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愉妃大恨:“這個祥嬪,忒不知道好歹,白白辜負了母后皇太后的一番教導,就她這份城府,我便不信,主子娘娘不能順心,她一個嬪位還能有善終的結果不成?” 寒苓又問:“太后怎么說的?” 成霜答道:“太后嗔怪祥嬪‘這原是規矩,每日到皇后宮中請安是為了處理宮務,皇后是六宮之主,這也是應有之禮’。后頭又說,‘你們愿意每日都來,我自然是樂意的,難道還能將你們拒之門外不成?’看似話趕話,皇太后如果提起來,您還要有所應對才好?” 寒苓愈發頭疼:“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 女主的觀點是“男主外,女主內,皇后對后宮有絕對管理權”;不可避免,這種觀念侵害到了皇太后的權威。 ☆、142 皇太后暫時還不愿意與景仁宮產生明面化的沖突,到了請安正日,似是隨心,似是無意,因向寒苓問道:“四丫頭還沒有好消息么?” 寒苓賠笑道:“不瞞太后,自阿瑪為始,輝發那拉家的頭生子來的都晚,如今看來,連和晴公主都不能例外的?!?/br> 皇太后嘆息一聲:“這丫頭,自從出了閣,日子過得順意,也不知道經常來陪我說說話?!?/br> 寒苓忙道:“臣妾這就派人去公主府傳達懿旨?!?/br> “很不必?!被侍笞钄r道,“專為這個去說,她要記在心上,我倒成了阻礙小夫妻親近的罪人了?!?/br> “是?!焙咔妨讼律?,“說起來,自和晴公主下嫁,皇太后宮中委實冷清了許多,早先的請安日程略有不足,臣妾一時不察,倒教皇太后受了不少委屈,原想了一個不大長進的主意,還未曾回過萬歲爺知道,太后若覺得妥當,今后便照此辦理,不知您意下如何?” “我這里不缺吃不缺喝,哪里就到了這份上?!被侍笮廊徽f道,“皇后不妨說出來,教大家伙兒一起參詳參詳?!?/br> 你有張良計,我有架墻梯,寒苓早就想到了應對方案:“臣妾的意思,六宮妃嬪原有的請安日子不變,逢二、逢七,宮中居住的皇子阿哥來給您請安,逢三逢八為皇女格格,逢四逢九由東宮主位行禮,逢五逢十遍教西宮主位問安’,這樣一月三旬永不落空,太后跟前也斷不了說話之人,不知您老人家意下如何?” 皇太后想了一想,因與兒媳笑道:“這樣做不大闔規矩吧?” “臣妾若非宮務纏身,也愿意常來太后宮中陪您說話?!焙呒磫柋娙?,“你們覺得如何?” “這個主意好!”蘇貴妃笑道,“難為主子娘娘想的周到,我們也想常來太后宮中請安,原恐擾了太后清凈,既有宮規定例,往后便沒有這樣許多顧慮了?!?/br> 四妃五嬪盡皆附和:“主子娘娘圣明!” 皇太后順水推舟地答應了下來:“就這樣辦罷?!?/br> 雖是個引子,和晴公主卻未能經得住祖母念叨,只過一日,公主府便有喜訊報來:伊犁要當阿瑪了。 寒苓不免感慨:“這可真是墻內栽花墻外發,公主們把福氣都帶到外臣家里去了?!?/br> 下嫁的四個公主,兩個jiejie都有數名子女環繞膝下,兩個meimei也相繼開花結果對婆家有了交代;成家的皇子有五個,永璜倒生了倆兒子,自己撒手伺候祖宗去了,永璋都二十大幾了,到現在也只有一棵頂門立戶的獨苗苗,永璽福晉有身孕,男孩女孩尚是未知之數,永琪已經折了一雙兒子;永瑢的后院還沒動靜——擱在民間,這就是典型的發外不發里現象。 成霜寬慰道:“主子,子女緣分在乎天定,您也不必憂心太過?!?/br> “傳本宮懿旨,自即日起,諸皇子輪流到奉先殿陪本宮跪經?!焙哳D了一頓,“每日半個時辰,跪完八十一天再說?!?/br> 成霜答應一聲:“嗻!” 到目前為止,皇后還沒有弄死庶子庶女的前科,當事人基本上是放心的,況且嫡母要求庶子跪經祈福,不管愿意不愿意,躲是躲不過去的:從禮法角度講,她比你的親媽更有資格讓你叫她媽。 永璋雖然已經出繼,皇后的懿旨倒是一視同仁的傳達到了他的貝勒府,即因于此,他是頭一個陪同皇后跪經的皇子阿哥。 “聽永璽說,綿比他十三叔還用功,有他從旁督促,永璟倒是進益了不少?!庇黎坝幸蛔右慌?,獨子綿比永璟只小三天,如今作伴讀書,或是相伴儲秀宮,或是同往景仁宮,爺兒倆相處的極為融洽。 永璋笑道:“十三弟很有長輩樣子,有他在,兒子媳婦委實放心不少?!?/br> “他呀,不帶著侄子作反我就謝天謝地了?!焙邍@了口氣,“你額娘哪兒哪兒都好,就是對孩子太過嬌縱溺愛,儲秀宮的好東西都便宜了這兩個混小子?!?/br> 永璋不以為意:“只要不出大格,兒子寧愿看著他們輕快兩年?!?/br> 娘兒倆閑話一會兒家常,張雷看著懷表回道:“主子,已經過了半個時辰了?!?/br> 寒苓扶著成霜站起身來:“行了,你去壽康宮請了安,陪你額娘用了午膳再出宮吧?!?/br> 永璋略感茫然:這種跪經方式也太過草率了一些。 等到陪跪的皇子輪到永璇,壽康宮與六宮妃嬪大概齊明白了皇后的用意:皇太后要插手后宮管理大權,皇后便要挾皇子以令后宮——妃嬪們確實要討好太后,但兒子才是自己身上的軟肋??!你說還有未曾生育過的妃嬪?連兒子都沒有,她們站哪邊跟本沒人在意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