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張雷到內務府是另一番說辭:“黎嬤嬤損及景仁宮聲譽,主子娘娘很是動怒,你們要打著看主子娘娘臉色的幌子苛待三公主,主子娘娘是斷斷不能答應的?!?/br> 內務府主事唯唯應承,心中暗自佩服:和敬公主畢竟是皇帝的嫡女,苛待的過了,一旦傳到皇太后耳中,反倒會給皇貴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讓和敬公主在衣食起居上少受委屈,宮里主子大約更不容易生起惻隱之心,這位主子可真是夠絕的! 和親王感激、內務府敬畏的攝六宮事皇貴妃正在寧壽宮義憤填膺的與丈夫兒子討論一樁與家務貼邊的朝廷大事。 大清朝開國至今,統共只有五位世襲親王,號稱鐵帽子親王,為首是taizu皇帝嫡長子代善的和碩禮親王世系(后改為和碩康親王),其次是taizu皇帝親侄濟爾哈朗的和碩鄭親王世系(后改為和碩簡親王),第三是太宗皇帝長子豪格的和碩肅親王世系(后改為和碩顯親王),第四是太宗皇帝第五子碩塞的和碩承澤親王世系(后改為和碩莊親王),第五便是圣祖皇帝第十三子胤祥的和碩怡親王世系,如今這樁家務事,正與位列五大親王之次的簡親王府密切關聯。 昔年鄭獻親王薨逝,因長子愨厚世子富爾敦先已病故,身后由次子濟度襲爵,是謂和碩簡純親王;簡純親王不壽,嫡長子德塞承襲王爵,是謂簡惠親王;簡惠親王無子夭折,爵位轉歸簡純親王庶枝承襲,最初是濟度次子、德塞庶兄喇布襲爵,喇布獨子夭折,又因開罪圣祖皇帝,死后被追奪爵位,由其同母弟雅布承繼鄭親王系大宗,是謂簡修親王。 簡修親王共有十五子,死后由嫡長子雅爾江阿襲爵,雅爾江阿黨附阿其那,雍正四年革退王爵,世職轉由雅布第十四子神保住承襲(雍正一朝的王府爵位大抵擇幼冊封,但簡修親王第十五子穆尼已于雍正元年病故,神保住即為雅布在世幼子),事件的主人公即為現任簡親王神保住與其十一兄忠保之女三格格二人。 作者有話要說: 截至乾隆中期,清朝的鐵帽子王總共有八個(但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八大鐵帽子王,怡親王屬于后封的,另一家鐵帽子親王應該是乾隆中葉以后恢復名譽的開國攝政王多爾袞的睿親王世系),除了文中提到的五位親王,還有克勤郡王、順承郡王、信郡王三個世系,信郡王便是豫親王王豪格的子孫,后來也恢復了親王爵。說兩句題內話:做乾隆的皇后一定要有強大的忍耐素質,女主想活的舒坦,必須忍下去。 ☆、歷史中的半邊天(乾隆繼皇后八十三) 今年年節,宮內母女攻心、王府叔侄斗法,紫禁城自是一地雞毛、簡親王府同樣狗血滿盆,神保住既已襲爵,便是鄭王系的首長,不管是否服氣,舒爾哈齊(taizu弟、濟爾哈朗之父)一系的晚輩都要在年節前后到王府的地頭祭祖拜年,身為親侄女的三格格當然也在入府拜年的行列之內。 近兩代的簡親王府頭目都有不同程度的私生活問題:上一任簡親王雅爾江阿不戀女色、癖寵戲子,現任簡親王神保住老來不羞、貪愛瘦馬,去年秋天有門人進獻江南雛妓,神保住一招沒有接住,摔下床去傷了目脈,以此雙眼半盲,告病養于府中,對外說是意外受傷,本家人都知道這樁風流韻事,簡修親王有十五個兒子,去掉早夭的,還有十余房人口仍有傳承,誰能真心服氣神保住頂替長房襲爵(神保住是側福晉所出,除了嫡長兄是雅布元配子,還有三個哥哥是雅布繼福晉嫡出)?又見他如此不知自重,個個都存了鄙夷之心,三格格性情急躁,一個不妨便把叔叔的丑事宣諸于口進行了一番嘲諷。 神保住老羞成怒,指使王府太監把三格格打了一頓,這下可是捅了馬蜂窩,三格格立往宗人府投訴,把十四叔告了一狀,因為案涉親王,宗人府做一回二傳手,官司便擺到了乾清宮的桌案之前。 上上任親王的孫女、上任和現任親王的侄女被王府太監毆打,神保住于公于私都是交代不過去的,弘歷對簡親王的風流公案亦有耳聞,就算老實窩在王府,少不得也要找個借口狠削他一頓,如今自己送上了這樣的把柄,能輕易放縱了他才是見鬼!親王削了爵位,經常入宮請安的親王福晉也要換人來做,弘歷自然要對老娘和媳婦提前打一聲招呼。 “還削爵呢,大清朝有這樣的宗親,實在應該一頓板子活活打死!”寒苓心說:這位三格格的行事做派倒算契合她的脾氣,抓著機會好歹要見上一見,能當眾諷刺親叔叔“有幸沒把耳朵摔聾”,也算是一位奇人了! 崇元太后便問兒子:“你預備教哪個承襲簡親王府的世職?” 弘歷回道:“吏部尚書德沛年長持重,若能承襲王爵,自能蔭蔽族人、周恤親眷,不知皇額娘意下如何?” “我哪里懂得這些?”崇元太后略感詫異,“我隱約記著,德沛不是鄭獻親王一枝吧?” “皇額娘好記性!”弘歷答道,“德沛的曾祖父是舒爾哈齊第八子靖定貝勒費揚武?!?/br> “這——”崇元太后微皺眉頭,“皇帝,簡親王府的世襲爵位肇始鄭獻親王,鄭獻親王頗受世祖皇帝禮遇,他的子孫不能襲爵,鄭親王一脈怕是不能服氣的?!?/br> 弘歷正想解釋內情,一眼瞧見永璽很有興致地聽大人說話,心血來潮地向他問道:“你背過玉牒宗譜,且跟阿瑪說一說,該讓哪個承襲簡親王府爵位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