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諸如后宮的妃子,或是皇親國戚,要么那些得臉大臣的女眷,陛下三兩年一回的秋狩,興許能跟著御駕出一回城,其余時候皆在后院中熬日子。 黛玉在京中也憋得無聊,自然懷念以前乘船北上南下的日子:“若將來咱們能一道去江南,什么西湖、瘦西湖,景致也可一觀?!?/br> 在江南,林家的莊子更大更多,黛玉還可以領著姐妹們去看看江南地界首屈一指松林書院的山門,去揚州逛逛冷先生的園子。 先生不拘小節,想來不會介意姐妹們去游園。 看莊子的幾個莊戶媳婦特意梳洗過,穿著齊齊整整的靛青棉布衫,滾邊是一圈褐布,上面繡著一圈牡丹花樣。 打頭那個領著媳婦們請安,對霍云安道:“奶奶,都預備好了,姑娘們要不要去看看馬?!?/br> 此言一出,幾個姑娘們心動不已,眼睛都放光。 霍云安剎住了她們的性子,此處好歹是她的地盤,特意叮囑幾個小姑娘:“今日先修整,明日早上讓丫鬟們給你們穿好騎裝,萬不可帶什么珠釵?!?/br> 不帶珠釵,是怕跌馬受傷。 黛玉、湘云、探春都住一個院,幾人興奮得鬧到半夜才睡,翌日早起也不覺困倦,嘰嘰喳喳起來穿衣裳梳頭發。 丫鬟們用發繩給幾人綁了辮子,還是霍云安過來手把手教她們如何用頭巾把頭發裹好。 衣裳換好,粗粗用過早食,幾人趕緊催促霍云安帶她們去看馬。 湘云一見今日要騎的馬,臉上掩不住的失望,她昨兒還做夢自己騎著高頭大馬,雄赳赳氣昂昂。 嫂嫂的馬,瞧著和一般農夫的馬也沒兩樣,只是刷洗得干凈罷了。 湘云道:“呀!我瞧著這馬不怎么樣,先前我和嬸娘出門作客,路上見義忠王爺騎著馬,那高頭大馬,才叫英武呢!” 黛玉和探春臉上也是不約而同的失望。 霍云安早就料到會如此,耐心給幾人解釋:“王爺騎的馬是大宛進貢的良駒,御賜寶馬,不是俗物,況且你們走都不會,這種馬最好,本地的馬雖不如貢馬,但耐力好,性子溫順,最適合初學者?!?/br> 聽完霍云安解釋,她們也知寶馬不易得,倒也一排排站好,聽霍云安講解騎馬的注意事項,虛心開始學習起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另一邊京城里義忠王的進展并不順利。 義忠王看著林如海親自寫的回帖,那叫一個大寫的拒絕。 “這林大人吶!真是不給面子……” 先前管事長吏不便說,此刻見時機還成,小心提示:“王爺,依著禮節,林大人也不是故意的?!?/br> 其實如果王府里的是位小郡主,沒準林家還會下帖子請她去玩。 他們府上是世子??! 王爺不著調,總覺著世子還小,但世子馬上就十四,沒見榮國府那個差不多年歲銜玉而生的哥兒,早幾年就會找丫鬟。 林大人不愿,實乃人之常情。 義忠王沉默,此事確實不能怪林如海,他作為王爺,言行出格一點能消除宮里的戒心,其它人沒這個身份,也沒這個本錢。 正當時,義忠王世子板著一張臉進了花廳,義忠王忽而有點心虛: “乖兒子,你來了,這事是林大人不答應,與我無關?!?/br> 世子道:“我知道,年歲不小了,不是小時候?!?/br> 先前黛玉生辰,義忠王不在,林家也沒給帖子邀請,小世子那幾日又得了風寒,就算林家老二還特意登門來探望,他心里依舊不舒坦。 義忠王世子也明白,若林家給義忠王下帖子,必然也要把什么南安、北靜王之流都請去,父親不在,他也沒有擅自登門的理由。 一年年長大,守著禮節,反而越來越生分,小時候就算一南一北還可以給林家隨意寫信,前些年還能大家一起在園子里玩。 年歲長了,半點好處也無! 世子裹著滿腔愁緒,話畢,又板著臉走了。 義忠王當爹的反而吃了兒子掛落,轉過頭問長吏:“我怎么瞧著他好像在嫌棄我這個當父皇的?” 長吏只能選擇閉嘴。 其實他們世子也是個知禮守節的公子,但占著義忠王府的名聲,旁人不免將他和吊兒郎當的爹聯系起來。 長吏另起個頭:“王爺,那些馬如何處置?” 他們王爺多半會人去不了,把馬送去,長吏都預備好人手,就等王爺一聲令下。 不料義忠王皺著眉頭,半晌不說話,隨即搖搖頭才懶洋洋開口: “從哪兒牽來送回哪兒去,不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么高的馬,摔了她們本王可賠不起?!?/br> 摔了只是借口,義忠王忽然想起來,他的馬幾乎都是太上皇和皇帝挑剩的貢品,真送過去太惹眼,給黛玉她們這群小姑娘招惹是非。 人家都躲到京郊去尋自在,何必添亂。 有人愁苦,就有人歡喜,起碼黛玉、湘云、探春幾人,從來沒有這么自在歡喜過。 湘云坐在馬上,叫人牽著走了好幾圈,大約有個模樣,沒剛上馬時那么緊張,都能和姐妹們玩笑閑話了,理理頭巾: “巾幗、巾幗,女子做此打扮,原來是因為便宜行動?!?/br> 黛玉耐心給湘云科普:“非是如此,戴著這個再戴頭盔,可以防磨?!?/br> 霍云安的母親就有一聲精鐵制成的鎧甲,連著頭盔,母親下葬時一起入土了,原先小時候,霍云安也總是吵著要一身,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