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書迷正在閱讀:神醫柳下惠、[詭秘之主]故園無此聲、S區(1V1 SC)、搶了男配就跑真刺激[快穿]、敗絮其內、[韓娛]荷爾蒙攻略、[綜漫]再不改行我就要被迫當四皇了、重生都市劍魔、[綜漫]我對亂步下手了、絕地求生之極品兌換系統
等李蹤得知消息派人去拿人時,那告狀的老太監也并不掙扎,只是對著東邊砰砰嗑了三個響頭,血染青磚,厲聲說“此去大約便無生路,茍且偷生這些年,也不過為了讓殿下的冤屈大白天下,老奴微末之身,命如草芥,既不能為殿下伸冤,不如就此隨殿下去了,到下頭去繼續伺候殿下”, 話畢,忽然掙開了神策軍的鉗制,掏出一把匕首抹了脖子。 喉口處噴灑的鮮血,染紅了漢白玉臺階,鮮紅的刺眼。 當時有不少百姓聽聞有人敲登聞鼓,都被引來看熱鬧,誰也沒想到會見到這樣慘烈的景象。 老太監的尸身倒在臺階下,雙目圓睜,死不瞑目。竟是以死明志了。 皇家秘聞本就引人矚目,更何況還牽涉到先帝奪位之爭。在又摻和進一條人命后,此事一下子就在坊間傳開了,甚至有不少人覺得,先帝恐怕是當真得位不正。 成宗皇帝高壽,先帝在位不過五年,卻是驕奢yin逸,奢靡無度,幾乎掏空了國庫。是以先帝的名聲并不好。 在老太監以死鳴冤之后,大部分人都信了那敲登聞鼓的老太監的說辭。 先太子曾經的事跡又被翻了出來,不少讀書人撰寫詩詞文章頌其英武功德,甚至還有激進人士聯名寫了狀書,遞到了京兆府、刑部,甚至大理寺,要求一個真相,讓先太子安息。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先帝李乾的名聲跌到了谷底。諷刺他的詩詞文章多不勝數,甚至還有人暗指今上登基與先帝肖似,莫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得位不正。 更有人提出了得位不正的佐證——天罰。 百年不遇的大雪,便是上天降下的懲罰。 “是韓蟬在背后推波助瀾,那老太監也是他安排的吧?”葉云亭摩挲著信紙。時機挑選的剛剛好好,事態又發展的如此之迅速,說沒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他是不信的。 而為趙家平反是韓蟬主導,他為趙家平反是障眼法,實則不過是借著趙家的冤案,牽扯出先太子之死。 “除了他也沒別人了?!崩铠P歧神色不明,屈指在案上輕敲:“只不過李蹤倒也沒蠢到底,焦作說他暗中探查時,發現還有另一撥人也在查先太子的事,其中還牽涉到韓蟬的身份?!?/br> 他懷疑那一波人是李蹤的人手。 如今坊間關于先帝得位不正的傳言甚多,李蹤一開始還想殺人封口,但大理寺抓了一批人之后,不僅沒能成功震懾百姓,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怒氣。甚至有大無畏之士效仿那老太監在宮門前自戕,死前悲呼“惡人竊國,忠良赴死”,引起更為廣泛甚遠的民怨。就連各州府的起義軍也開始打著“匡正帝位”的名號,要為先太子伸冤。 李蹤這才不得不消停下來。 只是如此也不能平息事態,焦作在信中提到,如今朝堂上也隱約有提議,不若徹查先太子一事,讓“真相”大白,平息民怨。 說是這么說,一旦當真開始查,這個真相能不能如李蹤的意,就無法控制了。 李蹤開始暗中調查韓蟬的身份,說明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入了套。只是如今勢不由人,恐怕他反應的還是太遲了一些。 葉云亭在腦中將如今的局勢梳理一遍,斟酌著道:“我們要暗中推一把嗎?” “暫時先按兵不動?!崩铠P歧道:“焦作去了這些時日,卻沒找到什么實質性的線索,一則說明當年的事藏得極深,沒留下尾巴;二則意味著,與當年之事有關的人或者物,都被人先一步捏在了手中?!?/br> 而據他推斷,后一種的可能性更大。 “先太子之死已經牽扯出來,韓蟬與李蹤之間短暫的平和必定再次破裂,他很快就會有下一步動作?!?/br> 若他的身世真與先太子有關,韓蟬必定會將證據放出來。這也是他讓焦作親去一趟上京的緣由。 等到韓蟬放出了風聲,他再借勢而起,才是名正言順。 *** 而上京情形,與李鳳歧猜的八九不離十。 太傅府中,韓蟬披著雪白狐裘,在水榭中溫酒。前腳剛送走了魏書青,后腳就迎來了李蹤。 這些時日,上京城流言傳得滿天飛,李蹤身為先帝之子,沒少受牽連。大理寺先是抓了一批人,意圖以嚴刑牢獄震懾。但他不過是派了幾個死士扮做悍不畏死的書生在宮門前自戕,就激起了民憤。 李蹤迫于輿論,不得不命大理寺放了人。 他以為李蹤會更早一些來尋他,倒沒想到他這次竟然十分沉得住氣,生生拖了這些時日才尋來。 韓蟬斟了一杯酒,放在對面,神色如古井無波,絕口不提外頭的流言:“聽說陛下今日又未上朝,魏大人都尋到我這兒來了,叫我勸勸陛下?!?/br> 李蹤在他對面坐下,罕見地沒有怒色,只是端起那杯溫酒,在手中緩緩轉動,良久,一口飲盡,方才問道:“這些年……老師對我可曾有一絲真心?” 他抬眸,一雙眼直直望著韓蟬。 眸中沒有怒色,只平靜之下,藏著一絲極深的祈盼。 “陛下何故如此問?”韓蟬替他將酒斟滿,卻避而不答:“臣對陛下自然是忠心耿耿?!?/br> 李蹤藏在衣袖中的手指微微痙攣,神色是意料之外的平靜。他又抿了一口酒,嘆息一般道:“這樣啊……” “我明白了?!彼畔戮票?,站起身,垂眸瞧著韓蟬冷清的面龐,極輕地笑了一下,說:“我會讓老師如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