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林如海沒有強問,興許過一陣黛玉就把心事告訴他,卻不知她看個女駙馬,又得了什么啟示。 巴巴的又想要為自己造勢弄美名。 林如海不答應,賈敏也叫黛玉某要想得太瘋。 黛玉悻悻離開,到了第二日,心情仍舊不佳,一個人坐在雨亭里生悶氣。 今日霍云安起來看過兒子,料理好早間的家事,聽小丫鬟說黛玉自個兒在生悶氣,一得空就摸到這邊來看看。 果然見黛玉依著欄桿不知在看樹還是看花。 黛玉在父母那邊碰壁的事,林璋已經和她這個當嫂嫂的通過氣。 霍云安上前,半是打趣半是認真,問黛玉:“meimei是在生氣嗎?” 不了黛玉捏著帕子,垂頭嘆了一口氣:“我不生氣,是我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br> 黛玉想想自己昨夜的想法,真是幼稚,又道:“還好爹爹沒有應下,我做的這些事,落到旁人眼中,大約是為了嫁個好人家,自抬身價吧?!” 黛玉剛剛回過味兒來,京城多少人家努力為姑娘造勢,不就想著美名在外,將來一家女有百家求。 黛玉玩著荷包上的流蘇穗子:“是我冒進了?!?/br> 黛玉忽而這么做,其實和霍云安脫不了干系,昨個兒在榮國府聽戲,霍云安說了幾句意氣話,引得探春、黛玉皆有共鳴。 黛玉心思又重,不單是多想,還采取了行動。 霍云安臉上帶著歉意:“倒是我的錯,不該引著你瞎想?!?/br> 讓父親和母親知道自己引著黛玉胡思亂想,想來她霍云安就不是林家的好兒媳了。 黛玉搖頭,她不覺著嫂嫂說錯了話,反而從嫂嫂的話中感悟了許多,就像是忽然開竅了一樣:“嫂嫂說的很有理,怎么是嫂嫂的錯?!?/br> “那馮素珍之所以最后不為顯名聲,不為當大官,甘心回去當賢妻良母,只是寫戲本的人要她回去罷了?!?/br> “若真讀了那些書,有狀元之才,有經天緯地的胸襟,豈能甘心被拘于后宅?!?/br> 昨個兒崔氏生辰聽戲,戲班子唱了一折子《女駙馬》,老太太還感嘆馮素珍難得,既能吃科舉的苦,又重情重義。 霍云安自小在北面長大,不太愛聽戲,尤其是這一折《女駙馬》。 黛玉站起身,一只手扶著雨亭的柱子,隨手從旁邊的樹上摘了一片葉。 又道:“父親當官的權力是君主給的,而我能讀書,能和嫂嫂談天說地,能出自己的文冊,這些自由,都是父親給的?!?/br> 馮素珍必須要回去當賢妻良母,因為朝堂之上,女子無立錐之地。 若馮素珍去當大官,混官場,那些士大夫們怎么能忍得了與女子共事? 想來女駙馬這個故事真這么寫,肯定被列進禁書中。 身為女子,才情只是點綴,只有相夫教子才是正道,就算你中了狀元,也不外如此。 黛玉忽而感受到一種被愚弄的規馴。 不甘心。 她在為女駙馬不甘心,好像也在為自己不甘心。 想到自己一旦脫離父親和兄弟,似乎也沒有能安身立命的本事,甚至不如蔡一刀,有一份能糊口的雕版手藝,忽然又開始惶恐不安。 黛玉好像自一片混沌中抓住了什么。 怪不得先生要她少看這些故事,說它們都是寫來把人騙乖的。 霍云安被黛玉的言論激得渾身起雞皮疙瘩,但一時說不出所以然,只能尷尬的笑笑:“玉兒,別想這些了,想多了頭疼,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辦,咱們先把你的文冊做好?!?/br> 若再想下去,霍云安擔心玉兒自苦于廝,落下病癥。 黛玉知道嫂嫂的難處,收斂了心神,仍舊去校對自己的冊子了。 過得三五日,迎春下帖子請黛玉去白馬觀走走。 迎春做東道,除了榮國府的探春,還約著許久不見人的湘云。 雖然都在京城里住著,幾人差不多一年年不得齊聚,尤其是湘云,自從定親以后,史家管得很嚴,基本不能出門。 想不到一見面,史湘云反而笑瞇瞇打趣起黛玉來: “真真是見不到你這位大忙人,我都快忘記你的模樣了?!?/br> 黛玉見湘云身量長高了,以前湘云只高到她的眉毛。 許久不見,黛玉、湘云、探春都在長高,湘云幾乎和黛玉一樣,只是湘云生得比黛玉豐潤,打眼看去,還是黛玉顯得苗條修長。 黛玉笑著擰她的臉:“我就不信,云兒的記性這么差!” 湘云連忙求饒:“林jiejie饒命,先前jiejie的花箋,我可是買了許多?!?/br> 湘云也羨慕黛玉,能翻出這么多花樣,史侯爺已經給湘云定下衛家,不必再弄撈名聲的花架子。 史家又沒多少閑錢,湘云無父無母,自然半句也不提。 探春也笑道:“林jiejie之前雕的板子,有好幾樣都放著,我瞧著有趣,還想帶討幾塊回去掛著,和板畫是一樣的?!?/br> 雕版說白了就是木板畫,黛玉認真學過,當下已經能雕簡單的山水小品和動物,只是刀法不如老師傅利落。 探春起了個頭,湘云馬上就拽著黛玉的衣袖撒嬌央求: “好jiejie,你也把不用的板子,賞我幾塊?” 黛玉無奈:“真是貧嘴?!?/br> 幾人剛還沒下車就開始嘰嘰喳喳,到了山門外,修行凈地,姑娘皆收了聲,依次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