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等到南邵國建立,把這里納入版圖,又對中原稱臣,于是這里又屬于南邵,但因為傳統,一直由漢人掌控,中原朝廷向這里派官員管理和駐軍。 由于其地理的特殊性,官員時常換人,但駐軍卻是同一人掌管,不過軍隊里的士兵是從荊楚調來。 等到南邵國分裂,中原也戰火不斷,顧不上南邊,這一地就分裂成一個小國,就是之前提到的三國之一的大長國,后來又分裂成越西和朱提。 大長國內漢人居多,統治者就是那在此地駐軍的漢人軍官,剛開始是三國中發展最好的,可傳位四代,出現了一位奢侈享受的國主。 為了能過上奢侈無度的日子,他橫征暴斂,不把人當人,于是西邊雪山一代各民族就反了,想要推翻他的統治。 然漢人政權畢竟具有先進性,雖然這些本地人擅長打戰,最終還是輸給了大長國的軍隊,但他們也沒有服氣。 正好云貴高原上的地形被高山切割的支離破碎,很難聚攏,漫長的歷史中都是各自為政,即便形成國家,也都是散裝的。 于是當初反抗的民族首領高莫就帶領剩下的各族人,往西翻過目梁山,在雪山腳下建立了國家,叫越西。 而大長國的國主因為他們的反抗,死在了戰場上,軍隊權力落到了權臣崔家手上,他們扶持幼主登基,然而一連三任皇帝都不長壽,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不過二三十年,崔家崔格叔取而代之,成立了朱提國。 崔家雖然姓崔,但并不是漢人,也是本地少數民族的一支,只是他們已經漢化好幾代了,和真正的漢人沒什么區別。 朱提國施行的制度,是照著前中原王朝設立的,但為了分權,也因為是竊國,崔格叔需要拉攏國內其余忠心前大長國的勢力。 于是他設了一個三家分權的模式,崔家是國主,另外還有權臣高家,魏家,和趙家。 這種方式倒真讓崔家的王權穩固下來,大家不再想著大長國的事,而是坐下來一心爭權奪利。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向西征討越西國,有一次直接俘虜了高莫,只待瓦解其余小部落,就可以統一了。 然而就在這時,越西出現了一個猛人段興陽,直接帶著剩余部落殺了來,把高莫又搶了回去,甚至還勇猛的直逼朱提王城。 要不是他們士兵是真的少,糧食也供應不足,就真的要滅了朱提了。 可人手和糧食不足,段興陽也只能望朱提而興嘆,帶著剩余士兵回去了。 此一戰消耗了兩國有生力量,甚至十四歲以上的男子都上了戰場,回來的不足一半。 這也讓兩國都沒機會南下,與下面的天興國大義國掰一掰手腕。 段興陽回去后,直接成了越西的大英雄,又掌握了軍權,士兵都服他,相反高莫的威望下降了一大截,即便依就是國主,可國內的權柄已到了段興陽手里。 好在段興陽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就是抓著權柄不放。 越西形成了一個略微有點奇怪的格局,高家穩坐在國主的位置上,而段家掌握軍隊和一部分政權,成為越西國第一大權臣。 在越西,你可以得罪高家人,但絕對不能惹段家。 而高家的王位繼承,得看段家的臉色,看他們愿意扶持哪一位,而不是國主決定哪一位。 這一格局沿用至今,高家是明面上的國主,段家是實際意義上的掌權人。 段家現任家主段明輝是個貪財好色之人,沒有大局觀,眼里只看到段家的利益,甚至隱隱有取高家而代之的野心。 糧商會一進入越西,就把段家的情況調查的一清二楚,更是對段明輝寵愛的美人進行了投資,讓她幫忙說話。 在這位美人的幫助下,糧商會一共在越西建立了三個大小不等的莊子,收攏婦女兒童老人兩萬多人,青壯三千人。 其中身體素質最好的一千人,以各種方式,越過東邊的朱提,進入了宋將軍的水師。 哦,在朱提招募到的更多,足足五千人,很大一部分是漢人。 他們得知糧商會是中原來的,天生就具有好感,在幫忙安頓家眷后,毫不猶豫答應招募,和越西人合到一起,在海南秘密訓練了半年,就登船去了太平洋某島。 這其實并不算是水師正規部隊,其實屬于蘇葉的士兵,作用嘛,見仁見智。 是成為海上航行家,還是某島上的開拓者,亦或者海盜?總要視情況而定,但作為配合宋將軍作戰的編外人員,他們的戰斗力確實強悍。 因為這個,這些年從南邵源源不斷招了許多兵,人數超過了五萬有余,但還遠遠不夠,會持續向外輸出。 原本蘇葉這樣搞,很容易讓本地只剩下老人,女人和孩子,畢竟南邵本就地廣人稀,七國加起來也沒多少人。 可與此同時,他們還往這里運人,像倭國被占領后,大部分俘虜都被運來此地,還有朝鮮半島,越南的萬象人和占人等。 有很多都是未開化的民族,仍處于原始部落,派人把他們弄來,先運到更需要發展的云貴高原來,等這里的土地都消化了,再慢慢往更南邊擴張也不遲。 這其中糧商會的功勞只有一小半,大部分還是大楚各地權貴,以及那些海商們干的。 他們跟著糧商會行動,獲到了好處,東北平原的莊子,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