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他是怎么了?現在好歹用著十七八歲的身體,對朝廷事務,還沒前世三十幾歲的時候有熱情。 林如海愁緒滿懷,遲遲不愿踏出一步,身后有人喚他。 “林探花!” 他趕緊回身,一看竟是兩位六部的老大人,行禮道:“下官見過程大人,見過房大人?!?/br> 兩位大人沖他還禮,還笑著鼓勵他:“好好當差,我們也翰林院出來的?!?/br> 林如海擠出微笑:“多謝兩位大臣指點?!?/br> 兩位大人點頭,敦促他趕緊去翰林院報道,互相攙扶著走進宮門。 林如??粗鴥晌淮笕说谋秤?,一面欽佩他們雖年事已高,但一心為國,鋪在國事之上,一面又擔憂,自己會不會也要熬道這個時候? 當朝除去因病致仕,官員要過花甲,才能向朝廷請辭,諸如老大人這種肱骨,圣上都舍不得放人。 花甲之年…… 他要八月里才滿十八,所以……要熬四十二年??? 林如海從心頭涼到腳跟,被人從后面拍了一下,原來是賈敬。 賈敬與他衣著不同,林如海穿的是七品翰林衫,賈敬穿的卻是大紅一品將軍補子服。 “快些進去,莫要誤了點卯?!?/br> 賈敬也來不及和他多話,匆匆交代過一句,就轉身匯入上朝大軍,林如?;蛟S要略感慶幸,小翰林不用上朝。 兩位老大人走在甬道上,又聊起林如海。 旭日的光芒下,林如海身長玉立,光彩動人,微風掀起衣擺,站在橋頭要多出挑有多出挑,兩位老大人想看不見都不行。 工部的程大人問老友:“他是做什么來著?” 房大人順口答道:“你怎么忘了?翰林編修,狀元修撰,榜眼探花都是編修,余下的庶吉士?!?/br> 程大人干咳兩聲,慚愧道:“我老糊涂咯,該告老了!記性越來越差?!?/br> 隨即老大人又說:“我還以為依著圣上對他的喜歡勁兒,會讓他當中書舍人?!?/br> 房大人眉頭一皺,似乎真的在思索這個問題:“這樣未免太過捧殺,不可??!正兒八經走翰林的路子,不好么?” 當朝的中書舍人雖然和翰林品階不相上下,但是中舍人中有那么幾個在君王身邊伺候筆墨,除去那幾個掌事大公公,乃是實打實的天子近臣。 翰林院的編修,雖然是圣上的文學侍從,實際上圣上也就一月講經一兩次,當朝機密詔命,仍舊是中書舍人負責。 林如海要真當這個差,興許會落個天子寵臣的名頭,并不好聽。 程大人拍拍嚴肅的老友:“尚書何必如此急切,老夫只是玩笑而已?!?/br> 兩人慢慢爬上臺階,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開始一日的朝會。 林如海熟門熟路,到翰林院中應卯。 他們是頭一遭當班,上面沒真派下幾件事情,這幾日只是熟悉各項事務,狀元修撰,他作為探花,仍舊是當著前世編修的差使。 當前整理前幾次圣上講書所言,天子門生,便是如此。 現在林如海唯一的愿望,就是圣上少講幾回書,他慢慢弄手上的事,只做這一件,不要摻和什么朝廷日常事務,悠悠哉哉混日子。 旁人見他年紀小,就讓他先選,林如海找了一個三面都是典籍的位置,窩在角落里,正好適合他這個編修的職位。 狀元和榜眼自詡年紀都能當林如海的爹,看林如海和看兒子一樣。 林如海是沒想到,自己這把年紀,只因為皮囊年輕,竟是無意間成了整個翰林院的兒子! 翰林院里都是三十好幾的人,年齡斷層十分嚴重,大家都對他多有照顧,見林如海翻書寫字皆是慢吞吞,以為他對翰林業務生疏。 還鼓勵他慢慢學,若是遇到不懂的,不好向旁人開口,就要多問他們。 林如海被同科之誼,深深感動了! 常安來接人時,見大爺臉色似乎比進去的時候好,這一日應該過得還不錯。 林如海剛想上車,見到賈敬出來,上前和他說話。 賈敬和他們不一樣,他原本承襲寧國公的爵位,品階比翰林高,也不能真叫他去翰林院當差。 若是賈家能得圣上看中,如賈敬這種既有出身又能中科舉的人,照理說應該前途無量。 但是圣上必然不會讓老勛貴如日中天有再起之勢,寧國公和榮國公失了兵權,就很難再回去了。 除非再過幾代,寧國府和榮國府走到林家這步,子息又少又單薄,圣上才會給個機會。 圣上果然只是表彰賈敬一番,賞賜金銀,指個管戰馬的閑差。 兩人閑話幾句作別,林如海乘車家去。 …… 他在翰林院里混了好幾日,圣上這一月講課的日程沒有安排,余下的要緊事都被狀元和榜眼包辦,林如海只負責打下手。 除了每日起得早,在翰林院無聊,日子也沒得挑,雖然翰林每月俸祿不多,林如海也不指著俸祿過日子,想想自己的散漫。 有些慚愧。 林如海已經把上書請辭回鄉盡孝的事情提上日程,卻被家書硬生生打斷節奏。 賈敏看他讀家書的表情,就知不妙:“大爺,家書中說了什么?” “你自己看?!?/br> 林如海直接把家書遞過去,賈敏看完,也是滿臉不解:“家中怎么不讓大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