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一百四十六章 更新
以下為購買比例未達到的防盜封, 將會在時間到后解除封印么么噠 打那以后, 沈平安才徹底絕了商賈事的心思,便是有什么新奇點子, 也是告訴家里,或者掛在家中信任的下人身上, 再沒有自己親自上陣的。 如今他努力鉆研學業,已將之前落下的功課都補了回來不說, 還得了師長準許, 明年可以下場了, 只要發揮正常,秀才功名必是十拿九穩的。 沈平安往謝家的方向又看了一會兒, 就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拿出書本認真溫習起來。 “真是個怪人, ”沈平安的同窗像是看稀奇一樣你指指我,我點點你, 一面是看沈平安的異樣舉動, 一面也是嫉妒沈平安和他們差不多年紀,就已經能被準許明年下場,還沒有生活所累。 這其中有不少人,如今已經有了退學返鄉的念頭。若有些才干, 能繼續考也就罷了。不能繼續考的,在村里開個私塾養家已算上乘, 多是去做些柜上的算盤事。與被師長看好的沈平安, 已然有了本質的差別。 “誰在彈琴, ”謝侯正策馬回轉,很快聽到了琴聲,他稍稍分辨了一下方向,忽然笑了起來,準確的往飛珠濺玉的方向行去。 “侯爺,您回來了!”小六子早眼尖的瞧見謝侯,便立刻下了平臺,在下頭候著。 謝侯把自己的馬交到了底下伺候的人手里,率先走了上去。 小六子緊緊跟在謝侯身后:“這會子是夫人在彈琴?!?/br> 謝侯腳下步子更快,幾乎是三兩步就上了石臺。 石臺上,謝笙和大姐兒正坐在一旁,滿眼敬佩的看著自己母親。經過了六年時間的洗禮,謝笙學會了該如何去品鑒一首曲子的優劣,或許他還說不出個所以然,可李氏和大姐兒之間的差距,卻是能輕易感受得到的。 當謝侯上了石臺,所看到的,就是李氏一心撫琴的模樣,朱唇雪膚,鳳眼柳眉,沒有一處不是他熟悉的模樣,卻少見如此華麗的打扮。 謝侯不自主的向前走了兩步,又恐怕自己粗手粗腳的,破壞了這份美感。 “爹,您回來啦!” 謝侯趕忙制止謝笙繼續說話,想再多聽聽琴聲,可李氏到底是聽見了,停下了手上動作。 李氏抬眸的那一瞬,便如鮮花盛放,入了謝侯的眼睛,叫他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東西。 謝侯怔了怔才走到近前:“茹娘身子可大安了?” 謝侯常在兩個孩子面前稱她為夫人,鮮少有喚名字的時候。 李氏似羞還嗔的看了謝侯一眼,美目流轉,讓謝侯移不開眼。 “已是大好了,”李氏道,“這幾日在床上躺的越發懶散了,想著也有許久不曾帶了孩子們出來,便收拾了些東西,來了這邊。離家中不遠,又能多走幾步路?!?/br> “你愿意出來走走,這樣很好,”謝侯對李氏道,“左右家中沒什么大事,若不想去遠了,這谷中可以一覽之處不少,不必拘于飛花賤玉?!?/br> 李氏點頭應了,才對謝侯道:“這兩日我心里頭煩亂,很做了些不知所謂的事情,幸得侯爺不怪我?!?/br> “你也是關心則亂,切不可這樣說,”謝侯拉著李氏的手道,“要怪也只怪小滿年幼,不能叫你放心?!?/br> 謝笙見謝侯說的認真,眼角抽了抽,索性直接看向了別處。親爹為了哄親娘,結果拿自己做筏子,還是不說話比較好。 “侯爺這話說的什么,”李氏正色道,“兒行千里母擔憂,本就是人之常情。便是小滿日后長大成人,若要遠離我身邊,我也是必會擔憂的?!?/br> “就像是您當初離了京城,老太太也是舍不得的,”李氏說這話時,面上神色絲毫不變,似乎她就真的是因為話趕話到這兒了,才這么說的。 謝侯可不敢真就這么以為了,忙討饒道:“當初那些事情沒能警醒著,是我的不是,只是今次帶了小滿回去,他若不住在家里,又能住在哪里呢?” “侯爺怎么說起這個來了,”李氏道,“先前是我的不是,如今卻是已經想通了,我的小滿這樣惹人喜歡,等回了京城,老太太還不曉得多高興呢?!?/br> 謝侯仔細端詳這李氏臉上神色,心里也摸不準李氏心里的真實想法。他看了一眼小六子,干脆提起了別的事情。 “先前我與你說,叫小滿帶個老人在身邊的事情,可想好了?” 李氏的注意力果然被這件事給吸引走了:“方才問過了小滿,已經說好要請林管家陪著了?!?/br> “他是看著小滿長大的,又能約束小六子。便是一整個家宅,他也能調理的妥妥當當,若是他跟著回京,咱們是再不必擔心的?!?/br> “雖是如此,小滿身邊還是要跟著個心細的婆子才行,”謝侯想了想道,“當初我還在家中時候,也是身邊女婢環繞的。其實這不只是因為女婢伺候著心細,也是因著在家里見識得多了,眼界高了,外頭那些庸脂俗粉自然也就瞧不上?!?/br> “小滿才六歲,”李氏有些不高興,“清流之家極少在公子面前放女婢的,一旦進學,更是將身邊伺候的全都換成了小廝,如今卻也沒見得多少清流世家的男子放浪形骸的?!?/br> 這話可不能再繼續說下去,再說,就是討論清流和勛貴的一些教養方式上面的不同了。 清流之中,有些家底的人家都鮮少納妾,便是有,也是如夫人的美談,且數量上能有一兩個就頂天了。有那起子太好美色的,名聲自是輕易便敗壞了。 只要夫妻相得的人家,像是周家和李氏出身的李家,都是一夫一妻,兒女俱是嫡出。李氏見得多了,心里期盼著,自然也就想把謝笙往這方面教養。 勛貴之流,以妾為攀比。若是誰家沒有幾個侍妾,幾乎都會傳出懼內的笑話。甚至有時還會當庭飲宴之時,做出轉贈侍妾的事情。 侯門公子身邊自小鶯歌燕舞,眼界是高,卻也并非是修身養性。大都是年紀漸長,早早識得個中滋味,玩得更加離譜,還以此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