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書迷正在閱讀:被渣后我重生了、據說我曾是個大人物[快穿]、我真的是負二代、[綜漫] 你們米花有兩個警視廳、重生甜妻:獸王太強啦!、[柯南同人] Gin的神奇寵物店、自古攻二寵攻四、晨光已熹微、[綜漫] 治愈系男子織田作、[洪荒同人] 鼠鼠我呀,今天也想造師父的反呢
郭嘉細腰長腿,手涼,腳也涼,在悶悶熱的夏天,抱進懷里很舒服。 荀彧以前喜歡看郭嘉笑,不過今夜,在燈火搖曳中放縱沉淪,看到郭嘉的肌膚泛著淺淺的粉色,似乎要哭,又極力忍住,黑漆漆、亮閃閃的眸子里氤氳起一片水霧的勾人模樣,荀彧忽然很想看他哭…… 張邈仗義疏財,他的弟弟張超勤政愛民,張氏兄弟在兗州很得人心,他們依靠著城池堅守,像一只縮在殼子里的大烏龜,委實讓曹cao無從下口。 曹cao魄力十足,直接分兵,讓諸位將軍先收復其他郡縣。 一個月以后,只剩下陳留郡還屬于張邈。張邈讓張超守在雍丘,他去淮南,找袁術借兵。 就在曹cao和張超相持不下的時候,新的危機爆發:曹cao收降呂布和陳宮,麾下軍隊的人數,一下子激增了三萬多,曹營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更嚴重的是:軍糧不夠吃。 一萬一千多名騎兵,真不是曹cao能養得起的。 東郡屯田得到的糧食,有一部分毀于叛亂,離秋收還有兩個多月,曹軍面臨著斷糧的威脅。要是沒有吃的東西,別說讓士兵打仗,讓他們不嘩變、不散伙都有難度。 關鍵時刻,程昱這個狠人,在他的家鄉東阿縣,帶兵強行征糧,具體怎么征呢?挨家挨戶,搶走存糧。就這樣,程昱硬生生給曹軍湊出五天的軍糧。 這件事徹底毀了程昱的名聲,他上回還和荀彧開玩笑,問他“怎么不說我吃人呢?”現在就有人說他吃人,還相信他暗中把戰俘殺掉,制作成rou脯,混在軍糧之中給別人吃。 人言可畏,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程昱漸漸被孤立,他性格剛戾,原本就不愛和人打交道,人緣也不太好,現在常常板著臉,人緣變得更差。 一個人落魄的時候,最能看清真正的朋友。程昱的名聲太臭,被大多數人疏遠,但荀彧、郭嘉、戲璕始終待他親厚,往來談笑,一如當初在書院的時候,他依然是這幾個年輕人的仲德先生。 不管怎么樣,曹cao依靠程昱送來的軍糧,支撐了七天。成功等到袁紹的支援。 冀州袁紹送來一批糧食,分量很足,剛好夠曹軍吃到今年秋收的時候。但是袁紹有附加條件:他要求曹cao把家眷送到鄴城,充當人質。 曹cao面臨一個選擇:送人質,從此老老實實,給袁紹打工當小弟。不送人質,和袁紹分道揚鑣,沒有袁老大罩著,兗州這塊四戰之地,四周的鄰居都想一口一口吃掉他。 曹cao當然不甘心臣服于袁紹的yin威之下,但他的選擇不重要,關鍵是他麾下的文臣武將,這些人是愿意追隨他,還是就此倒向袁紹? 程昱第一個站出來表態:“袁紹占據燕、趙之地,有吞并九州之心,然而他志大才疏,智力不足以成事。兗州雖然殘破,能戰之士,尚有十萬。曹使君英明神武,與文若、奉孝、昱等共濟天下大事,霸業可成,何必屈居人下?” 一句話總結就是:袁紹不行,曹cao行。 荀彧、郭嘉、戲璕、毛玠等人紛紛附和。 于是曹cao信心百倍,拒絕向袁紹提供人質。這就意味著:以后不會再有來自冀州的糧食、輜重、士兵等援助,他們必須憑借自身的實力發展壯大。 自力更生說起來容易,養兵、建設城池、恢復生產力、安置流民,樣樣都要花錢。 曹cao他爹曹嵩卻偏偏是個守財奴,舍命不舍財的那種,將小金庫捂得嚴嚴實實,不肯漏出一枚銅板。 整個兗州,還有新并入曹cao治下的潁川郡,有很多城池都毀于戰火,需要重建,還有大批的流民缺衣少食,等待救援。 更糟糕的是: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下雨,兗州大范圍的田地干旱,還出現了蝗蟲。 曹cao最近心情沉重,不光是肩頭的千斤重擔,和負重前行的各種壓力,還有身邊的人越聚越多,他卻越來越孤獨的迷茫無措。 曹cao和袁紹,二十多年的交情,可以把后背交給對方,背靠背作戰的好友,終于還是走到今天這一步,袁紹不再掩飾他對曹cao的忌憚,他們彼此都把對方看成潛在的對手,再也回不到從前。 不過這種沉重的心情,在看到郭嘉手寫的文書《蝗蟲的三十六種吃法》的時候,被徹底打破,沒見過這樣預防蝗災的。郭嘉明確表示:這種蝗蟲無毒,他讓人試吃過,味道還不錯。 隨著文書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只布袋子,里邊裝著活蹦亂跳的蝗蟲。 曹cao心情復雜,吩咐廚子爆炒蝗蟲。他皺著眉,忍著反胃的感覺嘗了一只,出乎意料,居然吃出了大蝦的味道。 于是,兗州軍民,全員吃蝗蟲,一場蝗災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里。 關于田地干旱,郭嘉取出《天工開物》,將書中的三種龍骨水車的圖紙都描下來,獻給曹cao。 風力水車、水力水車,可以人工cao控的小型手搖、腳踏水車,適用于各種地形,甚至可以把低處的水流引到高處,全面解決旱災缺水的難題,從今往后,引河水、渠水灌溉農田,再也不是難事。 曹cao一面安排工匠打造龍骨水車,一面派人尋找扶風人馬鈞。郭嘉強力舉薦這個馬鈞。說他妙手巧思,不僅能夠改進織機和水車,還能改進連弩等戰場利器。(《墨子》一書中就有連弩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將軍李陵曾用連弩射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