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守門侍衛叫施釬,是少數出身漢軍旗的侍衛之一,其父施純壽早逝,其祖施廷祥是頗有官聲的廉吏,曾祖更是被圣祖爺贊為“江南第一清官”、在民間有“施青天”美譽的康熙朝漕運總督施世綸,高祖施瑯名頭還大,因于康熙二十三年帶兵收復臺灣,獲賜三等靖海侯爵位,準予世襲罔替,又以特旨編入漢軍鑲黃旗下。 施世綸一枝并未襲爵,但因自身政績卓越,在勛貴中名聲最為顯赫,話說施廷祥在康熙末年因乃父清正受人構陷,其中又夾雜著皇子黨爭,時為雍親王的雍正爺頗為愧疚,登基后待施廷祥父子極為優待,施廷祥于乾隆八年過世,臨去前弘歷打發和親王過府探病,又向這位三朝老臣許愿,詢問他有無未了心愿,施廷祥上了遺折,內容是關于自己長孫的,大概意思是施釬才學甚好,雖是少年進士,也算文武雙全,可惜性情執拗、剛直太過,實在不合為官入仕,皇上日后如果有心用他,一定得考量好性情再做決斷,或是推恩太過,施釬不得全終事小,損及皇上聲譽反為施門罪過。 弘歷那時還是寬仁待下的禮賢天子,對施釬的品行進行粗略了解后還暗笑施廷祥過于多慮,當時便給了恩典,等其出孝后拔擢為三等侍衛,此君性情板正,果然讓上峰的主官頭疼了幾回,沒過兩個月便用明升暗調的法子讓他來給宮門口的藍翎侍衛當頭來了。本以為遠離大內后不必得罪貴人,不意調任三天就把圣母皇太后的阿瑪打了退回,該管的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孝靖皇后的喪儀風波平息未久,滿漢文武全都摸著脖腔過日子,一溜翅擺在乾清宮向皇帝請罪,心中早已把施釬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一個遍。 因為事涉景仁宮,和親王還得壓低聲音婉轉說情:“皇上,依奴才愚見,施釬固然迂腐,不宜籍此向他懲戒問罪,著上官申飭兩句也便罷了,要為圣母皇太后出氣,不妨給他另換差使,尋個旁的由頭把他重重治罪——” 弘歷氣笑了:“你把朕當成什么人了?” 傅恒點名要害:“皇上,王爺說的是,他如今句句占理,又是施世綸的嫡長曾孫,一刀殺了他容易,于皇上的聲譽大有妨礙,反倒白白成全了他執法不阿的好名聲?!?/br> 弘歷冷聲問道:“依你之見,該怎么發落他?” “就當沒有這回事兒,過幾日將施釬調職別處,您再補降圣旨一道,恩準公爺紫禁城坐轎,日后入宮出宮通行無禁,看那些外臣有什么話說?!备岛懵韵胍幌?,又補充了一句,“嚴肅宮禁也是皇貴妃的意思,承恩公固然尊貴,只論國法,皇太后與皇上未降明旨,施釬確實應該把景仁宮懿旨放在首位?!?/br> “就照你的意思辦罷!”弘歷吩咐弘晝,“你往壽康宮去,把咱們商量的說給額娘知道,過段時日朕重重懲治施釬,必定會給郭羅瑪法一個交代?!?/br> 卻不知,崇慶太后并不是這樣容易被兒子打發的。 “侍衛奉旨辦差,因為這件事罰他,豈不是鼓動著外臣陽奉陰違么?”崇元太后冷聲說道,“皇帝想多幾個用命的臣子,施釬這樣的人就該重重獎賞?!?/br> “額娘說的是?!焙霑冑r笑道,“兒臣思慮不周,回頭照額娘之意建言皇上,也是施釬有福,遇到了額娘這樣賢明寬容的主子?!?/br> “哀家自然不是不講理的人?!背缭蠛吡艘宦?,“也是寬容的太過,這才教人欺凌到阿瑪頭上!” 一天后,壽康宮召見太醫,為圣母皇太后侍疾提上了六宮之主的議事日程。 作者有話要說: 凌柱活到九十,崇慶太后活到八十六,乾隆皇帝活到八十九——長壽果然是需要基因的。乾隆的后妃,富察皇后活到三十七,輝發那拉皇后和孝儀皇后(即令妃)都是四十九歲沒的,除此之外,乾隆自己冊封或追封的皇貴妃有四個:純惠皇貴妃死時四十八,淑嘉皇貴妃四十三,慧賢皇貴妃應該是三十幾歲,哲憫皇貴妃肯定不到三十歲,這七個人竟然沒有一個能跨過五十歲的坎兒,估計活著的時候都不輕松! ☆、歷史中的半邊天(乾隆繼皇后六十七) 成云一句話點名玄機:“主子,圣母皇太后的這場病是沖著您來的!” “沖我來的我也得管吶!”寒苓心里門兒清,自己也不完全是無辜躺槍,哪怕沒有凌柱進宮被攔的事兒,壽康宮總歸要找個由頭把她敲打一番,承恩公被攔一事又要找個發泄口出來,既不會把外臣如何,多少沾著點兒邊的“兒媳”理所應當要做出氣筒——何況崇慶太后瞧著她這個兒媳不順眼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將永玨包裹嚴實,咱們去壽康宮!” 出門撞到愉妃母子,愉妃試探著問道,“娘娘,圣母皇太后向來康健,突然生這場病——別是為承恩公被攔的事兒不自在吧?” 寒苓搖了搖頭:“趕巧罷了,圣母皇太后經歷過多少大風大浪,咱們皇上是有名的孝子,難不成還會為這樣的事兒想不開?” 崇慶太后從康熙朝四貝勒府的侍妾格格做起,熬死了雍正爺的心頭愛敦肅皇貴妃,熬倒了丈夫最有資歷的側室李齊妃,到如今成為一人之下的圣母皇太后,雖說還頂著四十年老上級崇元太后,十年間也不曾對她擺過母后皇太后的威風,要說她會明晃晃地為難皇貴妃,未免小瞧了這位雍正潛邸的最終獲勝者,歪在榻上向眾媳說道:“我就是著了涼,凈餓兩頓,發發汗就好了,依著我的意思,連藥都不用服,何苦攪的上下不安、里外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