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林如海和賈敏商量定下,就讓妻子將外書房布置起來,正式讓兒子開蒙讀書。 林璋自有家學底蘊在,平日里耳濡目染,雖然五六歲年紀,早已經把四書、詩經、千家詩略學過一回,許多篇目都能吟誦,只是寫字不成樣,會認不會寫,真教起來,并不費力。 榮國府這邊也挺太平,賈瑚被道士收走,賈珠婚事提上日程,賈政見王子騰出力,給賈珠弄得一門清貴婚事,心存感激,漸漸和王夫人的關系緩和。 王夫人收到薛姨媽來信,說是請了大夫把脈,薛姨媽腹中有子,又遇喜事。 王夫人想到薛家近一二年,生意上一帆風順,在京城都好,除了在揚州林如海處平白受氣。 王夫人自責,早該給薛家通氣林家那兩口子的脾性,免得白跑一趟,又對下人說:“我妹子也算熬出頭,你們記著把東西送去,這一胎不拘男女,再添一個,能承歡膝下,都是好的?!?/br> 薛家每年送的東西不少,去年庫里新得的人參,正好拿來送禮。 嬤嬤也笑道:“太太和那邊奶奶真是親姐妹,時時刻刻都相互記掛,將來咱們哥兒成婚,添丁進口,屋里就熱鬧啦!” 王夫人用銀湯匙舀了半勺粥,越過窗戶看院子里一眼:“瑚兒那邊有沒有消息?” 她這個做嬸娘的,自家兒子馬上要辦好事,也要騰出心來關懷一回大侄子。 周瑞家笑盈盈的答道:“小的們沒聽見,大老爺那邊不讓念,老太太也不提,就當家里沒這個人,才能不叫人勾著?!?/br> 那位小爺一走,大房的氣焰不知去了多少,周瑞家的可是高興,巴不得家里沒這號人??! 王夫人聽了,輕輕嘆息,一口粥喂進去嘴里,真是香甜可口:“可憐見的?!?/br> 周瑞家也跟著附和道:“奶奶慈悲?!?/br> 眼看現在的形式,一個沒準賈瑚遁入空門,老大家那邊十多年就算白疼,王夫人再不慈悲,顯得小氣。賈珠年紀輕輕中秀才,將來不知還有什么造化,那一個生在老大家頭一個又如何? 王夫人自從嫁進來,氣兒就沒這么順過。 嫁人生子,相夫教子,不就是指著孩子嗎?現下珠兒婚事十全十美,將來再給元春找個好人家,似乎也沒什么cao心事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王夫人一直被大嫂壓著,現在揚眉吐氣,笑容也比早幾年更多,在賈母跟前比先前愿意說話。 運勢順起來,誰也擋不住,史家得圣上隆恩,欽點保齡侯長子史樽入宮御前護衛,十分愛重,更是允了禮部提請為忠靖侯承嗣。 史家原是一門雙侯,保齡侯是賈母本家,賈母的叔父家忠靖候戰死無嗣,爵位到頭。 史家雖然有立嗣的心思,但家里已經有個侯爵,再要恐圣上忌憚,閉口不提。 現在圣上主動提出要為忠靖侯立嗣,史家平白又得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真真是天降隆恩! 林如海遠在江南消息傳來時,一切早已塵埃落定,無奈笑了:“史家以文官封侯,皇恩浩蕩,看來我猜錯了!” 作者有話說: 我在認真養,黛玉萌萌崽 我今天和基友聊天,其實我一直很想寫一個,黛玉穿到現代社會,然后在現代社會養黛玉崽的故事。 …… 等我寫完這個,我就抓鬮,看抓到榮國府還是現代養黛玉崽。 抓到哪個寫哪個。 我買了菜種,學種菜,為容國府那一本進行生活體驗。 …… ??97 ? 第九十七章 ◎王子騰的意難平◎ 第九十七章、“王子騰的意難平” 林如海原以為王子騰先往上冒尖兒, 沒成想是史家。 史湘云襁褓中失去父母,賈母經常接過來養著,年歲合適, 誰知是不是她老人家先為孫子寶玉謀算的另一個適婚姑娘? 若說史家待湘云才是上心,縱使她父母雙亡, 早就為湘云定下一門好親, 不像王家人, 鬧出舅舅賣外甥女的丑事。 所謂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在外辦事斂財的薛家,最能感受到, 除了林如海那個不上道的,薛家去找哪個官老爺, 人家不是客客氣氣對待。 王子騰見薛家三爺辦事妥當, 他也要靠著薛家供養銀子各處打點,扒拉到一件大差使:“你真是走大運, 我給你找到一樁好生意?!?/br> 由著王子騰引薦,薛蟠他爹和義忠王府的長吏接洽,王子騰說了,只要薛家辦好這一樁事, 后面義忠王府上下雜貨,擷芳園每年打理花銷, 都可以讓薛家接手。 薛蟠他爹鉚足勁兒要辦好此事,低頭哈腰,眉開眼笑:“不知王爺想要什么木料, 小的一定去尋, 小的一定盡心盡力?!?/br> 長吏板著古銅色的臉, 擺出王府架勢:“不拘什么料子,不要逾制即可,只找最好的最珍貴的,不會少你銀子!” 義忠親王不缺銀子,他府上人少,先帝爺走之前把擷芳園和好幾處好地方都劃給小兒子,平日里還有太后娘娘偏著,皇帝陛下要演兄友弟恭的戲碼,時常賞賜金銀。 那位爺不差錢,大家才能隨便從義忠王那里借到擷芳園。 薛家人的心史無前例的膨脹,這位是真皇親國戚,除去皇帝陛下的親生兒子,滿朝找不出第二個比這還親的。 江南消息總慢半截,林如海接到蓮心男人的來信,才知道薛蟠他爹果然攬到義忠王府的木料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