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書迷正在閱讀:網游之刺客重生、穿進萬人迷文的我只搞事業、非典型性美強慘[快穿]、校草說他沒有錢、鄉村透視小狂醫、八零小俏媳、網游之幻影劍圣、美貌炮灰的自我修養、癖(NTR、NP、道具、HE)、鄰家哥哥(作者:圖樣先森)
三個女妖怪就把裝金銀的箱子搬了出來。 三姐一邊擦著汗,一邊拿出來一塊絲帛,上面記著銀錢出入。 “幸虧前些日子哪吒老爺給咱們留下了一筆銀子,要不然這會兒干著急沒辦法?!?/br> 四妹就有些不以為意,“jiejie不要擔心錢不夠用,大不了咱們去搶那些客商?!?/br> 胖兔子就在一邊兒糾正,“怎么能說搶呢?咱們是劫富濟貧?!?/br> 四妹聽了之后對著胖兔子一笑,兩個人哈哈哈哈正笑著,突然間就有人問他們。 “做什么劫富濟貧?” 三個人回頭一看,原來是玉龍三太子已經出關了。 “姑爺?!?/br> 玉龍三太子一看地上擺了幾個箱子,里面裝的都是一些金銀珠寶。 “這些財寶是從哪兒拿來的?把這些東西擺在這里干什么?” 三姐趕快把這批財寶的來歷,今天拿財寶的用處跟玉龍三太子說了一遍。 玉龍點了點頭,“給我找一身樸素一點的衣服,你們做小廝打扮,咱們一塊去找那當官的,那些人族當官兒的心思比較多,還是我親自去會一會?!?/br> 留下來四妹看家,玉龍三太子帶著三姐和胖兔子騰云駕霧,到了城外,最后搖身一變,緩緩來到城中,找到了官衙,奉上了金銀,就想求一張契書。 這人族的官員推三阻四,直到最后收了不少金銀才勉強答應把蛇盤山賣給了金家。 玉龍三太子把契書塞到懷里,回到蛇盤山的時候,金月也出關了。 玉龍三太子就把契書拿出來遞給了金月。 金月看到上面寫的是自己的名字,“你竟然辦這事兒了?怎么不寫自個的名字?咱們家你是一家之主,往后什么事都靠你拿主意呢?!?/br> “有一說一,這片山場本來就是你的,給那貪官的銀子也是師伯出的,我也就跑了個腿兒而已,我要是厚著顏面,真的把自個兒的名字落在這趟契書上,往后也不用出門兒了,光是那些親朋好友就能用唾沫星子埋了我?!?/br> 隨后又畫了一副正經口氣和金月商量,“咱們兩個如今都已經出關了,不如把師伯和你的朋友請過來,一起坐下來吃頓飯,而且我以前從靈山逃出來的時候,也承蒙他們關照,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不能不放在心上,咱們多少要有些表示?!?/br> 金月自然樂意,親自去給哪吒三太子的神像上了一炷香,又找天空過路的鳥雀給孔雀公主敖午還有琵琶他們捎帶了信。 這次見面過后,金月和玉龍三太子安安心心地留下生活。 這讓哪吒三太子心中松了一口氣,終于有了一種,“小孩子開始長大了”的心態。 大約又過了五十多年,白素貞終于出關了,姐妹兩個相見,顯然是抱頭痛哭,緊接著又是互相討論各自的修行。 這一次,姐妹兩個人討論的熱火朝天,前后共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白素貞才從蛇盤山離開回到了青城山。 金月和玉龍三太子兩個人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就在山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時讀讀書練練拳腳,有那么一點老夫老妻的感覺。 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幾十年,山下又重新亂了起來。 改朝換代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只不過這次沒有上次那么徹底,宋氏天子逃亡南方,偏居一偶艱難度日。 金月并不把改朝換代放在眼里,在金月看來自己一家命運悠長,要真的cao心這些,那真的是cao心不過來。 這一天盤絲洞的七位蜘蛛精過來拜訪金月。 大家吃吃喝喝,馬上要離開的時候,姐妹幾個對視了一眼,小聲地跟金月提了一件事,“……有一件事我們想跟你說一下,你jiejie——白姑娘這一段時間跟南海菩薩走得比較近,你心里面清楚這件事就行了?!?/br> 阿紅說完這句話到底有些不好意思,“要說起來,你們兩個是親姐妹,我們姐妹幾個不該在你面前說這樣的話,只是我們看著你jiejie和南海菩薩的關系挺不錯的,有說有笑,畢竟你和沙門那邊已經撕破了臉……你知道這回事兒就行了?!?/br> 金月聽完之后,心中確實有些傷心,但是不好在臉上表現出來。 等到把這幾位meimei們送走之后,金月就忍不住跟玉龍三太子說,“我jiejie那個人一直說我有門戶之見,在我看來她就是腦袋有些不清楚?!?/br> 玉龍三太子穿了一身白袍,正在燈下看書,聽了這句話把書放在桌子上,站起來摟著金月。 “你這話說的就有些偏頗了,或許是路上遇到了,人家菩薩主動說話,咱們jiejie不能一言不發啊?!?/br> 金月不想提佛門的事情,所以也就對這件事情閉口不談,夫妻兩個收拾了一下,躺下去休息,到了半夜的時候,金月突然做了個噩夢。 她夢到白素貞一身是血,把手中抱著的一個包裹遞給了自己。 似乎還說一些托付的話,到底說了什么金月在夢醒之后努力回憶,卻什么都回憶不出來。 看著旁邊熟睡的玉龍三太子,金月挑開簾子,慢慢的走出了臥室。 用手端著蠟燭悄悄地來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把蠟燭放下之后自己盤腿坐了下來,開始卜算。 這一次用了伏羲八卦,能看到一些白素貞未來的片段,金月看見jiejie和一個和尚斗得難分難解。 這個片段她以前也看過,如今再看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