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林如海換上翰林青衫,和幾年前一樣去翰林院當差,還是那道宮門、還是朱紅的墻,一樣的景致,叫人分不清今夕是何年。 賈敏那邊仍不肯請大夫來看診,只說再等等。 林如海心里存著事,時常走神,萬幸他業務熟悉,才沒出紕漏。 新換上的侍講大人忽然進來,把一摞折子放在書案上,直接招呼年齡最小的林如海:“林編修,今日圣上在議事廳,這幾封折子你送去?!?/br> 回鄉守孝五六載,歸來之后,林如海還是翰林院年紀最小的翰林。人就這樣的,多長幾歲年紀,就免不得要把年歲小、面皮嫩的林如海當孩子看。 林如海起身,從善如流:“是?!?/br> 一路捧著四份折子,還走那條回廊,往六部尚書時常商量過家大事互相爭吵的議事廳去。 林如海才轉過去露了個頭,老遠就見掌事公公笑瞇瞇招手:“哎呀,林小探花,快進去?!?/br> 這既是先前去江南順路傳旨的公公,原先是個很隨意的名字,現在混出模樣,宮里人都尊稱一聲李公公。 林如海頷首謝過他的招呼,邁過第一道門檻。 “微臣林如海,奉命送……” 這時又有個掌事的公公出來,揮著拂塵笑道:“林小探花,放著,放著!” 林如海下巴一僵,這一位是圣上身邊的大公公,看來今日圣上也在,怪不得翰林院又推他出來送折子。 深深無力,看來以后自己肯定是公認的跑腿???。 掌事公公把那幾分折子接過去,林如海進到議事廳里,圣上坐在主位上,沖著他招手,歲月留下痕跡,皇帝陛下比五六年前老了很多,臉上的松垮的皺紋在微笑之時,平添慈祥。 “過來讓朕瞧瞧,這幾年還真長高不少,樣貌沒變,朕瞧著你,好像是回到幾年前,那時候程大人和房大人都還在?!?/br> 圣上看著年輕挺拔的林如海,深感歲月不饒人,想到原先自己用著很得力的老臣,想到朝堂之上的物是人非,大為感慨。 林如海面圣行禮,身形頎長,風度翩翩,圣上看著賞心悅目,把里面幾個大臣指給他看。 “這幾個大人,除了黃尚書你認識,其余的大人怕是不熟吧?” 林如??囍碜?,微笑道:“微臣離京多年,回來當值不足十日,各樣事務尚不熟悉,還未見過幾位大人?!?/br> “這是戶部尚書王起,這是兵部尚書何蕭,這一位吏部史進尚書,這一位工部尚書趙州,這是刑部尚書鐘愈?!?/br> 圣上親自引薦,落到旁人身上真是天大的臉面,只有林如海,一面恭謹與各位大人見禮,一面在心底嘆氣。 有這樣一出,他算在各部尚書跟前都掛號了,這對于一心混吃等死的林如海而言,不是一個好兆頭。 人家主意你,多夸你幾句好,還是幸事。怕的就是揪著你挑毛病,要是哪天翰林院擬的章程他們不滿意,會不會把帳多往林如海頭上算幾分? 誰都說不準??! 林如海敏銳的注意到,不常見的刑部尚書今次也在,不知他們又在商議什么大事而未果,林如?,F在長了心眼,來之前翻看過翰林院那幾分折子,只是尋常的公務,不至于驚動六部尚書。 圣上拉著他閑話的舉止和多年前賞賜糕點何其相似,多半都是為著緩和大臣們劍拔弩張的氣氛,怪不得外面守門的掌事公公見他像是見到救星…… 不過,林如海一個小翰林,懶得揣測其中關節,就當是圣上突發慈愛之心,給他介紹諸位大臣。 林如海全須全尾從議事廳退出來,回到翰林院也差不多是散伙回家的時候,他和蘇哲沒有公務,一起從宮內出來。 走到宮門外,恰好撞見刑部尚書的轎子,老遠那刑部尚書鐘愈就扯著大嗓門叫人。 “林小探花?!?/br> 蘇哲附耳到林如海耳邊:“這是原先工部侍郎,似乎是因為長得嚇人,圣上把他弄到了刑部?!?/br> 這鐘愈還真長了一個鐘馗模樣,身板魁梧,胡子蓬松一把,掛在臉上。 蘇哲和林如海肅立在一邊,雙雙行禮。 “見過大人?!?/br> 刑部尚書捋著大胡子,瞇眼感嘆:“小探花長得果然還是幾年前的模樣,我還真老了?!?/br> 又問林如海:“你這幾年都在江南,對海岸商港一事,有何高見?” 林如海心頭一凜,看來今天是在討論這個。 他垂首慚愧答道:“回大人,下官不才,一直深居簡出,姑蘇不近海,對海岸商港,下官未曾見過,朝中熟悉此道的人不多,大人不妨找些出海遠洋的商戶詢問,興許他們更有經驗?!?/br> 刑部尚書皺了皺眉頭,“有些意思……回去和你們侍講大人說,以后翰林院的折子,多讓林小探花送?!?/br> 說完這話,刑部尚書就坐著轎子走了,留下蘇哲和林如海一頭霧水。 什么時候刑部尚書也管到開港通商的事了? 說起送折子,林如海方才狐疑看一眼蘇哲:“先前我沒來的時候,議事廳的折子難不成是你送?” 蘇哲笑著搖頭:“不是,尚書大人在,我要避嫌,誰那日倒霉誰送,多半是朱謙?!?/br> 林如海今日還沒見到朱謙,怪不得輪到了他。 “今日怎么不見朱謙?” 蘇哲道:“白馬寺大殿修繕,戶部那邊缺算賬的人,朱謙算學出眾,戶部尚書將他提調過去幫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