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弘歷無語:“你怎么都不護短呢?” 寒苓挑了挑眉:“男孩子就要經得起摔打,不能慣、不能縱,免得將來受不起委屈,便是擱在永璂身上,我也沒有別的話說?!?/br> “你說的極有道理?!焙霘v老懷安慰,“再像這么著,我得轉過頭去看他們兄弟的臉色行事了?!?/br> 寒苓繼續給丈夫打氣:“先帝對你好是沒法子,誰讓他老人家子女福薄呢,在這上頭,你大可放開手腳,說句不好聽的話,永璜、永璋不是我生的,你訓的狠了,我不為他們說話,有失嫡母本分,現在正好用永璽給弟弟們立一個榜樣出來,我只不信,難道自己的兒子還管教不得不成?” 弘歷樂了:“這要換了永璂,你也如此看得開么?” “只要是為他好,沒有舍不得的道理?!焙咴掍h一轉,“不過身為幼子,原不必與永璽一般對他期許太高,百姓重長子、天子愛幺兒,前人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br> 弘歷正要說話,殿外的張雷急切回道:“主子娘娘,奴才有要事稟奏?!?/br> 寒苓便道:“進來罷!” 張雷進殿回道:“萬歲爺、主子娘娘,月壇云居來報,勤太妃薨了?!?/br> 身為四大皇祖太妃之一,勤太妃的薨逝不可避免給即將到來的年節蒙上了一層陰影。 圣駕一直沒有搬回紫禁城,照顧的便是勤太妃這個病人,如今既已薨逝,后事自然也要放到圓明園辦理。 靈堂之前,哭得最傷心的卻是九阿哥永玨。 老太太們大抵喜歡有活力的孩子,自小就無法無天的永玨想當然帶給了她們不少樂趣,勤太妃和嗣孫不算親近,有什么好東西都樂意留給永玨一份,以心換心,永玨對善意滿滿的庶曾祖母也有一份感情放著,十歲不到的年紀,情緒外露也不算丟了皇家懿范,月壇云居哭一回靈,把整個喪事的氣氛都帶動了起來。 兒子如此表現,當娘的自然要加倍用心,皇貴太妃親來憑吊了一回,扶著皇后向皇帝感慨道:“你們也不必過于傷心,勤太妃在天有靈,看到你們這般盡心,自然只有滿懷欣慰的道理?!?/br> “實心眼”的永玨得到了乃父的高度贊揚,與之形成對比,業已娶妻生子的正經嗣孫果親王弘曕在喪儀中的表現便被侄子襯托的差強人意。 “弘曕孝道不足,卻有臉惦記太妃的遺物,哪里配得上和碩親王的尊位!”弘歷氣呼呼地跨進天然圖畫正殿,就手將炕桌上的蓋碗拾起來灌了一口,“他還不如一個孩子!” “把姜茶沏上來?!焙弑е拉D出來,頗為詫異地看了李玉一眼,“誰又惹咱們萬歲爺生氣了?” 李玉瞄了自家主子一眼,因向寒苓回道:“方才收拾太妃遺物,果親王疑惑少了許多細軟,宮女回說太妃臨終前分贈給了幾位阿哥格格,王爺看著明細,說了句‘九阿哥得的比永瑹還多得多’,萬歲爺這才——” 這話算是避重就輕了,弘曕的原話是“這小子滑頭,難怪經常去太妃宮中走動,原是為著太妃留下的東西——” 弘歷聽了這話,強忍著沒有發作,攬看遺物后黑著臉揚長而去,弘曕心虛,仗著兩宮皇太后與兄長寵愛,不敢到弘歷面前碰釘子,灰溜溜便逃出了圓明園的地頭。 作者有話要說: 做父母的一旦偏心,后果通常都很嚴重的——武姜疼小兒子,小兒子被大兒子給弄死了;獨孤皇后疼二兒子,結果其他兒子都沒有好下場;據說雍正皇帝看同母弟胤禎不順眼的原因之一也是老娘沒做到一碗水端平;再到本文中的乾隆皇帝(歷史上),他高看永璉,永璉死了,高看永琮,永琮死了,高看永琪,永琪也死了—— ☆、119 前面說過,果親王弘曕的第一大缺點便是“慳吝”。身為勤太妃嗣孫,眼睜睜看著祖母的東西分給別人,因為一時心疼而口不擇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孩子,小時候也不這樣的,都是當阿瑪的人了,越發沒個天潢貴胄的氣度,你也沒得為此生氣,他就是有口無心隨嘴一說罷了?!焙呖桃廪D移話題,“今年的正旦,咱們要留在園子里過嗎?” 當然不能!弘歷答道:“太妃權且停靈園內,出了頭七搬回禁內,別的等年節后再說吧?!?/br> 謙太妃住在水木明瑟,與勤太妃原是緊鄰,月壇云居有了動靜,自然瞞不過生母的耳目,聽得內侍如此這般描述一回,登時叫兒子氣了一個倒仰:“把他給我叫來!” 宮女只好提醒他:“主子,現在已經到宵禁的時辰了! “預備一下,我要去給母后皇太后請安?!敝t太妃按了按胸口,“明天一早開了園子,立刻打發人去王府傳他!” 第二天早起,圓明園的下人們開始為搬回紫禁城預做準備,眼看時近晌午,寒苓正陪兒子游戲,成霜入內回道:“主子,果親王府的年禮送來了?!?/br> “嗯?”寒苓挑了挑眉,“今年送的早了?!?/br> 不但送的早了,論及價值,比往年也要豐厚許多,這其中當然少不了謙太妃的功勞。 謙太妃直接打發嬤嬤斥責兒媳:“皇上皇后待你們好,那是做兄嫂的愛護幼弟的意思,兄友弟恭方是骨rou相處的常理,弘曕不懂人情往來,你做福晉的也不懂嗎?我派人看著,今年果親王府的節禮再像往歲一般不成樣子,你也不用進宮請安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