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上不得,上不得,橋要塌了!” 到處亂哄哄,林如海望人興嘆,這回肯定是過不去了,只能灰溜溜又擠擠挨挨的悶頭回家去。 等到傍晚天擦黑,娘兒仨才回來,林璋和林珺嘰嘰喳喳討論今日哪條龍舟最好看,賈敏揉著腦門,也是一副頭疼樣。 兄弟倆一回家就開始吵要吃的,看著似乎餓壞了。 賈敏一臉疲憊,感覺渾身都要散架:“我們早就想回來,外面人太多,真真是快把人擠死,岸邊好幾個人被擠掉進水里,又被人救上來?!?/br> 若是再有第二回,她是不想去了,帶孩子的苦差事,讓林如海來。 萬幸她們娘兒仨早就去了觀景樓,要是和人群一處擠,肯定會被擠散! 端午之后三五日,錢文上門拜訪,把自己寫的文章呈上來給林如海品評。 林如海問:“上科你可有試過,如今在哪里讀書?” 錢文搖頭:“晚輩在松林學院,上科……蘇學士說火候不成,下回想要一試?!?/br> 林如海伸出食指,在椅子扶手上輕扣兩下:“我看下回可以一試,若你去京城,記著去尋蘇博士,請他指點一二,他和我一樣,都是你父親的同窗,再有朝中邸報,不可不看?!?/br> 錢家也算詩書傳家,錢文的功力尚比不上他父親,可惜他父親腿疾癱瘓,不能再考,現在看著文風流暢,但是眼界有限,最好上京一趟,增加見識。 林如海又道:“可惜我離開京城官場已久,不知上京的大人們,現在喜好何種文風,只能幫你到此?!?/br> 他說的是實話,自從打算摸魚,全部精力都放在公務上不出紕漏,然后回家偷閑,至于朝廷里圣上的喜好,大臣派系,林如海懶得琢磨。 若是你寫文對上閱卷官的口味,被取中的概率會高許多,已是幾百年來考生默認的事。 錢牧誠摯謝過:“大人言重,晚輩感激不盡?!?/br> 林如海留他喝過兩盞茶,錢文也知瓜田李下,沒坐多久就走了,林如海交代下人把送錢家的禮送到錢文下榻的地方。 若是今日錢文從林家出去,手里帶著東西,還不知會流出多少流言蜚語。 等錢文走了,林珺才從后面跑出來,爬上林如海膝蓋坐著,摟著父親脖子問:“爹爹,我看那個人比你還老,還沒有考中嗎?” 林璋也從后面走出來,看見弟弟黏糊糊的樣子,有點嫌棄。 林如海鄭重道:“科舉一事,需要才學,也有運氣在,有些人考中進士,進士卻不一定是真名士。有些人沒考中進士,未必不是才子?!?/br> 林璋主動替他爹解釋:“就像爹爹說的,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江先生,因為落了殘疾才不能考試,但江先生有才華?!?/br> 林家老二似懂非點點頭,他想起來了。 他和哥哥過來,是為了問賬房江先生的事,他回去家去,林璋算盤已經打得很麻溜,可林珺才剛剛入門。 林珺很受挫:“可是我還沒學會算盤……” 林如海安慰兒子:“他還會回來?!?/br> 而后又細致給兩個孩子解釋先生回去要盡孝道,最真實的緣由,還是等他們再長大點兒再說。 兩兄弟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關鍵是先生一走,林璋的課業就停下來了,林如海讓錢文給他父親錢牧帶去的信里面,就說過此事。 如海年少時和錢牧同窗,深受他照顧,自己有不懂時,錢牧還會幫他注經解釋,旁的不提,錢牧經典的基本功極好。 林如海動了請他教兒子的心思,托他兒子帶信兒,又怕錢牧礙于身子,不愿過來。 終歸還要送孩子去書院里學幾年,萬一請不到何事的家學,就把他送去書院。 林如海與妻子商議:“我想讓兒子先去考童子試,若他能過,再讓他往下考,他的學業總不能耽擱,是時候該給他再尋好先生了?!?/br> 賈敏也贊同此事,林如海一面等著錢牧的回信,一面又物色書院。林璋兩兄弟暫時讓賈敏帶著讀書。 不久錢牧回信,因為身子骨實在不行,遺憾婉拒此事,給林如海舉薦了一個隱居在自家莊子不遠,進士出身回鄉致仕的老頭子,讓林如海試著去請一請,能不能請到。 林如海聽后就讓下人備好禮物去請,蘇州和揚州往來需要一段時日,這時候送去京城給賈珠和賈璉的信早就送到,賈府里的回信也送到。 林珺趴在他哥肩膀上,探著腦袋也要看,認得一些字,但是認不全。 “璉二哥的信上說,那件事情是真的?” “你瞧他還畫了一個更詳細的樣子呢!” 林璋把那張瓔珞草圖遞給小弟,指著草圖旁邊的蠅頭小字:“上面的提拔落款,是迎春meimei畫的?!?/br> 林珺一遍把畫舉起來,對著天上透過光看,“哇,迎春jiejie真厲害??!” 這個賈迎春和前世那個賈迎春有些地方不太對得上,模樣倒是沒多少差別,就是歲數比原先那個迎春大。 而且這個迎春是崔氏一手教養,和親生女兒一樣帶大的,文采詩書極好,性子溫柔,但不像是前世那個迎春一樣懦弱。 林如海一直以為賈赦還會再添一個和前世迎春年歲對得上的一個閨女,最后還是沒等到。 林如海派去問師的人沒回來,把江賬房送回去的常安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