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不過,阿辰譜出來的曲子,可以算是二次加工,在安然的鼓勵下,阿辰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在曲子里融入自己的音樂元素,尤其在前奏和過門以及尾曲中夾帶私貨,漸漸的,便形成了阿辰那種淡淡的,帶著憂傷的曲調風格。 其實,在琵琶的伴奏下唱出來的歌曲,跟在西洋樂器伴奏下唱出來的歌曲,大異其趣,效果非常不同。 阿辰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提出來,說光用琵琶伴奏太單調了,至少應該再加一個管樂,一個弓弦,一個鼓點。安然聽了苦笑,單找一個阿辰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哪里再找這么三個人? 這個時代的樂曲,之所以綿柔悠揚,如行云流水一般,就是缺乏鼓點,要想唱出安然歌曲里的輕重節奏感,就需要增設一個人來掌握鼓點。 安然和阿辰兩個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了半天,最后決定采用木魚打擊來增設鼓點。 這個時代的木魚一般用做宗教法器,佛教道教通用。當然也可用作樂器,但只有在大型合奏中才用得上。 安然便根據前世的記憶,去訂制了一套木魚,按五聲音階一溜兒制作了大小五個木魚。 安然拿著木魚跟阿辰的琵琶合奏,感覺宛然便有幾分穿越前樂曲的節拍節奏感了??墒?,問題又來了,安然自己要跳舞,誰去cao作這套木魚? 木魚演奏難度不高,不可能又去找個專業樂伎來。于是,安然便問兩婢兩廝,看他們誰愿意學習。 小主子一改以前的玩童作風,變得乖巧懂事,待人寬厚體恤,平易近人,兩廝兩婢對小主子的疏離態度,在不知不覺間就改善了,彼此的關系和感情也漸漸向半主半友方向發展。 兩廝兩婢都想討好小主子,全都表示愿意學習。安然便讓阿辰來教他們。這四個都是文盲加音盲,教的人吃力,學的人更覺得吃力。 不用多久,撫菡,木塵,凡一三個紛紛敗退,表示干不了,只剩下問凝咬牙苦撐。 問凝的音樂資質也并不比其他三個好,她唯一的好處就是愿意在學習之后,在私底下抽時間溫習鞏固阿辰教導的樂理,并加以練習,生動詮釋了什么叫勤能補拙。 如此這般苦練了半年多,問凝就勉強可以敲出調子來了,勉強可以跟阿辰的琵琶合奏了。在此期間,問凝央求阿辰教她識字。阿辰問問凝為什么要識字,問凝垂著頭,沒有回答。 其實音樂同樣啟迪人們的智慧和情cao,在跟阿辰學了樂理,粗通音律,在領略了音樂之美后,問凝仿佛覺得自己眼界和心胸都開闊了起來。 不知不覺間,問凝便有了一種想要懂得更多的渴望,不再甘心做一個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服侍主子生活起居的小丫頭,渾渾噩噩,什么都不懂地過完一生。 讀書識字是最快的,能夠讓她懂得更多的途徑。 同時,也因為有了阿辰這個女師,問凝才敢提出識字的央求。 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不識字,讀書識字是件很奢侈很費錢的事,一個家庭供養一個讀書人都十分困難。 安然再怎么對下人寬厚隨和,在問凝心里,那也是高不可攀的主子,她就算想識字,也不敢叫主子教,那是極大的僭越。 但是,阿辰不同,問凝雖然不知道阿辰的來歷,但阿辰的身份顯然不高,問凝敬重阿辰之余,并不會覺得阿辰高不可攀。 阿辰又教導了問凝樂理,算個半師,關系相對親近,問凝看得出來,阿辰是個脾氣很好,沉默寡言,滿懷滄桑落寞的小哥哥,問凝便鼓起勇氣求阿辰教自己識字。 阿辰問了安然,安然可有可無地道:“你想教她就教,我再多封你一份束脩?!?/br> 安然不會像這個時代的公子少爺那樣,不讓自己的下人識字,甚至如果有人求到安然面前,安然也會教導他們。 只是安然自己是學渣,一向沒有教書育人,知識興邦的宏圖大志,沒有人求他,他自然不會主動去教。 阿辰少時聰慧,六歲開蒙,八歲被抓進教坊司,談不上有學識,但給人開個蒙還是可以的,于是,阿辰便在安家打了三份工。 安然想著阿辰教一個人是教,不如把自己的丫頭小廝都教了,免得自己將來得用之人盡是文盲。 阿辰開蒙當然不像塾師開蒙那么正規,兩婢兩廝都每天午飯后去阿辰的客房里習字半個時辰,更多的是布置課后作業叫大家多寫多練,多加誦讀。 到了九月初,安然穿越過來快一年了,方閣老把安然叫去自己的書房,在書房里,安然見到一位二十來歲的青年,方閣老介紹道:“這位是梁王孫梁小峰,字青裁,是我給你請的西席?!?/br> 西席?自從三月退學之后,安然生活得其樂融融,幾乎都忘了還有上學這碼事了。 安然趕緊向那位梁小峰頷首一福:“學生安然見過梁先生?!?/br> 那青年趕緊擺手側身避過半禮,回道:“不敢當,不必多禮?!?/br> 方閣老在一邊端坐著,笑呵呵地指著安然介紹道:“這是我的外孫兒,姓安……” 青年笑著坐回了方閣老下首,說道:“晚輩知道,這位安五公子,就是會唱歌跳舞的那位,轟動了整個洛城呢?!闭f著,又轉向安然,笑道:“五公子的大名,如雷貫耳?!?/br> 作者有話要說: 慫作者:下面有請小安安的御用木魚伴奏師問凝女士出場,大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