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章
而妥協的結果就是,按軍功換物資。 軍功怎么來? 自然是去攻打建南國了,建南國的士兵,一半陷在了越西戰場回不來,一半還在與興谷國對峙。 說對峙也談不上,士拘大兒子遠沒有父親有能力,國內也沒有徐涇這樣的人坐鎮,被興谷國打得節節敗退。 另外,東邊的最寧國,或者說大楚西南軍抓住機會,猛攻興谷國東邊四座城市,連下數城。 目前興谷國還剩下的,不過只有五六座城池罷了,最重要的就是興谷國主城,而建南國士兵已經兵臨城下。 這種情況下,建南國士兵只需要再努努力,就可以把興谷國滅國,占下他們的都城,贏得這次戰果。 前面說了,因為南邵地形的特殊性,主城才是最重要的,匯聚了一國的人力和物資,其余城市雖然也叫城市,發展完全不能比。 所以建南國士兵只要攻下興谷國主城,就能拿到興谷國這么多年積累的七成財富。 這種情況下,他們怎么可能半途而廢呢。 因而這一部分士兵也被牽制住了,剩下建南國內不到一萬兵力,不趁虛而入都對不起蘇葉前前后后的謀劃。 興谷國防備了北邊和東西兩邊,就是萬萬沒想到東北方向的夜陽國也會來人。 畢竟不久前,還聽說夜陽國因為意外俘獲了興谷國士兵,正全城逃難呢,讓他們看了好大一場笑話。 怎么也想不到,這才多久,他們直接率大軍壓境,先是乘人不備小規模偷襲,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然后是一場人數碾壓的攻城之戰,在魏斌的指揮下,此戰打了足足五個時辰,從清晨到黃昏,最終占領了建南國主城。 雙方傷亡極大,原夜陽城士兵損失近四分之一,朱提國士兵也損失了三千多人,就連魏斌帶來的侍衛,也傷亡一千余人。 而此戰又是必要的,他們消滅建南國士兵七千余人,剩下的重傷輕傷無數。 而更重要的是,經過此一戰,所有人都認可了魏斌的勇猛與果敢,對他心服口服。 計策固然讓人感覺佩服,可只有真刀真槍打一場硬仗,才能讓所有人信服,從而打心底追隨。 此戰就是如此,朱提國士兵和夜陽國士兵徹底服了,心服口服那種,變得非常聽話。 魏斌把他們打散了重新分隊,從此再也沒有什么朱提人,夜陽人,盡皆都是他魏斌所掌握的南邵軍! 這一戰結束,魏斌沒有異動,而是加緊練兵,培養與士兵們的默契,同時也提拔了不少中小將領。 他的背后是糧商會,缺什么都不會缺物資,整合過后,這些士兵們獲得了很好的待遇,不僅有過冬的棉衣,食物里還有油水,兵器更是銳利,大小將領還能獲得盔甲。 訓練過后,表現優秀突出的,能獲得獎勵,金銀布匹不限,可以讓他們拿回去交給家里人。 在如此高的待遇下,士兵們訓練的積極性更高了。 朱提,夜陽,甚至建南國境內,在糧商會的幫助下,順利恢復了平靜,甚至顯得生機勃勃。 因為糧商會有棉衣和蜂窩煤,只要給他們做事,就能獲得這些。 這讓從未受過凍,覺得冬天煎熬,快要死了的百姓們看到希望,紛紛出門幫忙做事。 而做的也不是別的,加高城池,修繕從朱提到夜陽,再到建南主城的道路,使來往通達。 在周圍都興兵戈的情況下,這里竟搞起了基建,雖冬天做活冷是冷了點,卻能兌換許多物資,一時間倒也干得熱火朝天。 與此同時,建南國兩路士兵得知自己老家被抄了,落入別人地盤,當即就想打回去。 可大雪封山,他們完全沒有雪地出行的經驗,走了一段路,不僅累的氣喘吁吁,還凍死一批人,甚至有人不小心滑下山坡,帶累身邊好些人。 在這種情況下,暫時不敢回去了,可住在帳篷里,是真的不抗凍啊。 怎么辦呢,繼續打吧,攻入城里住舒服的屋子去,還能點火燒熱水,帳篷里可干不了這個。 于是越冷他們打的越起勁,在損失一半士兵的情況下,建南國士兵終于破開了興谷國主城。 然而面對他們的,不是勝利的喜悅,而是緊隨而來的大楚西南軍隊。 冬天作戰,對大楚軍隊來說,也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任務,但他們不缺保暖物品,畢竟北方那樣冷都有辦法,在提前預備好的情況下,這點雪就不算什么了。 他們很快就攻下興谷國剩下四城,半包圍了興谷國主城。 建南士兵面臨兩個選擇,繼續死守著,然后面臨大楚幾萬人的強攻。 或者見好就收,劫掠一波,帶著搶來的物資立刻跑! 可跑他們能跑到哪里去?建南國已經沒了,他們剩下不過一萬多點人。 要么投降大楚,要么投降占領建南國的崔琿! 最后經過商量,還是覺得本地人更靠譜,大楚人絕對不安好心,于是給崔琿去了信,表示愿意投降,只求保留原本的兵權。 崔琿當然一口答應,于是他在明,魏斌在暗,浩浩蕩蕩帶著兩萬人去接手興谷國主城。 這讓只有一萬人的建南國將軍不敢反悔,不然這前后夾擊,怎么都抵擋不住。 當然了,他也存了私心,想著朱提和大楚打起來,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