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這話一傳出去,朝堂和皇宮一片嘩然。 杜昱銘的父親和祖父,跪下哭著求他為杜家著想,不要口出狂言。 迫于壓力,杜昱銘只得改口,承認自己酒后狂言,冒犯了流華公主。 天家公主,哪是那么好冒犯的?當時在位的還是先帝,就要把杜昱銘拉出去砍了。 結果還是流華公主不顧人言可畏,向先帝一番哭求,才改為杖責之后流放充軍。 杜昱銘被押解離京那天,據說流華公主曾換了便服出城相送。 這一別,杜昱銘和流華公主就沒有再見過。 據說,杜昱銘此后,再沒有同妻子敦過倫,一生只得一子,妻子死后,扛住壓力,終生未續弦納妾。 據說,流華公主出嫁后,跟錢駙馬琴瑟不諧,郁郁寡歡,過了好幾年,才跟錢駙馬完成周公之禮,二十四歲生下錦奾郡主,二十七歲死于難產。 東方明敬道:“錦奾郡主是流華公主留下的唯一骨血,杜老將軍是個情種,愛屋及烏,當然要加意維護,大人們朝議,要送錦奾郡主和親,杜老將軍只有自己挺身而出,駐守麗龍八城,這樣就可以不讓錦奾郡主被送去和親了?!?/br> 八卦完杜老將軍的情事,東方明敬若有所失地輕輕一嘆,杜老將軍的情史,雖然被傳為笑柄,可是,他卻希望遇到一個值得他為她守身一生的女子。 然而,錦奾郡主顯然不是他期待的那個女子,他只是為了家族榮耀,才要迎娶錦奾郡主罷了。 安然聽了,也覺得心頭惆悵不已,又慶幸,自己跟林素嬌,一個未娶,一個未嫁,只要自己cao作得好,婚事得諧似乎還是有可能的。 他不禁暗中算了一算,李子實要明年六月間才出孝期,到時,自己得趕緊去求李子實找個高門大戶或是宗室貴戚的人家,幫林供奉去安家說親。 不過,就算是這樣,安然覺得成功的機會似乎也不多,然而,安然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 安然已經暗暗下定決心,如果這法子不成,他就只有出頭硬扛,表示自己非林氏女不娶。 依桂太君和方太太對自己的疼愛,還是有機會爭取到幸福的。 能不能娶到心愛之人為妻,關系著自己一生的幸福,這是安然除了舞蹈之外,第二件不容退讓的事。 杜寧啟看著東方明敬和安然各自發呆出神,不耐煩了起來:“喂,你們兩個還沒成親呢,都愁眉苦臉的干啥,你們有我的煩心事多?大眼瞪小眼的干嘛?喝酒喝酒?!?/br> 熙宗皇帝太過優柔寡斷,主戰和主和的大辯論,在朝堂上持續進行了大半個月。 等到熙宗皇帝決定還是派公主和親后,大臣們又圍繞著和親公主的人選展開討論。 一部分大臣主張在太子的女兒中挑選個年紀稍長,尚未成親的退了親,送過去和親。 太子是未來國君,送他的女兒過去和親,理所當然。 一部分大臣覺得大唐是禮儀之邦,像這種定親之后退親毀約的事,有違禮教,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長。 明明有個尚未定親,已經十九歲的錦奾郡主,這么適合的人選,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說服太后,顧全大局。 太后在后宮里,把飛鳳盤龍拐杖往地上重重一戳:“哪個敢來勸哀家?!哀家就是頭發長見識短,不懂大局不大局,就是要把外孫女兒留身邊?!?/br> 然后太后為了斷絕大臣們再打錦奾郡主的主意,三天兩頭逼著熙宗皇帝下圣旨,給錦奾郡主賜婚。 誰知太后開口叫賜婚,錦奾郡主倒先鬧起來,非說不愿意出嫁,就要守著太后。 同時,朝堂上正在討論和親公主人選問題,這當口,熙宗皇帝反倒不好下旨賜婚了。 錦奾郡主鬧著不嫁,熙宗皇帝又扛著,不敢輕易下旨賜婚,群臣又咄咄相逼,想要說服太后,讓錦奾郡主遠嫁和親,整個朝堂上下,皇宮內外,鬧騰得不可開交。 太后可不是個優柔寡斷之人,把心一橫,決定快刀斬亂麻。于是派人去召了東方明敬進宮來給自己畫小像,同時又派人去叫了錦奾郡主來陪自己說話解悶兒。 這兩年來,太后和皇后已經召東方明敬進宮給她們畫了不少小像了,每次都叫錦奾作陪。 錦奾知道這是太后和皇后給她創造跟東方明敬接觸了解,增進感情的機會。 這種事,經歷多了,錦奾便沒有多想,帶著個叫初六的貼身宮女就去了太后的慈康宮。 錦奾正想直接進去找太后時,被慈康宮里的女官寧姑姑笑盈盈地攔住了:“殿下,您請在這邊小廳先歇一下,太后娘娘在跟人說話,一會兒再召見殿下?!?/br> 太后雖然不管后宮的事了,但每天要見的人,要管的事,要cao的心,還是不少,錦奾知道自己要避嫌,便跟著相熟的寧姑姑去了一邊的小廳里。 寧姑姑陪著錦奾說了一會兒話,她是太后身邊管事兒的姑姑,事情多,便先退出去了。 不多時,寧姑姑又引著東方明敬走了進來,仍是說太后在見客,叫兩人稍等。 然后寧姑姑出去,親自用托盤端了兩盞茶進來,她把一盞奉到東方明敬面前,一盞直接遞到錦奾郡主手里,笑道:“殿下嘗嘗,這是太后新得的貢品白茶,品品味道如何?!?/br> 第105章 太后的手段 錦奾郡主不渴, 并不想喝,見寧姑姑這么說,只得小小呡了一口, 咂巴咂巴味道, 說道:“嗯, 有股什么味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