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那邊收了林家的錢,似乎也默認黛玉和寶玉是一對,但最后黛玉卻沒了性命。 他們的說法便是林姑娘身子不好,林姑娘命薄,林姑娘沒這個運道。 真是可笑,誰能說不是有人存心將黛玉耗死,侵吞林家的財產。 蘇家三爺想著兼兆,他家中有兩個養子,自己也還健在,夫人身子還好,可以動這個念頭。 林如海嘆息道:“難為他們想到這個法子……若是真這樣,陳梁和陳棟兩兄弟,豈不是處著尷尬?” 賈敏便將自己聽到的外面的風言風語講給林如海:“外面有人說,就是蘇家的小女兒年歲太小,不然蘇家三爺就該把陳家一個兒子招做女婿?!?/br> 傳這樣話真不懷好意! 明擺著讓陳家兩個兒子和蘇家女兒徒增尷尬,心生嫌隙。 雖知賈敏一定會把上下諸事打理妥當,但是林如海照例問一句:“家里可有派人去,蘇家三爺應該傷心壞了?!?/br> 賈敏把手上黛玉的紅色小斗篷疊起來。 對林如海道:“前兒我叫人送過藥材,那邊還禮了,老先生冥壽那回,我們送祭品去,蘇家親自派管家來道謝,他們家人口大,這些禮節沒出過錯?!?/br> 蘇家整個家族,在姑蘇一帶確是大戶人家,也是如此,族人出事,還能互相照應。 但是林如??隙?,若蘇家三爺不在人世,他們的小女兒未必能守得住家財。 就算是所謂的同族又如何? 不過蘇家還有一個蘇哲能壓陣,若蘇哲愿意主持公道,蘇家三爺就算女兒落單,也不會凄慘地被侵吞財產。 林家就是沒有可靠公正的族人,林如海前世才不得不尋求賈母的庇佑。 林如海不禁想到蘇家三爺,年輕時候也是江南地界一等一的風流人物。 他家不缺錢,可謂眠花宿柳,招攬歌姬,樣樣不落,早年的放縱為蘇家三爺的身子留下隱患。 林如海道:“蘇家三爺落個子息單薄的下場,皆是因為年少不知收斂,我們家哥兒都大了,難保有些人不生出心思,我如今一月回不得家幾次,三個孩子讓你cao心,尤其璋兒,千萬仔細?!?/br> 想想賈寶玉,不就是年紀小小就…… 還有賈璉若能收斂一點兒,子息也不會如此單薄。 林璋一日日的長大,賈敏這么心細的母親,當然注意到此事,對他院子里盯得越發緊了。 “我曉得,前兒才放了一批丫鬟出去?!?/br> …… 作者有話說: 有些紅學家認為,林如海很有可能已經和賈家達成兼兆的約定,所以才會那么放心把黛玉給榮國府養,還有林家的財產,也大部分轉移到賈家。 ??107 ? 第一百零七章 ◎“黛玉周歲了”◎ 第一百零七章、“黛玉周歲了” 義忠王往京城遞過折子, 不等京城里面召他回去,他自己就主動和老皇帝撒嬌。 表示他想念京城和太后,問何時能回, 折子慢悠悠遞上去,只等上面的安排。 江南沒有戰事, 蘇州營內只要保證正常的練兵和軍糧的放, 其余無大事。 林如海在這個位置上呆著, 發現當武將帶兵領仗似乎也不是那么難, 可惜離家太遠,見一回家人不容易。 春日里林如海指揮這幾千軍士和下面的莊戶種地屯田,這是一片好地方, 想來下一季的軍糧都不必張口向朝廷要了。 ………… 京城。 榮國府不見大事,甚至在京城老世家圈子中, 漸漸有了名望。 女婿林如海被圣上看中, 當家主母崔氏心思活絡,口齒伶俐, 得宮里面太后青眼,一月里大約會被叫進去一兩回陪太后娘娘聊天。 瞧著雖次數不多,但是京城里好些人家一年到頭并沒有這個機會。 榮國府總這樣,二房起來, 大房便不舒服,大房得勢力, 二房急的火燒眉毛。 王夫人宛如熱鍋上的螞蟻,心思里像有一根千根針在扎。 尤其現在賈元春的婚事沒個著落,若賈元春是大房, 見崔氏如此得勢, 肯定有好些人撲過來。 如今賈元春雖比賈迎春年歲大, 但是暗地里想打聽賈迎春的人,卻比打聽賈元春的人多。 王夫人背后還有一個哥哥王子騰為軍師?,F下賈政的職位,官階不高卻是個好位置,私下里能為王子騰創造一些便利。 那日王夫人突然和賈母說:“老太太,宮里要選女官,我瞧著咱們家姑娘,元春和迎春,年歲合適,選得上選不上都不要緊,莫不如讓她們去長一長見識?” 什么做不干己事不開口,王夫人突然對一件事情熱心,當中必定有緣故,賈母這等老人精一眼看出來,說是長見識,恐怕真動了想把元春送進去的心思。 崔氏聽著自己心里也有計較。 榮國府的境遇其實比前世要好很多,林如??粗钟星俺?。 榮國府怎么都不想送一個女兒進去,為自家鋪路,那是家里面男丁都指不上,才會動的念頭。 看甄家的女兒進去還被封個貴人,這一二年也沒有了水花。他們才被圣上忌憚過,何必巴巴的要攀附進去,反正榮國府到底還是比較懶,也因為懶得謀算,因禍得福,所以這輩子賈母沒動心思。 賈母不同意,賈政肯定不敢妄動。 崔氏沒有反駁王夫人,也沒有拒絕,只到賈母背后給老人家捏著肩膀,半是撒嬌半是認真的說道:“母親,媳婦舍不得迎春去,她自小在家里嬌養著,恐怕做不好,還是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