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書迷正在閱讀:被渣后我重生了、據說我曾是個大人物[快穿]、我真的是負二代、[綜漫] 你們米花有兩個警視廳、重生甜妻:獸王太強啦!、[柯南同人] Gin的神奇寵物店、自古攻二寵攻四、晨光已熹微、[綜漫] 治愈系男子織田作、[洪荒同人] 鼠鼠我呀,今天也想造師父的反呢
問題是郭嘉看起來好年輕,眾人打聽了一下,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能讓曹cao言聽計從的幕僚! 曹cao麾下軍師挺多的,但軍師祭酒……目前朝廷還沒有批準設立此官。難道曹cao要讓年僅二十二歲的郭奉孝,統領其他幾位軍師? 設立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官職,曹cao這是要以權臣的身份,向洛陽系的官員示威?他們絕不妥協! 所有同僚的官職,都陸續確定下來,只剩郭嘉,直接變成曹營官員和洛陽系的官員互相傷害的導火索,不管是朝廷的正式廷議,還是街頭偶遇,一提起郭嘉這位軍師祭酒,兩派官員必定吵得不可開交。 郭嘉:躺在家里也中槍,真當我是泥巴捏出來的人偶、沒脾氣? 他一直以為軍師祭酒是個俸祿六百石的小幕僚,和軍師沒法比。但和曹cao溝通之后,發現曹cao的意思,是讓他擔任總參謀長,那幾位軍師(參謀),還要歸他管…… 這要是能被皇帝和百官廷議通過,那才是活見鬼。 剛巧袁紹對于曹cao是大將軍,他卻只是太尉,官職沒有曹cao的官職大,十分不滿,甚至后悔沒有搶先迎奉天子。 曹cao找郭嘉商議對策。 郭嘉笑得云淡風輕:“大將軍梁冀、竇武、何進等,沒一個善終的,此等不祥之位,不如就讓給袁紹老兒?!?/br> 曹cao:雖然都是建議我暫且忍讓,把大將軍之位送給袁紹,但郭嘉說話聽著就是順耳。 他笑了笑:“對,此等不祥之位,不要也罷。孤可以擔任司空?!?/br> 郭嘉用看智障的目光看了曹cao十秒鐘,斟酌著開口:“軍師祭酒職權過重,多有不妥,不如在前邊加個司空,改成司空軍師祭酒,只作為主公的幕僚,就無須廷議?!?/br> 第82章 軍師祭酒,是曹cao為郭嘉量身定制的官職,品秩不高,但權利很大,掌管軍機、軍務,兼管軍法,協助曹cao作出決策。出征在外,地位僅次于曹cao,排在一眾軍師和將軍之上?;氐皆S都,自由閑散又清貴,不用上朝,不用點卯,俸祿照領。 若是改成司空軍師祭酒,就直接變成司空府中掌管軍法、協助曹cao處理軍務的幕僚,這在許都,連個官都算不上,只能算吏。 不在朝廷的官員體系當中,只屬于曹cao、只聽命于他一個人的幕僚。曹cao的心口好似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 這兩個職位的落差,也太大了一些。 曹cao遲疑:“以奉孝之才,豈能只當個幕府長吏?” 郭嘉滿不在乎地一擺手:“男子漢大丈夫,有幾個不喜歡高官厚祿,春風得意馬蹄疾?但眼下最要緊的事,是誅佞臣,罰罪臣,賞功臣,表彰忠貞節烈之士,樹立主公的威望。只要主公權傾朝野,嘉哪怕就當一個小吏,也會跟著水漲船高?!?/br> 這個郭奉孝,當真是上天賜給他的奇佐,賞功罰罪誅佞臣,既能立威于宗廟朝堂之上,又可揚名于市井江湖之間。還名正言順,讓人無話可說。 曹cao心花怒放:“孤將來一定讓奉孝做高官,掌大權!” 曹cao仿佛已經看到那幫難搞的洛陽系官員或俯首低眉、搖尾乞憐,或退避三舍、不敢爭鋒。又或許,會有不識時務的人,跳出來螳臂當車,成為他權臣之路上的第一塊踏腳石。 郭嘉:沒辦法,我是一個小家子氣又記仇的人,敢惹我,還讓文若受委屈,我就敢讓整個朝堂都抖三抖。公卿百官,好好享受這場暴風雨吧。 洛陽系的官員追隨著劉協,從洛陽到長安,又從長安到洛陽,再到許都。顛沛流離,吃足了苦頭,大多數人以功臣自居。剛告別乞丐生活,吃飽穿暖沒幾天,就開始琢磨著爭權奪利,恢復昔日的榮耀。 就在這些人搬出朝廷的禮儀制度,來給曹cao施壓,逼迫他放權的時候。 曹cao偏不按套路出牌,徑直在廷議上提出:自董卓之亂以來,朝綱廢弛,有功之臣不曾賞,有罪之人不曾罰,jian佞宵小沒伏誅,死節之士未旌表。請求天子賞功罰過,重振朝綱。 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劉協必須贊同。 死忠于漢室、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老臣,早就被董卓殺完了。那些能活到現在的高官顯貴,多少都曾虛與委蛇,敷衍過董卓,真要追究,沒一個是清白干凈的。 哪些人有功,哪些人有罪,還不是曹cao說了算? 于是,百官瑟瑟發抖,等著曹cao的清算。 這時候,關于前太尉楊彪一到許都就稱病辭官的行為,再也沒有人嘲笑他窩囊,楊彪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啊。 曹cao也不客氣,誅佞臣:誅殺尚書馮碩等三人。罰罪臣:罷免司空張喜等數人。曹cao自個兒擔任司空,把大將軍這個頭銜讓給袁紹。 賞功臣:安集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護駕有功,封為列侯。順便說一句,劉協雖然只有十三歲,但他已然大婚,后宮里有一位皇后,一位愛妃。伏皇后正是伏完的女兒。董妃是董承的女兒。 河內太守張遼救駕有功,封為列侯。此前,曹cao去洛陽,將要護送天子前往許都的時候,前有車騎將軍楊奉攔路,后有李傕、郭汜和張濟帶著西涼兵追擊,張遼攔截李傕、郭汜和張濟,讓曹cao順利迎奉天子。 表彰忠貞節烈之士:已故司徒王允,用隆重的殯禮重新安葬,派虎賁中郎將以太牢之禮拜祭。封王允的孫子王黑為安樂亭侯,食邑三百戶。征召王允的侄子王凌擔任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