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我姐是白素貞、網游之刺客重生、穿進萬人迷文的我只搞事業、非典型性美強慘[快穿]、校草說他沒有錢、鄉村透視小狂醫、八零小俏媳、網游之幻影劍圣、美貌炮灰的自我修養、癖(NTR、NP、道具、HE)
徐茵茵剛進了喧鬧的市集,統子便播報了起來。 [宿主請注意!發現可收集生物?。?/br> [請宿主收集一只紅斑羚?。?/br> [請宿主收集一只棕尾虹雉?。?/br> [請宿主……] 徐茵茵眼睛瞬間一亮,順著統子指引找去,便發現正是邊麗部人在販賣這些。 她不通邊麗部語言,幸好這邊麗部人精通大燕話,一番交流下來,徐茵茵以合適的價格先后買下了統子播報的三樣東西。 朱成幾人對于她似乎總在找尋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已經見怪不怪了,并沒有人多問。 三樣東西買下來,徐茵茵再把市集都逛了一圈,都沒再聽到統子的動靜,時間也不早了,找地方吃中飯。 下午也沒有久留,沒可收集的,趕路要緊。 這一奔波就是三日,期間在一個叫葚茗的小鎮和鑫城停留過,又幸運收集到三種東西。 如此,她成功了爬到了第一名,領先第二名一次收集數,第三名十五次收集數,而可收集物總數還剩下十三種—— 但徐茵茵還不敢徹底松氣的,就算第三名把剩下的十三種全收集了,也超不過她,可一直沒動靜的第二名哪怕再收集兩種,都能又超上來。 所以,還得想辦法收集幾種的。 落日余暉下,徐茵茵抬眼看著眼前城樓上的三個燙金大字:平陽縣。 平陽縣啊,她的封地呢,正好逛逛。 第456章 第四百五十六話:平陽知縣 平陽縣是宜陽府轄內最小的一個縣,城墻斑駁,年久失修,進了城,主街上一溜鋪子也遠沒有別處的那般繁華,街上的行人倒是不少,可放眼望去,穿著最好的,也不過是細棉。 一路進來,徐茵茵所見,無一不是在彰顯著一個字,窮! 這是徐茵茵走過這么多地方,見到的最窮的一個縣城了。 說是縣,還不如別人的鎮呢。 瞧這分成東南西北四城都有點勉強的,馬車行上一個來回,都用不著一個時辰,最繁華的主街也不過一家象樣點點的酒樓,一家象樣點的客棧。 在經過縣衙時,看著那掉了一大半的漆的縣衙大門和那口破了個小洞的鼓,徐茵茵更是說不出話來。 她想過會沒什么稅收,但沒想到它還這么窮。 這封地,何苦來哉。 真難為皇上還為這個跟一干老臣據理力爭呢。 想來皇上只知這平陽縣不大,不知這平陽縣這般窮吧? 那幫大臣肯定知道,要不然最后利落的答應了呢。 看在那十個鋪子的份上,徐茵茵想她就不告訴皇上這事了,窮就窮吧,這點稅收,她想要,還得自己推一把才好。 到底是她的封地呢,皇上不會收回去,不會給她換。 那么,不能眼看著它這么個窮法啊。 當晚自然是住進了主街這家最象樣的客棧。 第二日一早,徐茵茵便出門考察去了。 知道平陽縣被賞賜給她做封地后,她就了解過治理此地的知縣。 知縣叫鄧起福,出身貧寒,是成德十五年的同進士,先后做過澧縣知縣和徽縣知縣,為人正直,為政清明,后得罪了上官被貶至了這平陽縣,一任至如今已經是五年了。 端憑這點,也不能說明多少,還是得親耳所聞親眼所見過才知道。 主街拐過來的一條巷子擺著不少小攤,都是吃食,這個點,在外頭來尋覓早飯的人還是挺多的。 吃食攤子有賣包子饅頭的、面條餛飩、馕餅湯圓等等,徐茵茵看了一圈,價格都很實惠,量也很足。 聽說這條巷子專做小吃攤,便是鄧起福上任后規劃起來的,在他來之前,城中的小吃攤子這里一個那里一個,亂糟糟的,并不集中。 像這般集中在一處,大家想吃哪種,便直接往這巷子來,也省了東奔西跑,倒也提高了生意量。 聽說鄧起福還專門建了一個慈幼院和善老院,前者收留無家可歸的乞兒流浪兒孤兒,后者收留鰥寡孤獨的老人沒有子女贍養的老人和年紀大不方便的乞丐這些—— 難怪街上都沒看見乞丐這些,還以為是這縣窮的乞丐都不留在這里乞討呢。 這兩處花費不少,縣里的銀錢多都用來維持這兩處的生計了,包括鄧起福自己的俸銀幾乎都投在了這里,是以,縣衙破成那個樣子也沒錢修繕呢。 去年辣椒推廣,平陽縣這邊也是領了不少辣椒秧發給百姓種下的,知道商會到時候會收購辣椒,鄧起福還很有毅力的將縣衙名下還沒有賣出去的一些田地和荒地都拿出來帶著百姓們整了出來,種上了辣椒秧。 后頭辣椒收獲,商會來收走辣椒,這些田地出產所得的銀錢,鄧起福都做主一文沒留的分給了百姓們。 說到這些事的時候,那些百姓還期望著今年的的辣椒種植,聽說今年辣椒種得自己買了,可他們沒錢買,想著到時候幾家湊出銀錢來買種子—— 人多的地方消息多,一番走動下來,徐茵茵也大致對鄧起福的風評有了一個了解。 百姓之中對鄧起福的風評還是挺不錯的,稱鄧大人愛民如子,從不端官架子,從不搜刮民脂民膏,還經常拿自己的俸祿出來貼補窮苦的百姓——以至于自己的日子過的極是清貧,除了一身官服,平常的衣裳都是粗布麻衣,吃的也是粗茶淡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