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朝中尚書令多為正一品或者從一品,但林如海從三品上來,先前又被貶值下去,官員連升遷兩級。 大家心里明鏡兒似的,圣上故意壓林如海一級,讓他擔著二品的官銜,做著一品的事情。原先太上皇就喜歡用這樣的手筆,新皇還真是有樣學樣。 無論如何,這在賈母眼中就是一件大好事,林如海官運亨通,賈母越發感嘆自己當年深謀遠慮,頗有眼光,尋得如此杰出的一個女婿。 官場的事賈母懶得琢磨了,林如海比自家兩個兒子穩妥,賈母只關心另一件大事:“禮部尚書,圣上隆恩,圣上隆恩!趕緊找人去問,她們幾時進京,是不是一起?”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雖然得道的不是實實在在的賈家人。 榮國府上下見老太太高興,嬤嬤們上前來說話湊趣:“老太太,咱們又能一家團圓了!” 揚州的人還沒動身,眾人就紛紛建言獻策,攛掇著賈母慶賀,只要一辦事情,大家只要肯動心思,就能撈到銀子。 賈母樂得臉上笑做一團,一迭聲地答應著。 她原本以為上一回女兒賈敏一走,這條老命不知能活幾年,興許母女不能再見,傷感得很。 而今自己身體硬朗,女兒又要往京城中來,這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家團圓。 還好元丫頭也嫁在京城里,賈母對王夫人道:“等他們到京城,把元丫頭接來,咱們聚一回?!?/br> 念著林如海的,也不只有皇帝和榮國府,義忠王近來,發現自家兒子十分用功。 不知不覺,都開始秉燭夜讀,那日他進宮探望黃鑫,回家例行去看看家里的崽子,見他還在書房,燭火點的亮堂堂,開門進去,不免要過問幾句:“如何還不睡,近來為何如此用功?” 只見兒子一本正經坐在書桌前,端端正正的神情嚴肅:“父親不是說林家要回京,我要是懂太少,興許他們不和我玩呢!” 兒子如此用功,顯得義忠王愈發散漫,反正兒子做點什么,不會招來上面疑慮,義忠王自個兒也覺著玩的累。 多讀幾頁書總比出去學些惡習花天酒地的好,花天酒地也罷,別把身子糟踐壞了。 他這兒子教起來還真省心,除了有時拌嘴,會義忠王氣個倒仰,比起京中那些紈绔子弟十分聽話且優秀。 義忠王反而有些尷尬,摸著腰間的玉革帶:“嗯……是該多用功,你自己忙著,為父……” 話還沒說完呢!桌子旁邊的小人兒不耐的沖他招手趕人。 得,他還是去別處晾著吧! 義忠王走在院子中,月光如水,想到以前軟軟可愛的小黛玉,也不知現在長得多高了。 義忠王待著寥落,是以挺喜歡小孩,對府上姬妾也大方,原先有個姬妾也養下一個小姑娘,可惜沒出月子就夭折了,后面也添過一個哥兒,那孩子生下來就沒活過兩日。 宮里欽天監和廟里高僧來祈福過好幾回,義忠王也覺得是不是自己命中如此。 好在如今還養大了一個,說話辦事都有模樣,養在膝下,聊以慰藉此生。 且說江南林如海接到圣旨,奉命與揚州同僚交割事宜,便帶著一家老小乘船北上,中途聽聞,新皇竟然向守孝的蘇哲傳去旨意,命其孝期過后速速回宮。 至于職位如何,圣上不曾透露,如此愈發顯得旨意曖昧無比。 蘇哲如此淡然,想來也是料到這一點,先前他被打壓,扔去館里修書好幾年,興許只待今日的起復。 北上之路林如海走過許多次,順風順水,很快就到京城。 林家離京漸漸近了,賈母一日里要問好幾次,終于等到那一天,林如海徑自入宮面圣,賈敏帶著哥兒姐兒往榮國府來,東西二府太太奶奶都陪在賈母身邊,滿滿當當,盛裝打扮,候在榮禧堂,就連賈璉的媳婦眼看就要生,還是挺著個大肚子不能缺席。 “老太太,姑奶奶和哥兒姐兒,馬上就過二門了?!?/br> 外面一聲通傳,賈母伸長脖子,再等不得,直接起身往外走。 ??132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回京城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賈母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親自起身相迎。別看賈母年歲已高,當下卻十分靈活,反而把丫鬟和媳婦們都甩在了后面。 眾人連忙道:“老太太, 您慢些?!?/br> 賈母走出正房去,恰好看見賈敏和黛玉走進來, 母女倆也顧不得還在外邊,相擁而哭,眾人好容易勸住。 賈母一手牽著賈敏,一手牽著黛玉,滿眼對這笑意,往榮喜堂進坐定。 賈敏領著黛玉和幾個沒見面的侄兒媳婦見禮,見賈璉的媳婦身子沉重, 問過她一切都好,特意讓她先回去歇著,今后自是有周全之事。 賈母也發話讓趕緊去歇著,好生休養,崔氏將媳婦送出榮禧堂,又回來和眾人敘話。 賈寶玉自然不在賈母跟前,林璋和林珺都是半大的人,現下算是外男, 家里的迎春半大不小,還有年輕媳婦, 林家兩兄弟總要先去在外院與賈赦等人相見,最后眾人一起再到老太太跟前請安, 這樣的禮節才顯得有規矩。 寶玉作為男丁, 一早也被賈珠弄到外面去, 現下心里一面是見了表兄們的歡心, 一面又惦記著還沒見到面的林meimei。 外面的大人有很多話要說,賈政不在,賈赦看出來小侄兒待不住,高抬貴手,年紀最小的賈寶玉被先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