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賈敏才回到京中,林如海今日一早進宮去,都沒見著家人,賈母見了兩個外孫說什么也不想叫他們回去,把倆孩子扣在榮國府,賈敏只得暫時自己先回來看一眼。 林如海傍晚十分從宮里出來,賈敏已經從榮國府里回來了,支使著丫鬟們把家里重新布置一回,看見林如海從門外進來,馬上就上前和他說:“母親想他們,留著住幾日?!?/br> 今日在那邊聽說賈瑚的流言蜚語,氣得她這個當姑姑的見到丈夫都沒多親熱。 林如海點頭,知道他們在京中待著不長,雖然思念孩子,反而不急于一時,問她:“你如何不住幾日?” 賈敏尷尬的攏著頭發,笑道:“我、我來收拾些東西,再過去住幾日?!?/br> 她還是忍不住,就把今日在崔氏那里聽說的事情一股腦都和林如海說了,瞧著大嫂煩惱的架勢,肯定不像是她嘴上說的那么簡單。 說者有心,聽者更有心,林如海納罕,這樣大的事情,賈赦那個性子,上回見面居然半句不曾提。 聽賈敏說有道士言明賈瑚是天生死相,林如海心頭一震:“誰算的瑚哥兒天生死相,活不到這么大?” 會不會是那個跛足道人?! 這道長并沒有算錯,前世賈瑚很小就夭折,現在一看,不就是天生死相? 賈敏卻覺得都這個時候,林如海還在問這樣的細枝末節,似乎還想相信的樣子,無奈道:“嫂子沒說清,這樣不吉利的話,何必當真?說是什么游方術士?!?/br> 林如海依舊窮追不舍問:“那人可有說解法?” 賈敏也沒問清楚是哪個道士的話,大嫂支支吾吾也說不清,于是道:“還有什么解法,以前我聽那些神婆諏的,多半是買替身,點平安燈,家里都弄了?!?/br> 賈瑚自小就沒少弄這樣子的儀式,賈赦還親自去‘請’過和賈瑚生辰一樣的替身送去出家,那一回似乎有點用處,后面幾年賈瑚多病的身子就好了,長大到現在,沒見什么病災。 可現在議親卻犯了難,每每各樣緣由,總找不到合適人家。 所以賈敏聽見道士所言,就覺著肯定是道士想騙錢。 林如海這等重生人士,卻是不同的看法:“要我說還是忌諱著,莫不如找個地方,讓瑚哥兒出家避幾年,過幾年再還俗接回來,性命攸關,再謹慎不為過?!?/br> 賈敏也有點這個心思,想和嫂子哥哥提一提,前兒買替身不中用,那就真去出家避禍。方士話已經出口,能避則避。 若是執意不避,真出大事,虧的是自家。 賈敏垂首:“也是……我還想著和哥哥和嫂子說,今后給瑚哥兒找個帶兵打仗的岳丈,沒準能壓得住?!?/br> 賈敏的想法很簡單,想找人壓一壓,最好是見過血命硬的。 林如海連忙擺手:“這可使不得,萬事隨緣,免得弄巧成拙?!?/br> 要是榮國府有個能帶兵打仗的岳家,龍椅上那位肯定睡不安穩,先前兩位賈氏國公,掌著兵權,現在賈府要是敢動心思和掌兵的人家結親,不是自己往皇帝眼睛里扎刺,嫌自家死的不夠快? 第二日林如海一起上榮國府拜見,賈赦、賈政等人都在榮禧堂里,只聽見一陣木魚之聲,從外面傳來,有道人念著‘道法自然’等言語。 榮禧堂和前面大門隔著幾層街道,這人乃是高人。 賈赦和崔氏沒太敢說,這一年來夫妻二人都時常做一樣的惡噩夢,夢見賈瑚只養到四五歲,現在的兒子只是神仙用稻草人扎的皮囊。 小廝們把道長請進來,但見道長一派仙風道骨,穿著青色道袍,腳下生風,鶴發童顏。 看見賈瑚,點頭笑道:“妙不可言,妙不可言,非是貧道胡言亂語,莫不如將他交予貧道做個童子,過得及冠之年,再還與你家,一來他避禍事,再來貧道一身能耐,也有個傳承?!?/br> 賈瑚見到道長,也不管還有賈母在,馬上就要跟道長去。 賈母像是被什么感召,隱約也察覺什么,這孩子小的時候清虛觀的那幾個老神仙也算過,恐怕留不住,所以才那么多災多難。 賈母嘆了一口氣問道長:“道長高義,幾時回來?!?/br> 那道長笑了,朗聲道:“知你們不舍得,姑且給貧道一個安置的去處,貧道教他一二年,若老道真有幾分能耐,他自會隨老道云游,過幾年避過災禍,老道也算功德一樁?!?/br> 賈赦趕緊吩咐下去:“去,將清虛觀騰挪出來,讓道長住進去?!?/br> 道長微笑搖頭:“不必如此,老太太,貧道在郊外選了個破道觀,還請修葺一番,下月初三把瑚哥兒送去?!?/br> 都是修道的,他沒必要占著旁人的道場。 說完此事,那道長不收酬謝,仿若乘著風,拂塵一揮,把一干人等皆視而不見,飄然遠去。 崔氏心肝兒像是碎成幾篇,身上支持不住,被人扶著回去歇息,賈瑚卻像是真六根清凈一般,看著神情淡淡的。 昨個兒賈敏回來忙著見母親和嫂嫂說話,竟是沒注意到,賈瑚何時移了性情。 賈母心頭也不好受,讓賈政帶林如海出去見賈家男人,自己要和賈敏說話。 崔氏身子不適,大小事王夫人打理,那婆子撿著賈母今日要吃的雞頭米,和小丫鬟磨牙。 長臉婆子道:“別是存著心思來誆錢的?前兒還攆人呢,這會子巴巴要救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