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義忠王是動了心思,但兩兄弟不帶小黛玉過來,還是無趣,他一個人把小黛玉弄到船上,那林如海和他的夫人肯定不同意。 “罷了罷了,他們兄弟吵的人頭痛?!?/br> 義忠王王拒絕了。 隨從又笑道:“王爺出來這么久,想必家中的哥兒十分想念您?!?/br> 可憐義忠王的兒子,他父親如今才想起家里面還有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呢? 義忠王原先對孩子沒多少心思,在林如海家見他家小孩和他們一起玩,才發覺小孩似乎一種挺有趣物種。 回家也好好帶一帶自己的兒子,若能叫下面的姬妾再給他生幾個,添一個像黛玉一樣的小姑娘,最好不過。 義忠王王感嘆:“小孩能有多長的記性,大約現在已經將我全忘了?!?/br> 隨從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他其實心里早就嫌棄王爺,對旁人家的孩子都這么好,卻不提自己家里那一位,實在想不出話來說,閉嘴最安全。 他們不是一直都在水上行進,遇到港口會停下來修整一二,畢竟帶著孩子,京城催不急,又何苦巴巴趕路。 此次靠岸處有驛管,便到岸上住兩日,義忠王不知道哪里摸出來一個布老虎,拿來逗小黛玉。 “玉兒你看,大老虎?!?/br> 黛玉也知道這是老虎,張開手擺出老虎猛虎撲人的樣子,學著猛虎:“嗷嗚?!?/br> 此處人員往來絡繹,在此的官員聽說義忠王到此,無不上來拜見,當中居然有個林如海的老熟人。 “下官賈雨村,特來拜見” 義忠王也沒有給他多少特別待遇,見這個讀書人長得面闊口方,有點模樣,多問一句。 “你往何處去?” 原來賈雨村才從翰林院出來,謀得一個下面縣官的差使,正往任上去。 如果照著原先發展,賈雨村應很快就會被擢升知府又會因為觸怒上峰被罷官。 林如海不想參與,且看他造化。 林如海這一世在看賈雨村,其實他也算個官場高手,十分機敏聰慧。 在處置薛蟠時候,雖然留下薛蟠一條狗命,卻消他的戶籍,從此薛盤就成一個活死人,既滿保命的要求,又讓薛家無法繼續皇商的差事,薛家逐漸走向末路。 況且賈雨村前世當黛玉的西席,也算傾囊相授,有幾分才情。 想不到故人竟會在此處相遇,人生的際遇總是叫人猝不及防。 但林如海不知的是,此時薛蟠的父親也在港口,他們作為商人并不能上前來拜見,甚至被驅趕回避。 幾年前薛蟠的父親,嘲笑林如海,腦筋死板不知變通,不能與自家好處,江南許多商戶在鹽引上不能得利,也深恨林如海,但林大人得圣心,白躺著也能撿一個從一品大員。 你說氣不氣人? 偏生現在兩淮鹽運上換了一個比林如海還厲害的御史,眾人叫苦不迭,又開始念著林如海的好。 義忠王發覺若自己再停下去,隔壁幾個縣的官員可能都要過來,翌日起錨開船,懶得理這堆啰嗦大臣。 船到京港靠岸,義忠王進宮去,林如海亦進宮面圣述職,他這個提督沒干什么大事,更像一個軍隊的后勤保障。 軍事務上的大事一直是義忠王拿主意,林如海以江南提督的身份發號施令。 至于賈敏和幾個孩子,進京之后來不及回林宅,先往榮國府去,賈母早就派人出去探了好幾回,親自到榮禧堂門口伸長脖子等著。 賈敏娘兒們幾個才進去,來不及行禮,黛玉就被賈敏一把攬過去抱在懷里。 “哎呀,我的玉兒過來讓外祖母瞧一瞧?!?/br> 賈母拉著孩子手左左右右看一回,見林家兩兄弟都長高了。 眾人擁著賈母進屋,賈母坐定抹一把縱橫老淚指,著黛玉問賈赦:“像不像你meimei小的時候?” 賈赦想不到母親會問這樣的問題,呵呵尷尬一笑:“我那時候腦子不清楚,記不清了,我看她和妹夫妹子都很像,專門撿著好的地方長,真是個小機靈?!?/br> 賈璉、迎春、元春都圍著黛玉看,乳母們也把探春抱出來認人,一群孩子在一處,熱鬧極了。 賈敏環顧四周,榮國府上下的人很齊,東府的幾個媳婦都在,唯獨少了賈珠媳婦李紈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 因而問:“珠兒媳婦和寶玉,如何不見?” 王夫人笑道:“她才有身子,近日來害喜不能來,還讓我給你們請罪呢!” “寶玉上個月見喜出花,還在養著,不能出來見人?!?/br> 賈敏點頭:“這有什么好請罪,大好事,好生養著,以后有的是見面的時機?!?/br> 問過二人,眾人仍是圍著賈母說話,老太太十分關注林如海被調京中,這回會是什么職務。 問賈敏:“宮里的差事可定了” 賈敏沒說官職:“定了,走到半道宮里就來了旨意?!?/br> 賈母頷首,神色一松。 今日這么多人,賈母也沒刨根問底,林如海到底得個什么缺? 老太太問這個事情,其實只是想讓來的人都安心,林如海簡在帝心,榮國府的靠山非常穩當。 賈母點頭笑道:“好好好,這回我們一家人又可以在京中團聚了?!?/br> 大家都說是好事,唯有賈敏知道嫂子崔氏的傷心之處,背過人去,才問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