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
以馬丁內茨大元帥為首的軍隊勢力,凱斯奈爾將軍是其下二把手,但因為凱斯奈爾將軍直接‘叛變’向國王陛下效忠,獲得更多信任,導致兩人在軍隊平起平坐。 現在凱斯奈爾將軍出事,接替他的將會是梅西將軍,這人是布拉卡公爵的女婿,也就是說,如果他上位成功,軍隊將有一半勢力落入老舊貴族手里,權勢就失衡了。 無論國王,還是馬丁內茨元帥都不愿意看到,這會讓天平向一人傾斜,公爵成為法國實際掌權人,和英國攝政王差不多。 可攝政王是王位繼承人,權力并未旁落,德·布拉卡公爵可不是。 法國以前也出現過類似情況,就是拿破侖掌握權利的那幾年,后來他為推翻這個王朝作出杰出貢獻。 因此路易十八深深恐懼歷史會重演,因此非常重視凱斯奈爾將軍之死,希望立刻找到兇手,懲處他,借此讓原凱斯奈爾將軍屬下信服。 原先和凱斯奈爾將軍不對付的馬丁內茨元帥,此時也必須表現出對將軍的死痛心疾首的態度,甚至要極力安撫凱斯奈爾家族的人,好收服他的手下,以免被梅西將軍搶走更多權利。 這也是凱麗夫人一傳出生病的消息,立刻有這么多人前來探望,主因是國王和大元帥的重視,其本質還是凱斯奈爾將軍的余威,以及權力爭奪。 不管怎么說,凱麗夫人這個賢內助是合格的,將軍那些屬下很多都與凱麗夫人認識,要是她當面哭訴受到不公平待遇,就是看在前上司的面上,他們也不會投靠欺負前上司遺孀之人。 再說凱斯奈爾家族還有繼承人,會是以后的女侯爵,雖然不能過多參與政治,可人脈還在,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他們升遷的。 如此一來,凱斯奈爾家族的爵位其實很牢靠,只要不出意外,國王一定會授封。 可這不是出意外了嘛,凱斯奈爾將軍壓根不是守舊派,而是妥妥的波拿巴黨。 所以蘇葉和凱麗夫人才不得不格外小心,不敢有絲毫大意。 可外人不知道啊,只以為她們地位穩固,國王和大元帥都非常重視,這不,想要在法國站穩腳跟,卻遲遲找不到突破口的杜邦夫人就湊上來了。 明面上,礙于他們夫妻幫過國王,眾人給國王面子,對他們客氣相迎,許多場合都歡迎他們的到來。 實際上,這群人排外的厲害,只把杜邦夫妻當成可隨意打發的陪襯。 誰讓他們只是有錢的商人,而不是貴族,更不是政治家呢。呵,商人,他們就是靠打倒中小資產階級重新起家的,卑賤的下等人罷了。 在這些老貴族老勢力眼里,商人不配和他們坐在一個餐桌上,畢竟是‘敵人’。 可想而知,杜邦夫妻看似受歡迎,其實處處坐冷板凳。 另外,在守舊派中還有第三方,那就是即將受封的新貴族們,他們在波旁王朝復辟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提供金錢收買武器,傳遞消息等等。 有了他們的幫助,路易十八才能迅速聚攏這些原本四散逃離法國本土的貴族們,也才能和歐洲其他國家達成同盟關系,共同推翻波拿巴黨的治理。 而這些人以大商人,國外商人為代表,以及一部分中產精英階層。 杜邦夫妻想要的利益,就是他們手里將要到手的東西,自己人都不夠分了,又怎可能便宜杜邦夫妻這個外來人? 想都不想要,他們甚至都不會因國王的面子,而讓杜邦夫妻出現在自己的聚會上。 也就是說,在法國,杜邦夫妻是格格不入的,被上一階層和本階層的人共同排斥。 而最后剩下的就是那些地主鄉紳了,他們多是各地長官,法官之類,有自己的小圈子,平等看不起法國以外的任何人,排外又團結。 除非你在法國擁有大片土地,以及一棟有歷史的城堡建筑,才會受到歡迎。 杜邦夫妻有錢,想要購買地產融入本地,可惜的是,沒人愿意賣給他們。 “他們買了就是要拿出來炫耀的,因此我不確定是否要把人列入名單中,”凱麗夫人不確定的道。 “那么你選擇他們的原因是?”蘇葉挑眉。 “有錢,杜邦先生是意大利最大造船廠的股東,擁有三家船舶公司,以及一座小碼頭的經營權,”頓了頓,她壓低聲音道,“傳說老杜邦先生幸運獲得過海盜寶藏,里面黃金寶石無數,加上投資眼光獨到,錢多到數不清。如果達成合作,能吃下我們手中四分之一的產業?!?/br> “……確實有錢,”蘇葉都不得不贊一句,選他一人,相當于少選四五人。 “他在意大利遇到什么事?”可越是如此,就越要慎重。 凱麗夫人一驚,“有何不妥?” “就像你說的,杜邦夫妻在意大利的產業利潤很高,兩國之間離得并不遠,即便想來法國發展,也沒必要投下這么大筆資金,除非他們在意大利待不下去了,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這也是那些貴族們不給面子的原因之一吧?!?/br> 不然就是高價賣給杜邦夫婦產業又怎么樣,他們如此急迫,翻兩三倍購買都是有可能的。 有錢不爭是傻子,守舊派又不是鐵桶一塊,總有人看重利益。 除非這個利益讓他們膽戰心驚,不值得冒險。 凱麗夫人沉思,“他們對外的說法是想要成為貴族,”意大利更傳統,不可能讓他們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