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我姐是白素貞、網游之刺客重生、穿進萬人迷文的我只搞事業、非典型性美強慘[快穿]、校草說他沒有錢、鄉村透視小狂醫、八零小俏媳、網游之幻影劍圣、美貌炮灰的自我修養、癖(NTR、NP、道具、HE)
他們的被褥徐茵茵買的是繡吉祥如意紋的海棠紅緞面團被,床帳繡的花鳥紋。 旁邊還有一間耳室,里頭擺了一張軟榻,或用不著,這間也可以做庫房,放些東西。 至于徐達駿,住東廂房,徐茵茵給他買的繡山水景色的床帳,湖藍色的緞面團被。 旁邊綴著的耳房做他的書房,里頭擺著書案軟榻,還有一個八寶格書架,亦有兩套桌幾交椅待客用。 里頭該布置的徐茵茵也給他做了一番布置,筆筒、硯臺、筆架、筆洗、鎮紙等書房小件都給置辦了。 西廂房以及外院的客院廂房,該置的被褥這些徐茵茵也一起都給置上了,到時候,徐家其他人來住也是有地方睡的。 另外還有廚房,一應的鍋盆碗筷的也置了全套。 一番布置,母女倆以及下午又過來的徐老太一起忙了一天,也花了不少銀子。 銀子是火鍋料的收益,徐春山全放在徐茵茵這里的,她取用也方便。 五十文一塊的火鍋料,火鍋店開張至今,平均每天都達兩百塊的數額,刨除成本,到如今,放到她手里的銀子差不多有七八十兩。 本來能掙更多的,但主要是為了兌換豆瓣醬和干辣椒,這做火鍋料的主要原料且占比又多的,兌換的不少,花用的銀子也不定,有時為了一次兌換機會,花上幾兩十幾兩銀子都是有的。 就比如,有一次還特意花銀子買了一頭小毛驢。 再比如,還花了十幾兩銀子買了一盆花。 所以啊,為了做這火鍋料,那可是花了好多功夫的。 等明年種出了辣椒,那成本就能降低了。 宅子這下是拾掇妥當,隨時能入住了,照徐老頭的意思,喬遷新居,得看個黃道吉日。 這可是他們老徐家的人這么多代下來,頭一個在府城里買上了宅子的,那可得好好的慶賀慶賀,期望著開個紅火的頭,往后老徐家的人能更多的在城里置辦上宅子產業。 所以徐老頭特意上街找了個八字先生看了個就近的好日子,臘月十八。 看好了日子,還專門請了方家那邊,以及周家和張家這兩門親戚,到那天,都來新宅燎鍋底,熱鬧熱鬧。 眼下還有兩天的,且不忙。 要緊的事,還得先是徐二郎的相看。 一大早,穿了一身新衣裳的徐二郎那是被徐家人好一通看,徐老頭還讓徐茵茵幫著給他好好的捯飭了捯飭,用香皂洗了臉,又抹了香膏,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精精神神。 早飯就簡單的喝了一碗白粥,什么餅不餅的都別吃了,免得味重。 徐老太作為長輩,帶著徐二郎去,同去的,除了徐茵茵,還有張秀蘭。 讓徐茵茵去,是想著待會兒要是相看得好,肯定是要給機會讓兩個孩子說說話的,單獨又不像樣,讓徐茵茵這個meimei跟著一起,有名有目的,正好,大家相看,多數人家都是這樣做的。 而張秀蘭,是臨時加進來的。 這個就因為張秀蘭最近交好的杜氏而起的了。 杜氏算起來也是羅家那姑娘的表姨,羅家那邊知道她跟張秀蘭相熟,又怕自家閨女相看的事被從前退親的那家人知道,從中作梗。 所以今兒這相看,非常的隱晦。 張秀蘭和杜氏,就是這中間不經意的橋梁。 從楊柳巷到城南的普寧寺,還是有些遠的,真要走路,且得走大半個時辰,所以由徐春林趕車送他們前往。 普寧寺的香火鼎盛,府城里的人一般都愛上這里燒香拜佛。 寺廟外頭便常有擺攤叫賣的人,日子久了,就漸漸形成了一個熱鬧的集市。 今兒又是十五,來上香拜佛的人多。 人多,車馬難以通行,還在集市外頭,徐老太幾人就下了馬車,讓徐春林找個地方停車等,幾人穿過集市,往寺里去。 從底下的集市到寺廟的大門有幾十階石階,此時往寺里去的人不少,這石階上上下下的感覺都是人,一眼看不清誰是誰的。 張秀蘭和徐茵茵一左一右扶著徐老太爬石階,徐二郎提著籃子在后頭跟著。 “秀蘭妹子!” 突然,張秀蘭聽到有人喊,便即站定腳步,回頭看去。 提著籃子的杜氏就在幾步石階下,見張秀蘭回頭來,忙拉著同行的人越過前頭的人往上來,“哎喲,我抬頭一望,瞧見你的背影就覺得眼熟,沒曾想,還真是你??!秀蘭妹子,你今兒也來上香?” “是啊是啊,聽說這普寧寺的香火靈,這不,今兒我就陪著我婆婆帶著我女兒一起來了!杜大姐你也來上香?” 張秀蘭說著,好奇的看了眼杜氏旁邊跟上來的婦人和姑娘,“杜大姐你咋沒帶著你閨女一道來?這兩位是?你家鄰居???” 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四話:徐二郎相看 杜氏笑應:“我閨女沒來,今兒跟我表姐一起來的!喏,這是她閨女秋紅!” 說著,又扭頭跟羅王氏介紹道:“表姐,這是我們前巷那家徐記潔具鋪子的掌柜兒媳婦,我同她要好著呢!喏,那是她婆婆和她閨女,提籃子那是她侄子?!?/br> 一番介紹后又繼續道:“湊巧碰上了,那咱們就一道走吧!” 張秀蘭便點點頭,“一道一道!都不是外人!” 說著,兩起人合為一起,一同接著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