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她騰出手來抱兒子,看見林璋rou乎乎的小臉上都被壓出了印子,口水流他父親一肩頭, 賈敏忍著笑意,讓乳母把孩子抱走, 趕緊找來衣裳給林如海換。 沒出幾天,京城里面就傳出來東宮采選的消息,旁人也罷, 當中有個甄家的大姑娘, 只得豆蔻之年, 巴巴從江南過來,因才華人品出眾,被太子殿下收入東宮。 賈敏一算這孩子年歲,似乎只比賈瑚略大一些,賈瑚現下才滿了十二,那甄家姑娘滿打滿算應該不夠整十四歲。 民間多有早婚者,差不多就是這個年紀,甄家顯然是上趕著要把閨女送進去。 賈敏一陣唏噓,甄家一來,嬌貴的大姑娘閉門不見客,她也沒機會看一眼長得什么模樣,一團孩氣,家里怎么舍得。 賈敏道:“前兒就聽說甄家姑娘要送去東宮,果然進去了!” 林如海先前聽說甄家進京的時候,就把事情猜的八九不離十,這位甄家大姑娘和元春的命運差不多,是在宮中保甄家榮華富貴的主兒。 甄家姑娘比元春而言,一來就入東宮為良娣,將來少不得一個妃位,不像賈元春,一入深宮熬了十來年。 林如海也蹙著眉,前世甄家姑娘沒誕下一兒半女,轉眼就熬成太妃。 林如海:“甄家接駕時候出過大力氣,圣上龍顏大悅,這是皇家給甄家的體面?!?/br> 讓你和皇家做親,真真是天大的體面? 將來若能誕育皇嗣,甄家就等著發跡了! 可惜皇嗣不是你想生就能生下來的,賈敏自小看史書故事,十分同情楊玉環,冷笑道: “我可不覺東宮是什么好去處,真要恩賞,還不如賜個正頭娘子,甄家這一手,存著什么心,誰都看得出來。若將來能生個皇孫,又能保甄家好些年頭的平安?!?/br> 薛家的算盤就擺在明面上,朝中不少人家存著這樣的謀算,沒什么好遮掩的。 前世賈敏就十分反對榮國府把元春送進宮里謀前程,這輩子還是一樣的立場。 甄家在前面打了樣,沒什么出路的榮國府也跟著學,若這一世榮國府還要走這樣的老路?妻子賈敏肯定還要再氣一回。 林如海亦冷笑:“雖不太上得臺面,但這是個好法子,你瞧敬大哥,花了大半輩子做文章,也沒個奔頭?!?/br> 寧榮二府不是沒想過科舉出仕,賈敬分明都走到那一步,圣上還半點機會不給。至于本想從舉業往上走的賈政,一份恩賞,當即就截斷退路。 元春封妃,大觀園省親,分明就是宮里放出來的誘餌,可笑榮國府滿心為著權勢地位,巴巴湊上去送命。 這樣的道理賈敏如何不知,嘆道:“兒女親家,大多是沖著聯姻去,眼看瑚哥兒也是定親時候了?!?/br> 林如海也期待,前世賈瑚小小年歲夭折,這輩子活蹦亂跳的,那等機靈性子,也要找個有能耐的才壓得住他。 小病貓似的賈瑚眼看就長大,日子過得真快,再混幾年,應該就到黛玉出生了吧? 甄家姑娘備選東宮一事,只是個小石子,在京城這個暗流洶涌的地方勉強掀起幾下漣漪,朝中格局的變化才叫人不得不打起精神應付。 兵部尚書因病致仕,懸而未決,想到先前江南鬧出的事,還有幾處節度使手里的兵,皇家如芒在背。 沒什么來由,皇帝陛下手下的中書省人事變動,窩在翰林院抄書的林如海被提調入中書省,指中書舍人一職,頂著六品官銜,負責伺候圣上擬招,往來傳達圣意。 這回可真成天子近臣,對于探花出身的林如海而言,還是正經外任歸來,慢慢升遷最清貴。 蘇哲有個禮部尚書的老丈人,素來也被忌諱,當著給皇家兒孫教書的差使,官階沒有挪動的跡象,聽說林如海被調任中書省,還升官,卻沒法子為友人高興:“圣上竟是點你去中書???!” 蘇哲比早年穩重太多,官場果然是個磨人的地方,年輕時候,他也做不到心里急的要命,臉上卻還不動聲色,像在和林如海說一件尋常事。 林如海將自己案上的幾部書籍摞起來,只等過幾日交割,臉上也沒有被升官的喜悅,淡然道:“欽點的差使,還能如何?” 蘇哲只得慢慢坐下來,沉著臉:“你辦事素來比我穩重妥當,今后只有更謹慎的?!?/br> 林如海笑著安慰他:“圣上又不止點了我一個,倒是你,今后更要當心?!?/br> 翌日,林如海辭別同僚,與其余三人一起去中書省當差,大家都在宮里,中書省辦公的去處,在勤政殿的偏殿,離天子更近。 林如海當著半日差,翻幾頁折子,原也沒什么大事,畢竟朝中瑣事有六部商議,翰林院起草章程,能拿到圣上跟前的要么是大事,要么是皇家自己的家務事。 圣上過午才到這邊走過一回,看見林如海就笑了,回首叫來掌事大公公:“朕記得我庫中有一份柳公權的拓帖,賞給林大人,回去好生練字?!?/br> 林如海心頭一凜,今兒頭一遭來,天子就賞賜物件,不免惹人嫉恨。 他上前行禮叩謝:“微臣謝圣上賞賜?!?/br> 余下幾人和勤政殿的公公們都靜悄悄的,垂首肅立,這個去處不像翰林院,氛圍輕松愉悅,能和大家閑話談天。 圣上提步就走,一片恭送之聲后,屋里又靜下來,就連大公公真搗騰來碑帖送賞,也是躡手躡腳,似乎怕吵到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