! 但是,婆婆的火爆脾氣她們是不敢惹了,趙氏至今還記得婆婆前頭扇的那重重的一巴掌呢! 婆婆惹不起,總不至于后進門的弟媳婦總還要她兩退讓? 想著這三弟妹但凡有點兒眼色的,剛進門還沒孩子沒站穩腳跟,當嫂子的訓她,她就該老老實實地聽著。 畢竟長嫂如母! 趙氏是真正的長嫂,她膽子大,又自覺站在道理上頭,逮著錦歡就開始訓。 說她不孝,不懂為人媳婦本分,不能為爹娘分憂…… 趙氏膽大也就算了,這回連一貫躲在趙氏背后使壞的孫氏也冒了出來,大約想著二嫂也是嫂,四舍五入那也是半個長嫂。 那么,訓個還沒在家里的站穩的弟媳也不算大事。 再來,她就不信這弟媳跟婆婆關系真能處的那么好?相比起來,她更愿意相信婆婆是疼老三,怕折騰三弟妹老三鬧脾氣。 所以,孫氏這才長了膽子敢冒出頭跟著一起來欺負錦歡,她就賭婆婆該也樂于看見這樣的場景。 她兩想得挺美,結果,錦歡還沒反應,當婆婆的就先炸了。 時母指著趙氏鼻子罵: “說老三媳婦不孝順,難道還是你孝順了?連基本的奉養老人都沒做到,你有臉說這話?” “你還有臉說為人媳婦的本分,她不懂你就懂了?你懂你能哄得我兒子忤逆長輩也要鬧分家?” …… 時母沖著大兒媳趙氏稍微發xiele幾句,眼角瞧著二兒媳要撤,立馬轉頭懟上了二兒媳: “還有你,別以為你心里想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我不知道,就是懶得搭理你?!?/br> 孫氏縮了縮脖子,一副柔弱可憐模樣。 這叫時母看得更來氣,對著兩個糟心兒媳吼了一句: “想找事的,就給我趕緊滾蛋,老娘這兒不歡迎你?!?/br> 她兩試探這一回,弟媳婦屁股坐得穩穩的,人一句話沒說,她兩卻差點兒沒叫婆婆給罵死。 心里那個憋屈別提了! * 憋屈到這還不算,晚上他時家兄弟兩從田里忙碌一天回來,聽說自家媳婦又跟娘鬧了起來,立馬拎著媳婦來給娘賠禮。 他兩也是怕了,當初憑著一股子沖動聽媳婦的跟爹娘鬧了分家,結果分家前中后那一長段時間,人都知道他兩不占理,唾沫星子差點沒把他倆給閹了,還被族里的叔公拿拐杖揍了幾回。 到現在,出門在外頭地里忙活,時不時地還會有人拿那事說道。 地里那么多人,回回叫人拿出來說,還那么多雙眼睛看著,能不丟臉? 他兩如今是怕了,生怕他娘在外頭跟人說什么,又或是左鄰右舍看著傳,因此,聽媳婦抱怨之后立馬拽著媳婦過來跟娘道歉了。 這還不算,為了表示誠意,時宗跟他娘說,家里頭的豬草叫她媳婦幫著打一個月,叫她長長記性。 有時宗在前頭比著,時勇自然有樣學樣,說是叫她媳婦跟嫂子一起做,算是賠罪。 家里的活有人上趕著幫忙,時母自然不會拒絕。想著光罵她兩確實不長記性,從前罵了很多,兩兒媳至今還是這個德性,這懲罰挺多,欣然同意。 趙氏和孫氏心里頭再不愿意,但家里當家的發話了,她們兩沒法子只能咬著牙應了。 * 兩人天天送豬草過來,這么一來二去的,就發現時遷至今每天都在看書寫字。 她兩心氣正不順呢,以為時遷這是仍舊胸懷大志,就潑他冷水,笑話他心氣高,沒那命,看也白看。 說人命天注定,土疙瘩就是土疙瘩,再折騰也成不了貴人。 要說這冷嘲熱諷真是半點兒不新鮮了,分家前就這么說,原本以為分家后能消停,結果這兩嫂子分家后仍舊把這話掛在嘴上。 仿佛這樣就可以證明自己沒錯一樣。 時遷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連一絲一毫的眼光都沒說給她們,只當她們是空氣一般,無視地徹底。 相較于時遷的淡定,錦歡她修養沒到家,聽到這樣難聽的話,她反應很大坐不住。 兩嫂子說她她還能保持淡定,權衡利弊,交給婆婆處理??蓛缮┳舆@么咒時遷,話說的這么難聽,她真真覺得這兩嫂子討厭了,特別特別討厭。 討厭到忍不住想攆她倆出門,想偷偷絆她們一跤,摔個一嘴泥才好。 這張嘴不說人話,就配吃臟兮兮的泥才對! 不過,哪怕她討厭再多,到底還有理智在,沒一時沖動鬧起來。 卻不妨時夏站了出來,對著討人厭的兩嫂子炫耀道: “什么沒用?你們知道啥呀?我三哥這是在抄書掙錢,掙錢懂不?” 時夏她向來討厭這倆嫂子,知道她倆愛財,故意說出來讓她倆眼紅嫉妒的。 果然,她話一落地,兩人眼神明顯不對了,還能抄書掙錢呢? 她兩都是鄉下的,讀書人都沒見過幾個,哪里聽說過這種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