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只要這基石夠厚,組成的網夠大,就可以欺上瞞下,從兩方中都獲利。 當然了,這只是理想狀態,小吏與小吏之間,那也是利益相關,互相是有力競爭者,內卷嚴重。 尤其是朝廷中央,派系林立,立場千變萬化。 但不管哪一條,他們都不被仕人階級放在眼里,尤其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們。 因此劉耿忠做的這些,完全沒有損害官員們利益,且抄家獲得的銀錢,填充了國庫,讓他們的俸祿很快發了下來。 小吏犯錯,幾乎沒有回旋的余地,統統發落邊關,一輩子都回不來。 而剩下的小吏會因此仇恨劉耿忠和康馳嗎? 并沒有,因為空出的位置,最先填補上的是他們的血親,不夠了才會從百姓中招募一批。 也就是說,原本一家子只有老爹在當小吏,現在位置多了,給上官送點錢,運作一翻,幾個兒子,乃至孫子都有機會上了。 原本一份工作,變成好幾份,反正他們已經在吏籍了,不可能脫離,那多幾份工作,豈不是日子越發好過了? 不過康馳倒是憑此在小吏中徹底出名了,這是惹不起的存在。 人家實在有本事,幾個月的工夫,仍就摸清了他們幾輩子人專營的門道,甚至還輕輕巧巧干下去一半的人。 惹不起怎么辦?自然是好好巴結了。 于是明里暗里,他們對康馳可恭敬了,不管讓干什么,或探聽什么消息,小吏們都盡心盡力,比對皇帝還恭敬。 劉耿忠憑借這次的功勞,順利被保舉,成為戶部侍郎。 而他也投桃報李,當即把康馳調到自己身邊,當成心腹培養。 就這樣,康馳一直在劉耿忠身邊當副手,之后劉耿忠調任吏部,他也是第一個被帶走的親信,上面有人提攜,下面有小吏們盡心盡力幫忙辦事。 他本人有能力,也夠狠,仕途上自然順風順水,進入官場不過十年,已經是吏部右侍郎了。 現在劉耿忠要退下去,吏部兩位侍郎,他才只有三十幾歲,在官場這種講究資歷的地方,經驗完全不夠。 且他跟著劉耿忠,明面上自然是太上皇的人,新帝肯定也不愿意讓他上位。 吏部左侍郎于德新,已經年過六十,老成持重,在吏部呆了整整三十年。 他很久之前,就是先三皇子的人,不過因為能力平庸,在先三皇子奪嫡時,被排除在外。 后來也沒受到牽連,或者說,太上皇獲罪的名單中有他,但他只是小人物,新帝保下了,先派到地方,明面上降職,后又被調了回來。 毫無疑問,他大概很久前就是皇帝的人了,也只是明面上投靠先三皇子罷了。 這人是康馳最大的競爭對手,另外要是于德新輸了,皇帝或許會從別的部門調人來擔任吏部尚書,而不是讓康馳獲得這個機會。 政治斗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皇帝的人成為吏部尚書,康馳這個侍郎也做到頭了。 這些年他可也干了不少事,畢竟劉耿忠想要坐穩尚書的位置,除了太上皇的信任,還要面對皇帝一波波找事。 而幫助劉耿忠解決這些麻煩,甚至把找事的人斗倒,打壓下去的,就是康馳。 所以他在皇帝那里,仇恨值拉得足足的。 之前有劉耿忠這個尚書在,康馳只是馬前卒,弄下去了也沒有意義,劉耿忠還可以培養其他心腹為自己效力,所以皇帝不會動。 政治生物不會因為情緒,而做多余的事,尤其皇帝還要防著太上皇找事,自然不會輕舉妄動了。 可現在劉耿忠已經被太上皇懷疑,只要皇帝的人占據吏部尚書之位,再把康馳弄下去,吏部就是皇帝的一言堂了。 因此尚書之位是角逐的關鍵! 思考了一瞬,蘇葉點了點四司郎官的名字,對秋文道,“讓人告知康馳,吏部司郎官谷陽是中立派,但唯一兒子是四大家族史家的旁支女生的。司封司郎官魏智然是南郡王府的姻親,司勛司郎官侯吉諒是修國公出嫁女的外孫,考功司郎官趙熙,是皇帝的人?!?/br> 自從蘇葉把作弊的名單挖出來,她這邊的看管就放松了,甚至還讓林家送了秋文過來服侍。 不過依然不允許她回林府,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希望她多出力,盡快結案。 蘇葉也沒說什么,秋文來了,她傳遞消息就更方便了。 雖然刑部衙門的飯菜是真的難吃,但有秋文在,林府大可每日送吃食過來。 介于她立了大功,大家也不好說多什么,甚至有之前跟在她身邊辦案,見過她實力的人,非常崇拜,對她殷勤備至。 “是,”秋文低聲應下,“公子還有何吩咐?” “不用了,”蘇葉淡淡道,康馳要知道這些消息,還不能辦好這事,她就該考慮這人是否可用了,換個人頂上去才行。 而康馳自然不會這么沒用,當初他能在陳景軒的提醒和幫助下,選中從小吏們入手,就知道能力和眼光都不缺。 接到消息后,他沒思考多久,當即一臉凝重去拜訪提攜自己的老師劉耿忠。 劉耿忠自從劉饒臣的事情被揭發后,立刻明白自己處境堪憂。 近些年太上皇的脾氣,他是一清二楚,當然,對于皇帝的陰狠脾性,也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