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書迷正在閱讀:被渣后我重生了、據說我曾是個大人物[快穿]、我真的是負二代、[綜漫] 你們米花有兩個警視廳、重生甜妻:獸王太強啦!、[柯南同人] Gin的神奇寵物店、自古攻二寵攻四、晨光已熹微、[綜漫] 治愈系男子織田作、[洪荒同人] 鼠鼠我呀,今天也想造師父的反呢
很多官員開始浮躁,有人私下勸曹cao恢復九州制,原話是這樣的一一“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制者廣大,天下服矣?!?/br> 以司空幕府獨霸朝綱,總是被人說三道四。若按照九州制,那并州和幽州,以及河東郡、馮翊郡、扶風郡、西河都要并入冀州,曹cao這個冀州牧兼兗州牧,就能合理合法的建立國中之國,治理冀、幽、并、兗等地。 恢復九州制的建議,讓曹cao十分動心,自從發生了衣帶詔事件,他就下定決心,要和天子劉協“分開過日子”。他不想再回許都,甚至打算把家眷也遷到鄴城。還有他的掾屬,也都要搬過來,在冀州建立新的權利中心,徹底架空天子劉協。 正好順便讓公卿百官站站隊,是跟著劉協窩在許都養老,還是力挺曹cao把持朝政,遲早必須作出一個選擇。 但曹cao沒想到,恢復九州制的奏疏送到尚書臺,被荀彧給扣下了。 荀彧來信:愿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 曹cao非常郁悶,拉著郭嘉對飲。 酒酣耳熱之際,曹cao突然擺手讓所有的侍從都退下,只留郭嘉一人,緊緊盯著他,問:“依奉孝看,文若如此這般,可是對孤有所不滿?” 第136章 騎虎難下 ... 自古權臣,走到曹cao這個位置,已經騎虎難下。要么獨霸朝綱,稱公、稱王、最終取代天子,要么去死一死,很可能還會收獲全族陪葬、心腹陪葬等“死不瞑目大禮包”。沒有第三條路。所以曹cao急于架空天子,到目前為止,他沒想過要篡取皇位,但他必須自保。 荀彧反對九州制,建議先平定天下,再商議古制,這是不是敷衍之辭,他是否對曹cao近日的一系列集中權力的行為不滿呢? 郭嘉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笑嘻嘻地反問:“明公可知,上一個想要恢復九州制的人是誰?” 曹cao心中一凜,上一位想要推行九州制的人是王莽,由于改革力度過大,觸動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王莽的偽朝被推翻了。 假設實行九州制,并州和幽州等地都要并入冀州,統一管轄,那些即將失去權位的官吏,很可能直接反叛。 郭嘉原本和曹cao坐在同一張席子上喝酒,這時卻斂去笑容,緩緩站起來,走到窗前,負手而立,背對著曹cao:“禹貢九州,其實并沒有正施行過,《尚書.禹貢》一篇,也并非《尚書》的原文,乃是東周之士的偽作,寄托治國理想罷了?!?/br> 曹cao驚疑不定,但略微一思索,夏禹時期,還沒有劃分出“州”這種行政區域。而且郭嘉師從潁川大儒,對于學術的態度一向是很嚴謹的,不至于信口開河。 頓了片刻,郭嘉倏地轉身:“真正嘗試過九州制的,只有王莽。一個從來都沒有成功先例的制度,即便明公想要試一試,嘉的意見也和文若一樣,‘天下大定,乃議古制?!辽?,現在還不是時候?!?/br> 曹cao也意識到眼下推行九州制確實不合適,繼續和荀彧賭氣似乎毫無道理,但他就是覺得荀彧跟他不是一條心。 曹cao莫名煩躁:“不要轉移話題,奉孝,孤問的是文若?!?/br> 郭嘉從袖中摸出折扇,扇子在他枯瘦蒼白的手指間飛快地旋轉一圈:“這個問題么,明公得先保證,恕嘉無罪,嘉才敢說?!?/br> 耍賴一般的口吻,讓曹cao有點無奈:“奉孝,孤恕你無罪,但說無妨?!?/br> 郭嘉:“明公和文若,是因為匡扶漢室的共同志向,聚在一起。這些年,文若初心不改,明公卻已經變了。文若能理解明公的苦衷,所以衣帶詔,明公縊殺董妃,上千顆人頭落地,他沒有說一個字??墒敲鞴蛟S忘了,文若現在不僅是您的謀臣,還是大漢的尚書令?!?/br> 要是換一個人這么說,曹cao恐怕要怒喝一聲“放肆?!?/br> 但郭嘉的聲音,委實有安定情緒的效果,曹cao踱到郭嘉身旁:“可是孤和漢室,勢必不能共存,孤要文若只向著孤!” “說句不恭敬的話,華歆、王朗天下知名,卻只不過是被磨平了棱角的明哲保身之臣。滿朝公卿,無論是心向天子,還是心向明公,多是奴仆,不但自己當奴仆,還要把其他人也變成奴仆??晌娜舨灰粯?,他是真正的士,才似張良,道似伯夷,風骨猶在。輔佐明公救世,是他的志向。維護天子的顏面,卻是出于道義?!?/br> 郭嘉太了解荀彧,他真的很怕,怕有朝一日,荀彧跟曹cao決裂,志向無法實現,于是以最后一個漢臣的身份,以身殉道。 曹cao苦笑,文若一面伴駕,一面輔佐他獨攬軍政大權,夾在中間,真夠為難的。他敬仰文若謙謙君子,忠貞守節,也痛恨這個君子不肯變通。 窗口的寒風,讓郭嘉有點冷,他掩住一聲輕咳:“文若并非那等酸儒,真正愚忠于漢室的臣子,早就被董卓殺絕了。但人心向漢,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蛘邠Q一種說法,每個人都在亂世這個大洪爐之中,被煎熬炙烤,渴望朝廷恢復威信,渴望有人掃平烽火,讓他們解脫出來?!?/br> “文若反對一些事,不是為天子,而是為了明公。天下平定以后,改制什么的都可以商量??墒乾F在,有些事,只要明公敢做,就會引發動亂。沒有大義這面旗幟,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如何討伐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