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如今再加上原本要送給東宮的甄家姑娘被送進皇宮里,當中又有多少齟齬誰能說得清呢?若是賈敏沒有算錯, 那位姑娘本就是因為年歲尚未及笄,才延遲往東宮送。 當下也就十五歲出頭, 可宮里面的龍椅上那一位,又是多少年歲?恐怕是當她的祖父也使得,一入宮門深似海, 這句話豈是白說的。 佳明冷笑道:“這有什么?楊玉環的事, 戲文里又不是沒說過, 我今天收到家里面的信,信里面提到幾句,實則是什么狀況,恐怕咱們家中都不清楚,反正現在圣上已經將她收作的妃子給了貴人的位分?!?/br> 江南甄家只要攀上貴人,無論圣上還是太子,都是極好的選擇。 林如海想到這位圣上身子健朗,能在龍椅上好些年歲。對于急功近利的甄家,反而是一件好事。 怪不得太子登基地位穩固之后,緊趕著就開始處置四大家族,甄家頭一個被抄,興許是記著這份愁。 皇宮之中選秀女事情沒有說定,只是榮國府和甄家親近先得到一個消息。榮國府因為賈瑚,看來大家現在都還在觀望狀況。 林如海道:“既然心里犯難,姑且將這件事放一放,也不急在此刻再往后拖一個一二年也是使得的?!?/br> 解決不了就拖,前世王夫人不就是這么拖著今年的薛家還有他的黛玉。林如海心里盤面京城里和榮國府挺好的幾戶人家,確實找不出一個十全十美能接親的人家。 按理說王子騰應該進京,林如海向妻子打聽:“先前不是說王子騰迎接圣駕時得賞識,我算著的時候也差不多,京城里有沒有消息?” 賈敏把黃銅手爐放回去,懶得抱著這個硬邦邦的家伙,把手揣進暖兜里,垂著眼說道:“王家那邊沒什么消息,只是大嫂和我說。二嫂的妹子薛家,進京謀到了木料采辦的大差事,也不知用的什么法子?!?/br> 皇家的木料采買歷來是一份油水豐厚的肥差?;蕦m之中內務專門有采辦官員到各地尋找好的木料。 尤其以西南地區,好多茂盛的林區經常會被皇家規定范圍,專門供給使用。禮法明確的規定什么等級能用什么樣的木材? 薛家為何在義忠親王犯事之后還封存著檣木棺材板,便是因為薛家經手過這個差事,后面隨著薛家薛蟠父親病故或者一些變故,漸漸失了權勢,所以才開始采辦宮中雜貨。 賈敏又道:“先前蓮心家拿的只是小差事,這回薛家才是大宗生意,我看信里的說法像薛家要長久做這樁買賣?!?/br> 說完賈敏摸出。今天收到來信遞給林如海。林如海仔細一看,果然和妻子說的差不多。薛家人大約就是這樣,才能暴富??床簧蠂敼倌屈c俸祿,更喜歡做生意賺大錢。 等后面薛家沒了依仗,薛姨媽又想起手中有權的好處,薛寶釵耳濡目染,見到寶玉便催他讀書進學。 林和海笑笑,把手里的信裝回去:“他們愛做什么生意就做什么生意。我們遠在廬州,你家老爺我能將這一地管好就十分不易。至于蓮心應當也有自己的去處,咱們不必cao心。等下回家里面來信恐怕就是兩個孩子的婚事定下,你可要準備好賀禮?!?/br> 賈敏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夜黑風寒夫妻倆梳洗過后草草睡了。 廬州的冬天沒有京城那么冷,但是還是要嚴防凍害。 當一地政府的官員還真比當收稅的巡鹽御史累,前世林如海周旋在各個大鹽商之間。不時還有各地的縣令官員往來奉承,甚至是一方知府也要給他三分薄面。雖有煩有煩惱,也有好處。 現在當知府,又是另一番體驗、學政、、水利、春耕秋收、還有各地百姓的教化、判案他都管,真是瑣碎的要命。 萬幸的林如海最會偷懶,還沒到任的時候就打定了主意不用自己的幕僚。 見吳知州的人能用,才不和他搶事情 ,最后還是知州大人帶著先前那一群大人各處忙活,至于林如海,只要坐在上面點個頭,保證大方向不出錯。 有的時候適當的把手上的權力放松一點,也是給自己喘口氣的機會。 可惜前世的時候榮國府的那種狀況由不得王熙鳳放權,事事要親力親為,最后累個半死。林如海不想爭什么政績,家里底子厚,不想當三年清知府,撈十萬雪花銀。 無他,心寬。 這個年林如海過得倒是挺舒服,廬州地界他最大,皇帝遠在天邊管不著。 年節時候除去給京城榮國府和幾位友人送到年禮,林如海還給府衙上下都預備了禮物,大家對大方的新知府心悅誠服,列侯之家就是有底蘊在。 來年春日,林如海還要配合廬州府的學政監督各處考試,預備秋日的鄉試。忙里偷閑,給小兒子取了個名字,叫做林珺。 可惜林璋老早就把弟弟叫做林墩子,現在小兒子也以為自己叫做林墩子。林如海只得安慰自己,賤名好養活,小兒子出生到現在就沒生過病,到廬州也不見水土不服,這回春寒林璋都病一回,老二還活蹦亂跳,肯定是沾了賤名的光。 林如海惦記著家人的病情,應付過差事就急著趕回去,林墩子頭一個看見他進屋,邁開短腿撲過來就要抱,和林璋小時候一個模樣。 林璋見過父親,洗著鼻涕猛然打了一個噴嚏,剛想開口說話,又是連著兩個噴嚏,憋得臉色通紅,拿起帕子擦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