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蘇家三爺肯定想拓寬人脈,蘇哲當了黃尚書的乘龍快婿,非但不曾被圣上重用,反而因為岳父的緣故遭到忌諱,被發配到國子監當著沒實權的閑差。 那本是個清貴的差使,但蘇家顯然不樂見蘇哲清貴,他們想要的是權貴。 可惜榮國府和寧國府算是‘貴’,手頭沒‘權’。 林如海笑道:“若要議親,老太太那邊肯定會說,到時候一定要把你叫去打聽,不急這個。蘇家那邊不知有什么小輩,府上雖然不比當年,門第上興許還不夠?!?/br> 賈敏蹙眉思索,將她認識的蘇家女眷點過一回,卻是找不到門第和年歲相當的姑娘。 林如海又問:“你可還記得蘇家有門遠親,就是那年母親還在,薛家送了好幾根人參,被你趕出去那回?蘇家這門遠親,剛好接了薛家的生意?!?/br> 賈敏抿起櫻唇,復又嘆氣,轉過身子:“可不是我趕出去的,我不認?!?/br> 忽而她似乎又想起什么,宛若醍醐灌頂,眉間擰緊:“他們家打著什么心思,難不成要送女兒來給我哪個哥哥做妾?” 蘇家好歹是江南一代以詩書起家的書香之家,后面還有好些兒孫等著讀書科舉,貿然把家里的姑娘送出來去給達官顯貴做妾,名聲要也不要? 但攀著蘇家親戚關系發家的蘇家遠親,家中兒女能送到榮國府這等勛貴家中做妾,還是高攀呢! 林如海頷首,認可賈敏的猜想:“看著是這個意思,也不知會送去哪一家?!?/br> 既是特意來鉆營,他們在京城中多了解一二,發現賈家沒人在朝堂上有地位,應該會把眼光投向別處。 林如海沒有捅破,靜觀其變,最后蘇家三爺帶著幾個族中小輩各處拜會,以文會友。 而那位和蘇家攀親做生意的蘇氏遠親,家中的小女兒被忠勇伯家抬進去,給他家小兒子當姨娘。 忠勇伯曾下江南修海塘,和蘇家早有交情,林如海并不意外,只這半年來,蘇哲越發沉默,上回把林如海推下水以后,兩人很少碰面。 蘇哲每日除去給皇子講課,就在國子監修書,年紀輕輕就弄出隱逸不沾朝堂的意外,怨不得蘇家見一路不通,活絡心思尋求其他路子。 這回江南巡游,皇帝陛下見江南官員把秋收事宜預備得井井有條,江南豐產,龍心大悅,賞了好幾個大臣。 當中就有在金陵守孝的王子騰。 重活一世,林如海仍是感慨,此人確實有幾分本事和十分的運氣,都是科舉出身,他的官運可比賈敬亨通。 林如海忘了把此事告訴賈敏,冬日里賈敏回去娘家的時候,見王夫人滿臉喜色,她才進去坐定,就聽見平時話少的二嫂忙和老太太回話。 王夫人嘴角、眼角都是笑,瞧著比平日年輕許多。 王夫人道:“前兒珠兒舅舅那邊來人說,明年年底就能來。上個月京城宅子走水,燒了幾間,我想和老太太請示一回,老爺那邊有個會營造的相公,先前管著咱們家園子和東府那邊園子的翻新,能不能過去幫忙看一看?” 賈母一面招手讓賈迎春和賈元春過去她那邊坐,一面道:“這種小事,問一問你們老爺就成,燒得嚴不嚴重,有沒有人傷著?” 王夫人又殷勤道:“燒了四五間屋子,都是下人住的罩房,還有些木家具,人沒事?!?/br> 賈母有格局,先前王家被弄掉爵位遭難的時候,沒有捧高踩低,王家老太爺不在了,還讓榮國府的人去幫忙撐著門面。 現下王子騰還在孝中就被圣上夸贊,王夫人自覺揚眉吐氣。 崔氏見賈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湊在她耳邊小聲說:“你還不知道?林妹夫不曾告訴你,約莫半月前的消息,珠兒舅舅得圣上賞識,雖然如今還在孝中,圣上口諭讓他孝期一滿,就去吏部當差?!?/br> 看賈敏的反應,果然不曾知曉。 圣上口諭,把回來的差使都指定,還真是大恩典。 圣上這樣的提拔,一面能安撫老勛貴,一面又可以把從科舉入仕的王家人推出來做表率,明里暗里告訴老勛貴,圣上惜才,隆恩浩蕩。 賈敏才從榮國府回來,打頭見林如海也剛回家,上前就問:“這樣大的事,你怎么沒告訴我?” 林如海馬上想起來,妻子肯定說的是王子騰時那事,訕訕笑了: “那幾日你不是身上有點不太好,我一時間就忘記了,況且就算王子騰進京,也要明年那時再說也不遲?!?/br> ??82 ? 第八十二章 ◎“沒的輕狂樣兒”◎ 第八十二章、“沒的輕狂樣兒” 林如海當即就低頭認錯, 賈敏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我雖是婦道人家,這些事情也要知道,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倒霉時候, 宮里面讓你去謝恩, 興許就是去領斷頭的恩旨?!?/br> 夫妻二人慢悠悠一起往內宅進去。 可不是嗎? 天家分明要殺你的頭, 也說恩典要你謝恩, 京城大小官家夫人,又怎么可能只顧著家事,外面一概不知? 見賈敏關心朝局, 林如海沒來由的忽而想起薛家的寶釵。 這孩子是個熱衷經濟學問的,可惜出身在商戶之家, 薛姨媽等人見識有限, 雖然比一般小戶人家多幾分積淀,卻只知皮毛。 讀書考功名, 只是官場的敲門磚,真想要當什么大官的賢內助,怎么能不讀書?只做好針線之事斷然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