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吏部尚書直接點出來:“黃大人,林如海的恩師與你宗親有舊,你惜才也要公私分明?!?/br> 年紀最大的工部尚書,發現這二人越說越不對,連忙又道:“陛下,臣等只知評卷,余事不應談?!?/br> 皇帝陛下剛剛發現人才的好心情頓時煙消云散:“罷了,朕自有決斷?!?/br> 一干大臣見觸犯天顏,不敢多話,又去閱其它答卷。 最后成績出來,林如海果然被點了探花,狀元是江西人士,四十來歲,張豪;榜眼是徽州人士,今年正好五十歲,陸友;榜眼姑蘇人士,林如海,年方十八。 工部商戶抱著手,瞇著老花的眼,看著那一群生員的仿瓷昂,十分惋惜 :“嘖嘖嘖,真真可惜嘍,本是狀元之才,卻屈居探花之位?!?/br> 戶部尚書也喜歡林如海,先前他們會試判卷,他頭一個看中的就是林如海的文章,臉上表情顯然也不甘心:“若黃大人少說幾句,興許圣上就點了?!?/br> 六部尚書都是老狐貍,誰都察覺到當時氣氛詭異,所以工部尚書才趕緊打斷話題,免得鬧到最后,林如海連一個探花郎都撈不到。 老尚書捏捏發疼的手肘,冷哼一聲:“哼,你當他這些年在圣上跟前是吃素的,他若真想林如海當狀元,便不會開口?!?/br> 今年的狀元可是江西人士呢!黃大人正好祖籍江西,真是趕巧了! 那邊司儀公公領著一溜兒小太監,把大紅的三甲游街的吉服捧過來。 承天殿石階下,御前侍衛牽著三匹高頭大馬正等候金科三甲上馬游街。 六部尚書和圣上一起站在承天殿的高臺上,戶部尚書遠遠看著內侍給林如海換衣帶冠,心里可惜:“不知這位新科探花,何處得罪他了?!?/br> 工部的老大人瞇眼一笑,指指天,又指地,壓著嗓子:“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不知……” 戶部尚書只得自我安慰:“不當狀元也好,木秀于林,風必摧之?!?/br> 若是搶了山西的狀元,指不定今后在朝堂讓被黃大人如何穿小鞋。 狀元郎微胖身材,榜眼又十分清瘦,四五十歲的人不能和十七八的林如海相比,人的眼睛總會緊著好看的東西,眾人目光都落在林如海身上。 工部老大人用手在眼前搭著涼棚擋光,指著林如海那邊,故意大聲笑道:“瞧瞧,衣裳也要靠人穿!真是個美探花喲!” 皇帝陛下剛好走過來,聽見老尚書夸林如海,朗聲笑了。 “這孩子,有大人當年的風范!” 工部尚書慌忙擺手自謙:“圣上謬贊,臣當年可沒他長得俊朗?!?/br> 一席話逗得圣上哈哈大笑,為了活躍氣氛,大臣們不管想笑還是不想笑的,也要跟著笑幾聲。 戶部尚書偷摸看禮部尚書黃大人的臉色,心底暗自發笑。 縱使掙了個狀元又如何,今日仍舊是探花惹眼,有些光芒,不是想搶就能搶的! 且說榮國府中,一干女眷如坐針氈,東府那邊的奶奶也帶著賈珍等人過來榮國府,兩家一處等消息。 昨兒個賈母就沒睡好,一大早就讓東府那邊開祠堂燒香。 賈赦、賈政在宮門外等消息,而賈珍等年紀略小的,在府門外接應。 林如海是今年的會元,無論如何,殿試名詞都不會太差。 但賈母反而安心不下來,一早起來就眉心突突直跳。 “老太太,咱們家林姑爺中了探花!” “林姑爺中了探花!” 報喜的人沖進來,一路跑一路叫喊著進內院。 賈母激動的老淚縱橫,雙手合十沖著上天禱告:“我的老爺,你在天有靈,也能安心吧,我們家敏兒,嫁得探花郎了!阿彌陀佛……” 賈代善走時,只有女兒的終身大事沒有安置好,現在她給女兒找到一個好歸宿,今后去到泉下,見到賈代善,也是無愧了。 大喜之下,大家都被這等好消息,驚的愣住,幾個老嬤嬤領著丫鬟們磕頭道喜。 賈母如夢初醒,催促兩個媳婦:“還愣著作何,帶你meimei去看探花游街!” “都一起去,我也要去!” 崔氏趕緊讓管著車馬的媳婦,去安排馬車。 “早備好車了,剛才不敢說,現在還真用得上?!?/br> 賈母和賈敏乘一輛車,崔氏和王夫人一輛,東府里奶奶一輛,著急莽慌,往看狀元游街的大道那邊趕。 賈敬沒在三甲,名詞還沒傳出來,況且京城中百姓湊熱鬧的,只關心誰是狀元,誰是榜眼,誰又得了探花。 余下的皆不在意。 游街有官府的人開道,專人牽馬,道路兩邊的百姓皆仰著頭看去,沿街不少鋪面二層小樓上都有女眷半開著窗探出頭來看。 像是賈敏這等講究人家,多半是懸著紗窗或者是窗花隔。 “哎呀呀,今年的探花生得好俊俏!” 那些行走在外的商戶女子,或是煙花女子,見到探花郎穿著紅袍,帽插宮花,比唱戲的油頭粉面小生,清俊風雅,一顆心恨不得飛去和林如海同乘。 人們歡呼一浪高過一浪,崔氏眼看林如海騎著高頭大馬,從遠處一步一挪的過來。 比起前面的狀元和榜眼,林如海從剛剛上馬新鮮勁兒過去以后,就有些心不在焉,只覺得人民吵得慌。 落到看客眼中,小探花不笑的時候,眉頭平添幾分冷意,帶著一股子仙氣,騎著馬往紅塵中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