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八個來月的小黛玉,正是牙牙學語的前夕,雖然不會正兒八經的說話,卻十分喜歡和人‘聊天’。 義忠王也很有耐心,可以和黛玉不重樣的講上好一會兒的‘嬰語’,林如海都要欽佩他的口才,不知王爺在家中,是否這樣逗過自家孩子,是以輕車熟路。 林如海把黛玉從義忠王手里‘薅’出來,遞給林璋,又對林璋和林珺道:“你們把meimei抱去找乳母,她該吃奶了?!?/br> “他能有什么大事?” “殿下,微臣以為,您該請旨回京了?!?/br> 義忠王見林如海毫不掩飾的想趕自己走,偏生他還就不走了,懶懶歪在林家的藤編搖椅上,一晃又一晃,冷笑道:“還真是,狡兔死走狗烹,就算我如今請旨,也要明年五六月才能回,大人莫惱,沒準您要和本王一同回京?!?/br> 事出緊急,朝廷不會讓林如海在江南提督的位置呆太久,姑蘇不便cao練水師,興許以后還會把這幾千兵馬調回去。 肯定還要想辦法,憑著這點兵馬,想要轄制住幾個節度使。 難。 說到回京,義忠王臉皮是越來越厚了,把手枕在腦后:“明年六月里走的話……還能吃一回玉兒的周歲酒?!?/br> 林如海臉色一黑,這位王爺不要沒輕沒重,把玉兒的乳名嚷嚷出去。 作者有話說: 林爹:這個叫什么日子,被坑也就算了,還有人上門蹭飯,打秋風,蹭女兒! ??106 ? 第一百零六章 ◎“一些反思”◎ 第一百零六章、“一些反思” 江南的冬日總是伴著陰雨綿綿不絕, 灰蒙蒙的。 田野里草木枯黃,柳樹的樹葉也已經掉光,露著光禿禿的枝芽, 在簌簌的寒風之中搖搖擺擺,到處都是一片凄慘荒蕪的黃色。 今年冬日姑蘇駐軍的大營暖和。 蘇州的商戶自發捐款, 為他們湊來一批棉衣, 也有捐木炭, 雖然江南的冬日不像京城, 離了木炭根本不成活,這回大頭兵們也算享受到了。 商戶們平日里送禮送慣了,若不讓他們送禮, 他們便滿身不舒坦,更何況知道駐軍就在姑蘇城旁, 更是要抓緊時間表現, 仿佛自己送過東西就得到他們的庇佑。 買一份安心。 冬日軍營清閑,一個小隊圍著爐火, 烤火說話。 當中一個頭發花白的火頭軍呵呵一笑,露出黃牙:“嘿,都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咱們遇到秀才,日子竟然好過起來?!?/br> 另一個年輕的趕緊說:“你不知大字, 知道什么?我們大人是當朝探花,人中探花的時候才十八,十八的探花郎, 你們去史書上找一回, 能有幾個?” 那老兵咂咂嘴:“秀才離著探花, 很遠咧!” 年輕人又道:“大人祖上也是軍功出身,和祖皇帝一起打仗,我們大人現在、現在是諸葛孔明那樣的、儒將、儒將!” “這我曉得,諸葛孔明就不用跨馬出去打仗,掐指一算,旁人就輸了?!?/br> 兩人一來一回,像是在給其它人說書。 霍小將巡視至此,聽見他們議論,上前來:“你們記著林大人的恩情?!?/br> 大家都不敢蹲著烤火,趕緊抱著兵器站起來:“大、大人!” 霍小將又道:“前兒爺綁的那些人,你們可還記得?” 眾人齊齊點頭:“記得?!?/br> “若不是大人求情,讓他們去做徭役,早就掉了幾百個腦袋,大人向圣上請命,你們才有將功折罪的機會?!?/br> 雖然過去了幾個月,但先前砍頭的情景,他們都還記著,一想起來那紅彤彤的斷口,心里發顫,都對著大帳方向作揖:“多謝大人救命之恩?!?/br> 霍小將走了,幾個士兵烤著炭火。 刨出一點熱灰扔下幾顆干花生,用灰燼的余溫將花生烤熟。 一會兒香氣四溢,大家又把花生都刨出來。圍在一起吃得香甜。 雖然只是尋常的小物,但是對他們而言,這已經是極好的日子。 為保護霍小將,林如海暫時沒給他升官,只將他提調至親近處,加入本群幺污兒二七五二吧椅看文看漫看視頻滿足你的吃rou要求讓他再多管一百來號人,將來若是自己要走,順理成章的將他提拔出去。 小霍大人雖然生的白臉,但身材高、武藝精湛,細細問來,加冠之年。 可惜他無門路,若有門路,將來必定能為一名猛將。 林如海有些好奇,大約人都這樣,總喜歡問一問祖上來歷, 這日帶霍小將巡視軍營,閑談之間就問起:“小霍大人,祖上是否與霍將軍有舊?” 小霍大人呵呵一笑,露出一種只有年輕人才有的朝氣和傻氣:“大人見笑,小將恰好和將軍一個姓氏,祖上雖自稱旁支,只是攀附而已?!?/br> 誰家不喜攀附,有些原本平凡的人家發跡后,總往歷史上尋一尋,恨不得把三皇五帝,當做自家祖宗。 霍小將倒是爽快。 幾人慢悠悠在軍營里巡視,一時看帳篷,一時又看倉庫,此處不臨海,環顧四周,林如海臉上有些憂慮:“我也不知多少兵法,但蘇州一地,雖適宜屯兵,卻不是練兵之所,想來臨海臨江,必須訓練海戰?!?/br> 義忠王如何不知此處弊病,也跟著感嘆:“軍中無船,如何能訓?” 他一直不贊同朝廷對各處節度使的態度,如今設立幾處總督互鉗制,但總督府兵力和位置其實并無多大能耐,嘴上說著制衡,一個不經心可能就變成兩方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