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陪房見王夫人滿臉不情愿,便不敢再提,悄悄下去找賈珠的乳母去。 *** 京城蘇探花家的小宅子就在皇城跟下,只得一個三進小院,格局緊湊,正適合他翰林編修的身份。院里的重者的蘭草散發著幽幽香氣,旁邊斜斜種著幾桿翠竹,另有假山魚池,倒是有點江南園林一角的模樣。 這樣的布置,在京中不太常見。 蘇哲是林如海的同窗,晚林如海一科中進士,又是探花,現在和林如海在翰林當一樣的差。翰林院中有人忌諱他是黃尚書的女婿,不太愛同他說話,也有人因為他是黃尚書的女婿,對他多家照拂。 反正蘇哲雖然也是年輕俊朗,似乎不像是當年的林如海,誰都帶著三分喜歡。好在那些看不慣的,也不敢為難,他蘇哲作為金榜探花,自有真才實學在,料理翰林院中諸多事宜,不在話下。 至于那位尚書岳父,進入官場之后反而對他不管不顧,刻意避嫌,好一派清正模樣。蘇哲心知肚明,岳父是等著他展現出能力,才好名正言順給他謀事。 從小小的翰林開始,想要到尚書這個位置,今后的路還遠得很。 蘇哲從宮中回來,家里的嬤嬤就開始擺飯,丫鬟扶著身懷六甲的翰林夫人從屋里出來,蘇哲十分客氣的與妻子拱手見禮。 蘇哲問家中下人:“今日江南可有信來?” 作者有話說: 抱歉抱歉,之前修文的時候沒存好…… 小修一下 ??50 ? 第五十章 ◎“江南有故人”◎ 第五十章、“江南有故人” 黃家姑娘大名黃茹, 生得模樣清秀,嫁給蘇哲之后,夫妻齊眉舉案, 就沒紅過臉。 “江南沒什么消息,那位林探花也沒信?!?/br> 說完, 她撫著滾圓的肚子, 臉上浮出慈愛的笑意:“這次回家去, 剛好碰到家中請太醫來給母親看診, 我也看了一回,太醫說我這一胎應該是個哥兒?!?/br> 翰林的品階輕易請不到太醫院的院判大人,今次黃茹回家, 應該就為著這個。 蘇哲淡淡笑道:“是兒是女不相干,平安就好?!?/br> 黃茹垂首, 一派溫順柔情, 彎著脖頸:“自然是個哥兒最好,大爺最會寬心, 老太醫最擅婦科,從未失手過?!?/br> 蘇哲說的是真心話,先前他的原配便是小產出血不治,什么傳宗接代, 他蘇家有的是男丁。 他本是真心實意不在乎男女,只求莫要有人折在此事, 聽到黃茹耳中,竟然成了言不由衷的寬心話。 他也無意與黃茹分辨,依舊笑容淡淡:“如此, 那就借他吉言?!?/br> 晚間, 蘇哲讓人掌起兩盞羊角燈, 在書房中來回踱步,一條消瘦的人影,投在紗窗上,來來回回蕩悠。 他斟酌許久,訥訥提起筆,給林如海寫信,思量半晌,自己分明千言萬語,落到筆尖卻不知如何開頭。 蘇哲現下比以前少了很多年輕氣盛,也變成一個圓融,低調藏鋒的小翰林。他和現在妻子的感情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除去日常說上幾句話,多是相敬如賓,一主內,一主外。 黃尚書家養出的姑娘,確實是個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的閨閣模范,他每日醒來都是一樣的日子,京中也沒能說話的好友知交,是以蘇哲越發喜歡給林如海寄去信件。 金榜題名,又有佳婦,興許過上一二月就是弄璋之喜,在旁人眼中,蘇哲的生活十全十美,他就該在岳父大人的暗中幫助下,在官場認真經營,光耀門楣。 蘇哲沉沉嘆了一口氣,放下手上的湖筆,呆坐在案前,直到打更的念到子時,慢悠悠的起身回房,胡亂睡下。 且說姑蘇這邊,林如海辦完母親喪事,仍舊扶靈到祖墳下葬,他與賈敏索性就在林家祖墳旁邊不遠的莊子住下,大有結廬守孝之意。 避居鄉間,不問世事。 自重生之時起,林如海就知道自己還要經歷過一回喪父喪母之痛,林老爺亡故的情形和前世差不多,但前世林家太太走的沒這么早。 按理說這一世林如海早早中了探花回來,身子也比前世好,料理起各樣家中事務,得心應手,半分錯也挑不出,林家太太應該寬心才對。 興許是沒有幾樣能cao心的事情,林家太太沒了牽掛,心里沒個盼頭,精神一日不如一日,林家老爺走后還不滿三年,她也跟著去了。 林如海站在田埂上,看遠方青煙漠漠,水田映著天光,云影徘徊,白鷺一只接著一只,撲棱棱飛起來。 蒼茫的天際之下仿佛只有他一個,滄海一粟,渺小無比,孤單與寂寥,緊緊將他裹住,好像一葉扁舟,沉默于洶涌的波濤之中。 林如??翱盀⒘藘傻螠I,恍惚間有人輕輕把衣衫披上他的肩頭。 林如海拭淚回身,見是賈敏。 林如海問她:“水田邊上濕氣重,你怎么往這邊來了?” 賈敏的打扮十分家常,頭上只插著兩根用來挽發的簪子,衣裳也是尋常棉布,她秀眉一頻,嗔道:“一早上起來不見你,問了常安,才知你往這邊來,你來的早,露水豈不是更重?陶潛說的好,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我既是要來,何必在乎這個?!?/br> 兩人相視一笑,偎依著看了一會兒田園光景,互相攙扶著深一腳淺一腳踩著草?;厝?,果然濕了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