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為了吸引更多人,畢竟好些女子心思都花在針線活計上, 而且裁剪刺繡, 作為一門技藝, 也要有?家學?, 姑娘才?會做得好。 粵地的針線不如江南,好些貧苦人家只會簡單把布片縫合, 對于她們而言, 讀書寫字是虛頭巴腦的東西,吃飽穿暖才?是要事。 氣氛極其熱烈,大家還沒看夠,就見那些嬤嬤把各色繡品端進去,正是懊惱時候。 擠擠挨挨伸著腦袋, 又?來一圈嬤嬤, 這回端著的是各色菜品。 江南一地的菜色講究,一樣做法, 擺盤講究就像貴了幾倍, 他們可是開眼, 酒樓里做的也不一定比這個好看。 “這是什么菜色,難不成也是學?社教的?!” 可惜了, 不能親口嘗一嘗。 饒是看客如何垂涎三尺,嬤嬤們照例走過一圈退下?去,而后?又?來個主?持的郎倌,說是今日?到此結束,下?一回報名就在十日?后?,擇優錄取。 看熱鬧的人等了一時半刻,見果然沒人出來,才?又?三三兩兩散了,唯有?一些好事者,等到來參加活動的夫人奶奶散了,才?磨磨蹭蹭走開。 今日?的活動在某種意義上是成功的,既為下?一回開社賺足名聲,又?有?好幾家夫人和商戶娘子表示也要解囊資助。 當場有?好幾個姑娘被?商行?聘走。 有?缺廚娘和繡娘的,都說等以后?再聘。 過得五日?,第一批學?員基本都有?去向。 黛玉略一統計,心頭卻開心不起來。 黛玉:“我原想她們能找到營生,不曾想還是聘出去的少,嫁出去的多……” 探春也在,對于這樣的結果,她并不意外。 莫說平百姓,就連侯門公府,教養女兒并不是沖著姑娘能出去獨擋一面,只想著教好了,再有?個好名聲,將來嫁個好人家。 探春本著當下?實際,安慰黛玉: “玉兒你想想,世道艱難,若能嫁個殷實人家,于她們而言也好,不是還聘出去六個?” 嫁個比原先富有?的人家,總是日?子好過幾分。 忽然外面丫鬟進來,領著頭一批學?員里的‘狀元公’——張惠娘。 張惠娘無論寫字還是算賬,都是這一批最拔尖,她得頭名,實至名歸。 顯而易見的優秀,同一批學?員難以望其項背。 大約因?為父親曾是讀書人的緣故,張惠娘長相?只算得清秀,言行?舉止卻和一般農女不同。 她才?一進來,就對著黛玉噗通一聲跪下?,猛然磕頭: “姑娘,您缺奴婢丫鬟嗎?我想給你當奴婢,你買了我吧?” 黛玉和探春面面相?覷,她們還欣慰最優秀的張惠娘找了一份謀生營生,給本批學?員做榜樣,如何就忽然要為奴為婢。 探春問:“惠娘,你不是昨日?被?粵州商行?聘了?” 張惠娘抬頭,黃瘦的面龐上淚流滿面:“粵州商行?的當家奶奶……想讓我給她家二兒子做小,我不愿,我只想當她家伙計?!?/br> 黛玉給一旁的雪雁遞了一個眼色:“不要哭,坐下?來慢慢說?!?/br> 雪雁搬來一個杌子,讓張惠娘坐下?。 正好這時候瑛姑和柳姑也來,似乎找黛玉和探春有?話說,黛玉沖她們比個手勢,示意她們也進來。 接過熏過百合香的帕子擦淚,那張惠娘才?道: “姑娘,我是沒法子了,如果您收我當奴婢,將來賺的錢,我都給您,只要您今后?都帶著我,讓我多走些地方?!?/br> 記得剛開社的時候,黛玉是說過要多走些地方,不想這丫頭也記著。 黛玉想了想,惠娘只得十三歲,主?意倒是挺大。 為奴為婢不是一句輕飄飄的話,黛玉當然不會收,耐心與不太懂律法的張惠娘解釋: “無論死契還是活契,良賤有?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有?這種心思?!?/br> 張惠娘唯恐黛玉不收,她真要去嫁人,連忙道: “他們都說商行?家當小也是個好去處,但我當伙計,賺來的錢是我自己的,真去那邊當小,今兒她喜歡你,給你幾樣好的吃穿,明日?不喜歡你,肯定會磋磨你,還說你吃白飯?!?/br> 這時候只見一人自門外跳進來:“我都聽?見啦!” 原來是三丫,她蹦蹦跳跳,手里拿著一個竹絲編的小簍子,笑嘻嘻對張惠娘道:“你要是不自在,不如來我們這邊,不用當什么奴婢……” 瑛姑一把捂住三丫是嘴,將她拖過去:“你還不懂,不要多話?!?/br> 三丫瞧見大姨的臉色,頓時噤若寒蟬。 探春眉頭微皺,這丫頭心思未免也太活絡,過于取巧,她不想嫁,興許是那家兒子有?什么毛病。 以這個做理由,顯得很不坦誠。 探春問:“我記得你父親也是個讀書人?!?/br> 張惠娘像瞧出探春的懷疑,直截了當:“我母親走了八九年,家中繼母下?面還有?兩兒三女。 那商行?奶奶家的兒子不算差,還說將來能讓我過好日?子,與我家中一筆銀錢,只是……” 張惠娘深吸一口氣: “他們嘴上一句話,林姑娘也說良賤有?別,嫁娶做小肯定會受人磋磨……況且,那一筆銀錢,也輪不到我享受?!?/br> 這話正觸動了作為童養媳被?賣過兩次的三丫,三丫剛想說話,又?被?大姨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