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書迷正在閱讀:夢也、[綜漫] 論壇養成路人男主、網游之逍遙盜賊、遇龍、[柯南同人] 人在名柯,我的畫風好像不一樣、王牌特工妻:軍少,來單挑、小保姆【H】、重生九零學霸小嬌妻、過氣頂流帶娃追夫、論收集訊息的姿勢[快穿]
“方大爺,三爺和姑娘今兒沒來呢。下雨天,里面沒幾位客人,小的不會記錯?!?/br> “沒……沒來?”剛才還得、很篤定的方瀚文傻眼了。 “先回府里看看,說不定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回去了?!毙熘\提醒道。 他心里也很著急,鼻尖上都冒出汗來,手往懷里一掏,正好拿出,方琬琰給他擦汗的那條汗巾,更是心急如焚。 兩人急急忙忙回到尚書府,只見里面一片燈火通明,方尚書和方夫人都坐在正堂上,看他們的神色就知道,方瀚云兄妹倆并沒有回來。 方瀚文忙領著徐之錦過去。徐之錦是今科傳臚,方尚書也認得他。他把自己送方姑娘到門口的時辰、情形,都細細說了一遍。 “方姑娘披著的那件風帽雨披,是外黑里灰的,內里有個‘徐’字,很容易認出來?!毙熘\又想到一個細節。 “我這兩個祖宗??!難道一起走丟了?”方夫人掩面哭到。 方尚書剛想安慰兩句,二少方瀚武跑了進來,他將一封沒署名的信遞給父親,說到:“有人把這個塞進門房,不知是不是與小妹他們倆有關?!?/br> 方尚書急忙打開那封信,里面薄薄的只有一頁。抽出來從右到左看了三遍,方大人一口老血噴了出來,身邊的方夫人驚叫了出來。 叫大夫的,扶著順氣的,哭哭啼啼的,亂成一團。 方瀚文撿起地上那張沾著父親鮮血的信箋,飛快的看了一遍,他恨恨的一拳打在旁邊的茶幾上,罵道: “狗娘養的!竟然綁架了瀚云和琬琰!” 第227章 百思量尚書獨赴約 一聽方瀚文說,方琬琰被綁架,徐之錦整個人都懵了。 “綁架?……是求財?要多少?我那里現成有銀票,要不要先付了贖金?保住人要緊!” 換個人,他可能會想著報官,想著破案,事關方琬琰,徐之錦就顧不得那么多了。 方文瀚又看了看那張紙,對啊,怎么沒有寫贖金? 只寫了一個人的名字在下面:張玉。 張玉?河間王張玉?還是另有其人?他看了看氣還沒喘勻的父親,心中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感:這不是普通求財的綁架,這是連父親也應付不了的事。 除了說明方氏兄妹都在他手上,還有“張玉”這個名字,信箋上再沒有別的內容。 徐之錦也看到了信箋,他也不解其意。 方大人看著徐之錦揮了揮手,方文瀚只好說:“徐兄,你先回去吧,在這里你也幫不上忙,有什么需要,我再去找你?!?/br> 徐之錦自知自己是外人,確實也不好留下來。只好心事重重的告辭了方家,出了方府大門。 在門廊下,他就站在今天方琬琰和他告別的地方,笑聲依舊,人蹤難覓。 他冷靜了一下,細細查看周圍十步范圍,門廊外被大雨淋過,什么痕跡也沒有。門廊內,除了發現有可能是拖拽的痕跡,并沒有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綁架的人做得干凈利落。 那封信沒有寫要求……或許,“張玉”就是要求。這個張玉,是當年東昌之戰,為救皇上犧牲的河間王張玉嗎? 最重要的是,信上沒有說見面的地點,和放人的條件。 除非,這些方大人早已了然于胸。 忽然聽到還有半個時辰就要宵禁的鑼聲,徐之錦皺了皺眉,朝家走去。 進了胡同,走到徐府門口,他猶豫了一下,轉身朝胡同深處的呼延府走去。他要把這事告訴花蕎,花蕎經常驗尸幫助破案,是個心思縝密的姑娘。 更何況,方琬琰是她朋友。 “什么?琬琰被綁架了?就在今天下午?”花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靠門框斜倚著的小高,聽了也一陣后悔:若是自己直接從宮門口就送她回家,可能就不會出事了…… “都怪我!我應該看著她進門再走的……”徐之錦已經后悔了一路。 “不,這是有預謀的,無論我們如何將她送進家,她都會失蹤。因為她的哥哥當時并沒有跟她站在一起,可他們卻同時失蹤了。 說不定,在宮門外就一直盯著她了,只不過小高在旁邊,找不到機會罷了。他們怕籌碼不夠,目標本來就是兩個人?!?/br> 花蕎這么一說,小高也想起來了,他點頭道: “姑娘這么一說,我也想起來了,我們在宮門外等你們的時候,確實有人鬼鬼祟祟的在樹后偷看,可我當時以為是想窺探姑娘的行蹤,還心想著今晚要留意?!?/br> 花蕎這才明白,小高為何一回來就讓海明、海英輪流睡覺值夜,自己也一直沒回東院,就在西院的游廊角上坐了小半夜。 “小高,以后你再有這樣的懷疑,你要告訴我,我們一起防范才事半功倍,否則,你不是自己受累?”花蕎誠懇的說。 她知道那是小高為她好,想讓她安心睡覺。 可她從不認為,別人保護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自己對自己的保護,那才是無所不在。 徐之錦仔細想想,說:“那就是說,今天不管下不下雨,方家兩兄妹都會失蹤,他的目標就是方老爺子,而方老爺子與張玉的事有關。我們能做的是,盯著方尚書?!?/br> “王府街一排的家丁、護衛,徐大人是打算挖個坑蹲在尚書府門口,還是輕功好,蹲在街對面的樹上?”小高揶揄道。 “可以蹲在樹下?!被ㄊw笑道:“徐三哥不行,但是丐幫的小乞丐可以?!?/br> 徐之錦想像自己蹲在樹上的樣子,不覺也有些好笑,小高這一說,大家才感覺輕松了一些,腦子也變得更靈活了。 “我這幾天在翰林院,也要注意方大人的奏疏,我懷疑,還是和朝廷有關……” “福建!”花蕎和徐之錦同時叫到。 “那么張玉就一定是方大人的把柄!明天我去查查,看方大人是不是與河間王張玉,有什么關聯?!毙熘\確定了目標,一掃來時的沮喪,就等著天亮去翰林院。 小高可不會等天亮,宵禁對他來說,不過就是換一件夜行衣而已。這樣,到五更天,便會有人去盯著尚書府。 花蕎把那只綠玉簪塞給他,囑咐了一句:“小心?!?/br> 小高一轉身,深深的吸了口氣:死也甘心。 翌日,天蒙蒙亮,方大人照常去上朝,當天的早朝記錄,他并沒有上奏,連附議都沒有。退朝之后,方大人又徑直回了家,路上也沒有任何停留。 樹下坐著的兩個小乞丐正閑得無聊,手指剝了一點點饅頭屑,在比賽喂螞蟻。忽然看見方尚書府的門開了,方尚書的轎子出來了,但不知道里面坐的是什么人。 其中一個小乞丐走了過去,跟在轎子邊哭到:“老爺,老爺,行行好,三天沒吃飯了,給兩個銅板買饅頭吧……” 轎子邊走著的家丁作勢要打他,罵道:“去去去,小癟三!敢攔尚書大人的轎子,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方保,給他兩個銅板讓他走?!鞭I子里的人打起半邊簾子說到。 小乞丐得了銅板忙不停鞠躬:“多謝大人,多謝大人!祝大人長命百歲,喜樂安康……” 他不再追轎子,朝樹下另一個乞丐點點頭,那個乞丐便站起身來,杵著打狗棒,端著他的碗,遠遠的跟在轎子后面走了。 得了銅板的小乞丐看了看轎子走的方向,拔腿就往郡主胡同跑。 “好,你記著,這個哥哥會跟在你后面,你帶他去找到方尚書?!被ㄊw從屜子里摸出一把銅錢,塞到小乞丐手上:“拿去買rou包子吃?!?/br> 小高出門之前猶豫了一下,轉頭就去,和胡同里站崗巡邏的四個侍衛交代了一聲。這才跟著小乞丐出了胡同。 “方尚書今天既沒有報官,也沒有準備銀錢,看來,他知道綁琬琰的人是誰,也知道對方想要的是什么?!毙熘\若有所思道:“以他今日的鎮定,他一定是想好了該怎么辦?!?/br> “你說,他會怎么辦?”花蕎托著腮幫問道。 “妥協?!?/br> 第228章 歸來莊驚詫見故人 小高去了很久沒回來,不是因為路途遙遠,而是到了地方,小高根本進不去。 一直跟蹤的那個乞丐,輕功不錯,聽他自己吹牛,說是徐九公親自指點過。此時,他正趴在一個土垛后面。 “方大人到了一個巷子里,被蒙了眼,換了頂轎子,才被抬到這里面?!彼蛐「呓榻B到。 竹林雅居的招牌早就撤掉了,對外就說,生意不好,不做了。如今,門頭上掛著“歸來莊”的牌子,是個私人莊園。 歸來莊,皇者歸來。 這個地方高興認識,里面都是獨棟雅居,人也少。就算進去,很難找到掩護,更何況,現在歸來莊增加了不少暗衛,大白天進去,實在沒有什么勝算。 只不過,他想再等等,看方大人是幾個人出來,還是根本出不來。 方仕政被蒙著眼帶到竹林深處,進了正堂,眼睛上的布條被取下來,還好大堂里光線不強,他很快就適應了。 “易……易大人!我早該想到是你。魏謙是你養父,他突然被派出京去出任務,想必是出了什么大事……難道,易大人以為,此事與老夫有關?” 易呈錦大笑起來:“他是他,我是我。今天我把你請到這里,為的不是他,而是我?!?/br> “哦?那老夫倒要洗耳恭聽。是什么樣的事情,必須用老夫一雙兒女的命來換?!?/br> “不,方大人言重了,本王的父皇曾經說過,方仕政為人正直,此人可用?!币壮叔\不緊不慢的,將桌上的一個錦盒打開,里面的東西,讓方仕政目瞪口呆。 他不由自主的走上前,顫顫巍巍的拿起錦盒里那枚玉璽,翻過來看底下刻著的字。 “不錯,是他,是先皇!” 方仕政將玉璽放回錦盒,畢恭畢敬的跪下,對著玉璽磕了個頭,抬頭已是老淚縱橫。 “沒想到,老夫有生之年,還能再次見到這枚玉璽……您剛才稱他為父皇,難道,您是先皇在宮外育出的皇子?那怎么又會到了魏謙的府上,認了他做義父?先皇如今人在何處?” 易呈錦將方仕政扶起來,笑道: “這事說來話長,今日用這種方式請您來,實屬無奈,畢竟本王的身世太過離奇,不是一兩句就能讓人信服的?!?/br> 他看到方仕政還認自己的父皇,自己也換了口氣。 從回京到現在,也有快半年的時間,魏謙先是莫名其妙的提出要先扶朱瞻培,結果打著朱瞻培的名字,買賬的大臣有不少,可有權的一個沒有。 這就不說了,那朱瞻培又莫名其妙投奔了自己父親的死對頭漢王,據林龍楓得回來的情報,這次朱瞻培去北征,也是漢王攛掇的,估計要找事。 易呈錦笑了:天助我也! 從朱高煦或是朱瞻培手里奪皇位,比從朱高熾、朱瞻基的手里奪,要容易多了,他讓林龍楓盡力促成,等他們回京,自己正好亮出旗幟,撥亂反正。 亂世出英雄,前方朱瞻培、漢王在做亂,后方,他就讓人去找那些平民義軍作亂,朝堂上,再逼朱高熾做些官逼民反的事,那這個鍋,就得朱高熾父子來背。 關鍵時刻魏謙知道了自己當年激憤之下,殺死賤人魏晴的事。易呈錦便徹底掐斷了魏謙這條線,等到他得知花蕎是自己的堂妹,這才明白,殺柳云娘是所為何事。 至于魏謙的離京,他猜,十之八九是因為偷龍轉鳳事發。 “方大人,父皇到死都對你們一班老臣念念不忘,說他沒有保護好大家,讓多少忠臣良將死于暴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