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安然幾下就摸了過去,拿起鼓槌,壓下心頭的緊張,吸一口氣,再無遲疑,揮起鼓槌便擂了下去:“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雄渾低沉,又仿佛蘊含著無窮力量的鼓聲在晉江城城頭響起,一瞬間就蓋過了城外番突兵的吶喊,并且,遠遠傳出去。 聞鼓前進??!很多戰兵聽到鼓聲就產生了條件反應,這也是軍規鐵律,軍令如山。但是,他們正在守城呀,進?往哪進?沖出城去?失去了堅固的城防,他們這點人數的唐軍沖出城跟十倍于己的番突兵正面沖殺,無異于以卵擊石,自尋死路。 戰兵全部都是老兵油子,百練成精,再是軍令如山,大家也還是會愛惜自己的生命。在明知聽從號令就是送死的情況下,沒有人會不遲疑猶豫。 就在他們猶豫之間,很快又聽出了異樣?!斑诉?、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這個鼓點節奏,跟他們平時聽到的號令他們前進的鼓點節奏明顯不同。 其實,號令前進的鼓點和號令撤退的鑼聲,壓根就沒什么節奏,就是簡單勻速的,無起伏無變化的“咚、咚、咚、咚、咚、……” 戰兵們在聽出鼓聲節奏的不同之后,很快就作出了正確的判斷:這不是號令他們前進的戰鼓。想必也沒有哪個將領會昏聵到在目前的局勢中號令他們出城送死的地步! 于是,戰兵們在略稍猶豫之后,松了口氣,原地不動,繼續進行眼前的戰斗。至于為什么會有人在這個時候擊鼓,那不是他們該管的事。 距離譙樓不遠處的一個穿著普通鎧甲的戰兵,驟然聽見身后傳來擂鼓聲,簡直被嚇得魂飛魄散。 他是負責防御譙樓一帶的什長,居然有將領在這個時候擊鼓,號令大軍進前!大家若是聽從號令,沖出城去,整個晉江城都完了! 那人回頭一看,卻見是個配軍在擊鼓,氣得他人都要炸了,立即想到,這個配軍在亂軍之中擊鼓,擅自下令兵卒進前,這人是番突人的內應或jian細吧?他狂叫著向自己的隊伍下達命令:“不要聽鼓聲,守住城池!” 看自己的隊員果然聽從自己的號令,安心地堅守城池之后,那個什長趕緊轉身朝安然喝斥道:“兀那配軍!快把槌子放下!不放老子砍死你!”一邊喝斥,一邊朝安然沖去,一邊拔刀砍向安然。 在戰場上,胡亂擊鼓,亂傳號令,擾亂軍心,不管是不是內jian,都是死罪! 安然好在練就了敏捷的身手,吃得雖差,但有阿辰的外援,身體素質沒有退化,力量并不比戰兵差,在那什長朝他喝斥時,回頭一看對方一刀砍向自己,趕緊回身,舉起鼓槌,堪堪把那刀架住。 安然生怕那戰兵抽刀再砍,忙去奪他的刀,一邊奪刀一邊叫道:“大人,不要搶,我不是亂擊鼓,我是在激勵大家的士氣。鼓聲可以激勵士氣,振奮斗志呀……” 那什長氣得人都要爆了,哪肯聽安然的解釋:“你他媽個死配軍,敢亂傳號令,老子殺了你!” 安然的力量并不比什長弱,又懂一些普通的搏擊技巧,兩人出力爭奪佩刀,一番拼力,什長竟被安然壓制住了,安然也知道自己冒然擊鼓,有亂發號令之嫌,繼續分辯道:“大人冷靜點,我敲擊的鼓點,跟召集和前進的鼓點不一樣,不會讓人產生誤會,執行錯誤的號令。大人,你看呀,那些士兵,沒有人執行前進的號令,是不是?他們都知道我的鼓聲不是在亂發號令……” 戰鼓在軍隊中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利用鼓聲傳遞得遠的特性,傳送兩個號令:召集集合和號令前進。而這兩個號令,都有特殊的節奏。 召集兵卒集合的鼓聲,勻速而急促,號令前進的鼓聲,勻速而略頓,兩種號令,很好分辯??傊?,都是不會變化快慢節奏的,勻速得平穩而死板。 而安然的鼓點,明顯跟這兩種號令鼓聲不同,快慢節奏的變化非常明顯,只是幾個鼓點,就讓人聽得出,那鼓聲甚是抑揚頓挫,節奏明快簡單,很好記憶,也很好跟那兩個號令節奏分別開來。 聽安然這么分辯,那個什長也發現了安然的鼓點跟傳達號令的鼓點明顯不同,戰兵們聽到鼓聲,已經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所以,安然顯然不是想亂傳號令的內jian。 但是什長怒氣未消,罵道:“沒事擂什么戰鼓?戰鼓是你們這些賤配軍能夠隨便亂動的東西?快給老子滾下去搬東西!” 什長想把安然扔下城頭去搬東西,無奈反被安然制住。安然并不想奪刀,只是想阻止那人砍殺自己,他制住那個什長,并沒有再進一步的動作,繼續請求道:“大人,讓我擊鼓吧,我能激發兵卒們的士氣和斗志,咱們不能一直被番突人壓著打。咱們有城池可守,咱們不怕他們人多,但是咱們得打出自己的氣勢來!不能讓番突蠻子小覷了……不不,咱們要讓番突蠻子看到我大唐的軍威!要讓番突兵知道,城內兵卒雖少,但我大唐兵卒,氣勢如虹,不畏他番突蠻子的圍困攻擊。大人,讓我擊鼓吧!” 安然這幾句話,倒說進了那個什長的心坎里。但是城內守軍實在太少,吶喊聲蓋不過番突兵,在氣勢上壓不過番突兵,沒有氣勢,就會讓兵卒明顯感受到敵強我弱的心理壓力。 沒有氣勢,也會造成士氣低落,失去斗志。如果像安然說的那樣,以鼓聲輔助兵卒們的吶喊,那氣勢就絕不一樣了,甚至說不定,還能蓋過番突兵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