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修文中
以下為購買比例未達到的防盜封, 將會在時間到后解除封印么么噠 兩岸山壁相對而立, 其鑿如利劍劈成, 幾不能容人落腳, 卻從山巖夾縫之中, 斜生出一樹桃花。 “老爺您瞧,若是在京中, 咱們如何能見到這樣的桃花, 往日你常嫌棄我愛桃花艷骨, 焉知如今這樹不比百年蒼松?”說話的是一荊釵布裙的婦人,年紀在四十歲上下,背著布包, 臉上帶著風霜,一雙眼睛卻格外明亮寧靜,此時正真心為這一樹偶然所見的桃花心喜。 被她稱為老爺的人比她身量略高一些,面帶長須,神色萎靡不振,此時他看著那樹桃花口中喃喃:“絕處桃花, 可見定是天不絕你我?!?/br> 聽他這么一說,那婦人鼻子一酸, 罵道:“只看個花,也值當你想到這么多?既然離了京中,你日后便安心只做個夫子便是?!?/br> 卻原來這二人便是被流放蜀州的周尚書夫婦, 因皇帝擔憂太尉會對二人痛下殺手, 特意安排二人早早離京, 再用暗衛扮做二人模樣,才叫他們一路安穩到了蜀州。也虧得如今春暖花開,他們可以日夜趕路,不必像謝笙、李氏當年一般,將將過了夏至便上路,每日里只有清早與傍晚時分才能上路,明明快馬不過半旬,卻叫李氏走了足足三月。 周夫人勸慰丈夫道:“那定邊侯老夫人是太尉之妹,可茹娘卻是咱們從看著長大的?;噬霞热唤心阄襾硎裰?,必然是看得定邊侯與他母親不是一路之人?!?/br> 周尚書強撐著笑意點了點頭,牽住老妻的手。其實還有一點他不曾告訴夫人,當初他為了救還是皇子的皇上,傷了身子,以至于終身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他又是個父母皆無,沒甚親族的孤寡之人此番出京之前,皇上便特意告知他,說李氏之子是個可造之材,日后當可為他夫妻二人養老送終。 兩歲多的孩子,能看出什么來,話中深意不過是在養老送終上。周尚書心知,一切不過是因為謝侯身份特殊,可以在現在這個時間護住他與老妻,而李茹娘是老友親女,也是他與妻子看著長大的孩子,且妻子與李家還連過親。在這樣一個時候,也只得有李茹娘在的謝家有這個膽量和魄力愿意留下他和老妻。 周尚書,現在應該叫周老爺子。他看著老妻的面容深深的嘆了口氣,讓李氏之子奉養之事還是先莫要告訴老妻,還是得他先考教那孩子一番,明悉了那孩子的脾氣秉性之后,才能再做考慮。 “夫人說得是,”周老爺子打定了主意,連精氣神都好了不少,他看了一眼那桃花,調侃老妻道,“不若日后,你我居所之旁盡皆種滿桃花如何?” “呸,你以為你是晉中武陵人嗎,”周夫人面上顯出些少女嬌俏,“若是我當真種了桃林,你就敢等桃子熟了都用來下酒,不解風雅。分明賦做得有模有樣,偏偏詩詞一道半點不通,全然匠氣,叫你去教茹娘的寶貝兒子,我還怕你教壞了他?!?/br> “那邊可是周伯伯,周伯母?” 周氏夫妻正在互相打趣,冷不丁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這棧道懸于絕壁之上,前后無人,周氏夫妻還以為自己是聽錯了,直到李氏又重復了第二遍,兩人才注意到對面山崖頂上似乎有人在。 “可是茹娘?”周夫人原以為要到了蜀州城中才能見到李氏,沒料想竟在此處棧道遇上,一時激動得手抖顫了起來。 這頭李氏聽得那邊確認,當即落了淚,拉著謝侯的衣袖,哽咽了許久,都沒能說出話來:“侯、侯爺,咱們快過去?!?/br> 謝侯見李氏突然哭了,被嚇得不輕,也顧不得兩個孩子就在一旁,直接把李氏摟進了懷里細聲安慰。 謝笙在旁邊看著,眼珠子一轉,對著那邊喊道:“周祖父周祖母好,我是滿,我娘看見您們太高興了,正哭著呢,您們別擔心,我們馬上就過來接您們!” 周夫人聽見謝笙這叫法心里又驚又喜,扭頭就和周老爺子道:“你瞧這孩子,多機靈。他叫滿呢,可真是個有福氣的名字,楊氏那個老虔婆,就算是給咱們滿定了笙歌之名又能如何,還不是壓不住咱們滿的福氣。說什么族譜上排著的順序,誰信吶!” 周老爺子見謝笙不過一句話,就把自家夫人的心給勾走了,心里百感交集,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不過她自己也不否認,聽見謝笙叫他周祖父,他心里也歡喜的很:“得了得了,你光顧著和我說話,倒把滿給晾在一邊了,茹娘也是……哎,都是好孩子?!?/br> “好好好,周祖母和你周祖父都等著,滿不急,先勸勸你娘,這都馬上要見著了,還哭什么,”周夫人說著說著,心頭觸動,也落了淚,偏偏嘴上硬撐著,全然沒發現自己也xiele哭腔。 “娘,你快別哭了,咱們上馬快去接周祖父周祖母他們吧,”謝笙說完又大人似的喊道,“周祖母我已經勸了我娘啦,你也不許哭,你們再往前走一段,有個歇腳的石臺,請在那里等等我們,我們就來!” 李氏見自己兒子安排的頭頭是道,還知道叫兩位長者在合適歇息的地方等他們,不由笑了起來。 “可算是收住了,”謝侯松了口氣,“還不快說上兩句,咱們這邊過去,可不近呢?!?/br> 大山里頭就是這樣,明明從這邊山上能把那邊的事情看得清楚,甚至連人臉上的毛發都沒半點模糊,可要真的走起來,那是可能會走一天一夜才有可能會合的。故而李氏聽了這話,也不含糊,當即同周氏夫婦說了,而后這邊一行人上了馬,走路往那邊棧道趕去。 在過去的路上,大姐兒還在同謝笙道:“周爺爺他們對我們極好,滿等你過會兒見過了他們就知道了,可惜我只有在外祖父家中才可能見到他們?!?/br> 謝笙想要開口說些什么,一張嘴就灌了一肚子的風。謝侯見了忙制止了他:“當心回去肚子疼?!?/br> 李氏也對大姐兒道:“等今兒回去,大姐兒就住爹娘旁邊的西廂房,竹樓就給周祖父周祖母住好不好?” 大姐兒帶著面紗,沒那么怕風,便點了點頭,直接應了下來。 方才謝笙喊周祖父周祖母這樣的話,在李氏看來,是出于孩子的童言。只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氏已然起了叫自己這兩個孩子改口的意思。周家和李家關系好,一部分是因為周老爺子和李翰林是同窗,更因為周老夫人曾認過李氏的祖母做干親,當可叫一聲大李氏。不過這門親戚自打認了下來,也從來只在李家內部提到,從不拿到外頭說嘴,也就沒幾個人知道。 李氏看了在自己前頭的謝侯一眼,心思百轉千回,到底還是說了這事兒。 謝侯爺聽罷雖然驚訝,倒也不覺得有什么,只是道:“虧得我生在了勛貴人家,若叫我同住在夫人家,我是難以想到這許多的?!?/br> 謝侯爺雖是個粗人,卻也粗中有細,這不過是他的自謙之詞。李氏并沒在意,只道:“過會兒見了姑姑姑父,侯爺當如何?” 不等謝侯回答,李氏便對大姐兒和謝笙道:“可不能再叫周祖父周祖母,得稱呼姑祖父、姑祖母?!?/br> 謝笙二人聽了這話,默默點頭,畢竟方才李氏的解釋,他們也都聽明白了。只是這樣復雜而又隱晦的關系,叫謝笙都不由咂舌,從他學到的各家家譜看,勛貴之家聯絡有親,已經是十分雜亂??傻搅宋娜酥?,這樣的關系就更加復雜。姻親還只是普通,干親、同窗、同年,又是另一筆財富。 謝笙原本于人情世故上并不通達,跟在李氏身邊兩年,也長進了不少??伤缃駞s覺得,他還有的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謝侯主管蜀州軍政大事,早對蜀州地圖爛熟于心,領著李氏一路沿著路穿行,原本要半日才能到的距離,被他縮短到了一個時辰。 方才是隔著江水峭壁,現在才是真正面對面的說上了話。還不等周氏夫婦開口,李氏和謝侯就帶著兩個孩子跪倒在兩人面前:“見過姑姑姑父?!?/br> 周氏夫婦一怔,周老爺子忍不住道:“茹娘,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你可知道這樣的事情是不能胡說的?!?/br> 謝侯知道,這不過是周老爺子防著自己罷了,當下便道:“姑父不必憂慮,您們是夫人的長輩,便是我的長輩,在這蜀州地界上,我奉養自己長輩,是再沒人能夠挑理的。而且其中內情夫人也已經都告訴我了,您們若是因為我不認茹娘這個侄女兒,她可是要傷心的?!?/br> 周夫人大李氏見周老爺子猶猶豫豫,其實心里已經應了的模樣,索性也不理會他,只自己道:“好了好了,你們姑父就是喜歡多思多想,不過往往都是智者千慮,只有一得,隨他去吧。大姐兒快來,咱們可好久沒見了。這個就是滿?真是個俊子?!?/br> 周老爺子見老妻已然只顧著幾個孩子,只能嘆了口氣,認下這個侄女婿,不過他還是道:“等回去了,咱們再好生談一談?!?/br> 謝侯見周老爺子面上冷淡,又說著這樣的話,不由想起幼時師者,即便如今貴為一方刺史,想起周尚書在朝之時的功績,也不禁頭皮發麻背生寒意,不曉得周老爺子會談些什么,又或者說是自己要如何才能叫他滿意。 謝侯看了一旁的謝笙一眼,心道:姑母這樣喜歡大姐兒和滿,想必姑父也會喜歡,不如到時候就叫滿陪著一道好了。 “娘?”謝笙一眼就瞧見了自己母親。 李氏顯然也對謝笙此時的清醒覺得非常驚訝,攏了攏自己披在肩頭的外衫,將燈火放在了床邊的幾上,制止了謝笙起身的動作,又為他掖了掖被角。 “今兒是怎么了,這會兒還沒睡熟?!?/br> “白日里聽了朱王妃的事情,有些睡不著,”謝笙第一次知道,這么晚了,李氏還會來看自己一回,“娘怎么過來了,夜里冷得很,快回去睡吧?!?/br> “不看看你,我也睡不踏實,”李氏索性上床挨著謝笙躺下,輕輕的拍著謝笙,聲道,“朱王妃的事情,你聽一耳朵也就是了,若日后果真進宮,別犯了忌諱就是?!?/br> 謝笙主動往旁邊挪了挪,給李氏空出了些位置。 “娘,爹說皇上喜歡朱王妃,可您說朱王妃苦,孩兒心里總是想不明白?!?/br> 其實哪里是想不明白,不過是因為宮斗劇洗禮,謝笙想的比一般孩子多些。謝侯和李氏說的都比較淺,謝笙晚上睡不著,想著想著,就有些細思恐極了。 “娘說的不過是些謬論,若同人說起時,你只按著你爹的說法說便是,”李氏嘆了口氣,到底輕輕對謝笙道,“太子生母高貴妃,是皇上當初的側妃,打從一開始,就是寵冠后宮的人物,便是當初的朱王妃,也不得不避其鋒芒。你日后若是見著了,必須謹守規矩,萬萬不能被她拿住了把柄。你長兄的母親楊氏可是她的親表妹呢,還……” 寵冠后宮高貴妃啊,似乎太尉也是姓高的?謝笙覺得自己似乎又陰謀論了。 李氏住了口,不再說話,更不再提起這事兒:“等回京了,你好生多看多瞧。有姑父在蜀州,你爹必然是不會在京中久留的?!?/br> 李氏說起這話時有些悵然,她舍不得謝笙,可是她又要同謝侯同進退,因為這樣,才是對大姐兒和謝笙最好的選擇。 大姐兒今年也有十歲了,到了可以相看人家的年紀,李氏原想著借這個機會回京,帶著大姐兒在京城走上一圈,也叫人家知道,吾家有女??芍x侯卻不大樂意她們母女今次一道進京。 一個是山高路長,免受舟車勞頓之苦。另一個是太尉有一孫兒,只比大姐兒大不了多少。若是回去了被太尉說上一句什么,那大姐兒是嫁還是不嫁?尤其老夫人是太尉表妹,最是信任他,萬一老夫人應下了這事兒,豈不是把整個謝家都綁上了太尉的船?嫡女嫁進了高家,嫡子又是太子身邊的伴讀,便是皇帝再相信謝侯的真心,也要謹慎考慮了。 “娘別擔心,有嫡兄呢,何況還有慎之哥和紅玉姐在的,”謝笙安撫李氏道,“孩兒也定會好好用心,不去強出頭?!?/br> “好孩子,”李氏心里到底放心不下,卻又不能表現出來,反而讓謝笙擔心,便只能笑起來,哄著謝笙睡了,才回了自己屋子。 “今兒怎么去了這么久?”謝侯正在燈下看書,也是為了等李氏回來。 “許是我動靜大了些,倒吵著滿了,”李氏去收了謝侯手上書冊,“孩子玩心大,醒了以后鬧著和我說了好一會兒話才困了?!?/br> “倒是難得,”謝侯眼中滿是慈愛,“此次回京,我預備叫六子一直跟在滿身邊伺候,不必再回蜀州了,只是滿到底年紀,身邊還是得有個鎮得住場面的人,你說我是叫管家跟著回去,還是派個嬤嬤?” “侯爺,咱們真不回去?”李氏離了謝笙,才將自己心里的擔憂表現出來,“滿才六歲,我一想著要他留在京城,這心里就有些過不去?!?/br> 謝侯拍了拍李氏的手,心里擔憂卻不如李氏那么重:“滿平日皆要進學,一年到頭難得回家住一日,只要有人管著他的內外事務,便不必擔心。何況咱們滿聰明著呢,年紀,又不強出頭,有朱弦在,誰也不會特意關注滿?!?/br> 果然是男人的想法,說得輕巧。李氏有些不高興,撇開謝侯自個兒生悶氣去了。六歲的孩子不在父母身邊,呆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就不會害怕? 李氏一時擔心謝笙離開他們之后不習慣,一時又擔心謝笙回去之后老夫人又要故伎重演。不免覺得頭暈腦脹,第二日早晨竟病了。 謝侯作為枕邊人,自然是第一個發現的。謝侯連忙叫了人去請家里供奉的大夫,一面又勸慰李氏:“家里有娘在呢,到底滿是她的親孫兒,是謝家的孩子。何況朱氏子也要回去,那也是娘的表侄孫呢?!?/br> 李氏心里本就擔憂,如今謝侯竟還想把謝笙托付給老夫人照顧,李氏心里又急又氣。 李氏覺得,這六年過去,許是隔得遠了,當初那些不滿和隔閡都漸漸松動,謝侯就又念起當年母親的好來。 “娘若愿意看顧著滿些,我也高興,可娘和太尉那頭走得近,滿又是要走清流路子的,要是跟著娘出門見客,只怕不太妥當?!?/br> “別擔心,不是還有岳父岳母在嗎?!?/br> 謝侯有心再多說些,外頭管家已經在催,不得不走,只能讓人去請周夫人過來。 “你這孩子,平日也沒見你是個犟脾氣的,怎么如今就想不明白了?”周夫人把屋子里伺候的人都趕了出去,扭頭就罵了李氏一句,“那楊氏再怎么不好,面子上的功夫是做足了的,何況現在謝麒地位穩固,滿又不和他爭,楊氏就算不能一碗水端平,也不會叫人欺負了滿去。到底是謝家嫡子,走出去就是謝家的臉面?!?/br> “可姑母,我心里就是擔心,當年她做的那些事情,叫我惡心得不行,”李氏心里委屈,抱著周夫人啜泣起來,“姑媽,我心里苦啊,我來了蜀州的頭兩年還會時常做噩夢,夢見她那張冷臉,夢見我的滿沒了。楊氏死的冤枉,難道能怪到我身上?我自打嫁過來,無不時時奉承著她,可我又得到了什么回報?” “都說她待我親如母女,哪有母親這樣算計著女兒的?” “可她是親祖母,你們不把孩子托付給他,又能托付給誰?楊氏照看滿,若出了什么錯處,自然是她的過失。只要她還在乎謝麒的名聲,就必須要好好對滿。你焉知謝寧不是看破了這點,才做的決定?”周夫人認為李氏太過擔憂謝笙,以至于當局者迷,“你該多信他些?!?/br> 李氏聽罷這話,一時想起當初謝侯寵愛劉氏的模樣,一時又想起這兩年在蜀州的愜意日子,心如刀絞,也不曉得該不該信了。 “夫人,滿少爺和大姐兒來了!” “快收收,可別叫孩子見了?!?/br> “大哥哥,你又去哪兒了,今兒祖母尋你,沒見著人,把你屋里的jiejie都罰了一遍,如今正立規矩呢?!?/br> 只聽得一聲如黃鶯兒一般的嬌細聲音響起,一名穿著軟羅輕紗的女孩子轉過垂花門,出現在眾人面前。她不過七歲,就已經有了幾分傾國的姿色,一雙丹鳳眼,似水含情,定定的看著你的時候,任誰都要為她心軟。 若是謝笙在此,估計還能從她臉上看出幾分大姐兒的影子,只是大姐兒隨了李氏,又從按著世家嫡長女的教養來的,自有一股子莊重懂禮的的氣質。這個女孩子,分明年紀還,舉止總叫人覺得輕浮。她正是被留在京中的二姐兒,只比大姐兒不了幾日,妾劉氏所出。能被她稱一句大哥哥的,除了定邊侯府世子謝麒,也就沒有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