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6章
除此之外,還要養傭人,莊園上的,倫敦宅邸的,巴斯度假山莊的,以及其他度假地方的宅邸,少則二十幾個仆人,多則上百。 如此一算,派西維爾家族的收入,幾乎是年年光的程度,偶爾收益不行,還需要借外債。 在這種情況下,凱麗夫人置辦產業,借了派西維爾家族的勢,上交一半收益是必需的。 “我不覺得這有任何不妥,親愛的,購買種植園的收益比國債高多了,是好幾倍呢,就算給派西維爾家族一半,賺得也比國債多,”凱麗夫人認真道。 蘇葉見她能接受,也不多勸,反正自己想賺錢,有的是辦法,沒必要計較這些。 “那么等我們安定下來,你可以找舅舅們幫忙,”她笑著回應。 凱麗夫人的哥哥和弟弟都在軍部任職,和殖民地的關系比較深。 凱麗夫人欣喜的點頭,同時開始盤算應該買那里的地好。 “我建議葡萄種植園和甘蔗種植園,親愛的,”蘇葉建議道,這兩種植物選氣候土壤,因此范圍就縮小了。 “葡萄園我理解,凱斯奈爾家族有紅酒釀造配方,可甘蔗?”凱麗夫人不解 凱斯奈爾家族有一個葡萄園,生產全法國最優質的葡萄,同時還擁有三個享譽國際的紅酒品牌,最奢侈的洛菲每年只釀造一萬瓶,封存十年和二十年。 時間一到,就會被取出,檢查品質,只有最好的一千瓶作為頂級紅酒銷售出去。 剩下的如果品質好,則留著送人,品質差一點的統統制成酒精飲料,加入其他水果,糖,用秘方釀造,是另外一家飲料公司的王牌果汁。 是的,誰也不知道,這種味道奇特迷人的飲料,竟然是用頂級紅酒制作的,所以賣的貴是有道理的。 這種紅酒和飲料,是全歐洲頂級宴會的???,只不過因為數量稀少,能拿出一兩瓶,都已經很奢侈了。 而另外兩個品牌,也是高價酒,一瓶需要幾百上千法郎,真心不便宜。 光靠這個葡萄園,以及三個紅酒品牌,凱斯奈爾家族每年凈賺六萬法郎。 這還是老侯爵不愿擴大生產的緣故,他認為只有老家那塊土地,才能種出這種優質葡萄,其他地方都不行! 對這一點,他非常堅持,釀酒的秘方也牢牢抓在手里,不愿讓任何人染指。 而現在,蘇葉成為凱斯奈爾家族繼承人,這秘方自然就是她的。 凱麗夫人以為她愿意拿出秘方,大肆生產紅酒,所以購買葡萄園。 其實不是,蘇葉手里有許多釀酒方子,凱斯奈爾家族那個確實有獨到之處,作為奢侈品保持神秘就可以了。 主要那紅酒的味道,蘇葉自己也很喜歡,是這么多年喝過的紅酒中,最著迷的口味。 以前她對酒精飲料這種東西,可有可無,能喝,但也不會著迷。 可自從昨晚她好奇,開了酒窖里珍藏的一瓶十年份的,就迷上了。 目前頂尖紅酒品牌,已經有三個了,海外種植園,只要生產上等和中等品質的就夠了,實現量產才是賺錢的大頭。 這種頂級的需要精益求精,浪費許多葡萄,和釀酒原材料才能成功一小批,實在太浪費了。 上等的就夠了,這是賺錢,不是藝術! 至于甘蔗,前期投入可能會大一點,還要建立制糖工廠,但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不說歐洲本土的需求量,就是英倫三島,都足以消化現階段生產出的所有糖,不愁沒有銷路。 未來糖會成為大宗商品的重頭戲,價格穩定增長,糖類債券更是和國債差不多保值。 尤其遇上天災年,糖債價格會一路飆升,因產量減少,單價就會上漲,相同數量的糖債,收益更高。 弄了甘蔗種植園后,可以順便購買幾國糖類債券,收成好時,糖本身就賺錢,收成不好時,債卷可以彌補損失。 如此每年的收益都可以得到保證,而不是像其他作物那樣,產量不好就要虧損。 聽完蘇葉分析,凱麗夫人恍然大悟,“那糧食可以如此cao作嗎?” “可以,只是其他債券不像糖這么賺錢,”糧食的價格遠遠比不上糖,且運輸成本高,反應到債券市場,收益并沒有想象中的多,其實只能保證不虧本,想多賺是不可能的。 比如派西維爾家族,農產品收益在兩萬到五萬英鎊,想要做到那種效果,就需要花掉每年一萬英鎊去購買大宗糧食債券。 選的好有虧有盈,但總體和收成相反,等到年底一盤算,差不多也就每年三萬英鎊左右的收益。 也就是說,起到一個調節效果,把豐收年調節到災年。 這還得糧食債券選對,那么多種糧食,土豆,玉米,小麥,大豆,你能保證每次都選對嗎? 派西維爾家的農場,也不只種一種糧食,而是大部分都種植,包括各式蔬菜,順便養羊。 而糖就是糖,英國的糖,法國的糖,德國俄國沒什么區別,且需求量巨大,年年穩定增長。 凱麗夫人若有所思,“讓你外祖父購買糖債不就好了?!?/br> “只要他能忍住不受蠱惑,”一有風吹草動,就想著高價套現,或者低價抄底,很容易成為糖債市場的韭菜,派西維爾伯爵那種性格的人,還不如購買鎖定十年的國債呢。 一旦買入,十年內不得動用,每年拿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