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所以,也別指望魏老太能夠給兒媳坐月子做什么好吃的。何況,米氏還是個尤其不招魏老太喜歡的兒媳婦,這就更不用說了。 想媳婦孩子都吃得好,魏三只能自力更生,自己去給媳婦找吃的,山上河里地尋摸。 說來他今兒的運氣著實的好,出去了一圈回來收獲著實不錯,感覺今天的魚好像跳著往他的盆里跳。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魏三喜滋滋地提著桶滿載而歸。 魏家的院子總共就這么大,稍微有點兒動靜,一大家子基本就全知道了。魏三大雨天去河里摸魚,還摸回來一大盆魚,熬的湯鮮香美味,早把一院子的饞蟲給勾了出來。 可惜,魏三誰都沒給,自顧自地煮著湯,端去了西屋去伺候媳婦去了。就是大侄子來也沒給。惹得他大嫂又在院子里罵罵咧咧地一通摔打。 西屋里,米氏喝著香噴噴的魚湯,美滋滋的。眼神都沒多給外面一點兒。一點兒沒有假惺惺地客氣一下的打算。 不愧是兩口子、一家人,真是修來的緣分! 之后幾天,魏三就沒閑著。白天山上跑一陣,河里摸一圈,到處尋摸,到了中午和傍晚時候,還得趕回來給媳婦做飯。魏老太鐵定是不會給搭把手的。 到了晚上,魏三就把白天媳婦沒吃完的湯飯熱了熱,吃了。也不嫌棄味兒淡。對付著吃完飯,再將米氏換下來的衣裳還有閨女的尿布洗了晾了。 每天忙成狗了,他娘魏老太也不帶搭把手的。左右魏三也習慣了,沒啥矯情的想法。 這么好吃好喝地伺候了一個月,米氏終于出了月子,也意味著魏三新出爐的閨女兒滿月了。魏三送給閨女的頭一個禮物便是為她求了個好聽的名字——錦歡 這是魏三求了村里學問最好的孫秀才,給他閨女起的。 村里的姑娘不是花兒、就是草兒、葉的,再不就是婷啊麗的。 魏三自己是沒什么文化的,可他就想給閨女一個不一樣的名字。拎了只從山上套來的肥兔子、又打了二兩酒,終于叫孫秀才給起了個名兒——魏錦歡。 這么煞費苦心,真就是親爹了! 村里大部分人家女娃是不辦滿月的,滿月禮那是只有男娃才有的殊榮。 魏家有魏老太在,自然也是一樣。尤其是老太太憑白遭雷劈,直覺小錦歡專門生來克自己的,才在床上躺了一個月養好,對小錦歡正是一萬個不喜,能給她過滿月就怪了。 不給閨女過滿月,魏三也不惱,人家就自己關起門來慶祝,還是像模像樣地慶祝。 他也不知道哪里的錢,給閨女扯了新的大紅布做了嶄新的襁褓,抱著閨女、牽著媳婦就出了門。 干啥去了,去小錦歡的姥姥家去了。 可把魏老太給氣得,一個勁兒地罵著“癟犢子的玩意兒”。 大兒媳斜著雙三角眼,暗暗地看笑話,二兒媳柔柔弱弱地安撫著魏老太,“不經意”地說了句:“娘,那紅布顏色可真好看,正得很,我瞧著是新的呢!要說男人就是粗心,這么好的布就這么裁了給小孩子用,這也太不會過日子了。也不知道拿來叫娘給收著?!?/br> 聞言,老太太心里又是一陣火。拍著大腿罵得更兇了…… 可惜,魏三連頭都沒回一個。今天可是個好日子,不能生氣,聽不著聽不著。 魏三抱著閨女在前頭走著,米氏拎著籃子,小媳婦似地跟在魏三旁邊。 大白天的、都是村里人,大伙兒都認識的,見了免不了打趣幾句:“三小子,咋對你媳婦也不知道體貼點。沒見你媳婦要跟不上了???” “不是你媳婦坐月子的嗎?咋感覺你圓了一圈,你媳婦還是這么瘦的?咱可得有良心、不興太欺負人,把媳婦的月子飯都給吃了??!” 天知道,米氏做月子期間,魏三運氣大爆發,不管是上山還是下河的、基本回回都不空手。把媳婦、閨女給養得白白嫩嫩的。 尤其是小錦歡、從戴上那顆珠子后便變得省心了很多,臉色也一日日地白嫩起來。 那小胖胳膊跟個藕節似的,極惹人喜愛,一點兒不像個農家孩子。 這邊,被“欺負”的小媳婦米氏低著頭,小心地藏住快要掩飾不住的雙下巴,雙手緊著衣襟,不吭聲。很是聽話的樣子。 來人搖了搖頭,真是可惜了好好一個閨女,眼睛沒長好就跟了這么個人。 顯然,在大家眼里,魏三都不是啥靠譜的人。 等人走光了,米氏就抬起了頭,偷偷地笑。 把魏三給氣得,使勁兒地揉了一把媳婦的頭發,“這糟心媳婦兒,就知道欺負老子玩兒?!?/br> 其實,魏三對于別人的看法還真不咋在意。在他心里,人過得好就行。旁的都是虛的。他不過是逗逗米氏罷了。 在說了,這也是他和米氏的小情趣,在外頭,米氏一向很給他面子,受氣小媳婦模樣兒妥妥的。 人家雖常說他,但是誰不羨慕自己有這么個好看又聽話的媳婦? 男人嘛,在外頭面子撐起來了,回家了一切都好說。做飯、洗尿布能算個啥? 魏三抱著小錦歡、牽著米氏坐上了小船往河對岸去…… 第二章 討債閨女糟心兒 要說這魏家村,后面是一座山,前面呢是一條河。在大山和大河中間才是人家。因著要出村是必須要過河的,故而,家家都有小船。出入過河。 按說這后面山、前面河的,中間這么大一地方都是魏家村的,家家戶戶的地雖說不是太多,但是比起別的村子來說,卻也不少了。怎么日子還是不好過呢? 卻是因著老天大概是要公平的。這樣的地兒原該是風水寶地,只是,每年夏天都至少要發一次大水。而每次發大水,帶來的都是一場災難。不好的時候,河水漫到村里家家戶戶的房子也是有的。 不過河水漲到傷人的時候畢竟還是少數,不然魏家村也不會還有這么多人在了。更叫人頭疼的還要是地里頭的莊稼。 河水一漲,地里的莊稼就要大面積地遭災。是故,你的地多,但是你的損失也多啊。故而,魏家村的村民的日子跟其他村子一樣,過得緊巴巴的。 并且,因為魏家村交通不便,當初米氏要嫁過來可是叫家里人好一通“棒打鴛鴦”。當然,父母終究傲不過孩子,米氏也終于還是嫁進了魏家,嫁給了魏三。 卻說米家父母還有兄長看到米氏和魏三抱著小錦歡回來,喜的不行。米老太當即就吩咐二兒子去沽酒,直言今兒要好好慶祝一下。 大兒媳和二兒媳在廚房按著老太太的吩咐,殺了只雞在灶上“砰砰砰”地忙碌了起來。 米氏和母親在堂屋說話。米家老太太抱著小錦歡,一邊做出奇怪的表情逗著錦歡,一邊跟米氏說話。 “孩子滿月你們就這么一家三口齊刷刷地回娘家了,你婆婆沒意見?” 米氏搖搖頭,“不知道。我沒注意。不過大概是不生氣吧??反正她一直也不喜歡我,我在家估計她還嫌礙眼,出來了她高興還來不及,生什么氣???” 說完,米氏討好地沖著母親笑了笑。 米家老太太點了點米氏的額頭,到底沒舍得罵小閨女。反正魏家那老婆子她也著實看不慣,也就不管了。 老爺子在一旁看著老太太懷里的小丫頭,也意動的很。小閨女的閨女他也想抱,可惜,老太太嫌他粗手粗腳,不叫他伸手。老爺子只得眼饞地在一旁逗弄。 “那你這回過來,出了給小錦歡過滿月,還有事兒沒?” 米氏懶散地趴在桌子上,聞言提溜地坐直了身子,依偎在老太太的身旁,笑容甜膩膩的:“沒旁的事兒了。就是帶著我閨女過來討她姥姥的滿月禮。免得您給忘了、省了?!?/br> 老太太:…… 這可真夠實誠的。要不是知道小閨女的脾氣,老太太都想說她怕不是缺心眼兒吧! 小閨女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老太太可多的話要問了,絮絮叨叨個不停。米氏簡單地回了老太太幾句,就耐不住了。對著老太太嘟囔了一句:“娘,孩子交給您了。你幫我照看會兒,我困了,先瞇一會兒?!?/br> 剛說完話,米氏也不等老太太應聲,就掀了厚厚的簾子,自顧自地進了老太太屋里躺著去了。 老太太:…… 這姑娘生的可真真是生來討債的。旁人家的小姑子出嫁后再回娘家哪個不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看嫂子的臉色,生怕招人厭煩?也就自己這個閨女,出嫁至今仍舊還是“姑奶奶”?;貋砹司屯采弦惶?,一點兒要幫忙的意思都沒有。 可真夠能耐的! 可惜,這么多年了,老太太拿小閨女是真沒轍。也只得認命地替小閨女照看她閨女去了。 這要不是親閨女,老太太真想埋汰幾句。 * 要說米氏也是能耐,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丫頭,生生地將“懶”這個習性從小貫穿到大。打小就是這個樣子、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當初米老太不叫她嫁進魏家村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因著閨女太懶,怕閨女將來被人嫌棄,離得遠了自己不能知道、不能照看。 所以,原本老太太是打算將閨女許給本村的小伙子的。這樣,就算有什么人家也不敢過分。不介能夠按著從村的情誼多讓讓也是好的。再不濟,還有自己照看著,伸把手幫幫忙也是可以的。 哪里知道這閨女主意忒大,自己悄悄地就相好了人??粗辛舜蠛訉Π兜奈杭掖迦耸课喝?、要死要活地嫁。老太太心里是一千一萬個不愿意,可是老太太哪里傲得過疼在心坎里的閨女,最終還是將她嫁給了魏三。 要知道米氏剛嫁進魏家時候,老太太可是足足擔心地整一個月。天天大晚上地翻來覆去睡不著。就怕小閨女叫人嫌棄,被人欺負,暗地里哭。老太太的心整日地七上八下地,攪合得一家子都不好。天天天不亮就叫兒子去魏家村看看。 還給兩兒子排班,逢單日子就大兒子去,逢雙就兒子去。折騰了一個月,新娘子回門過滿月,老太太親眼見著小閨女眉眼開闊,臉色紅潤,米老太才算放下心來。 老太太這邊回憶舊事,就見懷里的小丫頭扭了扭身子,嘴里還在小聲地“哼哼”著。老太太以她多年帶孩子的經驗直覺孩子這是在認生,在找小閨女。 小閨女剛睡下,小丫頭這么哼哼地可別把里屋的閨女給吵醒了。老太太趕緊抱著小丫頭去了外頭。站在屋檐下,今兒太陽也不大,老太太抱著孩子曬曬太陽倒是也不擔心陽光刺了小丫頭的眼。 哪知道懷里的小丫頭好像特別喜歡外面的陽光的樣子?原本還哼哼唧唧地好像不滿的樣子,這才剛一抱出來就不吱聲了。還懶洋洋地動了動身子,吧唧了下嘴巴,特別享受的樣子。 甚至還隱隱露出了點兒滿意、笑意。 老太太:?? 老太太直覺懷里的小丫頭好像特別喜歡曬太陽。又忍不住懷疑自己這是自己的錯覺。不過就這么點兒的孩子,能知道個啥? 老太太覺得自己肯定是看錯了。至于小丫頭的笑,許就是巧了而已。也或者是她家小外孫女天生長了一副笑模樣?天生愛笑。 老太太找到了理由解釋,便也不多想了。只安安靜靜地抱著小錦歡在外面曬著太陽。躺在老人懷里的小錦歡只覺得渾身都暖洋洋的、好似有什么東西順著脖子里的珠子滲入了自己的身體、流經各部分脈絡溫暖著自己,特別舒服。 渾身舒坦的小錦歡很快便又睡著了。沒人發現藏在小錦歡脖子里的珠子一閃而逝的暗紅色的光芒。 * 等小錦歡睡醒,一家三口都在回去的路上了。魏三和米氏還在喋喋不休地爭論著。話題由何而起呢? 卻是因著吃飯時老太太在飯桌上又提起了兩人曾經的荒唐。之前,老太太一度不看好兩人。不僅是因為閨女一身的毛病,還因為這魏三在村里四鄰的名聲著實不咋地。什么好吃懶做、游手好閑的,魏老太要是一口氣同意了才奇怪呢! 閨女原先就懶,再嫁一個好吃懶做的,懶漢配懶婆娘,這日子怕是不要過了哦! 老太太都怕兩人餓死在家里頭,還沒人知道。 哪里知道兩人小日子過得還不錯。大富大貴在她們鄉下那是不用想的,不過,能把日子過起來,也沒折騰什么幺蛾子,在魏老太看來這女婿就算不錯了。畢竟,不是誰家都能忍得下米氏的習性的。 再看,如今小閨女許是沒什么錢,但是看得出來人整天還是傻樂呵的、日子過得還不錯。就沖著這一身的毛病至今一點兒沒改也能看出來。 所以,老太太就覺得這女婿其實真的不錯了。米氏這性子便是有自家在眼跟前看著,只怕也就這樣了?;蛟S,還有不如呢!自然,也有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的因素在里頭。 故而,飯桌上,老太太就眼睛直光光地盯著閨女米氏,越看越覺得將自家這懶閨女嫁給魏三確實是委屈人家了。自家閨女太能折騰。老太太不停地數落米氏,叫她別光顧著自己吃,要好好照顧魏三一些。別整天有事沒事地瞎作。 回去的路上,由著老太太一席話,米氏開始了深深的自我反省。 覺得自己過分了?怎么可能。米氏是在反省是不是魏三中午趁著自己睡覺時候找老娘告狀了。這么一想,米氏瞬間就炸了。揪著魏三的耳朵就問:“好你個沒良心的。當初我十五六一枝花的時候你各種獻殷勤,現在這結婚才幾年,你就開始嫌棄我,學會背后跟我娘告黑狀了?” 懷里還抱著小閨女的魏三也不肯示弱:“誰先對你獻殷勤了?不是你先看上的我,對我各種暗示……” 聞言,米氏氣壞了,魏三這是在否定自己的魅力? “當初要不是你故意撿著你那小白臉故意勾搭我,我可憐你,我能嫁給你?” 當初米氏還是個單純天真的小姑娘,魏三跟一長串的小伙子一道出來玩耍,叫米氏瞧見了。正是少年人最好的年齡,魏三又生的好,五官很糊弄得住人,一張小白臉在一眾黑小子中鶴立雞群,米氏一眼就瞧中了,才有了這段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